基督教的興起和發展
猶太教與《舊約全書》
猶太教是世界各地猶太人信奉的宗教。它形成於公元前5世紀的巴勒斯坦,其歷史淵源則可上溯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神教。猶太教的經典是《聖經》,基督教稱為《舊約全書》。
《舊約全書》是約於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1世紀由猶太教祭司編訂的希伯來人的一部歷史、宗教、傳說、神話、法律、詩文的彙編。但在編訂的過程中,祭司們按照猶太教的觀點對原始材料作了篡改、拼湊、刪節、加工,致使部分史實顛倒、舛錯叢生,失實之處甚多。19世紀中葉以來,西方史學家和聖經學者們對《舊約》的成書時間、性質、各卷章的可信程度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別是根據晚近聖經考古學的成果作了大量的考證、鑒別等去偽存真的工作。他們在許多具體問題上儘管意見有所分歧,但都認為,《舊約》是人類文化的一份珍貴遺產,特別是根據考古發掘,證實其中許多有關歷史、宗教、地理方面的記載是真實的,具有相當的史料價值,並提醒我們在使用這些材料時應持慎重態度,注意掌握兩點:第一,古代以色列與埃及、兩河流域的歷史緊密相連,須結合紙草與楔形文字泥版的記載作比較研究,確定舊約記載的年代與史實的真偽;第二,結合考古發掘核定有關情節的真實性。總之,《舊約全書》尚不失為研究以色列—猶太古代歷史和宗教的主要史料。
猶太教的教義、組織和禮儀
猶太教的教義主要有以下三點:
(1)崇拜宇宙間惟一的全能全知、創造世界萬物的上帝耶和華。耶和華(Jchovah)這一名稱是基督教會對猶太教的上帝“雅赫維”之誤讀。猶太人在古希伯來文聖經中將其上帝寫為JHWH,因古希伯來文僅寫輔音,不注元音,此字的讀音業已失傳。同時,希伯來人不敢直呼上帝之名,僅稱“吾主”(Adonai,音譯阿特乃),在注有元音和標點的手稿中,在JHWH之下僅註明阿特乃之元音,致使基督教神學家在確認JHWH之讀音時,將阿特乃一字的元音放入JHWH中,遂讀為耶和華。近代語言學者推測JHWH之讀音為雅赫維(Jahweh),意為“永存者”。
耶和華從眾多的神珝之一發展為宇宙的惟一神有一個歷史過程。約公元前2000年紀初之亞伯拉罕時期,希伯來人信奉的是原始多神教,耶和華為諸神之一,是沙漠之神和戰神。後來,隨父系部落領袖權力的增長和祖先崇拜的發展,耶和華上升為部落的最高神,他保護部落添丁進口,畜群繁茂。到約公元前1500年的摩西時期,其宗教向一神教的方向發展了一步,耶和華成為希伯來人惟一的部落神。這是他們在埃及居住的四百三十年期間私有制和奴隸制的發展、部落領袖的權力日益集中的現實在宗教上的反映,也是受到埃及專制王權、法老的絕對權力影響的必然結果。至公元前6世紀巴比倫之囚期間,猶太教祭司在帝國京城中開闊了眼界,受到王權無限和世界主義的熏染,在宗教思想上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耶和華髮展為宇宙惟一的、排它的真神和宇宙的本源。
(2)堅信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選民”,即相信耶和華從眾民族中特選出以色列人為其子民。耶和華與他們訂有“聖約”,內容是:以色列人僅崇拜耶和華並遵守其律法:上帝則保護、賜福給以色列人。“選民”具有排他性,上帝的恩惠僅及於以色列人,而不包括其他民族。對以色列人的賜福與降禍則根據其表現,當真誠崇拜耶和華並遵守約法時則賜福,否則即降福。選民的標誌是“割禮”。
(3)崇信彌賽亞將降臨。彌賽亞(Māshiah)一詞希伯來文的原意是“受膏者”,因古代希伯來人封立君主和祭司時在受封者的上額塗以膏油而得名。在巴比倫之囚前夕,彌賽亞的含意有了新的萌芽,預言上帝將派彌賽亞復興猶太王國。《耶利米書》第23章第5至6節敘述,“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給大衛興起一個公義的苗裔,他必掌王權,行事有智慧,在地上施行公平與公義,在他的日子,猶太必得救,以色列也安然居住”。這一新的觀念在巴比倫之囚期間得到發展,幻想上帝終將派遣彌賽亞重建猶太王國,遂成為“復國救主”的專稱。《以賽亞書》第59章第20節說:屆時,“必有一位救世主來到錫安”。第63章第4節說:“救贖我民之年已經來到”。至猶太復國后,信仰彌賽亞成為猶太教教義的一個組成部分。此後,一當猶太人處於危難之秋,則祈求彌賽亞的降臨。
猶太教的教規、禮儀和節日的內容均體現出“選民”
的排他性,具有異於其他民族的獨特內容,反映了猶太教僅是以色列人的民族一神教。其目的在於鞏固民族的信仰與獨立的信念和決心;永不忘記本民族的災難與恥辱,以防止被異族同化。其教規有六:
①除耶和華外不許崇拜他神。
②禁止偶像崇拜。
③守安息日,每逢安息日(星期六)需按規定參加宗教禮儀,禁止從事任何世俗活動。
④禁止與外族通婚,實行嚴格的民族內婚制,如與外族人通婚,則對方必首先皈依猶太教,行割禮。
⑤食物禁忌。不許吃走獸中僅倒嚼而不分蹄者,如駱駝、兔子;僅分蹄而不倒嚼者,如豬。認為這些走獸不潔凈,肉不可吃,死的不許摸。只許吃蹄分為兩瓣又倒嚼者,如牛、羊。魚類中有翅有鱗者可食,無翅無鱗者不可食。其所以不吃豬肉較為實際的解釋是因為希伯來人長期過游牧生活,沒有畜養豬的習慣所致。
⑥按猶太曆法紀年。其曆法為陰陽合曆,均依此歷計算節日。基督教的復活節亦按此曆法計算,所以每年日期不定。
猶太教的禮儀和節日較多,僅述其重要者。主要禮儀有四:
①割禮,這是猶太教徒一項必不可少的神秘儀式,象徵獻出自己的血肉以表示對上帝的忠心。這一儀式很可能是在埃及時期吸收的習俗,因為埃及的祭司均實行割禮。猶太教認為,割禮是選民的標誌。每個男嬰生后第八天行割禮,用石刀(現代用鋼刀)割破其包皮,然後命名。女嬰在出生后第一個安息日在會堂命名。
②祈禱,按傳統方式每日晨、午、晚祈禱三次,祈禱時先念《舊約·詩篇》第137首,是關於巴比倫之囚的哀歌。
在安息日和節日則要先念《詩篇》第136首,這是一首從巴比倫之囚回到耶路撒冷后對耶和華的讚美詩。
③婚禮的最後一項儀式是新郎將一隻酒杯重力猛摔於地,以紀念耶路撒冷聖殿的毀滅和猶太人的流散,表示永誌不忘這一民族災難。
④葬禮,屍體洗凈後用白布包裹,始入土埋葬。
主要節日有五:
①逾越節,春初,猶歷7月14日開始,七至八天,紀念耶和華庇佑以色列人勝利走出埃及。據《出埃及記》第12章第12至14節記載,耶和華為保護以色列人逃出埃及,欲殺死雜居的埃及人,故命以色列人用羊血在房頂上作出標記,耶和華一見血印就逾越過去,以避免誤殺,故稱逾越節。
②五旬節,春五月間,猶歷9月6日至7日,紀念耶和華在西奈山向摩西授“十誡”。
③住棚節,又稱結茅節。猶歷1月15日起連續七至九天,以紀念以色列人在西奈沙漠流浪期間居茅棚之艱苦歲月。
④猶曆元旦,公曆10月初為元旦,元旦至初10,是集中贖罪和祈禱的日子。
⑤奉獻節,猶歷3月25日始,共八天,紀念瑪喀比起義勝利后恢復對耶路撒冷聖殿的奉獻。
猶太教是全民族的信仰,活動的中心是耶路撒冷的聖殿。巴比倫之囚后,猶太人流散至各地,逢安息日或節日,由祭司主持在聚居處進行宗教活動。這種露天的聚會處後來發展為猶太教的會堂,成為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亦是對本族青少年進行民族文化和宗教教育的中心。公元前6世紀末猶太復國后,耶路撒冷的祭司階級成為新的統治集團,享有政治和經濟特權,直接統治猶太居民,各地的猶太人均需向聖殿繳納捐稅。瑪喀比起義勝利后,耶路撒冷建立了以祭司集團為首的神權政體,政權與神權集於大祭司一人之手。公元2世紀耶路撒冷毀滅后,猶太人流散他鄉,各地均建有猶太人會堂,作為他們宗教和文化活動的中心,這對於長期維繫猶太人的宗教信仰起了很大作用。
《舊約全書》的成書和內容
猶太教的主要經典是《聖經》,即基督教的《舊約全書》。
猶太教的祭司們經過巴比倫之囚,重返巴勒斯坦恢復聖殿後,為鞏固神權統治,強化一神的猶太教信仰,着手編訂其經典《聖經》。他們把自公元前12世紀流傳下來的有關法律、歷史、宗教、傳說、神話等資料,按照一神論的猶太教的觀點進行加工、編纂、增刪,陸續納入了《聖經》,編訂工作自公元前5世紀始至公元1世紀,歷時五百餘年,始最後定型。其內容非僅宗教的經典,還涉及到巴勒斯坦地區一千年的政治、經濟、文學藝術、倫理道德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內容,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作品。它對於我們今天研究猶太史、西亞地區的宗教史、法律史、文學史和基督教的產生都具有相當的價值。《舊約全書》共分39卷,包括四個部分。
(一)五經或律法書,希伯來文稱妥拉,又稱《摩西五經》,因據傳作者為以色列部落領袖摩西,故名。它是猶太教祭司以斯拉奉波斯國王亞達薛西之命,自巴比倫回到耶路撒冷主持編訂的猶太律法。包括《創世紀》、《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這五卷納入聖經最早,約為公元前444年。
《創世紀》的內容是上帝創造天地萬物和人類始祖,以及伊甸樂園、洪水傳說、挪亞方舟、上帝與以色列人的祖先亞伯拉罕訂立聖約等神話傳說。據聖經考古學的發掘與楔形泥版的記載證實,這些內容大多取自於蘇美爾人的神話和傳說,並非以色列人所獨有。洪水的傳說亦經烏爾城的考古發掘所證實。
《出埃及記》的內容是記載以色列人在埃及的處境和從埃及出走,經歷四十年回到巴勒斯坦的情況。本卷中最重要的史料是第20至23章,記述了希伯來人最古老的律法,其中提及大田、園藝、休耕等內容,顯系回到巴勒斯坦進入農業社會後的產物。這幾章除記有摩西十誡外,還包括有民法、刑法、家族法、婚姻法等內容,反映了以色列人私有制和奴隸制的發展和平民反對貴族的鬥爭。如第21章第2節規定,“你若買希伯來人作奴僕,他必服侍你六年,第七年他可以自由,白白的出去”。其中許多規定與《漢謨拉比法典》雷同,如第46節規定“人若打壞了他奴僕的或婢女的一隻眼,就要因他的眼得以自由”。自由人的傷害罪的處理原則是同態復仇,“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若傷害了奴隸則賠償銀兩。
《利未記》,利未即祭司,故又名祭司法典。此卷大量篇幅是猶太教的教儀、教規、節日的有關規定,對各種祭祀包括燔祭、素祭、平安祭、贖罪祭等以及割禮、食物禁忌、各種節日均作了較詳細的說明。與歷史研究最密切的是第25章、第27章,記述了以色列人進入農業社會後的奴隸制度、經濟生活和社會矛盾,規定對本族奴隸應定期釋放,以及繳納什一稅的具體內容。
《民數記》的內容有二。其一,列舉以色列人離埃及后的戶口、財產調查清單,據記載當時有12個部落,二十歲以上男子有603500人。這個數字顯系誇大,當時的西奈曠野不可能容納這麼多人生存。據聖經學者考證,當時僅有6000名男子,連同家屬共約2.5萬人。發生舛誤的原因是希伯來語中表示“千”的名詞“埃列夫”同時具有“家庭”或“帳棚”之意,聖經編訂者誤將600個家庭理解為600個“千”所致。其二,記述以色列人回到巴勒斯坦、進入農業社會後吸收了許多迦南人多神教信仰的情況,如對巴力神和亞斯他錄神的崇拜等。
《申命記》為重申法律之意,記述關於公元前621年猶太國王約西亞進行宗教改革、法律改革的情況。公元前7世紀的最後三十年猶太王國處於內外交困的境遇,外有新巴比倫之威脅,內部階級矛盾尖銳。約西亞欲通過提倡一神論的猶太教的信仰和改革,加強統治。他重申“惟有耶和華是上帝,除他以外再無別的神”和遵從十誡的法令,規定拜多神者處死。“如拜太陽月亮、天象,三人作證,不論男女,在城外用石頭打死”。並為了緩和矛盾,規定:每七年施行一次豁免年,凡本族人欠的債逢此年全部廢除,被賣為奴者恢復自由,並給予一定的生活出路。
(二)史書,包括《約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記》上下、《列王記》上下、《歷代志》上下、《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共十卷,是以色列和猶太王國興亡的史記,納入聖經的年代約為公元前3世紀。
史書的內容是以色列人征服巴勒斯坦后,經過部落領袖“士師時期”,建立以色列—猶太王國的始末,以及國家滅亡流散他鄉的歷史。它雖以宗教的觀點和文學的形式記述,但其中許多內容是真實的歷史著述,至今仍為猶太史研究的主要依據。
《約書亞記》和《士師記》記述了軍事民主制時期征服迦南人和征服后按部落抓鬮分配土地的情況,以及從部落聯盟向國家過渡的歷史材料。《撒母耳記》上下卷敘述了以色列—猶太王國建立的經過,主要是記述掃羅和大衛的事迹。
《列王記》上下卷敘述大衛死後列王的情況,特別是所羅門盛世的政績。《撒母耳記》上下卷,與《列王記》所述之史實前後銜接,二書的初稿均寫於公元前6世紀。約公元前3世紀,又出現了《歷代志》上下卷,從亞當開始敘述,直至亡國被擄和重建耶路撒冷為止的歷史,可謂希伯來民族的一部簡明通史。此書強調血緣關係和以耶路撒冷為中心的民族主義思想。《以斯拉記》和《尼希來記》記述了猶太人經過巴比倫之囚被釋后,重建聖殿,確立一神論猶太教信仰,整頓律法,編訂摩西五經的史實,它是研究猶太史和猶太教的重要參考資料之一。
(三)先知書,包括《以賽亞書》、《耶利米書》、《以西結書》及12部小先知書,共15卷。這裏所說的先知書非指早期的先知,早期先知權力很大,如撒母耳有權立掃羅為王,女先知底波拉本人即為士師。這裏的“先知”是指以色列、猶太行將滅亡前開始興起的一批先知,其年代約為公元前8至3世紀。他們被認為是先知先覺,“奉主之名發聲,乃是神啟”,是神的代言人,實際上是出身於社會下層的社會改革家和思想家。他們譴責社會的不平等,大聲疾呼,喚醒群眾。如出身下層的阿摩斯,在亡國前三十年寫了小先知書之一《阿摩斯書》,譴責社會的不平等,“以色列人三番四次犯罪,我必不免去他們的刑罰,因為他們為銀子而出賣女人,為一雙鞋賣了窮人,他們看見窮人頭上蒙的灰也要垂涎……”因此,耶路撒冷的聖殿將毀於火。另一小先知書《哈巴谷書》約於公元前6至5世紀寫成。作者目睹巴比倫之囚的慘狀,描寫新巴比倫的騎兵比豹還快,如鷹鳥抓食,譴責其不知正義。
《耶利米書》、《以賽亞書》均非一人所作,年代亦不一致。《以賽亞書》的第40章以後的內容明顯屬於巴比倫之囚以後的事。這兩部先知書均把耶和華視為宇宙惟一真神,都預示了救主將降臨領導猶太人復國。《以西結書》並設計了未來複國后理想中的耶路撒冷城之藍圖。
(四)詩文集,包括《詩篇》、《雅歌》抒情詩集、《箴言》、《傳道書》、《耶利米哀歌》哲理詩集,大型詩劇《約伯記》和小說《路得記》、《以斯帖記》、《但以理書》,共九篇,約在公元前4世紀至前2世紀中期成書。編入聖經亦較晚,最晚者為公元1世紀末年。
《舊約全書》中原始材料寫作的年代,上自公元前12世紀,下迄公元前2世紀,歷時千年。各卷編入聖經的時間先後不一,最早是摩西五經,約於公元前5世紀,最晚是雅歌,約為公元1世紀,歷時五百餘年。
猶太教的經典除《舊約全書》外,還有《聖法經傳》,即猶太法典,包括兩部分:一為《聖法經》,內容為政治、宗教、道德和民事方面的法律和條例;一為《聖法傳》,內容是祭司對《聖法經》的解釋。《聖法經傳》在猶太人中雖視為神聖,列為經典,並作為言行的準則,但其主要依據仍為《舊約全書》。
《舊約全書》隨猶太人的流散,基督教的產生與傳播,流傳於世界各地,版本眾多,迄今,已譯為1685種文字。
基督教發展概況
基督教的起源
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和佛教一樣,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信仰上帝(即“天主”)和“救世主”(上帝之子)的宗教。在古希臘語中,上帝之子被稱為基督,基督教由此而得名。
基督教最早產生於公元1至2世紀小亞散居的猶太人中間。但是,基督教並不僅僅是猶太民族自己的宗教,也是羅馬社會廣大下層人民在現實生活中無數次反抗鬥爭均告失敗而感到絕望,在精神上和思想上的解脫和安慰又無法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從而將擺脫人世間苦難的希望,寄托在宗教幻想之中的產物。
基督教首先產生在猶太人中間,是有其深刻的歷史根源的。猶太民族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在歷史上曾先後遭到亞述、埃及、波斯、塞琉古、羅馬的侵略,多次飽嘗亡國之苦。在羅馬統治時期,猶太人曾掀起多次的反抗鬥爭,但均被鎮壓。猶太人又一次背井離鄉,流落異地。早在“巴比倫之囚”期間,猶太人就產生了救世主的觀念,到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2世紀間,在散居小亞的猶太人中間出現了一個宣揚“救世主將要降臨”的秘密宗教派別,基督教就是從這一教派中脫胎而來的。
基督教的思想來源主要有猶太教中的救世主思想;東方一神教中神為救助眾生死而復活,贖罪獻祭的思想;希臘、羅馬哲學中斯多噶學派的天體神聖說;亞歷山大里亞學派斐羅的學說,以及西尼克派的倫理學等。
公元1世紀時,羅馬帝國的一些城市中出現了一些傳教者,他們到處宣揚耶穌基督的神話:上帝為了拯救人類,使耶穌之母瑪麗亞(聖母)未婚而孕,在伯利恆生下耶穌。
因此,耶穌是上帝之子,是救世主。他在巴勒斯坦收下12名弟子,併到處傳道,表演起死回生、醫治病人、驅除妖魔的奇迹。後來由於弟子猶大的叛賣而被害。猶太上層分子勾結羅馬總督彼拉多把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是日為耶穌受難日),但死後三天又復活(是日為復活日)顯靈,然後升天。
早期基督教教義的主要內容是:救世主不久還要下凡,拯救人類進入幸福的千年之國;因人有罪,信仰上帝並虔誠悔罪的人才能進入天國,否則要下地獄;窮人易升天國,富人進天國“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信教者應把財產獻給公社,一起過共產生活。這些教義中包括實行現有財產的共產(不包括共同生產),鄙視富人,反對羅馬帝國的統治。這在當時有進步意義。但同時,基督教並不反對奴隸制度,也不主張組織起來以暴力實現其教義。當時羅馬奴隸制比較穩固,奴隸和其他窮苦人民的反抗已被鎮壓下去,在絕望中,人們紛紛加入了基督教。這就是基督教得以建立並發展起來的社會背景。
早期基督教徒秘密流動傳教。教徒集會時間在黎明前,地方為野外或墓地(羅馬法律保護這裏的安寧)。活動的內容是舉行儀式,包括祈禱、唱讚歌、發誓言、洗禮、傳教、共同進餐(公餐)等。當時活動經費由教徒捐獻;教徒組成公社,公社由長老、助祭主持。公社對教徒中的孤寡病殘予以救濟,出資贖回成為罪犯、戰俘的教徒,幫助教徒解決緊急困難,勸諭人們寬待奴隸等。基督教徒的誓言是:一、不欺騙,不說謊;二、不偷盜;三、不姦淫;四、不作邪惡的事;五、不背教。
羅馬因基督徒反對羅馬統治,不信奉羅馬舊神,不崇拜皇帝,而加以鎮壓。公元64年,尼祿皇帝對基督教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迫害,殺死了許多基督徒。
公元四世紀初年,當皇帝戴克里先在位時,基督教徒受到一次規模最大的迫害。戴克里先下令焚毀教堂和《聖經》,用苦刑和死亡來脅迫基督教徒放棄他們的信仰,結果有數千名基督教徒都因此被殺。然而,基督教卻仍然在傳布,教徒的人數日漸增加。在戴克里先以後,羅馬的帝王便改用懷柔政策以寬容基督教,並且利用它來鞏固其專制統治。
基督教的傳播和演變
羅馬統治者企圖用強權消滅基督教,但未得逞。隨着奴隸制危機的加深和羅馬皇帝殘暴統治的強化,基督教日益發展起來。同時,在基督教傳播的過程中,信徒中增加了富有者。他們捐獻財產,並且擁有文化知識。這些富有者在教會中逐漸取得領導地位,擔任主教、執事和長老等各種職務。
到公元二世紀後期,基督教就從最初“受苦受難人”的宗教蛻變為富有者、統治階級的宗教。這樣一來,基督教無論在成分上,或在性質以及組織上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許多教會逐漸擁有大量的產業和金錢。這時擔任教會的職務變成有利可圖的事業,教會逐漸被一些有財有勢者所控制。這些有財勢者在早期基督教教義中加進宣揚忍耐服從、愛仇敵、寄望來世等等欺騙的內容。例如,在《馬太福音》中,耶穌說:“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轉過來由他打。……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新約全書》還大肆宣揚君權神授,並號召人們服從神授的政權,號召奴隸要順服奴隸主。《羅馬書》中說:“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上帝的:凡掌權的都是上帝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權的,就是抗拒上帝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罰”。《彼得前書》還宣揚說:“你們作僕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順服主人。不但順服那善良溫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順服。”這樣,基督教就逐漸失去被壓迫者宗教的性質,而變成剝削階級可以接受和利用的宗教了。
在三世紀危機中,基督教得到了更迅速的發展,受到震動和打擊的奴隸主、大地主、大商人、官僚,甚至皇帝的親屬,也有一些加入了基督教。教會也有所發展,羅馬、拜占廷、迦太基、亞歷山大里亞等城市,成為其所在地區教會的中心,並漸漸發展成為領導所在地區教會的上級教會。教會的領導權轉到了大有產者的手中,基督教從而失去被壓迫者宗教的性質,逐步蛻變為剝削階級手中的工具,到後期帝國時,終於實現了與帝國政權的結合。
基督教合法化
由於基督教的勢力日增,而且教徒拒服軍役,拒不崇拜羅馬的神,所以3世紀時基督教仍被帝國當局視為威脅而加以迫害。其中,戴克里先對它迫害的規模較大,一部分堅持基督信仰的教徒被處死,教會財產被沒收,文獻被燒毀,集會被禁止。但是,帝國當局既無法消滅初創時期的基督教,如今教會已成為一支巨大的社會力量,就更不能阻止其傳播了。
306年君士坦丁成為羅馬皇帝后,面對基督教擁有很大力量的現實,乃於313年頒佈了“米蘭敕令”(“寬容敕令”)。敕令規定教徒信仰自由,即允許基督教與其他宗教並存;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同時還決定將以前迫害時期沒收的教產歸還,保護教徒,教會有權接受土地等遺產,教會神職人員免服城市徭役。“米蘭敕令”最後地、肯定地確立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隨着基督教性質的改變,在基督教內部發生了占統治地位的教派(“正教”派)同與其相對立的教派(“異端”)之間的鬥爭。正統教派認為耶穌·基督具有神、人二性。或者按照所謂“三位一體”的說法,認為“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這些說法,後來都受到有力的挑戰。公元四世紀初,在埃及亞歷山大里亞城擔任神職的基督教神學家阿里烏斯(約250—336年)公開反對“三位一體”說。
他認為耶穌·基督只具有“人性”而不具有“神性”。此外,他還主張基督教徒應當安於清貧,反對教會聚斂錢財。
阿里烏斯創立了一個新的教派,因為他自己的名字而被稱為阿里安教。阿里安教遭到正統教派的排斥,被視為“異端”,但在勞動人民和日耳曼諸部族中卻傳布甚廣。
君士坦丁大帝要利用基督教來鞏固他的統治,乃於325年在小亞細亞的尼西亞城召集各地基督教會的主教們舉行會議。到會的主教有318名,代表羅馬帝國境內各地的教會組織。尼西亞大會是基督教歷史上第一次的宗教大集結。在那次大會上,主教們斥責阿里安教為“異端”,確定了基督教的正統教義,並且規定了教會的組織條例。
337年,君士坦丁大帝在臨死之前受洗為基督教徒,他是羅馬皇帝中皈依基督教的第一人。不過這時,羅馬統治集團中仍有一部分人反對基督教,他們要求帝國各地仍保持其多神教的信仰。361年,君士坦丁大帝之侄朱里安取得帝位,他就代表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傳統,下令禁止獨尊基督教,以恢復帝國境內各民族固有的宗教。因為朱里安以前曾一度信仰過基督教,而這時卻轉過來反對基督教,所以基督教徒稱之為“背教者”。當時基督教的勢力已相當強固,而要恢復過去多神教的信仰亦非易事。朱里安在位不到兩年,後來他一死,禁令失效,基督教的傳布更廣。及至392年,提奧多西大帝最後終於尊基督教為國教。
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這在歷史上是一件大事。
不用說,基督教在取得合法地位以後,它的教徒是大大增多了。基督教使西方人的倫理觀念、風俗習慣、文化教育、建築、藝術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而自從基督教成了統治階級的御用工具,它那最初的一點革命精神也就消失了。教會變成了國家統治機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那些主教們則成為高高在上的權勢人物。以後在整個中古時期,基督教會本身便是歐洲封建制度之最有力的支柱。
在四五世紀時,基督教的文獻傳布日廣。當時基督教學者哲羅姆(約340—420年)對《聖經》進行了校訂,並且用拉丁文把《舊約聖經》從希伯來文·《新約聖經》從希臘文翻譯了出來。那由哲羅姆斯校譯的《聖經》,一直被天主教會奉為法定本。
起初,基督教並沒有什麼完整的神學體系。直到後來,在基督教傳布的過程中,基督教神學家融合了希臘哲學中一些唯心主義學派的觀點,特別是新柏拉圖主義的觀點,才產生了“教父學”,提出一整套的說法。“教父學”的代表人物是聖·奧古斯丁(354——430年)。
奧古斯丁出生於非洲北部、距迦太基不遠的塔加斯特城。他原為摩尼教徒,早年生活放蕩不羈,後來經歷了一番精神上的磨鍊,才成為虔誠的基督教徒,並長期擔任北非希波城的主教。奧古斯丁留下兩部著作:一為《懺悔錄》,敘述他怎樣由一個紈疻子弟轉變為基督教徒的歷程,有現身說法的意思。一為《上帝之國》(亦譯《上帝之城》或《神之都》),用基督教神學的觀點來解釋歷史。奧古斯丁畢竟曾受到過摩尼教的影響,他認為世界上有善與惡、光明與黑暗這兩種勢力在進行鬥爭,但到最後,善一定會戰勝惡,光明一定會戰勝黑暗。“上帝之國”代表善和光明,是極樂世界;“世俗之國”(指羅馬帝國)代表惡和黑暗,是罪惡的淵藪。讓世俗的羅馬帝國滅亡吧,代之而起的必然是“上帝之國”。奧古斯丁還認為,教會是“上帝”在人間的代表,它管轄包括皇帝在內的一切基督教徒,因此,“教權”
高於“皇權”。他這一套關於“教權至上”的說教,後來在歐洲的政、教之爭中常被教會人士所引用。
基督教會的教區,是按照羅馬帝國的地方行政區域來劃分的。各省和通都大邑,都設有主教或大教長,其中以安條克、亞歷山大里亞、羅馬、君士坦丁堡這四大都市的主教為最重要。因為羅馬城是京都,並且是聖·彼得殉道的地方,所以羅馬城的主教顯得特別重要,被稱為“教皇”。後來,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后,基督教會成為古羅馬在歐洲西部所遺留下來的惟一有組織的力量,在歷史上起過一定的作用。
由於基督教的勝利,在羅馬帝國末期,希臘—羅馬的古典文明便無可奈何地衰落下去了。在這以後,基督教神學的迷霧籠罩着歐洲,為時達一千年之久。直到“文藝復興”
時期,基督教的權威才開始有所動搖。
原始基督教教義
基督教同任何大的革命運動的一樣,是群眾創造的。它是在新宗派、新先知數以百計地出現的時代,以一種我們完全不知道的方式在巴勒斯坦產生的。直至今日,我們仍無法以確鑿的史料清楚地說明原始基督教產生的具體狀況。在公元一至二世紀猶太與羅馬史學家的著作中,有關原始基督教的活動狀況的記載非常簡略,只說明當時存在着以“基督”
為旗幟的一批猶太人的反抗活動。如公元一世紀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弗斯在其《猶太古事記》一書中曾兩次提到基督教,除明顯地被四世紀基督教會竄改過的一處外,僅記有:公元62年猶太教大祭司處死了“稱為基督的耶穌之弟雅各和其他一些人〔或某些他的同伴〕”。對此句之真偽目前也存在不同的意見。羅馬史學家塔西陀所著《編年史》中記有“尼祿……用各種殘酷之極的手段懲罰他們……群眾則把這些人稱為基督教徒。他們的創始人基督,在提比略當政時便被皇帝的代理官彼拉多處死了。”其他如斯韋陀尼阿斯在《十二凱撒傳》中的記載,亦大同小異,均不能確切地說明問題。因此,我們探討原始基督教的產生,目前還只能依靠《新約全書》和《新約逸經》(或譯為《新約偽經》)。《新約全書》反映出原始基督教初期情況的主要是較早的《啟示錄》和同觀福音書(Synoptic)。《啟示錄》描繪了原始基督教最初的思想面貌,就史料價值來說是新約中其可靠性無可懷疑的惟一的一篇。同觀福音書產生於1世紀下半期至2世紀上半期,雖然不是目擊者的記述,只是後來加工的作品,而且在流傳過程中攙糅了許多統治階級的思想和觀點,但其中的人物與情節多少保留了與《啟示錄》的觀點相近的微弱的歷史核心,因而,在材料缺乏的情況下,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至於《新約逸經》,其稱謂並不意味作品本身是贗品,首先稱此書為Apocryphal者也並不認為是偽造的,只是在新約成書過程中,由於教派的鬥爭,或觀點的分歧,而未收入正典的基督教經典。Apocryphal最初並無偽造的或不真實之意,相反,它是指一般人見不到、僅在少數人中流傳的“秘本”之意,並將其視為莊嚴與尊貴的作品。
這個字的含意流傳了三個世紀,到尼西亞會議之後傑羅姆的時代發生了變化,始含有假造的、偽的之意,《新約逸經》也被摒棄於正典之外。從這一點考慮,在反映原始基督教初期的人民性方面,其史料價值倒可能比正典更具有真實性。
總之,由於史料的貧乏與模糊,我們目前闡述基督教的產生只能勾劃出一個大致的輪廓,深入的材料尚有待於進一步的發掘與研究。
據同觀福音書記載,基督教是由加利利的拿撒勒人耶穌(約1—34,或4—37年)於1世紀30年代初創立於巴勒斯坦。耶穌之養父為木匠約瑟,母瑪利亞為童貞女,因聖靈受孕生耶穌於伯利恆。福音書認為耶穌是救世主,下降塵世拯救眾人。他生前的主要任務是傳道與創教,並為貧苦百姓治病。因其宣傳的教義不利於羅馬的統治,最後被羅馬巡撫彼拉多以“猶太人的王”的罪名處死,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後三天復活升天,並宣稱他將復臨人間,建立理想的“上帝之國”。同觀福音書有關耶穌生平的記載大致如此。但是歷史上究竟有無耶穌其人是大可懷疑的,自18世紀英國史學家吉本提出此問題以來,史學界長期爭論不休,至今仍無定論。因此,在沒有確鑿的材料證明其為歷史人物以前,視其為傳說人物較宜。
據聖經學者考證“拿撒勒”意譯為持守某些教義、教規的人,因為古代巴勒斯坦並無此地名,故極可能是派別名稱;新約中經常將某某派稱為某某人,如法利賽人、撒都該人等。拿撒勒是猶太教中的一個派別名稱。該派之先驅為施洗者約翰,“猶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約翰那裏承認自己有罪,在約旦河受他的洗,約翰穿駱駝毛的衣服,腰束皮帶,吃的是蝗蟲野蜜。”“那時耶穌從加利利的拿撒勒來,在約旦河裏受了約翰的洗”。約翰可能是此派的創始人,因有反抗羅馬之嫌,被處死刑。約瑟弗斯說:“希律之子安提帕斯於公元4年至39年任加利利和外約旦羅馬總督時,為防止暴動,未經審判,將約翰處死。”約翰死後,傳說中的耶穌可能繼為此派領袖自稱彌賽亞(救主),在社會下層宣傳其教義和政治主張,反對羅馬和猶太上層的統治,其追隨者多為勞動人民,如12門徒中之彼得、安德烈、雅各、約翰均為漁民,還有一名屬於奮銳黨的西門。由於其活動違害羅馬的利益,也可能欲發動起義,被捕殺,釘死在十字架上。耶穌死後,其門徒繼續宣傳其主張,並宣稱他不久將重新降臨,領導世人建立理想的國家與社會。因為此派的主張與猶太教的傳統教義相抵觸,猶太教的當權派撒都該派不承認耶穌為救主,遂將此派教徒逐出聖殿,他們逐漸在巴勒斯坦、小亞細亞一帶發展為一個獨立的教派,即原始基督教。由此說明基督教不是某人事先有意識建立的,而是在反對羅馬的群眾運動中自發的產物。
原始基督教與猶太教開始分離后,在地中海沿岸,特別是在小亞細亞、埃及一帶流傳甚廣。其信徒最初雖以猶太人居多,但亦有非猶太人;有自由人,亦有奴隸與被釋放奴隸,但主要以下層民眾為主。其所以比當時存在的各民族宗教更具有吸引力,這與其初期教義和禮儀的改革有直接關係。原始基督教初期的教義並無後來的三位一體、原罪等說教,其根本的特點是打破了民族宗教的狹隘性,建立一種新的世界性的信仰。初期的教義有以下三點:(一)一神與選民。崇信猶太教的耶和華為宇宙的惟一真神,但選民的內容與猶太教不同。猶太教的選民僅限於阿伯拉罕的子孫,排除猶太民族之外的任何人。而原始基督教打破了這一傳統觀念,把選民擴大到一切民族,“福音要傳給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國、各族、各方、各民。”《啟示錄》描繪站在上帝一方前面的是猶太人,後面的則是非猶太人,信徒中既有“為主的”,也有“為奴的”。這正說明基督教是羅馬帝國條件下的產物,也是它在三百年後能戰勝其他民族宗教的一項基本因素。
(二)信仰基督降臨與因信得救。宣揚信徒不分民族,不分猶太人與非猶太人,只要信仰基督降臨,必將得到拯救與上帝之賜福。這一思想在宗教史上是一項重大的革新。它打破了原始宗教需靠大量的繁多的獻祭,才能贖罪祈福的傳統,為窮人的宗教解脫創造了有利條件,因而對於貧困的社會下層特別具有吸引力。
(三)改革儀禮。原始基督教廢除了猶太教的各種獻祭與繁瑣的儀式,打破了猶太教的排它性、孤立性與保守性,由於祈福與贖罪均來自基督,故主要是精神崇拜。儀式僅有洗禮與聖餐,洗禮是入教的儀式和“選民”的標誌,聖餐則是猶太教公餐制的演化,亦含有濟貧的因素。
原始基督教由於教義與儀式的革新,為其廣泛流傳,特別是在羅馬社會下層的流傳打下了基礎。然而,對勞動人民最富有吸引力的,最能打動他們心弦的還是原始基督教的政治思想和主張。
基督——耶穌
公元前1世紀,巴勒斯坦地區正處於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羅馬統治者橫徵暴斂,魚肉人民,深為猶太人所痛恨。
當時,奴隸和平民的生活都十分困苦,他們多次舉行暴動、起義,遭到羅馬統治者的殘酷鎮壓。因此,他們在思想上極為悲觀、苦悶和空虛,試圖從宗教中尋求解脫,希望真有個救世主降臨人間,解救人類的苦難,這樣就產生了對基督一類人物的幻想和崇拜。
基督教是從猶太教中演化而來的。早在基督教誕生之前,巴勒斯坦一帶的猶太人就信奉猶太教。猶太教是一種神教,篤信“救世主”,認為“救世主”是上帝的兒子,他降臨人間是為了拯救所有受苦受難的世人,補贖一切人的“罪”,指引世人擺脫苦難,進入一個與基督“共享福樂”
的“千年王國”。基督教正是吸收了猶太教的某些教義而逐漸形成的。
耶穌是基督教的創始人,也是基督教所信奉的救世主。
據說,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年輕時就已許配給一個名叫約瑟的青年,而未婚先孕。作為未婚的“童貞女”懷孕,給約瑟帶來極大的苦惱,他輾轉反思,憂心忡忡,想暗裏離棄她。
一天晚上,他在睡夢中,恍恍惚惚與瑪利亞來到一個郊外曠野上,要與瑪利亞分手。忽然,一位天神從天上飄然而下,問約瑟道:“若瑟,你想和瑪利亞分開嗎?”若瑟氣猶未消地說:“她和我還沒有成婚,就已懷孕了。”天神哈哈一笑地說:“不要緊的。約瑟,你儘管娶了她,是聖神授給她懷孕的。”約瑟說:“那孩子……”“她生出來的可能是個男孩,你要給他取名叫耶穌,他會把人類從罪惡的痛苦中解脫出來,讓他來拯救世界吧。”約瑟欣然領旨。
約瑟醒來后,遵照夢中天神的囑託,娶了瑪利亞。
在公元元年的一天,約瑟偕同懷孕的妻子瑪利亞來到伯利恆城(耶路撒冷以南),夜又黑、天又冷,一時找不着適當的住宿地,只好借住在一個馬棚里。這天夜裏,瑪利亞就在馬棚的馬槽里生下了一個男孩,約瑟按照天神的囑託,給男孩取名叫耶穌。基督·耶穌就這樣誕生了。
青少年時期的耶穌,隱居在一個名叫“納匝肋”的地方。“聽聖母聖約瑟之命,立孝順勤勞之美表”。到三十歲時,才出外傳教,講天國的道理,傳授“神國福音”。據說,他是一個無所不能、無所不會的人,會給人治病、會驅魔,叱風平海,會使瞎子復明、死人復活等。因此,深為人們所崇拜。他招了12個門徒,經常給徒弟們講授天國的道理,並訓誡門徒說,要“愛人如己”,甚至要“愛仇敵”,“恨你們的,你們要待他好!詛咒你們的,你們要為他祝福!”要忍受世間一切苦難,爭取死後升入天堂。而那些達官、貴人、富人是不許進天堂的,他們要進天堂比駱駝穿針還難”等等。
這樣,耶穌就帶着他的徒弟四處傳教,有一天來到一個城裏,該城有許多人害病、挨餓,耶穌很可憐他們,就先給他們看病,接着叫徒弟拿東西來分給他們吃,可是在徒弟手裏只有“5個餅、兩條魚”,而坐在草地上的竟有“5000人”之多。徒弟們不知怎麼分,耶穌就從他們手中接過餅和魚,挨個掰給坐在草地上的人吃。可是這些餅和魚卻掰不完,越掰越多,這5000人都吃飽了。把剩下的零碎撿起來,還能裝滿12個大籃子,這使徒弟和城民們都驚奇不已,佩服耶穌的神術。
一次,耶穌渡海到加大拉的地方去,他和徒弟們分乘幾條船,在海上行駛。忽然起了風暴,船隨着波浪劇烈地顛簸搖晃,浪花翻進了船中,船眼看就要翻了。徒弟們驚慌失措,耶穌卻在船尾上高枕而睡,徒弟們叫醒他,他問:“怎麼啦?”徒弟們說:“主啊,不好了,起大風啦,船就要翻了!您看怎麼辦呢?”耶穌起身,向大風喝了一聲,向海道:“快平了吧,安靜點!”大海隨即風平浪靜,大家平平安安。耶穌說:“沒什麼大驚小怪的,遇到什麼事都要沉着冷靜,要有信心!”徒弟們信服地說:“師傅真乃神人,暴風和海都那麼聽您的。”
耶穌和徒弟們來到一個部落,看見部落首領的家門口圍着許多人,鬧哄哄的。一打聽,才知道是首領家的獨生女死了。耶穌推開眾人,走到台階上,對眾人說:“大家不要悲傷,不要流淚,小女沒有死,是睡著了。”首領和眾人都半信半疑,耶穌便走到女孩身旁,拉了一下女孩的手,嘴裏念道:“快起來吧,別再睡了!”小女孩果真霍地站起來,看了看大家,害羞地低下了頭。首領和眾人都哈哈地笑了起來,感激耶穌的救命之恩。
耶穌來到了耶利哥城,有一個瞎子坐在路旁要飯,他聽見許多人從他面前匆匆經過,就問路人發生了什麼事?路人告訴他:“有個拿撒勒人耶穌要到這裏來了!”瞎子就嚷道:“主啊,耶穌,可憐可憐我這個瞎子吧!”耶穌聽見瞎子的叫喚,就讓徒弟去把他帶來,耶穌問他:“你要我幫助你什麼呢?”瞎子說:“主啊,我想見到東西!”耶穌說:“好吧!”隨即摸了一下他的眼睛說:“好了,你的信仰使你得救了。你可以看見東西了!”瞎子的眼睛果然亮了,可以看見東西了,他感激不盡,他跟着耶穌,一路宣揚耶穌的功德。
可是,耶穌的救苦救難行動,卻遭到猶太教祭司長和官吏的嫉恨,他們串通一氣,用30塊銀幣收買了耶穌的一個徒弟——加略人猶大。他們在逾越節前夕拘捕了耶穌。耶穌的徒弟伯多祿拔劍削掉大祭司僕人的一隻耳朵,耶穌斥責伯多祿說:“收刀入鞘吧,凡動刀的人必死於刀下!”這個門徒只好把刀插回鞘里。耶穌終於被抓走了。
祭司們以耶穌“謀叛羅馬”、“自稱猶太王”之罪,把他送交羅馬駐猶太總督比拉多審訊。比拉多審問耶穌說:“你是猶太人的王嗎?”耶穌回答說:“你是聽別人謠傳,還是出自你自己說的?”比拉多說:“是你本國人和祭司長們說的!”耶穌說:“我的國不屬於這個世界,如果我的國是在這個世界上,那麼,無疑會有許多人來保護我,我就不會落到猶太人的統治下。我的國不是在這裏的。”比拉多無計可施,只好讓祭司們以“自稱猶太王”罪處耶穌以死刑。
臨刑時,祭司們用種種方式來侮辱、戲弄、虐待耶穌:如拳打、吐唾沫、用荊棘做帽子給他戴、把他的衣服剝光、並用葦子抽他,耶穌要喝水,眾人端來的水被祭司的僕人打翻。祭司的僕人用海絨蘸滿了醋杵給他喝。戲弄夠了,把他釘上了十字架,耶穌大叫三聲“以利亞(我的神)”后斷了氣。這時,突然山搖地動、岩石崩裂,殿內帳幔自上而下裂為兩半,眾人大為驚異。而那些祭司和僕役則四處躲避,驚呼:“這真是神的兒子!”
據說,耶穌死後第三天復活,即顯現於諸門徒之前;第四十天,耶穌的肉體升入天堂。不過,他此時的肉身與死前肉身迥然不同,是一種神靈的活現,基督的顯聖。
原始基督教的歷史背景
原始基督教最初是猶太教眾多派別中的一派,是猶太人民反抗羅馬統治的群眾運動的產物。它的產生與巴勒斯坦的歷史密切相關。
古代以色列—猶太人是西亞地區的一個災難深重的弱小民族。自公元前11世紀建國以來,先後被亞述、新巴比倫、波斯、亞歷山大帝國、塞琉古與托勒密王國統治和奴役長達數百年,公元前2世紀羅馬勢力擴及東地中海后,猶太人的民族災難達到了頂峰,反抗外族統治的鬥爭也達到了最高潮。
公元前63年羅馬侵入巴勒斯坦后,龐培與克拉蘇等先後四次佔領耶路撒冷。龐培曾屠殺12000名猶太人,勒索巨款后,將猶太大部分領土劃歸敘利亞行省,設傀儡統治;克拉蘇繼而擄掠耶路撒冷,席捲聖殿一空,總數達12000塔連特。公元前40年,羅馬扶植軍事貴族希律任巴勒斯坦國王(公元前40年至前4年),他任職期間曾殘酷地鎮壓了猶太人民的反抗。公元前4年希律死後,羅馬將巴勒斯坦國土三分,北部為加利利及外約旦,中部撒馬利亞,南部為猶太,分別由希律的三個兒子擔任國王。至公元6年又將猶太划屬羅馬直轄行省。在羅馬數次入侵和統治下,除被屠殺者外,有記載的被俘為奴的人數達6萬多人。猶太被劃歸直屬行省后,所受統治和剝削更為加重,經過普查人口,釐定稅金,猶太人民繳納人頭稅、農業稅以及其他苛捐雜稅,此外還要向聖殿交什一稅。流落他鄉的猶太人,每人每年也要向聖殿交兩個德拉赫麥的貢賦。在這種殘酷的剝削下,猶太人民嘗盡了國破家亡之辛酸,發動了持續不斷地反抗羅馬的運動。
公元初,加利利的猶大、約旦河谷的奴隸西門、牧羊人阿斯朗琪先後起義,自稱猶太國王,掀起抗交人頭稅的鬥爭,結果被敘利亞總督瓦魯斯率領的兩個軍團鎮壓下去,起義地區的人民被屠殺與掠奪,2000人被俘后釘死在十字架上。直到公元66年前,起義和反抗連綿不斷,加利利的猶大的三個兒子先後擔任起義領袖,自立為王。其中二子於公元48年失敗后被羅馬巡撫釘死在十字架上,另一子曼那漢是猶太戰爭開始時的領袖之一。此外,還有伊里查起義,鬥爭長達二十年。至公元60年代初,由於羅馬的高壓政策和羅馬軍隊再次搶劫聖殿金庫,激起了猶太人的反抗,從而爆發了遍及巴勒斯坦全境的奴隸、平民大起義,史稱第一次猶太戰爭。起義者佔領耶路撒冷,燒毀債券,殺死羅馬步兵隊,並得到其他地區的響應。羅馬派軍3萬人前來鎮壓無效,公元68年又派大軍圍剿,至公元70年耶路撒冷始被攻陷,起義失敗。
在反抗羅馬統治的群眾鬥爭中,猶太人由於政治、經濟地位的不同,分裂為許多教派和政治派別,二者經常是結合在一起的。這些眾多的派別均提出了自己的主張,歸納起來可分為四大派(或四大黨)。
(一)撒都該派,“撒都該”原是所羅門王時代的一個大祭司家族的名稱,後來演化為派別名稱。此派是當時的祭司貴族,為猶太之當權派。他們經濟上富有,掌管猶太人繳納的什一稅,兼營銀錢業,並且掌管猶太教聖殿的司法權,世襲大祭司的職位,與猶太富人和羅馬統治者狼狽為奸,主張服從羅馬統治,僅保持宗教獨立和猶太教規,在政治上是投降派。他們在宗教上只承認成文的律法摩西五經,不承認其他口傳的教義;堅持以聖殿的崇拜為中心,不重視耶路撒冷以外的會堂活動,因此,在聖殿毀滅,失去陣地後走向衰落。
(二)法利賽黨,詞義為“隔離者”,是猶太中產階級和宗教知識分子的派別,《新約》中稱為“文士”或“律法師”。他們是非當權者,猶太上層的反對派,在政治上主張不與羅馬人合作,但亦不積極反抗。此派在宗教上承認口傳律法,接受天堂、地獄、復活、永生的思想,要求保持傳統的文化與宗教,消極地等待救主的來臨,以拯救猶太人,並且重視各會堂的活動。
(三)艾賽尼派,意譯為敬虔派,其成員為農、牧民,約4000人,主要活動於巴勒斯坦農村。據古羅馬作家普林尼在其《自然歷史》第5卷,第17章記載,“他們居住在死海西岸”。考古學家在死海西北岸的庫蘭鎮廢墟發掘出此派居住的建築群,包括住房、寫經室、水槽等。根據約瑟弗斯·斐洛的記載和庫蘭古卷中該派的《紀律手冊》說明,他們實行離城獨居,財產公有,經濟互助,禁欲主義,在思想上具有明顯的末世論傾向。認為救主即將來臨,新耶路撒冷即將出現。因此他們選出12名領袖主持社團,嚴守戒律,舉行公餐,共同研究聖經,每天集體勞動五小時,一般不許結婚,消極等待救主的降臨。社團具有嚴格的紀律,入社要經過嚴格的訓練,悔罪時實行洗禮,但與基督教不同的是每當悔罪時均用水灑洗。他們還特別將《舊約》中有關彌賽亞的經文摘錄列表,經常閱讀,作好彌賽亞降臨的準備。
(四)狂熱派,音譯為吉拉德派,意譯為奮銳黨,是各派中最年輕的一派,為猶太人民反對羅馬統治和猶太上層鬥爭的產物,創始人為加利利的猶大。該派政治觀點鮮明,主張通過暴力鬥爭,把猶太民族從羅馬統治下解放出來,建立上帝之國,即獨立自主的猶太國,其成員為猶太下層的無產者、遊民、乞丐、貧窮手工業者與小商販,曾發動多次起義。約瑟弗斯說:“他們焚毀契據文件,因為他們都是負債纍纍的難”圖中所能看見的只有一個空的十字架和一根羅馬軍團百人隊隊長刺向天空的長矛,因為該畫的作者認為基督只是一種精神力量,藝術家們是不能夠想像上帝之子是長得如何模樣的。
到了15世紀,基督教藝術中的那層神秘色彩開始消失。
在崇尚唯美主義和人文主義的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大師手下的耶穌充滿了人性。安吉利柯塑造的孩提時的耶穌就不是中世紀那種神態莊重的侏儒,而是一個雙頰豐滿,逗人喜愛的娃娃。拉斐爾在他的名畫《基督變容》中描繪的成年耶穌給人一種超塵脫俗的美感;畫中,微風輕輕撩起耶穌的頭髮,那長長的白袍拖曳在他的身後。當然,也有人認為像《基督變容》這樣的畫過分強調了耶穌完美的外表,不免削弱了耶穌作為上帝之子的神威。偉大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的一生就一直處在這個矛盾之中。他在早期的那幅雕塑《哀悼基督》(即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的那幅)中,通過對耶穌外貌的細緻刻畫,喚起了人們對一個年輕人之死的悲痛之感。而在他後期的《哀悼基督》(現收藏在米蘭)中,人們卻只能看到耶穌那冷冰冰的軀體。因為,晚年的米開朗基羅已經覺得:肉體終究不能表現出上帝之子的神威。倫勃朗每次畫耶穌前,都要到阿姆斯特丹的猶太人居住區去找模特;他畫的耶穌神采動人,不失為一個活生生的人。倫勃朗所畫的耶穌畫像至今仍被視為人物肖像畫的典範。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多數藝術家所塑造的耶穌的形象都變成了我們在西方國家的一些日曆上看到的那種脆弱無力的耶穌的樣子:他緊握着雙手,虔誠地做着禱告,那雙無神的眼睛凝視着上蒼。為了改變這種狀況,20世紀一些嚴肅的藝術家又為耶穌畫了一些所謂“真實”的畫像。墨西哥畫家利巴拉畫的耶穌種牛痘這件事的《聖經》中沒有記載。出生在德國的法國畫家歐恩斯特畫的是孩提時的耶穌坐在聖母瑪利亞的腿上,瑪利亞在輕輕地拍着他的臀部。美國藝術家萊布安更是別出心裁,居然根據一些集中營受害者的照片來塑造他的“十字架上的耶穌”的藝術形象。
從基督教開始傳播到現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許許多多的藝術家都在根據自己對耶穌的認識塑造着他們自己的耶穌。
難怪迄今為止,耶穌基督的形象始終是變幻莫測的。
一種意見認為,儘管耶穌被神化了,關於他的許多故事,帶有明顯的宗教色彩,但歷史上確實有耶穌其人。約在公元前後數年,他生於羅馬帝國的屬國猶太,即巴勒斯坦北部加利利地區的拿撒勒。耶穌成年後,是猶太教一部分下層群眾的首領,從事傳教活動。後為猶太教當權者所仇視,被捕送交羅馬帝國駐猶太總督彼拉多。公元30年左右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持有這一看法的學者,其主要依據是記載耶穌生平事迹的眾多福音書,包括《新約聖經》中的《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合稱符類福音),以及《約翰福音》。他們認為,福音書在經過一段較長的口傳時期后,逐漸成書,作者不一,分佈地域也較廣。但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耶穌其人。不獨如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在公元2世紀初年所撰寫的《編年史》中,同樣提到了耶穌被處死一事,其情節與《新約聖經》的記述相符合。
據有的研究拉丁原文的專家分析,塔西佗的行文有其獨特的風格,是別人難以模仿的;從3世紀到五六世紀成書的猶太拉比文獻中,也有十多處提到耶穌。
有的論者則認為,《新約聖經》中關於耶穌的記載並不可信。耶穌的故事純屬虛構,在歷史上實無其人。《新約全書》中的許多內容,本來就是神話傳說,今日所據的版本,更是幾經後人修改,不斷添加,自然不能作為信史;《新約全書》中最早產生的一篇作品是《啟示錄》,大約問世於1世紀60年代。首尾雖都提到耶穌的名字,但沒有關於他的生平事迹材料。所描繪的耶穌基督形象,也同一個具體的人物毫不相干,整部《新約聖經》中對耶穌的許多描述也相互矛盾。例如關於他的家世、生卒年月就有好幾種說法。因此,理所當然地不能作為耶穌實有其人的根據。
有的研討者認為,傳說中的耶穌生活的時代,羅馬帝國不僅地域上橫跨歐、亞、非,文化上也出現了不少哲人。奇怪的是,同時代的史料中,找不到對耶穌其人其事的直接記載。足見他本來就是子虛烏有。如亞歷山大里亞的斐洛,此人生年比耶穌早二十年,卒年遲二十年,是名副其實的同時代人。他是一位新柏拉圖主義哲學家,一生留給後人約50本論著,但裏面沒有關於耶穌的史跡;賈斯特斯出生在所謂的耶穌遇難時期,又是他的同鄉人,在他所著的《編年史》中,也沒有提及耶穌。
有的研討者則不同意上述意見,認為,有些史家對耶穌不作記載,是有其複雜的原因。9世紀,拜占廷歷史學家福蒂厄斯,當他讀了賈斯特斯的《編年史》后,就尖銳地指出:賈斯特斯是猶太人,他滿懷猶太人的偏見,不願提及耶穌的生平事迹,這是可以理解的。更何況,也不是所有的史籍都隻字不記耶穌。幾乎與耶穌同時代的史學家約瑟福斯,在他的《猶太古事記》中,有一處就提到了耶穌和他兄弟雅各的事,說雅各和其他幾個人,被傳到公會面前,指控為違法,遭石頭猛擊致死。
持有耶穌確有其人的一些論者認為,耶穌是作為圖謀叛亂罪,遭到羅馬總督彼拉多殘酷鞭打,在哥爾哥達山丘被釘上十字架,最後氣絕身死的。《新約聖經》和有關史籍對此事有詳略不同的記述。1978年,意大利的都靈公開展出過一塊亞麻裹屍布,布上有明顯的影像。據有人考證,這個影像酷似福音書上所描繪的耶穌肖像。這塊布就是耶穌遇難后,有人替他包裹后所留下的。儘管許多人認為這是無稽之談,但信以為真的也不少。
另一種意見則認為,與耶穌的其他故事一樣,他的遇難經過也是後人虛構的。既然他是被羅馬駐猶太的總督處死的,但在羅馬政府當年的檔案中,卻沒有留下片言隻字的記載。
基督教起源的爭論
基督教是與佛教、伊斯蘭教並稱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1世紀到2世紀間形成於羅馬帝國的東部地區。長期以來,教會宣稱,基督教是由上帝耶和華的獨生子、“救世主”耶穌在巴勒斯坦地區親手創立的:耶穌的母親是瑪利亞,許配給了約瑟,但尚未成婚便聖靈感動而懷孕生下了耶穌。耶穌十三歲時開始傳教,宣傳天國的“福音”(好消息),因此被巴勒斯坦猶太教祭司和羅馬總督判處死刑,釘死在耶路撒冷一座小山的十字架上;不久復活“升天”,他留下的教會便是基督教。基督教究竟是怎樣產生的?耶穌是否確有其人?成為國內外基督教史專家探討的歷史懸案。
耶穌是凡人,基督教是從其信徒中發展起來的我國學者不承認耶穌具有神性。有的學者認為,耶穌其人在歷史上是確實存在的,他是當年猶太社會的群眾首領,基督教是在他的信徒中發展起來的。持此見解的學者說,凡人耶穌的家在巴勒斯坦北部加利利地區的一個市鎮——拿撒勒。父親是木匠約瑟,母親是瑪利亞。當時,巴勒斯坦是羅馬奴隸制帝國的一個行省,猶太人在死亡線上掙扎,不少群眾揭竿而起。耶穌因為憎恨羅馬帝國的統治而開始傳教,結果以“叛逆罪”被捕,並被處以“釘十字架”的極刑。耶穌在世時,很難說他和信徒已經形成了一個組織,其信徒人員不固定,神學理論亦欠明確具體,最多不過是猶太教的一個革新派別;確切地說,他們是一個以耶穌為核心的群眾團體。基督教是在耶穌死後,猶太人民長期銘記着他,從而在耶穌的信徒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於是,耶穌被奉為“救世主”——基督,是上帝耶和華(猶太教信奉的上帝)的兒子。至於基督教是怎樣從它的原始形式逐漸發展、壯大,這是一個很長、很複雜的歷程。
耶穌並無其人,耶穌創立基督教說不能成立但我國不少學者包括有關論著,都認為耶穌是個子虛烏有的傳說中人物,基督教則是羅馬奴隸社會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產物。有的著作認為,大約在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2世紀的三四百年間,猶太下層居民中間曾流行一種篤信“救世主”的秘密教派,同時在分佈於小亞細亞各地的猶太人移民中,也出現許多宗教狂熱的“先知”,宣揚關於“救世主”的信念,基督教大致就是直接或間接地從這些秘密教派中形成的。
有人還指出,多年來的科學研究成果證明,《聖經》中關於耶穌的傳說純屬虛構。主要理由是:基督教產生時代的各種著作很少提到基督教,更沒有明確記載耶穌本人的生平事迹,甚至連耶穌的名字都未提及;教會說耶穌是被羅馬派駐的總督判處死刑的,但在1世紀羅馬政府的檔案中根本找不到關於耶穌的材料記載;《聖經》中說耶穌生長在猶太人的故鄉巴勒斯坦,並在那裏傳教,但一世紀的猶太歷史學家的著作中對耶穌卻一無所知。其實,基督教是當時猶太民族爭取獨立解放高潮中派生出來的一個猶太教新宗派,猶太教的聖經被基督教承繼下來而成為基督教聖經中的《舊約全書》,基督教的“救世主”觀念也是以猶太教的“彌賽亞”
觀念發展而來的。公元前最後幾個世紀,猶太民族處於危亡時期,猶太人中盛傳:上帝將重新派遣一位“彌賽亞”到世上拯救猶太。羅馬帝國時期,走投無路的群眾便從猶太教思想中找到了他們的救星。“耶穌”,是猶太人中一個非常普通的名字,它是“納書亞”一詞的希臘文音譯,希伯來文(即古猶太文)願意為“雅赫維(耶和華)拯救”;“基督”,則是希伯來文中“彌賽亞”(救主)一詞的希臘語音譯。至於每年12月25日的“聖誕節”,更是基督教產生以後幾個世紀才由教會逐步確立的,那是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后,教會才把羅馬帝國原來信奉的太陽神(米特拉神)的生日移植到耶穌身上的。僅此一點,就可證明基督教是“人工造成的世界宗教”。
保羅派之興起與教會的產生
原始基督教於公元1世紀中期產生后,傳播較廣,信徒中不僅有猶太人,也有許多非猶太人。這固然是由於教義、禮儀打破了民族的界限與隔閡,本身具有世界宗教的因素,但更為重要的原因是羅馬帝國內部舊有的民族宗教信仰出現的危機。
羅馬帝國的建立逐漸消滅了各民族的政治和社會的差異,同時也消滅了古老的民族宗教賴以存在的基礎。帝國初期,不僅奴隸的處境毫無改善,而且自由民也普遍處於無權的地位,公民意志消沉與精神頹廢相當普遍。其他被壓迫的民族則嚮往過去獨立的生活,不滿現狀,但又無力改變目前的處境。總之,許多人感到現狀不堪忍受,未來也許更加可怕。沒有任何出路,悲觀絕望……。在各階級中必然有一些人,既然對物質上的解放感到絕望,就去追求精神上的解放來代替,就去追求思想上的安慰,以擺脫完全的絕望處境。
然而他們又都感到舊的民族神不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於是產生了信仰危機。這就為基督教的迅速傳播提供了廣闊的社會基礎。非猶太人的信徒日增,從而在原始基督教內部出現了以保羅為代表的“外邦人”基督徒和以彼得為代表的猶太基督徒。隨着“外邦人”基督徒的日益增多,聲勢日振,兩派經過較劇烈的較量,保羅派取得了優勢。
保羅派的領袖人物保羅是希臘化的猶太人,公元1世紀初年生於小亞細亞的塔薩斯城。本人為帳幕工匠,其父因為羅馬承辦軍需品有功,獲得公民權,保羅出生后,即為羅馬公民。他早年曾反對基督教,約於公元37年皈依基督教,是第二代的使徒。據《新約》記載他曾在小亞細亞、希臘和羅馬傳教約二十年,曾代表“外邦人”教會赴耶路撒冷和彼得會晤,商討教義等問題,由於對猶太律法和飲食規則意見不一而未達成協議,不歡而散。保羅在傳教中曾七次被捕,最後被送至羅馬,於公元67年被處死。保羅死後其門徒繼續傳教。該派使用希臘語,信徒中以中產階級為骨幹,在流傳中大量吸收了希臘羅馬庸俗哲學,對初期的教義進行了改造,並且與彼得派的鬥爭較激烈。《新約全書》中保羅派的經典《哥林多后書》記載:彼得(又名磯法)為首的耶路撒冷的基督教“另傳一個耶穌”。保羅派指責彼得派遷就猶太信徒“奉行猶太律法”;彼得派指責保羅派忘記了窮人。雙方鬥爭的詳細史料不足,僅知鬥爭的結果是保羅派基本上取得了勝利,其教義逐漸為正統,《新約全書》中除《啟示錄》是彼得派的觀點外,其他26篇的主要部分均反映了保羅派的觀點,此派的思想在經典中佔有絕對優勢,並且在教義和組織上逐漸控制了各地的教會。
原始基督教的發展和演變首先表現在社會基礎的變化。
初期,信徒多為社會下層勞動群眾,在流傳過程中,特別是保羅派的成員,不僅以中等階級為後盾,而且許多奴隸主甚至社會上層人士都參加了基督教,《新約》記載當時信徒中有“尊貴的婦女”和“男子”、有“城內管銀庫的”、有“賽普路斯島的總督”等。基徒教早期文獻記載尚有“稅務司的夫人以及她全家和兒女”。公元2世紀形成的《雅各書》反映出當時信徒中有的“帶金戒指,穿華麗的衣服”,有的“穿着骯髒衣服”甚至“赤身露體又缺少日用的飲食”。進入會堂后,穿華美衣服的人被“請坐在好位上”;窮人則“站在那裏或坐在腳凳上邊。”說明了一批有產者和奴隸主加入了基督教,並且佔據了顯著的位置,他們在經濟上和教義方面逐漸成為主導力量,控制了教會。
其次表現為神職人員的產生及其對教會的控制。原始基督教與猶太教分離后,組織與活動均很簡單,只有一些分散的基督教團體,由一些遊方的使徒巡迴傳道。反映約1世紀末年教規和教會的重要文獻《十二使徒遺訓》說:“凡有使徒到你們那裏去,接待他如接待主,但他只得在你們處住一天,如必要時,住兩天也可;然若住三天,他便是假先知了。使徒出門時,不可接受人的禮物,只可領取餅食,夠他所要到的當晚住宿地即可;若他索取銀錢,便是一個假先知了。”他們的儀禮也很簡單,洗禮是基督徒的入教儀式和選民的標誌。另外每禮拜日舉行公餐,稱為感謝祭。祈禱后,吃麵餅和飲葡萄酒。麵餅猶如群山之麥粒集合在一起,象徵基督徒的團體,雖然分佈在天涯海角,應聚集在一起進入上帝之國。《十二使徒遺訓》第9章記載說:這餅“當初是麥子,曾散滿在山崗,而後團合為一個,同樣,但願教會也從地極聚合起來,進入上帝之國……”。酒是經過踹踏、壓榨而成,象徵選民對敵人的仇恨和詛咒。說明當時並無餅與酒是耶穌之肉與血的說教。後來在福音書中感謝祭演化為聖餐禮與主的最後的晚餐說。
1世紀下半期保羅派基督教徒的活動亦很簡單,使徒、先知來后,男女信徒聚會在一起進行宗教說教,然後共同用膳,表示團結為一體,並無固定的組織。在流傳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了召集人,稱為長老或執事。他們多出自富有家庭,既有空餘的時間,又能提供作為會堂的場所。另外還產生了經費管理人,稱為財務官或監督。最初長老的地位在監督之上,但隨信徒的增加和捐獻財產的加多,出現了將財權與神權、管理權集於一身的主教,他們成為專職的教會領導人。最早的主教可能出現於小亞細亞,現知最早的主教為2世紀上半葉士每拿的主教坡里卡普。2世紀中期,在羅馬、敘利亞等地普遍出現了主教主持教會,但各教會各自獨立,互不相屬。最初主教尚由信徒選舉產生,《十二使徒遺訓》記載,“你們當為自己推舉配作主門徒的人為主教和執事,即溫柔的,不貪財的,誠實可靠而被考驗無誤的”。同時,教會產生了教階制的萌芽,神化神職人員,認為基督召選使徒,使徒委派主教,主教授權長老。主教制與教階萌芽的產生,說明教會已牢固地控制在富有階級的手中。
2世紀的教會宗派林立,互相攻擊,各不相屬,鬥爭頗為激烈。至2世紀末年,在實力和宗教權威方面,羅馬、亞歷山大里亞、小亞細亞、安提柯和迦太基等教會佔有優勢。
羅馬與迦太基的教會使用拉丁語,其他使用希臘語。此時的基督教已經結成了一個由許多個體教會組成的教會網,由一些經常相互聯繫的主教加以控制。
《新約全書》
《新約全書》是基督教自身的經典。據《新約·希伯來書》的解釋:猶太教的《聖經》是上帝與猶太人訂立的約法,由於他們“不恆心守約”已過時陳舊了,故稱為《舊約全書》。現在上帝與基督徒重新訂立了約法,並由耶穌作為“中保”,內容是“我要作他們的上帝,他們要作我的子民”,基督徒遵崇耶和華的啟示和約法,上帝保護基督徒,故稱《新約全書》。《新約》的產生、定型與定編有一個過程。1世紀中期至2世紀中期為其產生與基本定型的時期。
公元66年猶太戰爭失敗后,猶太人遭到嚴厲鎮壓,從而加速了基督教與猶太教的分離過程,基督教需要有自己的經典,特別是以外邦人為主的保羅派教會,他們不熟悉《舊約》,更加需要新的經典;又因當時宗派林立、鬥爭激烈,各派也教需要着手編纂自己的聖經。特別是有一些急需回答與重新解釋的問題,例如《啟示錄》多次預言“四十二個月”或“1260”之後將戰勝惡勢力,實現“千年王國”或“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但事實上並沒有、也不可能實現,必須在經典中作出新的解釋才能自圓其說。這一切均說明需要產生自身的經典的必要性。
流傳於世的《新約全書》的思想內容自相矛盾之處甚多,往往一件事情前後有兩種不同的或相反的觀點和說法,例如把耶穌既說成是人子又說成是神;理想的國家既說在地上又說在天上;既表示仇視羅馬、反對富人,又要求當帝國的順民;既反對奴隸制度、要求平等又說要聽命、忍耐、服從。聖經學者們對這些現象作了長期研究,迄今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目前我國史學界較為一致的意見是: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由於原始基督教在流傳過程中,外邦人大量參加,階級基礎的變化,保羅派大量吸收希臘羅馬庸俗哲學,特別是吸收斐洛哲學與塞涅卡哲學的結果。
斐洛為亞歷山大里亞希臘化的猶太人,精通希臘語與希臘文化。他將希臘唯心主義哲學柏拉圖主義與斯多葛主義兼收並蓄,合為一體,藉以解釋猶太教教義,提出靈智論(Gnosticism,音譯諾斯提主義,此字源於希臘文Gnosis,知識之意)。公元1世紀時此派僅是一個哲學派別,到2世紀后才發展為一個教派。其著作因被後來的基督教會視為異端,絕大多數已失傳,現僅知其代表作為《智慧生活論》。
斐洛的靈智論的主要內容有四:
1.非所有的人均能了解與認識上帝,只有具有靈性的人才能獲得這一奧秘的知識。
2.邏各斯(Logos,唯物主義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解釋為規律,斯多葛學派塞浦路斯的芝諾解釋為神的智慧)具有上帝的屬性,但上帝與神的智慧既聯繫在一起,又有所不同,並把邏各斯人格化,說為上帝的長子,他是上帝及其智慧(或稱為道)的產物。這一解釋實際上包括了基督教的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思想。
3.罪惡來自物質世界本身,人力無法改變現狀,只有藉助邏各斯才能得救。
4.《摩西五經》並非歷史和法律,僅是一種寓言,所以不能從字面上理解,應探討其深刻的含意,例如五經主張要行割禮,實際上並非要求肉身割禮,而應理解為行心裏的割禮。因為敘利亞人、阿拉伯人甚至埃及人均行割禮,但上帝並不保護他們。又如不許吃豬肉,並非對食物的禁令,而是屬於靈性的解釋,實質是要求人們不要像豬一樣,餓了去找主人,吃飽即走。
塞涅卡是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新斯多葛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為尼祿的宮廷教師。此派是晚期希臘斯多葛學派在羅馬的變種,其所以“新”,即因其拋棄了斯多葛學派的唯物主義外衣,集中談論道德問題,主張盡本分,從天命,公開宣揚聽從命運的安排是人類的美德。
原始基督教的保羅派從這兩種庸俗哲學中吸收了大量的內容,並賦予宗教的形式,致使教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例如,他們把上帝與邏各斯的說教演化為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教義;把人格化的邏各斯與傳說中的“人子”、“先知”、“夫子”耶穌拼湊在一起,說他為拯救有罪的眾生,在十字架上作出贖罪的犧牲,他從來就是“神子”與“聖子”;把耶穌一生的活動中心說成是創立基督教等等。
這樣就使原始基督教的教義包含了原來所沒有的,而後來的羅馬國教包含的全部本質觀念,所以說基督教並非從猶太教直接發展而來,而是希臘、羅馬世界的產物。保羅派為堅持其教義曾與彼得派作了激烈的鬥爭,但為了保持對社會下層的吸引力,又不得不與彼得派有所妥協。因此,體現在《新約全書》中的教義是兩派相互鬥爭與妥協的產物,也是其內容存在着許多矛盾的原因,但《新約全書》中居於核心地位的是保羅派的觀點,正如恩格斯所說:“基督教事實上是自發形成的,是這些宗派中最發達的宗派互相影響而產生的中間物,後來由於加進了亞歷山大里亞猶太人斐洛的觀點,稍後又由於受到斯多葛派思想的廣泛滲透,而形成為一種教義。的確,我們可以把斐洛稱為基督教教義之父,那末塞涅卡便是他的叔父,新約中有些地方几乎就像是從他的著作中逐字逐句抄下來的。”
《新約全書》共27卷,原文為希臘文,包括啟示錄、使徒書信21篇、四福音書和使徒行傳。
新約中較早成稿者之一是啟示錄,約寫於公元1世紀後半期,原文為希臘文,作品以預言的形式反映了原始基督教初期所主張的人人平等、仇視羅馬、反對奴隸制度、實現千年王國的政治思想,並預言基督將降臨“在地上執掌王權”。還反映了初期教會宗派林立相互鬥爭的情況。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全篇僅在開頭和結尾提到耶穌,更無其生平事迹,這是研究耶穌其人的一個重要參考。
使徒書信自《羅馬書》始,至《猶大書》止,共21篇。基督教會傳統認為前14封為保羅書信,但據德國杜賓根學派考證只有《羅馬書》、《哥林多書》前後、《加拉太書》四篇中部分章節是保羅手筆,其餘均為第二代保羅派的託名作品。這些書信反映了1世紀中期至2世紀中期原始基督教在教義、神學、倫理道德、政治思想諸方面適應奴隸主階級需要的發展和演變,以及保羅派與彼得派的分歧與鬥爭。《羅馬書》實際上是保羅派的教義手冊,構成後世基督教教義的基礎,其要點有四:(1)把“基督”描繪為一種“神力”,而非歷史人物,更無耶穌之生平;(2)強調不分民族,“因信得救”,上帝是一切人的上帝;(3)不必追求形式上的“割禮”與食物禁忌,強調“肉身的割禮也不是真割禮……真割禮是心裏的”,“上帝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4)鼓吹順從羅馬的統治,當納糧交稅,不許抗拒。《哥林多前後書》更為具體地闡述了保羅派的教義,要點有四:(1)把基督描繪為“上帝的能力”、“上帝的智慧”和靈。(2)不主張公有財產,但應照顧貧者,每周舉行公餐一次,行聖餐禮。(3)現實的千年王國演化為死後神靈的王國。(4)耶穌基督建立了教會的“根基”。此外,着重介紹了當時的兩派鬥爭,說有人“另傳一個耶穌……另受一個靈……或者另得一個福音”。《加拉太書》強調信仰基督,不必遵守猶太教規定的律法。“我們因信基督稱義,不因行律法稱義”,“在耶穌基督里,受割禮不受割禮全無功效”,此篇還說明了兩派的妥協和分工,“主張我(指保羅——筆者)傳福音給未受割禮的人,正如彼得傳福音給那受割禮的人……他為受割禮之人作使徒……我為外邦人作使徒。”
《福音書》包括馬可、馬太、路加、約翰四部福音,約產生於公元70年代至2世紀中期。“福音(Gospel)為好消息之意,福音書的內容是描繪耶穌基督的生平事迹,中心有三:(1)耶穌從來就是救世主,由靈感孕瑪利亞所生;(2)建立教會,制定教義與傳教活動;(3)為世人贖罪,作出犧牲,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復活升天,世界末日將復臨。福音書的內容存在許多矛盾,有關耶穌的形象、言行、政治態度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因此自19世紀以來聖經學者們對其真實性作了較深入的研究,基本上有兩說:“編造說”
與“歷史核心說”。編造說認為福音書中有關耶穌的生平純屬編造,沒有任何歷史真實性;歷史核心說主張福音書中的耶穌生平是根據一世紀中期以後教義發展和變化的需要對過去傳說中的起義領袖神化的結果,是保羅派與彼得派在教義方面相互鬥爭又相互溶合的產物。其中雖有許多編造、附會之處,並且籠罩着一層宗教的迷霧,但其中保留了原始基督教初期的一個微弱的歷史核心。此說得到了多數學者的贊同。四福音書的前三部,即《馬可福音》、《馬太福音》與《路加福音》,其內容、結構、觀點大體一致,故稱為同觀福音書,又譯為對觀福音書。其中,《馬可福音》成書最早,約寫於1世紀末,但其中極可能包含了較早的資料,它是流傳於羅馬教會的福音書。傳說是彼得的門下馬可所編寫。《馬太福音》略晚於《馬可福音》,約寫於公元1世紀末至2世紀初。它把原流行於敘利亞、巴勒斯坦的福音故事與《馬可福音》的內容相結合而成,猶太色彩較為濃厚。
《路加福音》相傳是保羅門徒、醫生路加於2世紀初年,根據保羅的宣講資料並吸收《馬可福音》與《馬太福音》的內容編寫而成。此書流傳於希臘地區。《使徒行傳》傳說為路加所編寫,是《路加福音》的續編,成書略晚於《路加福音》。此篇記述彼得與保羅的傳教活動,對彼得派基督徒與保羅派基督徒之間的矛盾加以調和,是研究基督教會早期活動的重要資料之一。同觀福音書有關教義的敘述雖有許多矛盾,但基本內容大同小異。《約翰福音》成書最晚,約定型於2世紀中期,其內容與前三部福音書有顯著的不同。該書依照諾斯提主義的思想寫成,開卷即提出“道(Logos邏各斯)與上帝同在”,“道成肉身”,論述耶穌是“道”,是上帝的長子,並且否定了耶穌是人間的“王”和地上的“千年王國”,將理想社會演化為神秘的天國和靈魂的永生。
《新約全書》的內容在2世紀中期已基本定型。它反映了公元1世紀中期至2世紀中期兩派的鬥爭與溶合,以及保羅派取得優勢的情況。也反映了保羅派在斐洛與塞涅卡思想的影響下,在教義方面大量地吸收了希臘、羅馬庸俗哲學思想;並反映出保羅派的政治思想:(一)主張服從羅馬皇帝的統治,甘當順民,神化皇權;(二)承認奴隸制度的合理性,宣揚服從聽命;(三)否認地上的千年王國,把理想社會演化為虛幻的天國;(四)宣揚無原則的忍耐與超階級的愛。
原始基督教的教會組織、禮儀的產生和《新約全書》各篇的基本的定型,標誌着原始基督教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