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邁爾斯教授講世界歷史:世界近代

第十三章 《邁爾斯教授講世界歷史:世界近代

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

懷着沙皇會很快放棄自己的決定的希望,拿破崙又在已經被大火燒毀的莫斯科城停留到10月中旬,隨後拿破崙下令撤退。這次延誤是一個致命的錯誤,導致了歷史上最大的悲劇。在撤退之前,法國軍隊的隊列覆蓋了距離帝國邊境一半的地方,可怕的冬天襲擊了他們。未帶禦寒衣服的士兵們遭受了惡劣天氣的折磨和摧殘,成千上萬人被活活凍死,每個軍營的營火周圍都堆放着成堆的死屍。有時候一夜之間就有200到300名士兵喪命。而游弋在法國撤退大軍周圍的俄羅斯農民和哥薩克騎兵(Cossacks)日夜騷擾着法國人,幾千法國士兵為此喪生。法軍在渡過別列津納河(RiverBeresina)時也是損失慘重。渡過別列津納河之後不久,拿破崙意識到帝國的命運需要他回到巴黎,於是他將剩餘的軍隊交給自己的元帥們率領,自己急忙返回巴黎。

法國及其盟軍在這場災難般的戰爭中死亡的人數高達25萬人,而俄羅斯軍隊的死亡人數據估計大致相同。

306.解放戰爭;萊比錫戰役,“民族會戰”(1813年10月16日—19日)拿破崙的好運和他的“大軍”都被埋葬在俄羅斯的皚皚白雪中。他在俄國遭受的慘痛失利,再加上在西班牙的巨大損失,給歐洲各國帶來了信心,他們認為是時候摧毀拿破崙了。第六次反法同盟組建起來,它包括俄羅斯、普魯士、英國、瑞典和後來加入的奧地利。

拿破崙為準備最後一戰付出了巨大努力。1813年春天,他集結一支新的部隊,人數超過30萬,但裏邊招募了大量的我們應該稱之為男孩的未成年人。拿破崙的軍隊先後在呂岑和包岑(Bautzen)同俄羅斯與普魯士聯軍交戰,拿破崙在這兩個戰場上都取得決定性勝利。但是奧地利隨後加入了聯軍,在薩克森的萊比錫(Leipzig),拿破崙受到了反法聯軍的猛烈進攻。這場著名戰役捲入了如此多的國家,在歷史上得名“萊比錫國家會戰”(BattleoftheNations)。戰鬥持續了3天,拿破崙戰敗並被迫撤回法國。

聯軍開始向法國邊境全面進攻。拿破崙竭力阻擋聯軍的入侵,但是徒勞無功。巴黎向聯軍投降(1814年3月31日)。隨着反攻無望,拿破崙最信任的將軍們背叛和拋棄了他。法國元老院,在曾經擔任拿破崙外交大臣的著名外交官塔列朗(Talleyrand)的授意下,發佈了廢黜皇帝的法令,恢復波旁王朝的統治。拿破崙被迫退位,並被流放到位於地中海上的厄爾巴島(Elba),在那裏他被允許保留皇帝的稱號,身邊保留少許跟隨他多年的士兵。但是厄爾巴島對於曾統治半個歐洲的拿破崙來說似乎有點太小了,所以我們對拿破崙的不滿不應該感到驚奇。

307.“百日王朝”(1815年3月20日—6月29日)應法國元老院的邀請,路易十六的弟弟現在加冕成為路易十八(LouisXVIII)。反法同盟為這位新波旁王朝的國王安排了一份條約(93),而反覆無常的塔列朗作為路易十八的代表與同盟談判。這份條約讓法國回到了1792年的邊境線。

按照之前的承諾,路易為法國制定了一部憲法,但是他的權力卻不受任何限制。他稱自己為“根據上帝的恩典作為法國和納瓦拉的國王”。他總是暗指自己開始統治的這一年是他統治法國的第19年,這樣就等於完全忽略了法蘭西共和國和法蘭西帝國的統治。這引起了人們的警覺,因為它令人懷疑自路易十六退位和被處死以來這段歷史的有效性。一些人擔心革命的所有成果都被抹殺,開始渴望拿破崙的回歸,而這種願望導致到處都在流傳拿破崙將帶着春天的紫羅蘭回到法國。

1815年3月,歐洲各國代表齊聚維也納重新設置被法國“洪水”毀掉的地標和邊境線。有消息傳來,說拿破崙已經逃離了厄爾巴島來到了巴黎。開始時,會議代表們還不相信,只把它當成是玩笑,但後來還是不得不相信了報道的真實性。

利用對復辟的波旁王朝的普遍不滿,拿破崙決心大膽恢復自己的皇位。他帶領大約800名衛兵在法國南部的一個港口登陸,發表了極具鼓動性的演說后,拿破崙立即向巴黎挺近。在前往巴黎的途中,拿破崙受到了熱烈歡迎。一個團又一個團的軍隊忘記了最近向波旁國王的效忠誓言,迅速加入了拿破崙的隊伍。他的舊部更是興高采烈。(94)內伊元帥(MarshalNey)被派去捉拿皇帝並保證把他裝在籠子裏帶到巴黎。然而,當他看到自己的老長官時,便立即投入到他的懷抱,並以自己的寶劍和生命作抵押。路易十八被軍隊拋棄而無能為力,當拿破崙逼近巴黎的城門時,他捨棄王位,倉皇逃走。

拿破崙渴望與歐洲各國達成和平協議,但是歐洲各國卻認為只要拿破崙坐上法國王位,歐洲大陸就無法保持和平。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反法同盟集結軍隊對抗“歐洲和平的破壞者”。

拿破崙希望在反法同盟的軍隊聯合起來之前將他們各個擊破,於是他率領一支13萬人的大軍迅速進入比利時,目的是摧毀那裏的威靈頓公爵率領的英國軍隊和布呂歇爾(Blücher)率領的普魯士軍隊。他先遭遇並擊敗了普魯士的軍隊,隨後在滑鐵盧迎戰英國軍隊。

滑鐵盧戰役無須多說,法國軍隊與英國軍隊激戰一整天也沒有決出勝負,隨着夜幕降臨,威靈頓渴望布呂歇爾或者深夜的到來。這時,布呂歇爾帶領3萬普魯士軍隊扭轉了戰局。著名的禁衛軍寧死不降(95),發動了最後一次進攻后,把迄今為止所向披靡的方陣留在了失守的陣地上。

拿破崙被迫第二次退位(96),而路易十八也第二次登上他不穩定的王位(97)。拿破崙逃往海岸,希望在那裏乘船前往美國;但是英國警覺地封鎖了那裏,拿破崙被迫向英國柏勒洛豐號戰列艦的長官投降。拿破崙說:“我來了,像地米斯托克利一樣而來,將自己投進英國人民友好的懷抱。”

但是沒有人會相信:如果讓拿破崙獲得自由,或者是只要他還在,即使被嚴密看守,歐洲大陸未來的安全和平靜能得到保證。一些人甚至敦促將拿破崙作為反叛者和逃犯交給路易十八處死。但是,最終的決定是將拿破崙流放到南太平洋上的聖赫勒拿島(IslandofSt.Helena)。就這樣,拿破崙由英國士兵押送到聖赫勒拿島並嚴加看管,直至1821年去世。

根據流放期間同伴的描述,拿破崙最後幾年的事迹是歷史上最讓人憐惜的遭遇之一。他在52歲時去世。作為一個軍事天才和統帥,他比歷史上其他任何一個人給世界留下的印象都要深刻,佔據的位置更為廣大。“他的偉大無人可及!”(98)第三部分從維也納會議到《凡爾賽條約》(1815—1920)第十七章維也納會議與梅特涅

308.法國革命產生的思想

歐洲自推翻拿破崙統治后的社會和政治史,就是偉大的社會和政治動蕩歷史的持續。在整個時期起作用的主要力量就是法國大革命中留傳下來的思想和原則。

作為歷史中的革命力量,在探究法國大革命和法蘭西帝國的發展過程中,有三條基本的思想原則。第一是平等原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革命者對這條原則有着宗教般的狂熱。它被傳播到整個歐洲。法國軍隊也被形容為“行軍中的平等公民”。《拿破崙法典》就包含着這種平等思想,無論它在什麼地方建立——尼德蘭、西部德意志國家、波蘭部分地區、瑞士、意大利——都起到了和在法國同等重要的影響。基督教倡導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而法國革命則提倡統治者面前人人平等。前者是宗教領域的人人平等,而後者是民事領域的人人平等。

第二是人民主權原則。根據此項原則,政府的權力來自被統治者。法律應該是全體人民意志的表達。人民直接或通過代表參與政府管理。所有統治者或執政者都是人民的僕人並對人民負責。

第三是民族原則。這條原則要求每個民族都有選擇自己的政府形式以及用自己的方式管理內部事務的自由。這一思想在法國革命進程中就已出現。它是受拿破崙對民族情感的蔑視和對民族主權的恣意踐踏而被喚醒的。

309.這些思想是如何在全世界作為創造力起作用的這些原則或思想是19世紀從法國大革命收穫的寶貴的政治遺產。(99)它們充滿了活力和力量。它們的實行,它們在社會制度、法律和政府中的具體體現,構成自拿破崙垮台後世界歷史中的很大的一部分。

在這個時期里,1789年大革命的慷慨之情,所有人生來就擁有自由和平等的權利,對解放和提升當時未獲自由和被踐踏的社會秩序,對消除宗教、民事和民族階級差別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尤其是這個時期產生了大量的解放法令和條例。奴隸制、農奴制和中世紀各種形式的封建不平等,在新的平等精神的影響下,已經或正在從文明世界中消失。

主權在民的思想同樣是這段時期改變歷史的潛在力量。這個時期的一個主要特徵就是代議制政府(RepresentativeGovernment)取代君主專制。正是這種民主和自治政府的事業,激發了那個時代最為崇高的奮鬥和自我犧牲精神。所有經歷思想啟蒙的人民,都熱情地擁護這樣的思想原則,為自己和孩子建立更美好的未來而奮鬥。

作為同樣強大的革命性力量的是民族感情,它既有創造力又有破壞力。在它的號召下,很多國家誕生了;但在一次世界大戰的消耗下,它造成很多歷史上的偉大帝國全部或部分解體,並按照民族關係重塑了或正在重塑國家的基礎。簡而言之,它大刀闊斧地重建了歐洲國家體系,並給歐洲和西亞的政治版圖帶來了全新的面貌。

但是這些思想並非是按照自由的過程產生的。它們在社會制度和政治形式上的體現,在大多數國家,都經歷了暴力和革命的過程。這些自由思想是從與某些反對它的保守思想的不斷衝突和爭奪中得來的。而這把我們帶到了19世紀歷史的起點——著名的維也納會議(CongressofVienna)。

310.維也納會議(1814年9月—1915年6月)在拿破崙第一次退位之後,歐洲君主或親自或派代表齊聚維也納,討論歐洲大陸的事務。我們後邊會結合各國歷史探討他們各自與維也納會議的關係,這裏我們只簡單地介紹一下這次會議的精神和總體的特點。

參加維也納會議的代表們似乎只有一個目的——儘可能將一切恢復到法國大革命之前的樣子。他們根本不考慮人民,只關心各自的君主。民主思想完全被忽視,在絕大多數代表眼中,人民政權只不過是無序統治並且要儘可能地壓制。當時一個自由政治家簡潔而又真實地歸納了維也納會議的特徵就是“國家的交易和君主的狂歡”。

會議採用的第一個原則是合法性原則。根據這一原則,王位被看作是君主的財產。長期佔有給了他們一個很好的、不可剝奪的所有權。

按照這一原則,拿破崙扶植的新當權家族都被毫不客氣地排斥,而流亡在外的古老王朝都被恢復起來。其中最重要的恢復——由維也納會議直接行動或由各國已經實現后再由會議確認——就是波旁王朝在法國、西班牙和那不勒斯的復辟。

這一原則只適用於世襲統治者,它並不適用於共和國或像威尼斯和德國自由城市那樣的半共和制國家,也不適用於教會國家。拿破崙曾經剝奪其領土和王位的大量德意志教會國家便沒有被恢復。但是教皇是例外的例外。庇護七世重新獲得了教會國家的統治權。這是歐洲唯一留下來的宗教國家。

這一原則適用的另一個例外情況是,幾百個德意志小國家,它們的領土在拿破崙對德意志進行重組時被送給了大的國家,這些小國家便沒有獲得恢復。

合法性的問題得到解決,下一個問題就是從拿破崙手裏奪回的領土如何在各國之間進行分配。對於大部分君主來說,這才是他們最關心的議題。一個會議代表坦承道:“會議的真正目的是如何在征服者中間分割他們從被征服者手中奪得的戰利品。”在分配領土和特權的過程中根本不會考慮關於民族性的權利和訴求,這些領土被分割國家的人民像牲畜一樣被主人隨意處置和分割。領土爭端的解決是當時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比利時和荷蘭諸省在尼德蘭王國的名義下被統一為一個單獨的國家,被分給了奧蘭治家族的君主。這樣做的目的是在法國身邊建立一個屏障以阻止法國未來可能的進攻。但是荷蘭和比利時由於在民族、宗教和工業發展上的差異,實際上是兩個不同的國家的事實卻被完全忽略了。

曾經屬於波蘭的大部分領土被併入俄國。波蘭人被告知他們必須放棄恢復他們民族獨立的所有想法和希望。(100)薩克森公國的一半領土,萊茵河兩岸的廣闊區域,以及其他一些土地都給了普魯士,這就讓普魯士在德意志取得了比法國大革命之前更為主導的地位。

1814—1815年維也納會議

上意大利的倫巴第和威尼西亞連同其他一些土地給了奧地利。奧地利在意大利統治的延伸是維也納會議對民族性法則最肆意的踐踏,而當意大利統一和獨立的時刻到來時,奧地利也就遭到了報復。

在德意志,維也納會議建立在拿破崙設定的基礎之上。被拿破崙從構成舊德意志體系的數百個國家中削減出來的42個獨立國,其中的39個,包括普魯士和奧地利,組建了一個類似於萊茵邦聯的聯邦。(101)另一方面,在意大利,拿破崙的改革被廢除,舊的秩序被重新建立起來。除了北部諸省,其他領土都被交到了奧地利手中,意大利半島被分割成為諸多獨立的國家,就像法國大革命前的狀況。

英國從維也納會議得到的是,保住了自己在拿破崙戰爭中岌岌可危的海上和殖民地霸權。她保留了從法國及其盟友手裏奪來的地中海及東方的島嶼和海岸線,從法國手裏搶奪的馬耳他和毛里裘斯(Mauritius),從荷蘭手裏搶得的好望角和圭亞那(Guiana)的一部分領土。英國還獲得了伊奧尼亞島的保護權,這使得她得以掌控亞得里亞海。而在西印度群島,她也保留了從法國手裏獲得的兩個小島[多巴哥(Tobago)和聖盧西亞(St.Lucia)]。(102)尤其吸引德意志事務委員會注意力的第三件事,就是不同君主對自己臣民頒佈的憲法。在精神和性情上,這些復辟的統治者大部分都是革命前的舊專制君主,現在他們重掌大權,卻對所發生的一切感到害怕了。他們渴望按照舊的方式來統治國家,但是他們當中也有些人意識到世界局勢已經發生了變化,過去的絕對專制統治已經無法安全重建。此外,俄羅斯沙皇似乎對一些自由思想很感興趣。

因此,憲法成為了維也納會議的一個議題。路易十八被要求遵照《巴黎和約》(TreatiesofParis)的規定為法國制定憲法,因為盟國完全清楚,如果復辟的波旁王朝實行絕對君主專制,將會再次出現令整個歐洲動蕩不安的麻煩。維也納會議也建議德意志的王公們採用代議制政府[它們被稱為“各等級代表大會”(AssembliesofEstates),而憲法的字眼被小心翼翼地迴避掉了]。除了法國,在這個階段實際上接受憲法的國家包括荷蘭、瑞士、波蘭和挪威。(103)即使在憲法已經存在或是被准許制定憲法的國家和地區,法律賦予人民參與政府管理的權利還是很少的。這些憲法是貴族式的,在君主制的形式下,將政府交到了君主和少量選民團體手中。實際上,古老的專制統治幾乎在每個地方被重建起來。(104)對獨裁統治而言,世界又變得安全了。

但是法國大革命對君權神授的國王的敬畏的削弱卻無法重新恢復。在歐洲試圖重建專制政府就是試圖重建一種對大袞(半人半魚神)式的膜拜。然而,在維也納的這些會議代表們對時代精神和趨勢視而不見,他們確實將曾經被打倒的偶像再次樹立起來,然而這些偶像在下個世紀的政治動蕩中再次被打倒在地。國王們召開的是他們的和平會議,然而一百年後各國人民會擁有他們的和平會議——巴黎和會。

311.梅特涅

1815年君主復辟的精神和掌控整個維也納會議的精神都在奧地利首相梅特涅(PrinceMetternich)身上得到了具體體現。梅特涅憎恨法國大革命,在他眼中,法國革命就是邪惡精神在世界上的隨意遊盪。他宣稱民主精神就是無序精神,這種精神肯定會“將白天變成最黑的夜晚”。他把人民參與政府管理的要求看成是膽大妄為,他完全相信如果向這些要求讓步就會導致可怕的混亂和流血事件。他認為世界唯一的希望就是過去的君權神授專制主義。

因此,梅特涅的制度是一種壓迫制度。他的信條就是“保持一切不變”。梅特涅是一個異常精明、閱歷豐富、對整個歐洲的公共事務十分了解的外交家,他對歐洲1815年到1848年的這段歷史有着巨大的影響力。我們完全可以將這段歷史稱為“梅特涅時代”。正是因為有了梅特涅,舊時的專制政府在這個時期的歐洲非常盛行。

梅特涅

312.梅特涅和神聖同盟

梅特涅擔任首相早期階段的活動都與一個著名的聯盟“神聖同盟”(HolyAlliance)聯繫在一起,這裏我們有必要對該聯盟的起源做個簡單的介紹。

神聖同盟是在拿破崙垮台後,由沙皇亞歷山大發起,主要成員有俄羅斯、奧地利和普魯士組成的聯盟。它表面上是為了維持歐洲的宗教、和平及秩序,將基督教教義化為政治上的實踐。加入該同盟的幾個國家的君主們都承諾會像父親一樣對待他們的子民,用愛來治理國家,致力於增加臣民的福祉。

所有這一切看上去都那麼的神聖。但是很快,神聖同盟就變成了實質上維持政府的絕對統治,反對時代自由傾向的一個聯盟。在維護宗教、正義和秩序的外衣下,該聯盟的君主們聯合起來壓制自己臣民對政治自由的追求。

313.其他原則、運動和利益

為了避免讀者對法國大革命之後的這段歷史產生錯誤的印象,我們必須要提醒讀者沒有一個簡單的公式足以概括任何一段歷史。歷史從來都是非常複雜的,因為很多思想和力量交織在一起,決定和影響着各種事件的發生。

維也納會議之後的這段歷史就具有特別的複雜性。來自法國大革命的思想賦予這個時代主要的特徵,但是,貫穿於這個歷史時期的,還有其他不同的思想、原則和利益,為這個時期,尤其是這個時期的後半段,增加了巨大的——思想、宗教、工業和殖民運動的複雜性。

文藝復興的思想在這個時期的社會中有着廣泛而強大的影響。各種思潮更加廣泛地傳播,現代科學作為文藝復興的特殊產物,持續不斷地為世界帶來新的奇迹,為人類的研究和征服自然提供了新的工具。

宗教改革運動的真正精神也在發揮着作用。隨着時間的流逝,信條更加自由,宗教更為包容,這些被看成是“過去4個世紀最有益的成果”(105),讓世界獲得更快速的發展。

另外,這個時代還見證了由幸運的發現、靈巧的機械發明及諸多其他原因導致的無與倫比的工業發展。我們需要辟出專門的章節來對這個改變世界的運動進行簡單的回顧。

這個時代還被歐洲各國不可思議的擴張運動所標記,這種擴張運動讓整個世界掌握在那些在過去三個世紀裏掌握了新的更高文明成果人們的手裏。對於這樣一場重要的擴張運動,我們也會在“歐洲的擴張”這一章做專門的講述。

這個時期被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所終結,這場戰爭的最終結局影響廣泛而深遠,它標誌着人類歷史新紀元的開始。回顧這場驚人的戰爭的突出事件,總結這場戰爭的深層原因,以及簡單概述由這場大災難引起的世界的改變將會在我們接下來有限的篇幅里進行。

第十八章

二次復辟后的法國(1815—1914)314.路易十八的統治[1815(1814)—1824]“你們的國王,他的祖先統治你們的祖先長達8個世紀,現在,他回來把自己的餘生投入到保護和安慰你們中去。”這是路易十八在滑鐵盧戰役后再次回到法國對法國人民的演講。“百日王朝”的產生給了路易深刻的教訓並讓他學會了謙卑。正是由於這樣的經歷,路易在他後來的統治中儘可能理性地考慮法國革命帶來的改變。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和態度上的不夠堅決,他越來越對極端保皇派屈服讓步,保皇勢力有所抬頭,法國政府進入恢復過去統治秩序的軌道上來。

315.查理十世的統治(1824—1830);1830年革命1824年,路易十八去世,查理十世即位,這種反動政策變得更加明顯。查理似乎根本沒有從過去的歷史經驗中吸取任何教訓,他盲目、固執的執政路線讓人們產生了這樣一種說法:“波旁的國王什麼也沒學到,什麼也沒有忘記。”

我們沒有必要詳細地敘述查理做到了什麼和沒有做到什麼。他的目的是消除大革命的影響,就像英格蘭的詹姆斯二世消除清教徒革命的影響的做法一樣。他漠視憲法,恢復教士的權力,重建嚴厲的出版審查制度,並通過王室公告來改變法律。他似乎執着於重新恢復法國君權神授的專制制度。他宣稱自己寧願伐木求生,也不願效仿英國國王的做法。

查理執政的結局應該可以預見。巴黎人民起而反抗,街道上佈滿了路障,查理被護送到海邊,在那裏他乘船前往英國。

當時的法國並沒有想要建立共和,她傾向於進一步試驗君主立憲制度。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普(LouisPhilippe)代表波旁家族更年輕的一支,被推上了王位,並修訂了憲法。在路易十八批准通過的憲法中,他自稱“上帝恩典的法蘭西國王”。新憲法宣佈路易·菲利普為“根據上帝恩典和國家意志當選的法蘭西人民的國王”。法國大革命的第一思想——人民主權——就這樣在國家的根本大法中體現了出來。

316.1830年的“七月革命”對歐洲的影響;比利時王國的起源法國過去被稱作歐洲的恩克拉多斯(Enceladus)。這樣的比喻值得我們去回憶一下這段神話故事。在希臘神話中,恩克拉多斯是一個巨人,他同奧林匹亞的朱庇特作戰。在他們交戰的過程中,密涅瓦(Minerva)幫助朱庇特,將埃特納火山(Aetna)扔在恩克拉多斯的頭上,把他永遠壓在大地上。西西里島上的穩定受到了威脅,因為每當巨人疲憊地翻個身的時候,整個島嶼都為之震動。

法國,與君權神授的歐洲各國國王作戰,在戰爭中遭受重創,被頑固的保守主義壓在了大地上。每當巨人疲憊翻身時就會有火山噴發,整個歐洲大陸就像古代的西西里島,搖搖欲墜。

巴黎的震動使得歐洲復辟的君主們不得安寧,梅特涅和其他維也納會議上的政治復辟主義者精心培護的絕對君主專制體系一度受到了威脅。(106)在尼德蘭,1815年人為建立的新秩序被完全破壞。比利時人奮起抗爭,宣佈自己脫離荷蘭而獨立,採用了自由憲法,推選薩克斯-科堡(Saxe-Coburg)家族的利奧波德(Leopold)作他們的國王(1831)。獨立的比利時王國就這樣誕生了。歐洲所有大國承認了比利時在戰爭中保持獨立和中立的地位。

317.1848年革命和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建立從即位到1848年,路易·菲利普的統治並不平靜,但是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擾動。但是,在此期間革命思想在法國民眾中間傳播,民主黨派不斷地積攢力量。最終,人民提出擴大選舉權的主張。這時,法國只有20萬選民,擁有一定的財產是獲得選舉資格的基本要求。政府始終如一地拒絕所有的選舉改革。法國國王的首相基佐(Guizot)宣佈“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普選權”。

恩克拉多斯再次發威,法國出現了像1830年一樣的震動。動蕩的中心當然是巴黎。路易·菲利普大為震驚,逃往英國。菲利普逃離法國后,巴黎暴動者將國王的寶座拖出杜伊勒里宮,一把火燒掉。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建立。新憲法確立了普選權。人民開始大選,拿破崙的侄子路易·拿破崙·波拿巴(LouisNapoleonBonaparte)當選為新共和國的總統(1848)。

巴黎的“二月革命”(FebruaryRevolution)點燃了歐洲的自由之火。“毫不誇張地說,在1848年3月,每一天都有新憲法通過。”法國又一次對歐洲國家進行了難以抵擋的入侵——“思想入侵”。

318.第二帝國(1852—1870)

第二共和國只維持了3年。與他叔叔登上帝國皇位的步驟幾乎完全一樣,路易·拿破崙現在也獲得稱帝的尊榮,他的崛起把共和國碾得粉碎。

共和國總統和國民大會之間暗中較量,總統開始謀划政變——第二次霧月政變(EighteenthBrumaire)。路易下令乘夜逮捕議會中一些反對他最有力的代表,隨後解散了議會。他呼籲法國民眾同意他的做法,得到了人民的異乎尋常的響應。700萬人中的大多數投票贊同總統發動的政變,甚至為了獎勵他的做法將他的任期延長到10年。這實際上就是1799年督政府的恢復。第二年,路易就變成了法蘭西皇帝(1852),稱號拿破崙三世(NapoleonIII)。

路易·拿破崙的政變之所以能夠成功,部分原因在於人們害怕再出現1793年那樣的恐怖統治,另一部分原因就是他是拿破崙的侄子。恰恰這個時候,拿破崙這個名字在法國具有神奇的魔力,到處都在流傳拿破崙的傳奇經歷。時間已經將第一帝國的創立者理想化了。

法蘭西第二和第三共和國只是第一共和國的恢復和延續,同樣,第二帝國也只是第一帝國的恢復和延續。它在起源、思想和政策上幾乎和第一帝國完全相同。

路易·拿破崙宣佈帝國意味着和平。但是事實卻與此相反,這段歷史時期充滿着各種戰爭。其中法蘭西第二帝國參加了三場重要的戰爭: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War,1853—1856)、奧撒戰爭(Austro-SardinianWar,1859)和普法戰爭(1870—1871)。前兩場戰爭,我們會在後邊涉及俄國和意大利的事務時專門講述(107),這裏我們需要說的就是,這兩場戰爭,每次都讓路易·拿破崙在歐洲的威望獲得極大的提升。

拿破崙三世

關於第三場戰爭——普魯士和法國之間的戰爭,我們需要結合德國作為帝國力量的崛起來談談戰爭的起因;因此,這裏我們只涉及與戰爭有關的主要事件。

戰爭一開始,三支龐大的德國軍隊就攻入法國。一支法國大軍在著名的格拉沃洛特戰役(BattleofGravelotte)中被擊敗,在梅斯(Metz)被敵軍團團圍住。隨後,法軍在色當(Sedan)投降,連皇帝在內的83000名法國官兵成為俘虜。(108)德國軍隊向巴黎進發,開始全力圍攻這座城市(1879年9月19日)。成功守衛巴黎的希望很快就隨着在梅斯的巴贊元帥率法軍向德軍投降而告破滅。173000名士兵和6000名軍官成為俘虜,這是軍事史上最大的全軍被俘虜的戰例。巴黎還在頑強抵抗,在嚴寒和飢餓的雙重摺磨下,又堅持了3個月之久;隨着所有試圖衝破包圍努力的失敗,巴黎終告失守,宣佈投降。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第一任總統路易·阿道夫·梯也爾319.《法蘭克福條約》(1871)根據巴黎投降后簽訂的條約,法國需要向德國賠償50億法郎(10億美元)(109),並將萊茵流域的阿爾薩斯和洛林的一部分割讓給德國。這些地區的割讓是對民族原則的踐踏,因為這些被割讓地區的人民儘管不全是法國血統,他們在情感上和歸屬感上都偏向於法國一方。他們成為了“醜惡的濫用武力”可憐的犧牲品。他們在波爾多(Bordeaux)的議會代表從大會席位上撤出時,發表了如下鄭重而又具有預言性的抗議:“歐洲不能允許或批準將阿爾薩斯和洛林放棄。文明國家,作為正義和民族權力的守衛者,不能對遭受戰火痛苦的鄰居的悲慘命運保持冷漠和麻木。現代歐洲不能允許人民像牲畜一樣被隨意捕殺;她不能再繼續對受到威脅的民族的抗議充耳不聞。我們鄭重宣佈:這樣的沒有經過我們允許的條約完全無效。此時此刻,我們從議會大廳撤出,我們內心深處最崇高的想法就是對自己的土地遭受暴力表達我們的關切。我們在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兄弟此時從大家庭中暫時離開,但是我們會心繫法國,我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再次回到這個位置上來。”(110)320.第三共和國取代了第二帝國的政府實行共和制。(111)從政府成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局勢有些動蕩不安。總統和內閣經常變動,黨派紛爭經常上演。儘管面臨這麼多的棘手問題,共和政府還是穩步前進,與此同時,君主政體和帝王統治卻在節節後退。像英國的斯圖亞特王朝一樣,波旁王朝和波拿巴王朝的君主們都流亡在外,再也沒有回來。

第三共和國所面對的麻煩和問題都是君主專制和帝國時期的遺留問題。戰爭摧毀了法蘭西第二帝國,遺留下來的最棘手問題就是阿爾薩斯-洛林問題。對德國分割法國的深深的憤恨和對德國軍隊進一步入侵的擔心,迫使法國在1891年與俄國結盟,後來,這個同盟連同它所引發的重大結果而被遺棄。(112)第二個遺留問題是君主專制主義者和帝國者留下來的實力強大的黨派一直試圖破壞共和的聲譽,等待時機重新建立君主制或帝國統治。這些黨派的陰謀在1886年導致共和國政府將所有波旁王朝和拿破崙帝國的王位繼承人們統統逐出法國。

第三個遺留問題就是教育問題——因為人民的教育是共和政府的必然結果。在法國大革命之前,法國的教育主要是掌握在教會手中。大革命取締了這些教會團體,將教育世俗化。君主專制的復辟帶來了教會的恢復。此時的教育體系是一種混合體系,部分世俗化,部分教會化。自由民主人士強烈要求壓制教會學校,實行完全的世俗化教育。反抗教會對教育和民事問題影響的最終結果是1895年政教的完全分離。這意味着羅馬天主教會(新教和猶太教同樣如此)與政府編製的脫離以及拿破崙與教皇1802年簽訂的《宗教事務協約》的解除。(113)共和國還面臨著與舊制度的遺留毫不相關的麻煩。1889—1892年期間,整個法國都被斐迪南·德·雷賽布(FerdinanddeLesseps)組建的公司的管理不善和失敗造成的巨大丑聞所動搖。雷賽布曾經因成功地修建蘇伊士運河而名聲大震,他準備在巴拿馬地峽(IsthmusofPanama)挖一條類似的運河。在花了2.6億美金的巨款后,由於工作進展的不佳,該公司宣佈破產。隨後,公司在出資人的推動下採取了大規模的行賄和腐敗手段。隨後,他們被起訴。包括雷賽布本人在內的很多人遭受了嚴厲的懲罰。此時的雷賽布已經是年老體衰、行將就木,他每日惴惴不安。他輝煌一生到頭來卻經歷如此令人唏噓的結局,這一事件也成為法國近代史上最為著名的事件之一。(114)至於法國在這個時期的工業發展和殖民活動,尤其是在非洲大陸的文明開化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我們將有專門章節進行講述。(115)隨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開始,法國歷史開始與整個歐洲和世界的歷史融合在一起。(116)第十九章從滑鐵盧戰役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英國(1815—1914)321.四大主要事件英國在滑鐵盧戰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間的這段歷史包含了很多事件。用短短的一章來涵蓋整個這段歷史並不會有太多有意義的東西,除非它能夠將眾多的歷史事實按照事件發生的原因合併為某種一致性,這樣就能夠將這些事件和幾個廣義的國家運動和趨勢聯繫在一起。

按照這樣的方式來探討這段歷史,我們會發現很多事件可以按照下邊四個方向來分別加以總結:(1)民主運動;(2)宗教平等思想影響的擴大;(3)英格蘭與愛爾蘭的關係;(4)英國殖民帝國的發展。

我們這裏只是沿着前三個方向將這個時期的重大歷史事實與讀者分享,至於英格蘭殖民的發展我們會在後邊的章節專門講述。

第一節

民主運動

322.概述

1688年的英國革命將國家的權力從國王手中轉移到議會手中。然而議會的選舉權卻只局限在很狹小的範圍內。在本應參與國家事務的500多萬英國人中,只有不到20萬人擁有選舉權,這些人主要是富裕的上層階級。這個世紀英格蘭的政治民主化進程主要在於擴大選民的範圍,賦予每個有思想、正直的人以選舉權,參與政府的管理。

323.法國大革命對英格蘭自由主義的影響;改革與革命法國革命剛開始時,為自由趨勢注入了新鮮的動力。英國的自由主義人士密切關注着法國共和主義者的革命進程。政治家福克斯聽到巴士底獄被攻陷的消息后開心不已,他從這一事件中看到了希望。年輕作家柯勒律治、華茲華斯和騷塞等人都被民主思想所感染,對政治自由和平等產生了極大的熱情。但是法國革命者的過度野蠻化革命令英國自由主義者受到了驚嚇,對自由思想突然出現了情感上的厭惡。自由主義思想被當成了危險、具有革命性的東西被排斥。

但是幾年之後,隨着拿破崙的倒台,法國革命的恐怖被人逐漸遺忘。自由主義思想開始在民眾中傳播。英國民眾抱怨說英國政府宣稱自己是人民的政府,但是實際上人民根本無權參與政府事務。

我們應該注意到英國政府和歐洲其他國家統治者對待自由主義思想的方式上的不同。在歐洲其他國家,民主精神的興起遭受到了殘酷和專橫的壓迫。統治者在管理政府事務上將人民拒之門外。我們已經在法國看到了這種政策的結果,後面也將看到在歐洲其他國家的結果。自由主義思想確實最終取得了勝利,但是這種勝利只有通過革命才能取得。

而在英格蘭,政府對民眾的民主要求並沒有太大的抵制。它會適時地對不斷發展的民主精神作出讓步。因此在英國,並沒有發生一系列的革命事件,我們看到的是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它逐漸讓下議院越來越平民化,使得英國成為不僅是名義上的,也是現實中的民主國家。

324.《1832年改革法案》

議會改革邁出的第一步是在1832年。為了理解這一改革行動的重要意義,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歷史。

1265年,平民首次進入議會,這些成員僅僅來自那些財富和人口都有資格成為代表的城市和選區。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地區中一部分地方的人數減少,而新的城市則不斷成長;然而這些沒落的選區還保留着他們向議會輸送成員的古老特權,而新的城市則被排除在議會之外。老塞勒姆(OldSarum),一座已經完全沒落,根本沒有人居住的古城鎮,卻仍然在議會下院佔有兩個席位。另外,君主為了保持對議會下院的影響力,不斷地給一些不那麼重要的地方以把它們的成員送回下院的權力。這些小地方的選舉總是受到君主或大地主的腐敗影響,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於是,議會下院塞滿了國王的提名者或者花錢買到席位的議員,他們對自己的這種行為幾乎毫不隱瞞。與此同時,剛剛發展起來的大的製造業城鎮如伯明翰(Birmingham)、利茲(Leeds)和曼徹斯特(Manchester)卻在下院中沒有代表。

對這種腐敗和荒謬的代表制度進行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這場運動得到了18世紀後半期剛剛誕生的報紙的支持,因此,由於報紙的影響,這場運動比之前更早的任何改革更具普遍性。輝格黨(Whigs)和托利黨(Tories),也即自由黨(Liberals)和保守黨(Conservatives)之間的較量由來已久,愈演愈烈。保守黨反對所有改革,認為根本沒有必要改革。最終,民眾的情緒變得強烈而可怕,議會上院的貴族階層本來是想阻擋這些改革措施的,也被迫讓步。《1832年改革法案》(ReformBillof1832)成了真正的法律。通過這一法案,英國的選舉制度得到了根本改變。86個“有名無實的腐敗選區”被完全剝奪了或者半剝奪推舉議員的權利,而下院來自這些選區的142個席位被分給了之前沒有代表的不同縣郡或者大的城市。這個法案也通過將選舉權擴大到所有在城鎮擁有一定數量財產的人員,並通過降低縣郡選民的財產資格增加了選民的數量。

這項改革法案的重要意義怎樣形容都不為過,它就是英國政治民主史上的“《大憲章》”。

325.1835年的《市政改革法案》

這個時期英國城鎮政府對於改革的需求同英國議會一樣迫切。這時的市政制度基本上還是沿襲中世紀的體系。大部分城鎮由腐敗的寡頭統治。長期以來,對推翻這些寡頭統治的鼓動終於導致1835年《市政改革法案》(MunicipalReformAct)的通過。這項法案對於城市政府的影響不亞於《1832年改革法案》對英國議會的影響。

326.憲章運動:1848年革命

年輕時的維多利亞女王

儘管《1832年改革法案》在其建立的原則方面極具革命性,但是在其原則的應用上只是向前走了一小步。它只承認了中產階級的選舉權,而廣大勞動群眾根本沒有得到管理政府的權力。因此,他們開始了更加激烈的革命行動,史上稱作“憲章運動”(Chartism)——得名於一份名為“人民憲章”(People’sCharter)的文件,其中體現了他們渴望的改革。其中最主要的改革要求就是普選權和投票表決權。

之前的革命騷動還只是或多或少地帶有一點暴力色彩,而到了1848年受到動搖歐洲大陸上各國君主專製革命的鼓舞,憲章派開始大規模的暴力革命,這令守法的城市民眾有些害怕,從而對他們產生了不信任,他們的組織機構分崩離析。然而他們努力倡導的改革從根本上還是令人渴望和充滿正義的,而這些改革中最重要的思想已經被採納並在英國憲法的制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327.1867年的改革法案和1870年的教育法案1867年的改革法案只不過是英國政府沿着《1832年改革法案》的方向邁出的另一步。同樣,它的通過也是在議會內外經歷了漫長的暴力行動才得以完成的。這項法案的主要影響是擴大了投票權——賦予“第四等級”公民權。

就像《1832年改革法案》通過後一樣,現在議會的注意力轉到了民眾教育的問題上來;所有人都認識到實行普選,必須要普及教育。議會通過第二項改革法案3年後又通過了教育法案(1870),其目的是為英倫三島的每個孩子提供初等教育,賦予地方政府建立和維護學校並強制兒童入學的權力。

328.1884年的改革法案

保守派領導人之一德比伯爵(EarlofDerby)在談論1867年的改革法案時說:“毫無疑問,我們正在進行一場偉大的實驗,並在黑暗中邁出了一大步。”就在該法案通過17年後,英國人民又開始邁出另一大步。但是他們不是在黑暗中前行,允許更下層的人民參與政府管理,體現了智慧和開明。

1884年,當時的首相格萊斯頓爵士(Mr.Gladstone)引入並推動了一項比之前法案更具顛覆性的新改革法案。它將選民人數從300萬增加到500萬。縣郡選民的資格和選區選民的資格要求一樣。這樣,它就賦予廣大農民階層以選舉權。(117)329.農村地方政府改革城市的議會和政府已經相當民主化。農村地區是最後感受到英國政府為重建民眾利益開展的自由運動影響的角落。但是最終,自由運動還是來到了這裏,通過議會各項法案,民主重建工作逐漸完成和實現。它將更多的權力直接交到更小選區的人民手中來管理他們自己的地方事務。

330.取消議會上院的“否決權”(1911)《1832年改革法案》后英國憲法最激進的變革在1911年的一項法案中得以實現,該法案限制議會上院的立法權,從而將其否決下院通過的法案的權力永久取消。(118)上院的“否決權”(VetoPower)之所以會被取消是因為它經常被上院用來阻止和打擊下院自由派發起的改革議案。製造這場危機的是上院否決了由財政大臣勞合·喬治(LloydGeorge)提出的財政預算案。為了滿足養老金政策和龐大海軍的開支,對土地、財產繼承和大額收入徵收新的特別稅等都需要制定新的預算案。在下院獲得通過後,該預算案卻遭到了上院的否決。上院的這一舉動被自由派看作是違憲的行為,他們認為財務和稅收法案應該完全屬於下院的管轄範疇。經過激烈辯論和政府呼籲人民進行新的投票選舉后,上院最終讓步,通過了該預算案。但是他們阻止法案通過的行徑惹惱了下院自由派,於是下院自由派決心限制上院的立法權,最終該提案獲得通過。

這場改革使得英國人民通過在下院代表表達的意願被認為是至高無上和獨立的,因為國王的否決權早在一個多世紀以前已經被取消,議會批准的法案再也不用通過國王御准才能生效了。

第二節

宗教平等思想影響的擴大

331.宗教自由和宗教平等

與政治運動同時進行的是宗教領域內的相似運動。英國人民逐漸認識到宗教寬容的真正要義。

在19世紀初,在英格蘭存在宗教自由,但是卻沒有宗教平等。也就是說,一個人可以自由選擇做一個羅馬天主教徒或是不信奉英國國教的新教徒而不用擔心受到迫害。不信奉英國國教並不違法,但一個人選擇了做天主教徒或不信奉英國國教的新教徒后就失去了擔任公職的資格。既然存在着對宗教領域的歧視或者政府喜愛或限制某個宗教教派,當然也就沒有宗教平等了。

在這方面的進步,就在於真正宗教寬容精神的發展,從而消除了天主教徒、新教徒和猶太教徒在民事權利上的限制因素,並讓所有的教派在法律面前完全平等。

332.循道宗及其對宗教寬容的影響幫助把不信奉國教者從民事權利限制中解放出來作為一個突出的問題提出的,是一個偉大的宗教運動,它就是著名的循道宗(Methodism)。通過大舉增加不奉國教新教徒的數量,循道宗給廢除強加給不信奉英國國教新教徒限制法令的鼓動注入了新的力量。從這時起,一系列適用於完善宗教平等思想偉大的法案被制定出來。在這裏,我們只談論兩三個最重要的舉措。

333.解除對不信奉英國國教的新教徒不能擔任公職的限制(1828)這個世紀議會法案中最早最重要的認可宗教平等原則的法案之一就是撤止《機構和考驗法案》,該法案長期以來壓迫不信奉國教的新教徒。這些法案在查理二世統治時期通過,它們規定所有機構組織的官員或者擔任民事或軍事職務的人員要根據國教的儀式進行宣誓或參加教會活動。這些法令實際上沒有得到嚴格執行,然而,這些法令卻令人討厭和反感,因此,不信奉國教的新教徒要求撤銷這些法令。

而反對撤銷這些法令的人卻認為宗教寬容思想並沒有要求這麼做。他們堅持認為每個人有完全的信仰自由,政府拒絕僱用反對國教的人擔任公職並沒有違反宗教寬容原則。議會辯論的結果是將這些舊法案中的新教徒沒有擔任公職權利的部分撤銷,這樣就解放了不信奉國教的新教徒。

334.撤銷羅馬天主教徒不能擔任公職的限制(1829)1828年的法案並沒有讓天主教徒解脫出來,他們仍然被排斥在議會和各種公職之外,因為擔任公職需要宣誓和公開信仰是這些天主教徒無法做到的。(119)他們要求和不信奉國教的新教徒一樣獲得同樣的權利。愛爾蘭天主教教會威脅以起義來加速議會通過了《天主教徒解禁法》(CatholicEmancipationAct)。該法案將議會和國王以下除攝政王(Regent)、英格蘭和愛爾蘭大法官(LordHighChancellorofEnglandandIreland)、愛爾蘭巡撫(LordDeputyofIreland)和其他少量的職位外的所有公職向天主教徒開放。

335.撤銷猶太教徒不能擔任公職的限制(1858)信奉猶太教的人仍然無法像天主教徒和不信奉國教的新教徒那樣獲得擔任公職的工作。1858年一項法案[《猶太教解放法案》(JewishReliefAct)]在議會獲得通過,該法案改變了人們擔任公職時宣誓的誓詞“作為虔誠的基督教信徒”,除了少數幾個特殊的職位外,其他的所有公職都向猶太教徒開放。

336.愛爾蘭教會的政教分離(1869)《天主教徒解禁法》通過40年後,英國政府沿着宗教平等的方向又向前邁了一大步,那就是對愛爾蘭國教進行政教分離。

愛爾蘭人一直拒絕接受英格蘭統治者強加給他們的信仰。大部分愛爾蘭人一直是天主教徒,但是這時他們還一直被迫向英國國教繳納什一稅和其他費用來維持國教的管理。與此同時,他們自己接受洗禮的教會卻只能憑藉自願捐款來維持。

比肯斯菲爾德勛爵(迪斯雷利)

等級不公迫使愛爾蘭人去支持一個他們自己根本不信奉甚至對其感到厭惡和憎恨並給他們帶來壓迫和迫害的教會,這種不公甚至很多英國新教教徒都感受到了。

愛爾蘭人提出用政教分離來取消這種不公的主張受到了以德比勛爵和迪斯雷利爵士(Mr.Disraeli)為首的保守黨人的強烈反對;但是最終經過令人難忘的辯論之後,以布賴特(Bright)和後來成為英國首相的格萊斯頓(Gladstone)為首的自由黨的力主下通過了這一提議。這事發生在1869年,但是真正的政教分離直到1871年才完成,此時的愛爾蘭教會已經不再是愛爾蘭國教,而成為了一個自由的聖公會。延續多年的錯誤就這樣被糾正過來了。

337.對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斯國教提出的政教分離在很多自由派人士看來,宗教平等的思想要求在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斯的國教中也要採用相同的政教分離政策。(120)他們認為政府維護任何一個特殊的教派都會造成該教派在這個國家的宗教壟斷。他們希望所有教派都能夠完全平等。在蘇格蘭和威爾斯支持政教分離的呼聲尤其強烈。(121)第三節英格蘭和愛爾蘭的關係

338.英格蘭和愛爾蘭的立法機構的合併(1800)19世紀愛爾蘭的歷史,像她之前所有時期的歷史一樣,主要是愛爾蘭對英格蘭的反抗史。這些反抗主要體現在三個獨立但又密切相關的方面:宗教、自治權和領土。關於愛爾蘭宗教上對英格蘭的反抗我們在前邊的宗教解放運動中已經提到。要理解愛爾蘭的自治權問題,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愛爾蘭議會的歷史。

愛爾蘭於1782年從英格蘭那裏取得了獨立的立法權。不久之後,拿破崙成為法國的執政者,英國政治家們擔心拿破崙會利用愛爾蘭人的不滿在島上取得立足點。作為防範手段,英國政府決心取消愛爾蘭議會。通過賄賂手段,愛爾蘭議會成員通過了一條可以說是《忘我條例》的法案,通過該法案,愛爾蘭議會要麼被廢除,要麼與大不列顛的議會合併,然後愛爾蘭在威斯敏斯特被賦予議會代表席位。此後,這兩個島嶼就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339.廢除合併的努力

愛爾蘭的大部分愛國者從來也沒有承認過英格蘭將他們的議會奪走的《合併法案》(ActofUnion)的效力。在19世紀40年代初期,廢除《合併法案》,重建愛爾蘭自己立法機構的呼聲,在愛爾蘭愛國者丹尼爾·奧康奈爾的鼓動下,幾乎帶有起義的特徵。一些年過後,在60年代,廢除《合併法案》的呼聲已經成為真正的起義,但是愛爾蘭愛國者們的起義很快就被鎮壓,其領導人也受到了懲罰。

340.格萊斯頓與愛爾蘭自治

不久之後,愛爾蘭問題再次走到前台。1886年,威廉·尤爾特·格萊斯頓(WilliamEwartGladstone)第三次成為英國首相。他的第一個法案就是向下院提交《愛爾蘭自治法案》(HomeRulebillforIreland)。這個法案的主要特點就是在都柏林建立愛爾蘭立法機構,全權處理愛爾蘭的內部事務。

而法案反對者的主要觀點是愛爾蘭的立法機構會對在愛爾蘭的英國地主不公,且會壓制愛爾蘭的新教徒,更重要的是在出現民族衝突時,愛爾蘭會從大英帝國中分離出去。經過漫長的辯論之後,該法案被下院否決。

格萊斯頓

1893年,格萊斯頓第四次當選英國首相,並再次提出新的愛爾蘭自治法案,其根本思想和第一部法案別無二致。法案堅定的支持者和反對者之間進行了漫長而又激烈的辯論。下院通過了該法案,但是卻在上院遭全票否決。

1894年,由於年事已高,格萊斯頓辭去首相職務,並從公職上退休。1898年格萊斯頓去世,終年88歲,整個國家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他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他的名字在英國歷史上佔據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341.土地問題和土地立法

在救濟立法以前,愛爾蘭的很多痛苦和不滿都是來自在外的地主所有制。愛爾蘭的大量土地被幾百名英國業主所有,他們主要代表着從愛爾蘭人手中奪走土地的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土地繼承者或購買者,這些土地在克倫威爾統治時期及其他新教徒定居愛爾蘭時就被饋贈給愛爾蘭人。這些在外地主的代理人對佃戶非常苛刻,從他們本已困苦不堪的收入中榨取每一分租金。如果佃戶對自己耕作的土地進行改良,挖通水渠來增加糧食產量,它的租金立刻就會上漲。如果佃戶無力償付更高的租金就會遭到驅逐。“驅逐”記錄構成了愛爾蘭農民階層最悲慘的歷史篇章。

一系列愛爾蘭土地法律的出台標誌着英國議會努力減輕愛爾蘭佃農的疾苦。1903年,一部比之前任何措施更加激進和全面的愛爾蘭土地購買法案獲得通過成為法律。這部法律區別於之前的土地法律,它規定農民購買土地不僅可以獲得政府提供的長期低息貸款,還可以得到政府承擔一部分資金的幫助。這一措施在20世紀初逐漸生效,將愛爾蘭的大部分佃戶變成了土地所有者,因此變革了愛爾蘭農民和愛爾蘭土地之間的關係。

342.第三次愛爾蘭自治法案(1914)但是土地改革和其他減輕愛爾蘭農民負擔的措施都無法讓愛爾蘭愛國者放棄建立獨立的愛爾蘭議會的訴求。在20世紀初期,這個議題再次被提交到議會下院,第三次自治法案被制定並推出(1912)。格萊斯頓上一次的自治法案觸礁的主要障礙——上院的“否決權”已經被取消,但是這時阻礙法案通過的更大障礙是愛爾蘭東北部阿爾斯特(Ulster)新教徒的強烈反對,他們甚至威脅說如果讓他們接受愛爾蘭議會的統治,他們就會發動起義和反抗。另一方面,大多數愛爾蘭人民堅決反對任何不能將所有愛爾蘭人一視同仁的自治法案。

最終,經過激烈辯論,已經連續三次被下院通過的(每次都是遭到了上院的否決)法案終於得到了國王的簽字;但是法令還沒生效,歐洲大規模的戰爭就爆發了,愛爾蘭新政體的建立被推遲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122)但是隨着戰爭進入到第三個年頭,愛爾蘭自治問題已經刻不容緩,英國政府已經準備接受除愛爾蘭完全獨立外的任何方案,只要愛爾蘭人自己能夠達成一致意見,召開由代表愛爾蘭各方利益和觀點的黨派會議,制定能夠滿足所有黨派利益的政府組織形式。該會議並沒有制定出所有愛爾蘭黨派都能接受的方案,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也沒有看到困擾愛爾蘭多年的自治問題得以解決。

第二十章

意大利的解放和統一

343.拿破崙垮台時的意大利

意大利諸民族最受法國大革命思想的感染,他們因此被維也納會議處以最嚴苛、最恥辱的奴隸般的懲罰。先前的共和國不被允許重建他們古老的制度,而小公國們被交到暴君或暴君的繼承者手中——他們在大革命之前就統治着這些小國家。

如前文所述,奧地利獲得了威尼西亞和倫巴第,並在意大利北部直接干預整個意大利半島的事務。托斯卡納(Tuscany)、摩德納(Modena)、帕爾馬(Parma)和盧卡(Lucca)等都被交給了哈布斯堡家族的王公們。那不勒斯也恢復了波旁王朝的統治。教皇和撒丁王國(皮埃蒙特)國王維克托·伊曼紐爾一世(VictorEmmanuelI)是唯一的本地統治者,但是他們也是絕對專制的統治者。小共和國聖馬力諾(SanMarino)因為自己的微不足道反而在大革命的風雲變幻中被保留了下來,成為整個意大利半島上唯一留下來的自由的國度。意大利人已經變成了“希洛人之國”(HelotNation),而用梅特涅的話說,意大利只不過是“地理上的一個表述”而已。

但是法國大革命已經播下了自由的種子,只需要時間來等待這些種子的成熟。奇薩爾皮尼、利古里亞、帕登諾帕和泰伯利亞這些共和國,儘管存在的時間都不長,但是它們已經喚醒了人們的自治思想;儘管拿破崙統治下的意大利同樣不夠真實,但是卻激發了成千上萬意大利愛國者的民族統一情感。因此,儘管法國革命似乎有些令人失望,但是它確實為意大利第一次注入了追求自由和國家統一的動力。

344.復辟君主們的專制統治

當然,重新確立被推翻了的王位意味着恢復過去的暴君統治。復辟的君主們歸來后對一切法國的東西都有着難以寬恕的仇恨。革命時期的自由憲法都被拋到一邊,所有被認為支持自由思想傾向的法國制度都被統統廢棄。

在撒丁王國,國王維克托·伊曼紐爾一世,被稱作“皇家瑞普·凡·溫克爾”(RoyalRipVanWinkle),建立了更為反動的政策。任何帶有法國標籤,被法國人建立的東西都不允許繼續保留。修道士重新獲得了他們的教堂,這些教堂之前都已經變成了工廠、大學和醫院。甚至連都靈(Turin)王宮裏的法式傢具都被扔出窗外,王家園林里的法國植物也被連根拔起。在拿破崙修建的塞尼山口公路上行走都受到阻止,目的就是為了讓拿破崙的紀念物統統被忘掉。

345.燒炭黨;1820—1821年的起義復辟君主專制統治的自然結果就是造成了深刻廣泛的不滿。一個秘密組織,其成員被稱為燒炭黨人(Carbonari),成為了聚集不滿的中心。

1820年,受西班牙革命的鼓舞,燒炭黨人在那不勒斯發動起義,迫使國王斐迪南向那不勒斯臣民頒佈憲法。但是梅特涅的干預卻破壞了他們的計劃。6萬奧地利軍隊被派來鎮壓革命運動;自由憲法運動受到了壓制,斐迪南重新掌權,一切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

與此同時,在皮埃蒙特也進行了一場相似的革命。國王維克托·伊曼紐爾一世向人民提出的立憲請求屈服,放棄了王位,由其弟弟卡洛·腓力切(CharlesFelix)繼位。腓力切威脅說要請奧地利軍隊來支援,迫使臣民們停止了國王不靠上帝的恩典而靠人民的意願進行統治的要求。

在梅特涅眼中,對自由運動的鎮壓似乎就是上帝的恩典。他歡欣鼓舞地寫道:“我看到更美好一天的開始。上帝似乎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世界消失掉。”

346.1830—1831年革命

接下來的10年,意大利都是附屬於奧地利的。1830—1831年的革命見證了1820—1821年一幕的重演。革命的中心是教皇國。但是奧地利軍隊“忠於他們滅火器的使命,意大利任何地方火山噴發,他們都會趕到那裏滅火”,因此,大批奧地利軍隊湧入意大利中部地區,迅速撲滅那裏的起義火焰。

347.三個黨派

奧地利軍隊兩次擊潰了意大利人對國家統一和自由的渴望。意大利對這些外來干預力量的仇恨更加強烈,“去死吧,德意志人!”成為了團結亞平寧半島所有人民的響亮戰鬥口號。

儘管對奧地利的仇恨是一致的,但是意大利人對國家統一的最佳方案卻存在分歧。一個黨派希望建立一個由各個邦國組成的聯邦;第二個黨派希望在意大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由撒丁王國國王擔任國家元首;而被稱作“青年意大利黨”的第三個黨派希望建立共和國。

348.愛國者與先知朱塞佩·馬志尼第三個黨派或共和黨派的領導人是愛國者朱塞佩·馬志尼。馬志尼並不是一個狹隘的民族主義者,他認識到了民主革命的統一特性。不僅意大利的人民受到壓迫,而且在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波蘭、俄國和土耳其,幾乎所有地方的人民都是如此。他們的革命是共同的事業。為了反抗歐洲君主為鎮壓革命而建立的神聖同盟,必須建立一個人民的神聖同盟來解放他們。他說,法國大革命曾經倡導個人的自由、平等和博愛,而新的革命應該倡導國家的自由、平等和博愛。

在這場解放和統一全世界的偉大革命中,意大利是各國的領袖和嚮導。她的領導地位依賴於意大利過去的領導才能。異教徒的羅馬曾管理和統治過世界,後來的羅馬教皇統治世界達一千年之久。現在,第三次世界的統一正在形成,這是意大利自由的聯邦,意大利作為一個共和國,成為這個聯邦的中心和領導者。三次居於領袖地位的羅馬,第一次是凱撒的羅馬,第二次是教皇的羅馬,而第三次則是意大利人民的羅馬。

這就是馬志尼對世界歷史大劇的解讀,這就是他的宏偉理想。通過點燃意大利青年的熱情,喚醒他們的愛國情懷,以及保持起義精神的永不熄滅,馬志尼對意大利的解放和統一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

349.1848—1849革命

從1830年起義被鎮壓到1848年,意大利一直承受壓迫而無法安寧。整個歐洲的共和運動鼓舞着意大利愛國者再次做出了實現獨立和民族統一的努力。整個亞平寧半島都起來反抗獨裁統治者,但是由於奧地利和法國的干預,第三次意大利革命又歸於失敗。法國對意大利革命的干預是出於奧地利的嫉妒以及路易·拿破崙的渴望,通過支持教皇而贏得法國國內天主教士們的支持。

然而革命還是取得了不少收穫。愛國者們認識到想要獲得成功,就需要進行統一行動。因此,所有人更傾向於把君主立憲的撒丁王國(123)作為自由和統一的意大利的唯一可能基礎和核心。

350.維克托·伊曼紐爾二世、加富爾伯爵和加里波第撒丁王國逐漸成為亞平寧半島東北角的一個強大的王國。這時的國王是維克托·伊曼紐爾二世(1849—1878),他是意大利唯一的立憲君主。意大利愛國者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而他也沒有讓他們失望。維克托·伊曼紐爾二世註定是意大利的解放者,或者更準確地說他的偉大成就都拜加富爾伯爵(CountCavour)的英明決策和民族英雄加里波第(Garibaldi)的英勇無畏所賜。

加富爾伯爵是歐洲民族形成時期獲得“國家製造者”(NationMaker)稱號的偉大人物之一。他並不擅長於演說和詩歌,他曾說過:“我不會作詩,但是我會創造意大利。”這一言論毫無疑問讓人想起了雅典政治家地米斯托克利自詡“雖然對音樂和歌曲一無所知,但是他確實知道如何將一個平庸的城邦變得偉大”。加富爾伯爵是現代意大利的真正的製造者。

“紅衫英雄”(HerooftheRedShirt)加里波第是意大利獨立的遊俠騎士,擁有着非凡的個人魅力。儘管剛過中年,他的人生已經寫滿各種浪漫的冒險和傳奇的經歷。正是因為他的暴力共和思想,他曾兩次遭到放逐。

維克托·伊曼紐爾二世

加富爾伯爵

351.克里米亞戰爭中的撒丁王國

1855年,為了執行一項富有遠見的國家政策,加富爾伯爵派遣了一支撒丁王國的軍隊參加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War),協助英國和法國對抗俄國。加富爾伯爵出兵主要有兩大目的:其一是使撒丁王國在歐洲列強中獲得身份認同;其二是贏得英法的感激,這樣未來在同奧地利作戰時,意大利就不會陷入孤立。

發生在塞瓦斯托波爾(Sevastopol)盟軍戰壕里的一個事件就可以說明撒丁人參戰的精神。一個連續挖戰壕的士兵疲憊不堪,滿身泥土,對自己的長官發出了抱怨。長官安慰他說:“沒關係,意大利就是要從這些泥土中誕生的。”

《巴黎和約》的簽訂標誌着克里米亞戰爭的結束,撒丁王國的代表首次作為同等身份的人出現在歐洲國家大會上。巴黎會議的代表們實際上並沒有為意大利做什麼,然而意大利還是通過這次會議獲得了很多東西。加富爾的大膽政策引起了歐洲對亞平寧半島局勢的關注,更重要的是確保了撒丁王國代表整個意大利的發言權。所有這一切,以前遠在天邊,現在卻近在眼前,當意大利自由統一在立憲的撒丁王國之下時,就應該被看作是歐洲列強的一員了。

352.加富爾準備與奧地利開戰

巴黎和會之後,加富爾繼續推行其充滿活力的國內政策,他的目的是發展撒丁王國的物質財富,為接下來的偉大努力做好準備。他說服撒丁王國政府在塞尼山口開挖阿爾卑斯山隧道,這樣撒丁王國就可以和北歐國家進行貿易往來。他說:“如果我們想要變得偉大,我們必須要這樣做。阿爾卑斯山必須要挖通。”

加富爾的另一個政策就是培育同法國國王拿破崙三世的友誼。加富爾同拿破崙三世秘密會晤,並從法國國王那裏得到承諾,法軍會在合適的時機出兵支援撒丁王國,將奧地利人趕出意大利。法國國王之所以願意這麼做,並不只是出於對撒丁軍隊曾經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幫助法國的回饋,更多是因為法國渴望削弱奧地利在意大利的實力並讓法國來取代奧地利在意大利的影響,並且因為支持撒丁王國可以得到薩伏依和尼斯作為回報。

353.奧撒戰爭(1859—1860)

撒丁王國開始武裝起來。奧地利對此極為驚慌,敦促撒丁王國立即解除武裝,否則戰爭不可避免。加富爾欣然接受了挑戰。法軍加入了撒丁軍隊。馬真塔(Magenta)和索爾費里諾(124)(Solferino)兩場偉大的勝利將奧地利人趕出了倫巴第,趕到了四角地區的後邊,這裏有四個堅固的防禦工事保護着威尼西亞。就在這時,普魯士和其他德意志國家發出了威脅,因為他們感受到了法國在未來的強大,而意大利革命運動的迅速蔓延預示着亞平寧半島上的所有小國將統一成為一個國家(其實路易·拿破崙也不希望看到意大利的完全統一)(125),這種新的局面加上其他方面的考慮,導致法國撤回自己的軍隊,並與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FrancisJoseph)在維拉弗蘭卡(Villafranca)進行和平談判。

談判的結果是奧地利保住了威尼斯,但是倫巴第的大部分地方都給了撒丁王國。撒丁人對自己沒有得到威尼西亞而感到非常失望,強烈譴責法國國王背信棄義,因為一開始他就答應撒丁人他會將意大利“從阿爾卑斯到亞得里亞海”完全解放。但是作為補償,撒丁王國得到了托斯卡納、摩德納、帕爾馬和羅馬涅(Romagna)地區,這些地區的人民拋棄了過去的統治者,請求維克托·伊曼紐爾能夠把他們統一到他的王國。就這樣,撒丁國王在戰後擁有700萬臣民。這是意大利邁向統一和自由的一大步。

但是儘管撒丁王國在東部和南部迅速擴張,但是在西部它還是不得不割讓了一些地方。曾經的“薩伏依王室的搖籃”薩伏依和尼斯都根據之前的協議作為對法國出兵的回報送給了法國。意大利愛國者對於丟失這些省份都痛心不已,就像當初法國失去阿爾薩斯和洛林一樣。

354.西西里和那不勒斯,連同翁布里亞和馬爾凱地區都加入了維克托·伊曼紐爾的王國(1860)加里波第民族英雄加里波第英勇的冒險將西西里和那不勒斯,隨後間接地將翁布里亞和馬爾凱都交到了維克托·伊曼紐爾手中,並因此將撒丁王國變成了意大利王國。

這些重大事件的發生有着以下條件:1860年,西西里島國王波旁·弗朗西斯二世的臣民發動起義,維克托·伊曼紐爾和加富爾對起義運動非常同情,但是卻不敢派兵支援,因為他們擔心這種舉動會招致奧地利和法國的嫉妒。但是加里波第根本不受這些考慮制約,在撒丁政府的默許下,他召集了一千名志願軍,從熱那亞出發,前往西西里。在西西里登陸后,加里波第成為了意大利國王伊曼紐爾的西西里獨裁者,並很快將弗朗西斯國王的軍隊趕出了西西里島。隨後,加里波第率軍橫穿大陸,向那不勒斯勝利進軍,那不勒斯的百姓夾道歡迎他們解放者的到來。

加富爾看到撒丁政府引領革命運動的時機已經成熟,翁布里亞和馬爾凱地區的教會領地隨後被撒丁軍隊佔領,同時舉行全民公決,翁布里亞、馬爾凱、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的人民幾乎全票支持將這些地區併入撒丁王國。

這是意大利統一進程中邁出的又一大步。又有900多萬人口成為了伊曼紐爾的臣民。現在,除了威尼西亞和羅馬,再加上北部的一些意大利領土和亞得里亞海沿海地區外,意大利的統一幾乎全部完成。

355.威尼西亞加入意大利王國(1866)1866年,普魯士和奧地利之間爆發“七星期戰爭”(SevenWeeks’War),這給了意大利愛國者將他們一直期盼的威尼西亞變成意大利王國一部分的機會。伊曼紐爾與普魯士國王結成同盟,提出的條件之一是除非奧地利將威尼西亞交給意大利,否則不會同奧地利講和。戰事的迅速發展,將意大利期盼已久的威尼西亞地區併入到了伊曼紐爾的王國中去。

356.羅馬成為首都(1870)

解放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后,撒丁王國的舊首都都靈成為意大利新王國的首都。1865年,意大利首都搬到佛羅倫薩。但是意大利人民一直期盼着亞平寧半島和全世界的古老主人羅馬能夠成為他們的首都。然而,教皇的權力由法國所支持,法國從1849到1870年間一直在羅馬教皇國派駐軍隊,因此,意大利人如果不和法國發生衝突,就不可能實現他們的願望。

意大利政府很快就得到了這樣的機會。1870年,法國和普魯士之間爆發迅速而激烈的戰爭,法國駐羅馬軍隊被急忙調回國內。法蘭西帝國被推翻建立共和國之後,伊曼紐爾被告知法國不再支持教皇的權力。意大利政府立刻向教皇發出通告:羅馬從此以後會被看作是意大利的一部分,隨後一支意大利軍隊進入羅馬。投票的結果以100:1的絕對優勢將羅馬納入意大利。1871年7月2日,伊曼紐爾進入羅馬,並將自己的王宮設在這裏。從此以後,“永恆之城”羅馬就成為了意大利首都的所在地。(126)357.教皇世俗權力的終結意大利政府佔領羅馬標誌着教皇世俗權力的終結,也標誌着最後一個教會國家的結束。自從查理曼以來,羅馬一直作為歐洲的世俗權力而存在,它不僅是意大利政治事務中的強大要素,也幾乎是整個歐洲大陸的重要力量。教皇的軍隊,除了保留幾個衛兵外,被全部解散。梵蒂岡(Vatican)的宮殿和其他一些建築被作為教皇的住所保留,並每年可以得到300萬里拉(約合60萬美金)的年金。根據《教皇權力保障法》(LawofthePapalGuarantees,1871),教皇享有行使精神職責的自由權。

這些安排一直維持到現在(1919)。按照這些法律條文的規定,教皇不是意大利政府的臣民,而是住在羅馬的一國元首。他擁有派遣和接受大使館的權力。他的人身自由不容侵犯。意大利官員不得擅闖梵蒂岡及其領地,意大利政府將這片區域像外國領土一樣尊重。(127)教皇本篤十五世358.梵蒂岡和奎里納爾(128):羅馬問題教皇始終如一地拒絕承認他們被剝奪羅馬世俗政府權力的合法性,並通過不邁出梵蒂岡半步,不接受意大利政府年金和其他手段來表示抗議。

教皇的支持者們認為剝奪教皇的世俗權是不虔誠的掠奪行為,除非恢復教皇的獨立世俗統治權,否則“羅馬問題”不可能得到解決。他們認為教皇只有獲得了世俗權力,其羅馬天主教精神領袖的獨立地位才能夠得到保證。因此,他們要求至少要將羅馬城交還教廷——都靈、佛羅倫薩、威尼斯或那不勒斯都可以替代羅馬作為意大利首都的功能。

對這些教皇派的抨擊和要求,政府的友人們回應說將意大利政府對羅馬和其他教會領地的統治權的延伸是現代民主原則賦予的。所有人民有權利來選擇他們的政府形式和決定自己的命運。而對於將意大利政府首都從羅馬搬到其他城市的提議,支持意大利政府的人士認為特有的歷史力量、珍貴的傳統習慣和回憶,都使得羅馬成為統一的意大利天經地義的首都。

359.改革和進步

梵蒂岡和奎里納爾之間的敵對情緒,再加上其他問題,似乎要阻礙意大利新政權前進的步伐。然而,自從贏得獨立和統一后,意大利還是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搶掠,這個過去遺傳下來的毒瘤,連同壓迫、分裂,都受到很大程度的遏制;鐵路被修建;阿爾卑斯山的隧道被開通;羅馬平原和其他地區通過不斷延伸的灌溉體系呈現一片繁榮景象,而很多曾經長期荒蕪的地區變得適宜居住且物產豐富;大眾的極度愚昧和道德淪喪,尤其半島南部——這是歷史的另一個邪惡的遺留,通過公共教育系統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克服和改善;羅馬古城被重建,從一個平庸的地方城鎮逐漸崛起成為現代歐洲偉大的首都之一。

至於過去50年在民族情感方面的發展進步,這是意大利新王國和平、長久、繁榮的依賴,最近發生的一場災難反而成為衡量其進步幅度的重要轉折。1902年,威尼斯聖馬可教堂(St.Mark)的鐘樓垮塌變成廢墟。根據意大利一位編年史作家記載,亞平寧半島上的每個城市都對鐘樓的倒塌感到痛心,好像這座鐘樓屬於每個城市一樣,隨後他們開始了公開的捐款。假如這場災難早幾十年發生,威尼斯很可能只能獨自修復它;但是,此時的意大利是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意大利城市的不幸都會牽動着所有城市的心。(129)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1915年,意大利也捲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巨大漩渦之中。從此以後,意大利的歷史就和這場世界大戰的歷史聯繫在一起。

第二十一章

新德意志帝國的建立

360.德意志邦聯的形成(1815)

新德意志帝國的建立是19世紀歐洲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事件,儘管其重要意義直到後來一些事件的發生才被那些最有遠見的政治家們察覺出來。這個新的國家和帝國的建立,開始於維也納會議。這個機構將德意志組成了一個聯邦,而奧地利皇帝擔任這個邦聯的主席。德意志邦聯由奧地利帝國和四個王國——普魯士、巴伐利亞、薩克森和符騰堡,以及諸多的公國和自由城市組成——共有39個成員國。邦聯議會由多個成員國的代表組成,坐落在美因河(Main)畔的法蘭克福,解決邦聯成員國之間產生的各種分歧,並決定各成員國普遍關心的事務。

本着向時代不斷增長的讓步精神,邦聯條款規定基督教的所有宗派都享有平等的宗教寬容,每個成員國應該建立自己的政府代表形式。

361.邦聯的缺陷和弱點

邦聯各成員國之間的聯繫非常鬆散。在這一點上,德意志邦聯有點類似於最初按照《邦聯條例》(ArticlesofConfederation)建立的美國聯邦。該邦聯憲法的一個主要缺陷就在於其關於聯邦議會(FederalDiet)的條款。幾個成員國不願意交出其任何主權,最終導致達成一個協議,所有最重要的事件只有經過全體投票通過才能被邦聯議會採用。這項條款所導致的不可避免的結果就是沒有一項重要事務能夠在邦聯議會獲得通過,這使得聯邦議會在整個歐洲成為了低效的代名詞。

邦聯政府的另一大缺陷是就像最初的美國聯邦一樣,沒有有效的機制來執行邦聯議會的決議。這些決議僅僅等同於給這幾個成員國統治者的建議,而這些統治者對這些建議根本不予理睬,除非它們能夠和自己國內的政策和立場相同。

而真正使邦聯體系無法運轉的是邦聯中存在着兩個強大而又互相妒忌的國家——奧地利和普魯士,雙方都不願意看到另一方在邦聯事務中佔據絕對的領導地位。兩大勁敵之間,雖然普魯士起初在名義上讓奧地利居於領先地位——畢竟奧地利有着輝煌的過去,並在歐洲宮廷里享有極高的聲望,但是在現實中普魯士更強大一些。普魯士的強大,主要在於其民族成分的單一,都屬於日耳曼民族,這成為其人口的一大特點。而奧地利原本就脆弱,因為在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下,大部分領土上的人口都非日耳曼族,他們逐漸成為這個國家的一部分,使其民族成分比較複雜。奧地利的大部分土地都位於德意志邦聯之外,其中包括近2500萬斯拉夫(Slavs)、馬扎爾(Magyars)、意大利等非日耳曼人口。

普魯士和奧地利帝國人口特點上的差異預示着他們截然不同的命運,奧地利逐漸走向衰落,而普魯士則逐漸在德意志事務上取得領導權。

362.自由和統一雙重運動

維也納會議後半個世紀的德意志歷史就是一部雙重運動的歷史,或許更準確地說是兩個運動,一個是民主運動,另一個是民族運動的歷史。第一個運動的目的是在邦聯各成員國建立代議制政府;而第二個運動的目的則是實現德意志的統一。這些運動在本質上與創立自由統一意大利的革命運動是一致的。但是我們這裏要講述的是這些運動在德國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和如何實現它們的目標的。

363.1830年革命:立憲政體的一些收穫在德意志統治者中,有很少幾個具備自由思想的開明君主,但是大部分君主的眼睛都是向後看的——他們反對一切變革,反對人民參與政府管理,固守過去的政治秩序。我們已經看到法國波旁王朝和意大利獨裁者實施這些反動政策的結局。在德意志的情況,幾乎別無二致。當巴黎“七月革命”的消息傳到萊茵河畔時,整個德意志對其產生了極大的同情,在一些地方,自由派對反動統治者舉行了威脅性抗議。在幾個小邦國,憲法獲得通過。自由政治運動可以說是小有收穫,不過在革命年代的震蕩過去后,這些君主再次實行他們的反動政策,在梅特涅的影響下,他們對民主運動給予了限制和打擊,人民被排除在政府事務之外。在某些地方,通過的憲法被宣佈無效或者憲法的條款直接被無視。

364.關稅同盟的形成;德國統一邁出第一步(1828—1836)正是在這個革命的新時代,關稅同盟(CustomsUnion)成立了,它標誌着在形成一個真正的德意志國家上邁出了第一步。這是一種商業貿易協定,對加入的成員國具有約束力——到1836年,除奧地利外,幾乎所有德意志邦聯的成員國都加入了關稅同盟——同盟內部實行完全的自由貿易,也就是說,對於從同盟成員一國運到另一國的貨物不徵收任何關稅。

關稅同盟的最大好處是它啟發了人民去思考更完善的國家統一形式。由於普魯士是貿易同盟的發起者,所以很多小邦國習慣於將普魯士看作是他們的領袖和代表。

365.1848年起義;自由運動失敗的後果1848年,法國反抗路易·菲利普的反動統治的起義消息飛躍萊茵河。這個消息令整個德意志群情激動,德意志各地崛起的自由派人士要求建立立憲政府。在奧地利,事態更是發展到了十分危險的地步。(130)梅特涅被迫出逃,人們反對他的情緒十分激烈。斐迪南一世皇帝(EmperorFerdinandI)退位給自己的侄子弗蘭茨·約瑟夫。約瑟夫答應人民通過憲法。

而在普魯士首都柏林,人民和軍隊在街頭髮生了激烈的衝突,直到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FrederickWilliamIV)答應人民成立立憲政府的要求,衝突才告平息。國王兌現了自己的承諾,通過了憲法——憲法規定成立兩院制議會,並宣誓要按照憲法的規定進行統治(1850)。

拉約什·科蘇特

1848—1849年革命,在德意志,人民對人民政府的要求上似乎取得重要的收穫。但是這些收穫,後來被證明只不過是暫時而又虛幻的。在革命運動的興奮過去之後,很多小國君主完全或部分地取消了憲法。奧地利憲法在1851年被取消。普魯士憲法雖然在形式上規定普魯士是立憲國家,但實際上還是絕對的君主專制。(131)1856年,霍亨索倫王朝的腓特烈·威廉國王——就是他通過憲法——成為美國密蘇里州法庭上的原告。在案情陳述中,他對自己普魯士國王的地位發表了如下聲明:“原告聲明,他是普魯士王國擁有絕對權力的君主,也是這個國家唯一合法政府的國王;他不受任何憲法或法律的約束,他的意志,是這個國家的唯一法律,從而具備唯一的法律效力”(132)。

1848—1849年民主革命運動的失敗和普魯士、奧地利獨裁專制事實上的勝利給歐洲帶來重大的影響。(133)它造成了致命的分裂,它讓歐洲——一半是民主的,一半是專制的——成為一個內訌的大家庭。這種分歧預示着1914年擊垮歐洲的巨大悲劇。

366.俾斯麥,德國的統一者

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去世,他已經63歲的弟弟登上普魯士王位——註定在幾乎一代人的時間裏成為德國統一運動的中心人物,他就是威廉一世(WilliamI)。他很快任命奧托·馮·俾斯麥(OttovonBismarck)擔任首相和外交部長。俾斯麥能力出眾,但在思想和手段上都是極其專制和不擇手段的,而這一特點在他被威廉二世罷免后親自口述的《回憶錄》中有所揭示。他成為普魯士政府的首腦標誌着歷史的一個新紀元。

俾斯麥認為普魯士的使命就是要促成德國的統一。他相信這個任務只能通過普魯士王室才能實現,如果允許普魯士王室的權力被削弱到英國王室那樣,那麼就會破壞德國的統一進程。而當普魯士議會和王室產生衝突時,這一信念決定了俾斯麥對待議會的強硬態度。俾斯麥公開藐視議會並踐踏議會的權力,因此被稱為“議會馴服者”(ParliamentTamer)。他被民主人士憎恨和不信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對奧地利和普魯士之間的棘手問題,俾斯麥有自己的定見——“鐵血政策”。奧地利的權力和影響必須被摧毀,而德意志在成為真正的統一國家前必須將奧地利排除在外。

367.普魯士軍隊的改革;俾斯麥與普魯士議會的衝突改革和加強普魯士軍隊的權力一直是國王威廉的政策。他之所以選擇俾斯麥作為自己的首相,就是因為他知道俾斯麥在面對普魯士議會的反對時會堅決地執行他的改革政策。議會沒有為軍費通過稅收,俾斯麥認為議會有義務為軍隊籌措軍費,當議會堅持拒絕向軍隊提供經費時,俾斯麥憑藉王室和議會上院的支持,繞過議會下院直接為軍隊改革籌集資金。

這是一個大膽而又危險的行動,可以和英國查理一世和斯特拉福德的改革相比。幸運的是,國王威廉和蠻橫的俾斯麥的政策被證明是非常成功的,令普魯士的軍事實力在德意志和德意志的統一中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而俾斯麥和威廉也避免了查理一世被處死的命運。

但是俾斯麥的行動還是出現了誰都沒有預見到的惡果。它確立了德意志帝國思想的專制特徵,而這成為了歐洲的禍根。不久之後,德意志帝國建立,普魯士的政府體制塑造了德意志帝國政府的模式。

368.丹麥戰爭(1864)

俾斯麥打造的戰爭工具被用在了三場戰爭中。第一場戰爭就是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戰爭或丹麥戰爭(Schleswig-HolsteinWarorDanishWar)。丹麥和德國都宣稱對依附於丹麥王國的兩個公爵領地擁有管轄權。俾斯麥熟練地處理雙方的分歧,很快,普魯士和奧地利對弱小的丹麥王國宣戰。當然,丹麥王國很快就被擊敗並被迫放棄對兩個公爵領地的所有權。

隨後,這兩個公爵領地又成為普魯士和奧地利之間爭奪的焦點。俾斯麥一心要將它們納入普魯士版圖,因為它們會成為普魯士未來擴張海上霸權的非常重要的領地,能夠讓普魯士獲得基爾港(HarborofKiel)和連接波羅的海與北海的運河通道的控制權。奧地利決心不讓對手得逞,除非普魯士能夠給奧地利某種補償——西里西亞的一部分領土,以及普魯士承諾在奧地利與自己國內一直製造麻煩的非德意志省份發生衝突時會幫助奧地利。

在這件事情上,雙方發生了無休止的爭論。俾斯麥最終意識到如果要確保得到垂涎已久的獎品,就必須同奧地利開戰,而他也樂於冒這個險,因為戰爭不僅能夠解決公爵領地的歸屬權問題,還可以確認奧地利和普魯士誰才是德意志的主導力量。縱橫交織、難以打開的戈爾迪之結(Gordianknot)只有用寶劍來解決了。

369.普奧戰爭,或七星期戰爭(1866)奧地利和普魯士都開始為戰爭做準備。俾斯麥說服法國的拿破崙三世,如果普魯士通過戰爭獲得額外的領土,法國可以得到比利時或萊茵河流域地區作為補償,而條件是法國只需要在普奧戰爭中保持中立。

俾斯麥還與意大利結成同盟,承諾意大利,一旦戰爭勝利,新成立的意大利王國將會得到威尼西亞作為回報。俾斯麥還向德意志邦聯的一些小國許以類似的承諾或建議來取得他們的支持;但是所有這些小國都站在了奧地利一方,這樣,普魯士雖然有意大利作為盟友,但是她的人口還不到以奧地利為首的聯軍人口的1/3,所以雙方的實力差距還是很大的。

戰爭在1866年夏初開始。7月3日,雙方在波希米亞進行了著名的薩多瓦或柯尼希格雷茨會戰(GreatBattleofSadowaorK?niggr?tz)。這是歷史上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會戰之一,它成了奧地利的滑鐵盧。普魯士軍隊逼近維也納,弗蘭茨·約瑟夫被迫求和,8月23日,雙方簽訂了《布拉格條約》(TreatyofPrague)。(134)奧地利和普魯士之間長期的鬥爭終於結束。按照《布拉格條約》的規定,奧地利同意將過去的德意志邦聯解體,並同意允許普魯士按照她的意願對德意志邦聯進行重組。同時奧地利將威尼西亞割讓給意大利王國。一直以來,奧地利置於德國和意大利統一進程中的障礙終於被清除了。

370.北德意志邦聯的建立(1867)很快,重組就開始了。在普魯士的領導下,美茵河畔德意志北部的國家組成了北部德意志邦聯(NorthGermanConfederation)。總共有21個成員國,還包括漢堡、不來梅和呂貝克三個自由城市。普魯士的領土隨着漢諾威、黑森-卡塞爾(Hesse-Cassel)、拿騷(Nassau),以及自由城市法蘭克福和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的加入而大為增加。這些新納入的領土使普魯士國王增加了將近500萬新的臣民,並且將先前分散的領土統一成相對集中緊湊的統治區域。

北部德意志邦聯通過了憲法,規定所有與公共利益相關的事務都要由邦聯議會決定,而議會下院成員需要由普選產生。普魯士國王是邦聯的世襲行政官,也是邦聯諸國所有軍事力量的總司令。

這樣,德國的統一又向前邁了一大步。但是仍然還有許多工作沒有完成。美茵河南岸諸國——巴登(Baden)、巴伐利亞(Bavaria)、符騰堡和黑森-達姆施塔特(Hesse-Darmstadt)等還沒與祖國完成統一。

371.普法戰爭(1870—1871)和新德意志帝國宣言德意志在實現統一的道路上主要面臨兩大障礙:第一,南方各國反對加入由普魯士主導的聯邦政府。第二,法國皇室和軍隊對新崛起的普魯士懷有很大的敵意和妒忌,擔心她會威脅到法國在歐洲大陸一直以來的仲裁者的地位。法國過去對哈布斯堡王室的妒忌現在又轉移到霍亨索倫王室上來。

俾斯麥消除南方各邦不願加入邦聯和克服法國對德意志在普魯士領導下完成統一的敵意所採用的手段就是直接和法國開戰。他開戰利用的有利形勢是:1869年,西班牙王位空缺,提出由霍亨索倫王室的利奧波德(Leopold)繼承王位。對法國國王拿破崙三世來說,這似乎是霍亨索倫王室將普魯士和西班牙的利益聯結在一起的詭計,就像當初奧地利和西班牙聯合在哈布斯堡王室的領導下給歐洲和平帶來的災難後果一樣。即使後來利奧波德不想惹惱法國拒絕接受西班牙的王位,拿破崙三世仍然要求普魯士國王威廉保證霍亨索倫王室在沒有得到他的同意的情況下不得成為西班牙王位的候選人。

這一要求是由法國大使貝內德蒂(Benedetti)在埃姆斯河(Ems)小礦泉療養地向威廉國王提出的。威廉禮貌地拒絕了這一要求,並給俾斯麥發了一封電報通知他所發生的情況,同時威廉批准俾斯麥可以隨意處置和利用這份電報來做文章。俾斯麥將電報編輯后,讓它在法國人看起來像是法國大使受到了威廉國王的侮辱和粗魯對待,而在德國人看來則是法國政府傲慢無禮地提出一個根本不可能答應的要求。隨後,俾斯麥將這封假電報公開了。現在,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了。(135)德軍在法國領土的勝利在德國各地產生了極強烈的愛國主義自豪感,之前阻礙部分成員國統一的障礙在不可阻擋的民族熱情浪潮前被一掃而空。包圍巴黎的戰鬥還在進行,德意志南部各邦就派出代表前往凡爾賽宮威廉國王的司令部提出他們願意和渴望加入北德意志邦聯。隨後,巴登、黑森、符騰堡和巴伐利亞都被北德意志邦聯接納,而邦聯的名字也被改為“德意志聯邦”。

幾乎在完成統一的同時,在巴伐利亞國王的建議下——在俾斯麥的授意下——已是德意志邦聯主席的普魯士國王威廉被授予“德意志皇帝”的頭銜,而且這個榮譽可以由威廉家族世襲。1871年1月18日,在凡爾賽宮——包圍巴黎的戰鬥仍在繼續——在熱情地簇擁下,帝國皇帝的稱號被正式授予威廉,德國從此成為了聯邦帝國。(136)372.帝國憲法的特點德意志帝國(137)通過了憲法。憲法看起來自由民主,但實際上其條款的起草卻巧妙地掩蓋了真正的絕對專制思想。憲法設立了由聯邦議會(FederalCouncil)和帝國議會(ImperialDiet)兩個機構組成的議會或立法機構。聯邦議會構成了立法機關的上院,由61名成員組成,這些成員由聯邦國家的君主們任命。而普魯士國王作為帝國皇帝可以任命17名代表。這些聯邦議會的成員按照其代表的政府或統治者的指示進行投票表決。

而帝國議會構成了議會的下院,由通過普選產生的大約400名成員組成。最初選舉的比例是聯邦政府內各國按照每2萬人口選舉一名會議代表。

我們看到的是議會制立憲政府的形式。然而,如我們所說,這些形式只不過是掩蓋了實際上皇帝的絕對專制權力。帝國皇帝可以任命和掌控聯邦議會的17名代表的投票權(除此之外,他還掌控着代表皇家行省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的3個代表名額的投票權),因此,皇帝掌控了聯邦議會所有真正重要的議題,聯邦議會體現的不過是皇帝的意志。

而對於帝國議會的表面權力,憲法有條款規定的這些權力只不過是權力的表象而已。它確實可以發起議案,但實際上大部分議案,尤其是重要議案,都是由聯邦議會制定;帝國議會的實權很小,因為聯邦議會可以對帝國議會的任何提案都行使否決權,而這種否決權在憲法裏卻沒有任何限制條款。

另外,帝國議會可以隨時遭到聯邦議會的解散,也就是遭到皇帝的解散。每當帝國議會拒絕按照帝國意志行動,其成員就會被遣送回家,進行新的選舉。這樣一個新的通常更容易被皇室駕馭的帝國議會就此誕生。

再者,帝國議會根本不能影響政府政策或掌控管理事務。在地位上類似於英國首相的帝國議會議長要向帝國皇帝負責而不是向帝國議會負責。因為皇帝可以隨意決定他的任命和罷免。只要他的主人皇帝支持他,議長可以對帝國議會的投票不予理睬或對議案故意投不信任案,而不用擔心受到懲罰。

最後,帝國議會對戰爭事務幾乎沒有任何控制權。皇帝更可以在沒有得到會議建議和同意的情況下宣佈進行自衛戰爭,既然帝國政府根本不用顧忌事實真相,可以隨意將攻擊戰爭說成自衛戰爭,帝國議會在這個重要領域也就沒有任何權力和權威性了。(138)憲法的這些條款讓帝國議會只不過是權力的影子和官方辯論的一個俱樂部而已。按照俾斯麥的構想,憲法給德意志帝國創立(或者是永久保留)了“用民主飾物點綴的君主專制制度”,而不是一個真正具有代表性的議會政府。

373.作為帝國議會議長的俾斯麥;三國同盟普法戰爭結束后將近20年的時間裏,新的德意志帝國的事務都由俾斯麥作為第一任帝國議長(ImperialChancellor)處理。俾斯麥的外交政策,也是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在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Austria-Hungary)和意大利之間組建了三國同盟(TripleAlliance)。(139)三國同盟是針對俄國和法國成立的防守同盟。三國同盟的建立是19世紀末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之一。在十幾年的時間裏,三國同盟成為促進歐洲和平的主要力量,但是後來隨着普魯士優勢和傲慢的增長,三國同盟成為了鄰國獨立自由的最大威脅,也成為了1914年世界大戰的決定性因素。

374.德國在威廉二世的統治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1888年,威廉一世去世,終年91歲。他的兒子腓特烈繼位,當時腓特烈就患有致命的痼疾。僅僅在位三個月後,腓特烈就去世了,他的兒子登上皇位,稱為威廉二世(WilliamII,1888)。

威廉二世即位時29歲,普遍認為年輕的國王會完全在俾斯麥的影響下執政。但是很快,威廉二世就顯示了自己強硬的意志。他與俾斯麥的關係非常緊張,年老的俾斯麥突然被威廉二世罷免了議長職位。(140)很多人感覺年輕的國王如此對待帝國的創建者和霍亨索倫王室的帝國財富的締造者是十足的忘恩負義。在罷免了俾斯麥后,威廉二世的統治完全成了他的獨角戲。(141)在1914年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帝國的商業和工業發展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再加上政府統治雖然受到了倡導社會和工業改革、實行更加民主統治的社會民主黨(142)的強烈反對,但仍然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工商業的發展和政府管理的民主進步成為德國歷史上最令人關注的兩個成就。

威廉二世外交政策的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發展德國皇帝與土耳其蘇丹的友誼。威廉的目的就是得到奧斯曼帝國的支持,令德國商人和定居者獲得特權,尤其是在德國建立的由君士坦丁堡到巴格達和波斯灣的鐵路的特許權。這些事件都是和德意志帝國皇帝的雄心壯志及普魯士的強大軍事實力密不可分的,而威廉二世的野心和普魯士的軍事力量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因素,而關於這一點我們會在後邊的章節進行適當的闡述。

375.1866年後的奧匈帝國

薩多瓦(Sadowa)會戰的災難對於奧地利來說,就如同當初耶拿會戰對於普魯士的災難,帶來了它的政治重組。

重組過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奧地利宮廷接受了馬扎爾人要求與佔主導地位的德意志民族的平等權利。根據《奧匈協定》(Ausgleich),奧地利和匈牙利在重新建立的國家中的關係已被界定好。它使舊的帝國分成兩個部分,分別是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143)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議會,一個在維也納,另一個在布達佩斯,每個議會對自己國家的內部事務都有着完全的掌控權。雙方都沒有相對另一方的任何優先權。

布達佩斯的議會大廈

兩國的共同利益所在——包括外交、軍隊和財政——都會由特殊的第三方機構做出裁決,這個第三方機構叫作“議員團”(Delegations),由分別來自兩國議會的60名代表組成。奧地利帝國的世襲統治者也是匈牙利的立憲國王。這一著名的協議經過匈牙利和奧地利兩國議會的批准通過,馬扎爾人和哈布斯堡王室長期以來的紛爭終告結束。同時奧匈協議達成,奧地利立憲政府獲得了自由憲法,而在1848年被中止的匈牙利憲法得以恢復。從這時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雙方的分裂,奧匈帝國在形式上和理論上都是一個立憲議會制國家;但是其政府,在精神和脾性上,還是一個獨裁專制政府。

《奧匈協議》並沒有對其他民族或種族的歷史權利和自由予以認可。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奧匈帝國政權的特徵就是一個“歐洲的巴別塔”(EuropeanTowerofBabel)。在奧地利議會,議會成員的宣誓會用8種不同語言來進行。

此時,在奧匈帝國的東半部,馬扎爾人的人口不到匈牙利王國人口的一半(144),但是卻掌控着王國所有非馬扎爾人——除了克羅地亞(Croatia)的斯拉夫人,他們保持某種形式的自治政府——如同他們在1866—1867年未解放之前所遭受的政治奴役。他們的目的是通過迫使這些非馬扎爾人放棄自己的傳統和語言而採用馬扎爾的風俗和語言,藉此來同化這些種族的人民,以達到使匈牙利成為一個緊湊的、單一的馬扎爾人國家。

在奧匈帝國的另一半,情況同樣如此。在那裏,居於少數地位的德意志民族掌控着波希米亞的捷克人(Czechs)和加利西亞的波蘭人(Poles),這種狀況類似於馬扎爾人控制着匈牙利的非馬扎爾民族。(145)此時,這些獨立的民族宣稱他們想要得到和德意志民族或馬扎爾民族一樣的自治權。之前愛爾蘭和英格蘭之間的關係以及愛爾蘭人民要求地方自治而造成的騷動不安,也會將這種思想和為了爭取自治而造成的大動蕩在這個二元國家傳播。總之,奧匈帝國的專制政權有着半數的愛爾蘭當時存在的問題。

容易預見的是,如果這些紛爭沒有造成兩個居於統治地位的民族對獨立民族正義訴求的認可和二元君主政權使各民族能夠享受平等特權的聯邦共同體,那麼,這種局面的唯一結果就是在面對壓力的緊張時刻造成政權的解體。

奧匈帝國的問題幾乎和奧斯曼帝國的問題一樣牽動着歐洲人的神經。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君主專制政權內部居於從屬地位的少數民族居住區只不過是鄰國具有相同血緣關係的更大民族團體的分離區域,在這些少數民族中存在着一種加入這種更大的具有相同血緣關係同族的傾向。於是,的里雅斯特(Trieste)和蒂羅爾(Tyrol)的意大利人被意大利王國所吸引;特蘭西瓦尼亞(Transylvania)的羅馬尼亞人被羅馬尼亞公國所吸引;南部的斯拉夫人被塞爾維亞(Serbia)的斯拉夫人的國家所吸引。

在後邊的一章中我們會討論這些民族問題如何成為1914年世界大戰的導火索,並成為影響奧匈帝國命運的決定性因素的。

第二十二章

從維也納會議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俄羅斯(1815—1914)376.前言自從拿破崙垮台後,俄羅斯發生了很多重大的事件。然而,這裏我們只能簡單介紹三件事——俄羅斯在奧斯曼帝國解體中起到的作用、俄國的農奴解放和俄國自由主義運動。在後邊的章節,我們會找機會介紹俄羅斯在亞洲的情況和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角色。

第一節

俄羅斯與土耳其及其盟國的戰爭

377.1828—1829年的俄土戰爭

19世紀,俄羅斯對奧斯曼帝國發動了三次戰爭,這導致土耳其人從被他們征服的歐洲大部分地區驅逐出去。但是其他歐洲強國的嫉妒阻止了俄羅斯享受其勝利的果實,她一番努力的結果就是在被收回的土地上建立了大量獨立或實際上獨立的基督教公國。

三次戰爭的第一次開始於1828年。那一年,利用蘇丹在希臘遭受頑強起義的困境(146),俄羅斯沙皇尼古拉斯(147)(TsarNicholas)對奧斯曼政府宣戰。俄羅斯軍隊沒有遭到多少抵抗就穿過巴爾幹地區,並向君士坦丁堡進軍。蘇丹求和。雙方簽訂了《亞得里亞堡條約》(TreatyofAdrianople)為第一次戰爭畫上了句號(1829)。

土耳其的摩爾達維亞(Moldavia)省和瓦拉幾亞省(Wallachia,現在的羅馬尼亞)脫離蘇丹的統治而取得獨立。塞薩利(Thessaly)和伊庇魯斯(Epirus)的所有希臘南部地區都獲得解放,沿愛琴海大部分島嶼成立了一個獨立希臘的王國,由英格蘭、法國和俄羅斯聯合保護。巴伐利亞的奧托親王(PrinceOttoofBavaria)接受了王位,成為小希臘國的首位國王(1823)。(148)378.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6)沙皇尼古拉一世在和英國大臣在聖彼得堡會晤時採用了一個著名的《聖經》故事來對克里米亞戰爭發生的原因進行了說明。沙皇說:“我們現在支配着一個病人——病得很重;如果他在這些天,尤其是乘我們做好準備之前溜掉了,那將是極大的不幸。”尼古拉一世隨後提議英國和俄國瓜分“病人”的財產。這裏的病人當然指的是土耳其。英國可以得到埃及和克里特島(Crete),而土耳其在歐洲的行省則由俄羅斯沙皇加以保護。

加速病人消亡的借口很快就找到了。希臘和拉丁的基督教徒在耶路撒冷發生爭執成為尼古拉一世要求蘇丹承認俄羅斯為奧斯曼帝國領地上所有希臘基督教徒保護者的借口。沙皇的要求遭到拒絕,尼古拉一世準備開戰。蘇丹向西歐列強求助。英國和法國都答應了蘇丹的請求,後來撒丁王國也加入了英法大軍。

戰爭的中心在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這裏是俄羅斯龐大的海軍和陸軍在黑海的主要軍事基地。對塞瓦斯托波爾的包圍持續了11個月,這也是歷史上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保衛戰之一。俄羅斯的托德爾本(Todleben)將軍通過巧妙的防禦工事而聲名大振,法國軍隊的英勇無畏精神為法國國王贏得了至高榮耀,而英國“輕騎旅”(LightBrigade)進攻巴拉克拉瓦(Balaklava)的戰鬥也讓他們名垂青史。弗洛倫斯·南丁格爾(FlorenceNightingale)的故事就是和英國輕騎旅的傳奇聯繫在一起,這在英國編年史中有記載,“她的歌聲和演講一直激勵着國人”。她為了減輕戰壕和戰地醫院傷員的痛苦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成為人道主義精神最動人的篇章。(149)俄國軍隊最後被迫撤離他們的要塞。《巴黎和約》的簽訂為戰爭畫上了句號。《巴黎和約》的關鍵條款是通過維持奧斯曼帝國的完整來遏制俄國人的入侵。俄國收回了塞瓦斯托波爾,但是她被要求放棄對土耳其所有領地保護者的地位,並同意不再在黑海建立另外的堡壘,不能在黑海保留武裝的船隻,必要的警務巡邏除外。(150)379.1877—1878年的俄土戰爭《巴黎和約》渴望一勞永逸地解決東方問題。然而20年過去了,這一問題再次擺在了歐洲面前。蘇丹不能也不願給予基督教徒曾經承諾的保護。1876年,在保加利亞發生了“保加利亞慘案”(BulgarianAtrocities),基督教徒無論男女老幼,被大肆屠殺,各地爆發了歷史上罕見的起義。

整個歐洲的怒火被點燃。俄羅斯軍隊迅速出動,小亞細亞的卡爾斯(Kars)和歐洲土耳其的普列夫納(Plevna)都落入俄羅斯人的手中,沙皇的軍隊再次全力向君士坦丁堡挺進,他們希望能夠永遠地結束土耳其人在歐洲的統治。英國出兵干預,派艦隊穿過達達尼亞海峽(Dardanelles),遏制了俄羅斯軍隊前進的步伐。

380.《柏林條約》(1878)

歐洲列強之間簽訂的《柏林條約》(151)(TreatyofBerlin),再次令土耳其的動蕩局面得以調整和緩解,也為這位“病人”增添了一絲活力。但是土耳其還是失去了大量的領土,因為即使她的友邦都不希望看到她的恢復和改革。土耳其在歐洲的領土,基督教徒人口是最多的,因此出現了完全獨立或半獨立的基督教國家。(152)波斯尼亞(Bosnia)和黑塞哥維那(Herzegovina)被交給奧匈帝國管理,但是並沒有從奧斯曼帝國分割出去。

根據奧斯曼帝國跟英國政府的秘密協議,塞浦路斯島(Cyprus)被英國“佔有和管理”。作為回報,英國保證蘇丹在亞洲領土的完整。

就這樣,土耳其失去了很多曾經的領土,但在歐洲仍有500多萬人處於蘇丹的直接統治之下,其中至少有半數是基督教徒和非土耳其族的人口。這些人的利益就被犧牲給歐洲列強之間的紛爭和相互妒忌之中了。土耳其在這些地區的暴虐統治——因為歐洲列強的縱容——成為1912—1913巴爾幹戰爭的直接導火索之一,也成為了1914世界大戰的序曲。

第二節

解放農奴和自由主義運動

381.俄羅斯農奴的解放(1861)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TsarAlexanderII,1855—1881)的名字作為4600萬俄羅斯農奴(serfs)的解放者將會永遠地載入史冊。為了更好理解解放對於農奴意味着什麼,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俄羅斯之前的土地制度和農奴的社會地位。

地主的土地被分為兩部分,較小的一部分會作為地主的自用土地進行保留,而較大部分的土地則分配給農奴耕種,農奴們組成的村社叫“米爾”(mir)。

除了耕種勞動果實由自己享有的村社土地外,農奴必須要耕種地主的土地,一般每周需要至少勞動三天。農奴在人身上附屬於地主,一旦違反地主的命令,還會遭受鞭打,但是地主不能像奴隸一樣將農奴單獨買賣;然而當地主將自己的全部家產出售時,農奴就一起被賣給了下一個主人。

1861年,俄羅斯頒佈了“俄羅斯農民的大憲章”——《解放法令》(EmancipationCode)。法令規定農奴主必須把農奴耕種的土地分給農奴,為了得到這些土地,農奴必須通過勞動或地租作為回報。(153)這樣獲得的土地就成為農奴村社的共同財產。所有其他的農奴,比如家僕和工廠里的操作工,在付出額外兩年的勞役后就可以獲得自由,而且在服役期間還應該得到工資收入。

就像美國南部的奴隸解放一樣,俄羅斯農奴的解放並沒有完全實現改革者的期待。其中一個原因是農奴並沒有獲得足夠的土地,除非這些地區的土地非常肥沃,足以使他們養活自己。於是很多農奴離開自耕地前往城市,還有一些人不惜借貸,從而成為了無情的高利貸者的犧牲品。

382.俄羅斯自由主義運動;無政府主義和恐怖主義從1815年開始,在俄羅斯對沙皇獨裁統治的抗議就不斷增長。這樣的抗議運動不過是法國革命思想在俄羅斯的發展罷了。如果非要給這樣的運動找一個起點,那麼1813—1815年的事件或許可以算得上一個。在那幾年,整個俄國的軍隊,像彼得大帝一樣漫遊西方,也像彼得大帝一樣,從西方獲得了一些新的思想。這完全就是1776年法國人前往美國參加美國獨立戰爭的另一種翻版。

那些高舉自由主義思想旗幟的人被稱作無政府主義者(Nihilists)。他們主要來自教師和大學生,他們的基本要求就是建立立憲代議制政府,改革司法制度,消除對自由談論公共事務的限制。總之,他們要求俄羅斯人民應該得到西歐人民所享有的一切權利。

在1878—1879年俄土戰爭期間,自由主義運動進入了暴力階段——就像法國大革命在1793年所做的一樣——並逐漸演變為恐怖主義。在政府的迫害和壓制下,無政府主義採用了這種形式。極端無政府主義者或恐怖主義者認為暗殺是進行政治變革的正當手段。亞歷山大二世(AlexanderII)就是被刺殺身亡的(1881)。之後,俄羅斯政府的統治更加獨裁殘酷,並瘋狂地鎮壓各種革命運動。

芬蘭(Finland)成為了這種殘忍不負責任的獨裁統治的受害者。1809年,芬蘭被瑞典割讓給了俄羅斯。她成為了俄羅斯帝國的大公國。芬蘭擁有自己的自由憲法,沙皇也曾經承諾和發誓會給芬蘭完全的自治權力。芬蘭擁有大約200萬人口,在自由憲法的保護下,這裏的人民過着忠誠、富足的生活。但在1899—1902年期間,尼古拉二世通過一系列的皇家詔令取消了芬蘭的憲法並將芬蘭變為俄羅斯帝國的一個行政區。簡而言之,芬蘭成為了第二個波蘭。

383.召開國家杜馬(1905)

當然“全體俄羅斯的獨裁者”(154)(AutocratofAlltheRussias)沙皇和臣民之間的較量只有一個結果,俄羅斯沙皇進行的是一場眾多獨裁君主不斷發起不斷失敗的絕望的戰鬥,這樣的戰鬥從來都有一個共同的結果——自由主義思想的勝利和人民參與政府管理。

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Russo-JapaneseWar),徹底暴露了沙皇政府的腐敗無能,事態變得很嚴重。俄羅斯人民被迫接受聞所未聞的生命財產犧牲來參加一場不能實現他們的理想和保護他們利益的災難性的戰爭,於是俄羅斯人民起而反抗。俄羅斯沙皇最終迫於壓力向人民保證讓他們參與政府事務管理。於是,1905年召開了由俄羅斯人民選舉代表產生的國家杜馬(155)或國民大會。

儘管國家杜馬起初只不過是一個參政議政機構,但它很快就獲得了立法權,並逐漸取得了推翻君主專制建立共和政體(1917)的地位。1917年俄羅斯革命構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的重要部分,也是這場巨大的戰爭的成果之一。(156)第二十三章新工業主義

384.新工業主義的物質基礎

我們已經介紹過英格蘭新工業主義(NewIndustrialism)是由18世紀後半期幾個標誌性的偉大發明而開啟的。在1830—1840年這10年間,對早期發明的不斷完善和新發明發現的興起為工業發展注入了巨大的動力。其中比較著名的發明包括蒸汽鐵路、電報和蒸汽輪船。1830年,喬治·斯蒂芬森(GeorgeStephenson)展示了第一台真正成功的火車機車。1836年,摩爾斯(Morse)完善了電報。1838年,蒸汽輪船進行了首航。這些發明同新工業時代的關係可以拿來同開闢了近現代社會的三項偉大發明相比(印刷術、火藥和航海羅盤)。

不久之後,在這些發明的基礎上又出現了電氣引擎(electricengine),它帶來了有軌電車(trolleycar);汽油發動機(gasolinemotor),給世界帶來了汽車(automobile)和飛機(airplane);此外,還有其他無數的發明和科學機械裝置。這些構成了新工業主義的物質基礎。它們加速、強化和改變了整個工業科技和貿易的進程。

385.新工業主義的特徵

首先,新工業主義用機器生產取代了手工製造。這意味着產品數量的巨大增長。

其次,新工業主義將主要的工業模式從家庭式作坊變成大工廠生產。這對家庭成員,尤其是女性成員有着重大而又深遠的影響。

最後,新工業主義加快了生產的發展,並引進了資本主義生產體系。在這樣的制度下,從事工業生產的人被劃分為兩個主要的社會階級,即資本主義僱主階級,人數相對較少,他們為企業生產提供所需的大量資金;工人階級,佔據工業人口的大部分,以靠向僱主階級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獲得工資收入為生。

386.新制度的逐漸發展

除了要牢記新工業的重要特徵外,我們還應注意新製造方法是逐漸被引入到各個國家的。我們知道革命始於18世紀後半期的英國,在法國大革命爆發前,工業革命已經革新了主要的製造工業,尤其是金屬器件、棉紡和羊絨產品的加工製造方法。二三十年後,主要歐洲國家的產業模式都得到了革新。在俄國,1914年世界大戰爆發時其工業革命還在進行中,而中國才開始感受到新的生產方式的影響。隨着時間的推移,工業革命肯定會不可避免地延伸到各個國家,因為古老的手工生產模式已經無法同新的機器生產相競爭。

接下來我們要談到新工業主義對受到其變革性影響的人民在政治、社會和經濟生活上的巨大影響。

387.新工業主義的政治影響

新工業主義極大地推動了政治革命,過去兩個世紀的民主運動都受到了新工業主義的影響。它主要靠發展城市生活來實現這種影響。製造業生產體系需要勞動人口在大的工業中心聚居,因此,受新工業主義影響的國家的人口已經從過去的鄉村農業人口佔主導變成了城市工業人口佔主導。而且城市生活加強了人們的民主意識。通過相互之間的日常交往、思想交流和更多地採取集體行動的機會,城市居民變得不再像鄉村居民那樣保守,而是更加樂於參加政治活動和改革行動。(157)因此,隨着工業化國家大城市人口的聚集,新工業為人民自治政府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新工業主義的另一個重要政治結果就是加劇了國家之間的競爭。大工廠、作坊和勞動車間生產效率的提高迫使生產者去尋找過剩產品的國外市場。這就加劇了工業化國家之間為控制世界市場而展開的競爭,它也促使一些政府建立貿易保護,獲得附屬關係甚至對落後的、半文明、腐朽的地區實施完全的政治佔有,這樣來為他們過剩的國內工業產品獲得新的銷售渠道,或者確保他們能夠獲得海外產品來作為他們國內生產的原材料。這種激烈的國家間的競爭關係是這二三十年歷史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重要因素。

388.新工業主義和女性運動的關係新的工業主義將過去在家庭里主要由女性成員承擔的工業模式轉移到了工廠里進行生產。女性也就隨之從家庭走向了社會,與男性一同進行競爭。很自然,這種在工業生活中的新的地位和角色促使女性追求各種解放,要求獲得普選權並和男性平等參與立法和執政。女性主義運動毫無疑問是新工業革命創造的最重大的成果,或者說它為女性運動增添了新的力量和緊迫性。

389.勞工問題

新工業主義製造了很多經濟問題。毫無疑問,最受人詬病的對社會影響巨大的問題就是勞工問題。這個問題從其最重要的一方面來闡述的話就是:如何將世界工業生產的產品進行公平的分配?

當時的狀況是這樣的:通過僱用勞動力和採用改良的機械裝備,能夠滿足人民需要的商品幾乎可以不受限制的生產。但是工業生產效率的增加並沒有完全解決我們的經濟問題,因為儘管總的社會財富非常巨大,還是有許多人的生活仍然十分貧困。按照現有的分配模式,資本和勞動力生產出來的產品以租金、利息、工資和利潤進行分配,這樣,少數的資本家就得到了新工業產值的絕大多數價值,產生了大壟斷集團和托拉斯(Greatmonopoliesortrusts)。巨大的財富被少數人攫取,而絕大多數依靠工資生存沒有技術的勞工勞苦程度雖然減輕了,但薪水增加的速度卻要慢得多。

社會財富分配的不均、物質財富增長的緩慢和享受現代文明帶來的成果的緩慢使得手工業者產生了極大的不滿,尤其是那些受教育程度不高和對社會進步進程緩慢——大規模和持續的進步常常由此而來——不那麼熟悉的工人,不滿更甚。這種不滿在尋求迅速改善經濟條件的罷工和騷亂中得到宣洩。

第二十四章

歐洲在整個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擴張第一節擴張運動的原因和階段

390.歐洲擴張成為更大歐洲的重要意義談到16、17世紀歐洲殖民地和定居點的建立,我們可以將歐洲擴張成為大歐洲與古代的希臘擴張成為大希臘及羅馬擴張成為大羅馬相比較。我們接下來要說說歐洲人民的這場外擴運動的後期的幾個階段。

首先我們要知道正是因為這個擴張運動,才使得歐洲人民在思想、道德和政治上取得長足的發展。這個擴張過程可以和古猶太人的宗教擴張運動相比較。新宗教的發展有着極其偉大的意義,因為新的信仰不是為了世界某一個角落,而是為了整個世界。同樣,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工業革命在歐洲創造的新的、富有的、進步的文明是一個對世界歷史都有着重大意義的事件,因為這樣的文明不是只為某一個洲或某一個種族創立的,而是為了整個世界、為全人類創造的文明。

接下來我們要看看這種新文化的承載者是如何將其帶到了或正在帶到世界各個角落同其他所有的民族進行交流,從而不僅為歐洲也為全世界開創了一個新的歷史紀元。

391.早期殖民帝國的命運;殖民地利益的興衰我們已經講述的歷史展示了歐洲各國在16和17世紀建立的殖民帝國的命運。輝煌的葡萄牙帝國很快成為荷蘭和英國的戰利品;法國將大量殖民領地割讓給了英國;荷蘭的大量殖民地最終也落入到英國的手裏;在18世紀末,英國因為美國獨立戰爭而失去了她在北美洲的13個殖民地;而在19世紀初,西班牙也以同樣的方式失去了她在新大陸的所有附屬國。

在遭受了這些令人沮喪的經歷之後,歐洲各國政府對到海外佔領新的殖民地一時失去了興趣。政治家們開始信奉一個原則,就是殖民地“就像水果,一旦成熟,很快就會從樹上掉下來”。而英國首相迪斯雷利在談到英國的殖民地時曾經說:“這些可憐的殖民地就是我們脖子上的重擔。”

但是在19世紀末,由於對殖民地和附屬國產生了興趣上的復蘇,很多歐洲國家開始為了海外殖民地展開激烈爭奪。

392.對殖民地興趣恢復的原因

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喚醒和強化了對殖民地產生新的興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歐洲人口在19世紀的急劇增長。在19世紀初,歐洲的人口總數(不包括土耳其)大約有一億六千萬;而到19世紀末,歐洲人口總數上升到了四億三千六百萬。在同一時期,歐洲人口在全世界的數量從大約一億七千萬增加到5億以上。(158)歐洲人口數目的增加是近代歷史最重要的歷史事實之一。它引起歐洲人口外流並在世界範圍內泛濫。它使得最小的大陸成為了很多國家的誕生和成長的發源地。(159)這場很長時間內沒有引起歐洲政治家注意的人口外流運動的政治意義,是在歐洲之外建立了一個新的歐洲,並轉移了世界的重心,最終吸引了歐洲政府的注意力和喚醒了歐洲對殖民地和屬地的興趣。

第二個原因是18世紀末開始於英國的工業革命逐漸改變了歐洲發達國家的工業生活模式。新的生產工藝製造的大量紡織品和各種貨物加劇了各國為了爭奪在不文明和半文明地區的市場掌控權而展開的競爭。為了確保自己的產品能夠在市場上佔據壟斷地位,歐洲各國政府認為有必要控制這些地區或者在這些地區建立保護領地。(160)第三個原因就是英國從殖民統治獲得的巨大利益的示範效應。尤其是在1887年和189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50周年和60周年慶典上,當大英帝國各種族代表的遊行隊伍經過倫敦街道時,這種壯觀的場面體現的大英帝國無與倫比的帝國財富與權力,給歐洲的其他國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令歐洲各國政府決心效仿英國,到其他的地區去建立屬於他們的殖民統治和附屬國。

19世紀最後15到20年裏,幾乎所有歐洲老牌殖民國家都盡其最大的努力去建造新的殖民帝國來取代舊的已經失去的殖民地,而其他之前沒有建立殖民統治的國家也開始同更早開展海外擴張的老牌殖民帝國進行激烈的競爭。

393.斯坦利的發現打開了“黑色大陸”

然而,當歐洲各國政府認識到殖民統治重要性的時候,幾乎所有歐洲以外適合歐洲人定居的地方都向他們的殖民事業關閉了,因為它們要麼已經被英國所佔據,要麼那些曾經由歐洲移民建立的殖民地已轉化成了獨立的國家。新帝國的締造者們不再擁有那麼多可以選擇的目標去建立他們的殖民地。

然而,還有非洲。一個世紀以來,勇敢的探險家們一直努力去揭開這片神秘大陸的面紗。其中之一就是著名的傳教士探險家戴維·利文斯頓(DavidLivingstone)。利文斯頓在1873年去世,他未竟的事業就落在了亨利·斯坦利(HenryM.Stanley)肩上。在利文斯頓去世后不久,斯坦利就開始了他對非洲的冒險探索(1874—1877)(161),並因此發現了剛果河的流向,也了解了其大片盆地的地質構造。在地理大發現的歷史上,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來,還沒有任何其他地理髮現要比斯坦利的發現更為重要。斯坦利在自己的《穿越黑暗大陸》(ThroughtheDarkContinent)一書中對自己的探索之旅進行了描述。這本書的出版標誌着非洲歷史的新紀元,它激勵了無數政治、商業和人道主義的探險活動,它們目的是為了開發非洲大陸的自然資源並將其向世界文明開放。

394.剛果自由邦的建立(1885)

斯坦利的著作和發現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建立了剛果自由邦(CongoFreeState)。在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KingLeopoldIIofBelgium)的努力下,成立國際非洲協會(InternationalAfricanAssociation),在該協會的贊助下,斯坦利在第二次探險歸來后被派遣在剛果盆地建立駐地,並為歐洲秩序和政府的建立奠定基礎。

國際非洲協會眼中的斯坦利是一個能力出眾的軍官。他作為組織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在歐洲持續工作了5年(1879—1884),他自己談起在剛果的工作時都說那是“漫長的痛苦勞作”。他與超過450位酋長簽訂協議,酋長們將自己土地的統治權交到了斯坦利手中。斯坦利在剛果河兩岸及其支流建立了無數的邦國。由於其辛勤努力的工作——有人建議賦予他“斯坦利·阿非利加努斯”(StanleyAfricanus)的高貴稱號——成為剛果自由邦的真正創始人,並且在近代偉大的國家管理者和締造者的名單上也應該佔有一席之地。(162)亨利·斯坦利395.瓜分非洲

斯坦利的發現和剛果自由邦的建立是歐洲列強搶奪非洲領土的預兆。英國、法國和德國是最強有力的競爭者,他們也因此得到了最大的份額。在不到一代人的時間裏,非洲大陸就成了歐洲的附庸。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還保持獨立的非洲國家只有阿比尼西亞(Abyssinia)和利比里亞共和國(NegroRepublicofLiberia),而利比里亞共和國政府被掌控在美國自由民或他們後代的手中。

非洲事務的掌控權從非洲土著居民或亞洲穆斯林入侵者的手中轉移到歐洲人手中,這毫無疑問是非洲大陸歷史上最重大的交易,而它也肯定會影響非洲未來的命運。

在接下來的章節里,我們會簡要敘述一下歐洲主要國家在非洲擴張運動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們也必定會談及各國在瓜分非洲中所起的作用和得到的回報。

第二節

英格蘭的擴張

396.英國在美洲;加拿大自治領

1776年美國13個殖民地從英國獨立出去似乎給英國在美洲建立一個偉大的殖民帝國的希望以致命打擊。但是北美洲的大半領土仍然掌握在英國人手裏。

逐漸地,英屬北美殖民地作為歐洲定居者的定居地的吸引力逐漸為世界所知。大部分來自英倫三島的移民在數量上急劇增長,美國人口數量的增長是驚人的,從19世紀開始的大約25萬人增加到1914年的700萬人以上。

自從加拿大轉到英國的統治下,其政治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在1841年給各省建立責任政府。在那之前,英國的殖民制度在原則上類似於導致英帝國失去13個殖民地時的情況。這一退讓標誌着英國殖民運動歷史上的新紀元。加拿大各省現在在內部事務上完全變成了完全的自治。(163)將完全的自治政府賦予殖民地各省逐漸延伸開來,1867年,在加拿大自治領(DominionofCanada)的名義下,上下加拿大(UpperandLowerCanada)、新斯科舍(NovaScotia)和新布倫瑞克(NewBrunswick)統一成為一個聯邦國家。(164)作為聯邦綱領自治領憲法,是以英國憲法為模板建立起來的,這一點不同於與美國憲法非常類似的澳大利亞憲法。

加拿大各省的政治聯合使得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工程項目之一的實現成為可能,這就是從蒙特利爾(Montreal)到溫哥華(Vancouver)洲際鐵路的修建[加拿大太平洋鐵路(CanadianPacificRailway)]。這條鐵路的修建鞏固了聯邦的聯合和自治領工業的發展,類似於美國修建的一條類似的洲際鐵路。(165)在1914—1919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加拿大自治領堅決忠於英國,派出超過40萬士兵與英國和英國其他海外自治領的士兵並肩作戰。

由於其廣闊的地域——面積已經超過英倫三島35倍,無盡的礦藏,無與倫比的漁業,連綿不絕的森林、牧場和麥田,宜人的氣候,最重要的是其自由的政治制度,加拿大自治領似乎被看作是盎格魯-撒克遜民族未來最理想的家園之一。

397.英國在澳大拉西亞(166);澳大利亞聯邦宣言(1901)大約在英國失去美洲的殖民地的時候,著名的航海家庫克船長(CaptainCook)到達新西蘭和澳大利亞海岸進行探險(1769—1771)。對於之前到訪者對這些島嶼宣稱的擁有權,庫克船長不予理睬,為英國王室佔據了這些島嶼。

英國開始對這些島嶼想到的最好用途是使之成為罪犯的流放地。1788年,第一批罪犯被送到了澳大利亞的植物學灣(BotanyBay)。但是這裏大面積的農業財富——澳大利亞內陸是一片毫無希望的沙漠之地——這裏適合畜牧業,宜人的氣候很快吸引了大批英國移民前來。1851年,澳大利亞發現了豐富的金礦,再一次引發了世所罕見的移民浪潮。

在19世紀末之前,5個繁榮的殖民地(新南威爾斯、維多利亞、昆士蘭、南澳大利亞和西澳大利亞),包括附近的塔斯馬尼亞島(IslandofTasmania),總人口大約有400萬(到1914年,人口增加到大約500萬),沿着澳洲大陸肥沃的供水充足的邊緣發展起來,並建立了類似於英國的自由制度。

這些殖民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前的主要的歷史事件就是成立了澳大利亞聯邦(theCommonwealthofAustralia,1901),一個類似於美國的聯邦政府。(167)和加拿大一樣,澳大利亞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英國及其盟國的戰鬥犧牲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這個位於南太平洋上的新盎格魯——撒克遜聯邦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澳大利亞的面積比美國還小——激起了世界的無限想像。也許在歷史的將來這個新的英屬聯邦在太平洋的地位能夠媲美英國在大西洋的地位。(168)398.英國在亞洲我們已經講過英屬印度殖民帝國的建立。19世紀初,英國穩步推進其附屬領地的邊界,到19世紀末通過其對超過3億亞洲人口(169)的直接統治或領主地位鞏固了英國的權力——這也是歷史上統一在一個王權之下最多的外國人口。

我們必須要講一下英國對印度的佔領和她在19世紀捲入的幾場用於維護其在東南亞巨大貿易利益的幾場戰爭,以及這些戰爭對其外交政策的巨大影響。這些戰爭中最早的一場是英國出於對俄國的嫉妒而捲入的1838—1842年阿富汗戰爭(AfghanWarof1838—1842)。(170)與此同時,英國也捲入了同中國的鴉片戰爭(OpiumWarwithChina,1839—1842)(171)。通過鴉片戰爭,英國從中國割得了香港島,並將香港島打造成大英帝國最重要的商業港口和軍事基地。

鴉片戰爭剛剛結束,英國又捲入了同俄國的克里米亞戰爭,前文已經結合俄國歷史講到過這場戰爭,現在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英國為什麼在衝突中選擇站在奧斯曼土耳其一邊。她保持奧斯曼帝國領土完整目的就是阻止英國最主要的對手俄國拿下君士坦丁堡和博斯普魯斯海峽並通過佔領東地中海從而完全掌控亞洲事務。

克里米亞戰爭的硝煙還沒散盡,英國就從為她在塞瓦斯托波爾進行激烈戰鬥的英國士兵提供安全保障的國家獲得了最令人震驚的情報——1857年,東印度公司的軍隊爆發了著名的“印度兵變”(172)(SepoyMutiny)。幸虧很多當地武裝堅定地效忠於英國,在他們的協助下,暴亂被迅速鎮壓下去。由於這次暴亂,英國議會通過一個法案,印度政府從東印度公司脫離出來,納入英國女王的統治之下。

除了無盡的利益,毫無疑問,英國在印度的統治也遇到了很多的麻煩;然而我們現在研究的、尤其重要的、也是近代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事實之一就是,超過3億的亞洲人口完全處在一個歐洲國家的統治和戰艦之下。

399.英國在南非;南非人與英國人英國在瓜分非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她第一次出現在非洲大陸,無論是在埃及還是在開普敦(Cape),都是出自對她的東印度公司和對其非洲路線的關切。後來出於為自己考慮,英國加入了歐洲列強對非洲領土的爭奪。

荷蘭人比英國人更早一些來到了南非。他們在17世紀中期——荷蘭的強盛時期——就在開普敦開始了定居。在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統治期間,英國將荷蘭殖民地納入了自己的保護範圍。在1814年拿破崙下台後,荷蘭將這裏的殖民地割讓給了英國。(173)荷蘭定居者拒絕向英國屈服。1836年,一大群深受其害的殖民者放棄自己的舊家園進入非洲荒漠尋找新的棲息之所。這樣的英勇舉動可以和他們的祖先相媲美,因為這些非洲的清教徒就是當初反抗腓力二世的荷蘭愛國者的後代,也是17世紀為了逃避路易十四的暴政逃離法國的胡格諾派難民的後代。

這次移民被稱為“大遷徙”(GreatTrek)(174),這些移民驅趕着牛群,駕着牛車,攜帶妻兒和他們的財產從開普敦向東北跋涉。在奧蘭治河流域(OrangeRiver)的另一邊,一些移民放開牛群的束縛,建立了自己的新家園,奠定了奧蘭治自由邦(OrangeFreeState)的基礎;而更勇敢的遷徙者繼續向北穿過瓦爾河(VaalRiver),建立了德蘭士瓦共和國(RepublicoftheTransvaal)。

兩代人的時間裏,很多小的共和國在充滿敵意的非洲部落的包圍下,不斷地焦慮和戰鬥的折磨下紛紛建立起來。隨後出現了歷史轉折點。1885年,德蘭士瓦發現了豐富的金礦。世界各地的礦工和探險家立刻如潮水般湧入這裏。

這些新來的人中說英語的人口佔據了很大的比例。作為外來者——Uitlanders,他們被這麼叫——他們被排除在政府事務之外,儘管他們佔到了這個小國人口的2/3,並且繳納了更多的稅負。他們要求獲得公民權。布爾人(Boers)在堅強的德蘭士瓦總統保羅·克魯格(PaulKrüger)的領導下拒絕向他們的要求讓步,並認為這樣做實際上就意味着交出共和國的獨立權而成為英國的附庸。

雙方的爭議越來越激烈,很快,英國和德蘭士瓦之間就爆發了戰爭(1899)。奧蘭治自由邦派出僅有不多的軍隊加入了自己的姊妹國。(175)戰爭持續了兩年,最後布爾人的軍隊繳械投降(1902)。作為戰爭的結果,兩個共和國都被大英帝國吞併,分別成為了德蘭士瓦殖民地和奧蘭治河殖民地。

戰爭結束幾年之後,英國政府明智地給予了這兩個殖民地自治政府的地位。(176)很快,這些自治政府和開普敦殖民地連同納塔爾(Natal)一起成立了“南非聯邦”(177)(UnionofSouthAfrica)。這樣就完成了同代最具統治力的人物之一,南非政治家、“帝國創立者”(EmpireBuilder)塞西爾·羅茲(CecilRhodes)的偉大構想。

英國政府委託布爾人建立責任政府,在很大程度上贏得了他們對英帝國的忠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他們團結起來——儘管不是全票支持——支持英國,並以英帝國的名義征服了德屬西南非洲和德屬東非地區。

英國在非洲最重要的事業之一就是修建了開普敦到開羅的鐵路。這條鐵路也成為羅茲聯邦計劃中比較受青睞的一個工程。羅茲的夢想已經大部分得到實現。這條鐵路完成後將會成為將黑色大陸向西方文明開放的重要通道。

400.英國在埃及

1876年,為了防止失去作為埃及債券持有人的埃及臣民,英國和法國聯合控制了埃及。(178)6年後的1882年,埃及軍隊爆發反對赫迪夫(Khedive,埃及總督)的叛亂。法國拒絕和英國聯合鎮壓叛亂分子,於是英國單獨行動。結果埃及從英法的聯合統治變成了英國的單獨統治。(179)埃及從歐洲的統治中獲得的益處是最多的。當英國行使對埃及的統治權之前,埃及是土耳其蘇丹統治下最悲慘的土地之一。在英國的統治之後,埃及比法老統治在內的以往任何時代都更加繁榮。這種高度的繁榮之所以能夠實現,都是因為英國給了埃及兩樣最需要的東西——“公正和水源”。

在埃及阿斯旺(Aswan)的第一大瀑布(FirstCataract)建造橫貫尼羅河偉大的灌溉蓄水大壩是近代最偉大的工程之一。大壩在洪水期儲存尼羅河上的多餘水量,而在枯水期再將蓄水逐漸放出。這種持續的供水系統不僅鞏固擴大了肥沃良田的面積,而且還讓這片土地每年耕作兩到三茬農作物成為可能,僅此一項,據估計就增加了埃及1/3的糧食產量。

第三節

法國的擴張

401.法國在非洲

19世紀開始時,法國只佔據非洲的一小部分。從漫長的拿破崙戰爭之後,法國心力交瘁,沒有精力去關注法國國土之外的利益。

最後當法國環顧四周尋找海外區域來彌補她在美洲和亞洲的損失時,北非海岸由於其地理方位、氣候和物產的接近,自然引起了法國的注意。這裏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在古代它是羅馬帝國統治下的糧食作物產量最豐富的產地之一。這裏的氣候非常適合拉丁殖民者。它在地理環境上,其實是歐洲的一部分,“真正的非洲始於撒哈拉沙漠(Sahara)”。

法國在1830年開始征服阿爾及利亞(Algeria)。對阿爾及利亞的征服遭到了非洲當地部落的頑強抵抗,為此法國付出了極大的人力和物力的代價。1881年,以防止阿爾及利亞邊境受東方突尼斯山區部落侵擾的名義,法國派兵進入突尼斯(Tunis),使其成為自己的保護領地。這一行動侵犯了意大利的利益,因為意大利早就將目光盯住了這片區域,並因為其地理位置和歷史的聯繫,意大利一直將它看作是自己的領地。(180)1911年,法國將摩洛哥(Morocco)變為自己的保護領地。德國因此挑起國際爭端,這使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預演。在後邊的章節中,我們將對世界大戰的深層原因進行分析,並對各方的爭端進行詳細闡述。

北非地區成為法國新殖民帝國最有發展潛力的部分。(181)法國更樂觀的政治家希望在這裏為法國人民最終建立他們的新家園。無論如何,這些因7世紀的阿拉伯征服而從歐洲分割出來的非洲海岸地區,看似將再次永久地統一在歐洲大陸之下,並從此構成了歐洲世界版圖的一部分。

除了北非地區,法國在塞內加爾(Senegal)也擁有大量的領地,並且宣佈佔有了塞內加爾和阿爾及利亞之間的所有撒哈拉地區。法國還在剛果自由邦北部佔有了廣闊的領土,包括中部蘇丹(Sudan)部分,還有非洲大陸其他一些小片的區域。(182)大島馬達加斯加(GreatIslandofMadagascar)也成為了法國非洲帝國的一部分。

402.法國在亞洲

1862年,法國在印度支那(Indo-China)的柬埔寨河口附近建立了一個據點,穩步擴大其領土範圍,到19世紀末,她在這些地區的領地面積已經超過了法國本土的面積。法國在這個地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確保她和中國南部的貿易。

有了這些豐富的非洲和亞洲土地,法國感覺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彌補了過去的損失,並夢想着實現其歐洲殖民強國的偉大事業。然而作為一個殖民國家,法國有着自己巨大的缺陷:她不像英國那樣擁有不斷迅速增長的人口;她的國民也不具備盎格魯-撒克遜民族不安於現狀的冒險精神,而正是這種精神使英國成為征服遙遠的東方和眾多殖民地和附屬國的強大征服者。

第四節

德國的擴張

403.德國移民輸給了德國

在擴張運動中,沒有哪一個歐洲國家在跨洋移居的進程中比德國輸出更多的移民了,但是直到19世紀末德國才擁有了自己的海外領地,所以她輸出的大量移民一直在美國、英國不同的殖民地、南美洲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共和國,甚至奧斯曼帝國的亞洲行省中尋找自己的家園。因此,儘管在早期的擴張時期,德國輸出了一群又一群的移民,但是沒有真正的德國殖民地在歐洲之外建立起來。

但是由於受到1870—1871年與法國戰爭的刺激和德意志帝國的鞏固,德國政治家開始夢想着將德國建成世界性強國。為了這個目的,有必要在德國移民生活的地方建立自己的殖民地,而不是為其他國家的發展和繁榮做貢獻,要讓德國人保持德國國籍並在海外構建德國國家的一部分。

404.德國在非洲和亞洲

於是,當19世紀最後25年裏歐洲列強開始爭奪非洲的土地時,德國懷着極大的熱情加入進來,並獲得了非常可觀的戰利品。1884年,德國宣佈非洲大陸西南海岸奧蘭治河北岸部分屬於溫帶的大塊地區成為她的保護領地。(183)這個殖民地被稱作德屬西南非洲(GermanSouthwestAfrica)。與此同時,德國在非洲西海岸靠近赤道區域建立了兩個更小的保護領地。在非洲大陸的東海岸她也佔有了大片區域,該區域面積幾乎是德國本土的兩倍,包括著名的湖區的一部分領土,這片區域已經完全成了歐洲列強的定居點。這裏被稱作德屬東部非洲(GermanEastAfrica)。

1897年,借保護德國傳教士為名,德國佔領了中國的膠州港(PortofKiauchau)並迫使中國政府實際上將其割讓給德國。這裏在政治和商業上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德國政府希望將膠州地區變成真正的德國定居點和德國在遠東地區對外展示權力和影響力的輸出點。(184)這就是德國一戰開始前在殖民世界的地位。而一戰對德國殖民慾望和擴張野心的影響將在後邊的章節中進行介紹。

第五節

俄國的擴張

405.俄國在亞洲的擴張

俄國擁有眾多的內陸湖泊、內海和大河,但是她缺少海岸線。俄國努力向各個方向挺進到海岸線的過程是其大部分歷史的關鍵。這也給了俄國擴張以與眾不同的特點——俄國的擴張是陸地的擴張,而不是像其他所有歐洲國家那樣是海上擴張。

除了在19世紀奪得芬蘭和部分普魯士屬波蘭外,俄國在歐洲並沒有獲得多少實際的領土收益,儘管俄國為此付出了三次大戰的代價,並且將土耳其帝國瓦解——因為其橫亘於俄國和俄國的奮鬥目標君士坦丁堡中間。但在此期間,俄國在亞洲的領土卻急劇擴張,到19世紀中葉,俄國已經佔領了高加索地區(CaucasusRegion)的大部分,並對波斯和土耳其的亞洲領土虎視眈眈。在19世紀後半葉,俄國穩步將自己的邊境線向中亞地區推進。她征服或馴服了中亞的突厥穆斯林部落,將自己的邊界繼續向南推進,一直到達阿富汗。在亞洲中心地帶,俄國在高聳的素有“世界屋脊”(RoofoftheWorld)之稱的帕米爾高原(Table-landsofthePamirs)地區建立了前哨基地。在遠東地區,俄國從中國獲得了太平洋上最重要的亞洲海港之一的旅順港(PortArthur)的租借權,並佔領了中國的東北地區。

到20世紀初,俄國不僅在擴張運動中征服了中亞的游牧或半游牧部落,而且還佔有了亞洲大陸的三個半文明或落後的國家——土耳其、波斯和中國——的大片領土,並有進一步深入的勢頭。

406.西伯利亞大鐵路

俄羅斯在19世紀最引人注目的事業,就是在她的亞洲帝國修建了著名的西伯利亞大鐵路(Trans-SiberianRailway),從而將彼得格勒(Petrograd)和太平洋上的海港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和旅順港(1905年後被日本佔領)連接起來。這條鐵路的修建使俄國人可以進入南西伯利亞的大片肥沃土地,在歐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重創俄國之前迅速將其變成文明世界的一部分。因為過去或許是“文明乘着戰車而來”,而此時的文明則乘着火車到來了。

第六節

美國的擴張

407.作為大歐洲擴張運動一部分的美國的發展似乎美國的發展不應該出現在本章中,但是美國的擴張確實是大歐洲擴張的一部分,就像英國在加拿大、澳大拉西亞(Australasia)或南非的擴張一樣。自從美國與英國的政治聯繫全部切斷之後,美國的發展環境已經完全與英國沒有多少關係了。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南非的發展實際上也是歐洲移民次級或獨立中心的擴張運動。

為了使我們對歐洲擴張的研究更加完整,我們有必要對美國在過去一個世紀的擴張加以敘述。

408.美國的領土兼并和人口增長對確保盎格魯-撒克遜民族在大歐洲主導地位的影響通過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擴張,美國的國土面積增長到了建國時的7倍。(185)這些領土的擴張主要是以犧牲拉丁民族——西班牙為代價。這些擴張並沒有導致歐洲各民族實際領地的增加,但卻有助於主要來自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美利堅合眾國在這個新形成的歐洲世界裏影響力的上升。

比領土擴張意義更大的是在過去一個世紀美國在人口、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驚人的增長速度。在19世紀初的時候,美國的白人人口只有400多萬;到1910年,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8100萬了。這是世界上所見過的人力和智力增長最迅速的例子。比實際增長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發展潛力。其實際擴張潛力的無限空間,讓人們幾乎無法完全預計在未來的幾個世紀裏美國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在新大陸上,英語民族的驚人發展除了將大不列顛擴張成更大的大英帝國外,還將“歐洲擴張”運動表達的含義給人以深刻印象和重要性。

第七節

東亞對歐洲擴張和侵略的抵制

409.中國會被瓜分嗎?

在19世紀末,歐洲的擴張運動已經給遠東地區的人民生活帶來了巨大危機。它威脅到了世界最大人種之一黃種人或蒙古種人(YelloworMongolianrace)的獨立,黃種人佔世界人口總數的1/3。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中國會被瓜分嗎?遠東地區的蒙古種人的命運會被歐洲列強決定和掌控嗎?日本人給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410.日本的覺醒

直到19世紀中葉,日本還是一個隱遁國家。她排斥外國,拒絕與西方列強建立外交關係。但是1854年美國海軍準將佩里(CommodorePerry)讓日本政府做出了讓步,讓日本向西方世界開放,就這樣,日本很快覺醒,走上了新的發展道路。

在外交政策改變後半個世紀的時間裏,日本就取得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政治、物質和思想的全面發展。日本將自己古老的君權神授封建政府改變成為以西方政治體製為模板的君主立憲制度。她幾乎全盤接受西方國家的物質文明並積極吸收西方的科學技術。

但是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日本所做的並不是歐洲化,是新日本是對舊日本的進化。直到今天,日本人在最深處的生活方式、最深處的本能和思維方式上仍然是一個東方民族。

411.1894年中日戰爭

1894年中日之間發生戰爭。這是一場大衛和巨人歌利亞式(DavidandGoliath)的戰爭。行動遲緩的中國在面對瘦小的對手時,完全陷入無助的境地。日本軍隊大舉進逼北京,中國政府被迫向日本求和。中國承認了朝鮮的獨立,並將台灣和滿洲最南端(Manchuria,即遼東半島)包括旅順割讓給日本。但是就在這個節點上,俄國在法國和德國的支持下悍然干涉雙方的談判。歐洲列強迫使日本接受以戰爭賠款來替代遼東的領土割讓,但允許日本割佔台灣。

412.中國瀕臨被瓜分;義和團運動(1900)中日戰爭徹底暴露了清政府的軟弱無能——在這之前,世界都已知道這個事實,但是從來沒有像中日戰爭這樣完全展示出來——這樣造成了中國瀕臨被列強瓜分的命運。瓜分中國的惡行立即被列強付諸行動。德國、俄國、英國和法國都想從中國割讓領土或租借港口。歐美媒體也開始公開討論對中國的瓜分並推測如何分贓。

突然,整個西方世界被傳來的情報震驚了——歐洲列強在北京的使館都遭到了由中國政府軍隊配合的義和團(Boxers)的包圍。很快又得到報告說,北京城內的歐洲人都遭到了義和團的屠殺。

西方國家立即召集軍隊,加上日本的軍隊,新組成的多國聯軍前往北京營救被困的使館人員、傳教士和僑民。自從十字軍東征以來,還從來沒有這麼多的歐洲國家加入一場如此大規模的入侵行動。多國聯軍中除了一支強大的日本分遣隊外,還有俄國、法國、英國、美國和德國部隊。多國聯軍一路殺到北京,攻下城門。但是城內並沒有報道中的歐洲人被屠殺的行為,持續了6個星期的緊張情緒終於平息,所有被困的歐洲人都被解救出來。

現在我們關注的是這一變故在中國歷史上究竟佔據了什麼樣的地位。經過我們的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結論:這場變亂從根本上反映了中國人民決心抵抗外來侵略,排除一切外來勢力,阻止祖國被瓜分的命運,保護中華民族。所有對這場起義原因的分析都應該包含在這樣的闡述之中。

413.俄日戰爭(1904—1905)

1904年初,俄日之間開始了一場戰爭。關於戰爭的起因我們在此稍加提及:俄國迫使日本放棄了旅順港,日本在1894年從中日戰爭中從中國獲得的滿洲的土地也被俄國佔有,俄國進而獲得了最有戰略地位的旅順港的租借權並立即抓緊時間將旅順港改造成巨大的海軍和陸軍基地,使其成為東方的直布羅陀。另外,俄國還佔領了滿洲全境的廣闊領土。儘管俄國曾經莊重承諾只是臨時佔據,不過很快她就違背了自己的諾言並暴露了自己的真實意圖,那就是不僅要讓滿洲成為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還要藉機攻佔朝鮮。但是俄國控制這條漫長的海岸線和掌握着東部海域就意味着日本要面臨永久的封鎖並且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的地位也受到了威脅。這將使日本的命運完全掌控在俄國手中。日本不可能接受這樣的命運,於是雙方開戰。

血腥的俄日戰爭(Russo-JapaneseWar)以日本海陸兩軍的節節勝利而震驚世界。日本實際掌控了朝鮮,在陸軍元帥大山岩(FieldMarshalOyama)的率領下擊敗庫羅帕特金(Kuropatkin)率領的俄國部隊,並從他的手裏奪得滿洲的南部。旅順港在遭受了最為漫長和令人難忘的包圍后,被迫向日軍投降。(186)日本陸軍元帥大山岩強大的俄國艦隊在戰爭一開始就幾乎在東部海域全軍覆沒。第二支俄國艦隊從波羅的海出發,在朝鮮海峽遭遇東鄉平八郎海軍大將(AdmiralTogo)率領的日本艦隊,俄軍大部分戰艦被擊沉或俘虜。(187)通過美國總統羅斯福(PresidentRoosevelt)的斡旋,俄日和平特使在美國的樸茨茅夫談判,並簽署了著名的《樸茨茅夫和約》(PeaceofPortsmouth),俄日戰爭宣告結束。

414.戰爭的影響;中華民國的建立俄日戰爭帶來了重大影響。它使日本崛起為世界強國,限制了歐洲列強對東亞的入侵,建立了“亞洲人的亞洲”的信條。它確保了黃色人種不會像棕色人種和黑色人種那樣被歐美白色人種所奴役,而是在未來歷史中主宰自己的命運,扮演獨立自主的角色。

戰爭對中國產生了更為重要的影響。日本戰勝俄國的事實令中國震驚。中國的民族意識被喚醒,重大的教育、思想和政府改革開始。舊的教育制度被拋棄,西方科學取代了陳腐的傳統思想。成千上萬的中國青年前往日本、美國和歐洲學習新知識。1912年,腐敗無能、被義和團問題弄得名譽掃地的滿清政府被推翻,古老的君主專制制度被廢除,以美國為模板的共和制國家宣告成立。

戰爭影響更大的是歐洲。它給俄國的自由主義運動注入了新的動力。“總之,俄國戰敗增強了德國的民族自信,激勵其統治者相信他們要對付的敵人在未來爭奪歐洲主導權的較量中可以被輕鬆擊敗。接下來的10年裏德國的傲慢自大也是受俄國戰敗的影響,並最終導致了德國率先發動了世界大戰。”(188)第二十五章向世界聯邦的進化

415.引言

希利教授(ProfessorSeeley)在他的《英國的擴張》(ExpansionofEngland)一書中寫道:“我個人非常喜愛的一句格言是:歷史在研究方法上應該是科學的,它應該追求一種現實的目標。也就是說,他不應該僅僅滿足讀者對過去的好奇心,而且要修正他對現在的觀點和對未來的展望。如果這條格言是正確的,那麼英國歷史應該以道德結束。大的結論應該由此產生;它應該展示英國事務的普遍趨勢,從而使我們思考未來、探究人類命運。”

希利教授閱讀英國過去和現在的歷史探究出英國的命運就是帝國聯邦(ImperialFederation)——即一個包括英國本土及其殖民地,以美國為模板組建起來的巨大聯邦共同體。

如果要產生任何有價值和實際意義的成果,必須要將希利教授的格言應用到整個世界的歷史中。我們必須努力發現歷史發展的趨勢,辨別世界歷史事件的規律,並體悟人類共同的命運。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為人類形成有實際意義的理想並為實現這些理想而充滿智慧和希望去奮鬥。

416.世界一體化運動

在人類歷史中沒有比世界聯合的趨勢更為明顯的趨勢了。自人類第一次出現在世界上,人類進化的趨勢就是一個一體化的世界,一個通過共同努力、共同成就而組織起來的世界。一開始,最大的獨立群體是氏族。亞伯拉罕(Abraham)在東方的土地上流浪,率領一眾族人奴僕發動戰爭,就是人類在這個發展階段的典型。隨後出現了部落,一群氏族的集合體;然後,在信史時代(HistoricAge)的開端,在文明首次降臨的地方,出現了城邦,比如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nlands)、敘利亞、巴勒斯坦、希臘和意大利等。再向後發展一千年,城邦是地中海區域的最終政治單位,在馬其頓政權崛起和羅馬的權力擴張之前,地中海地區是幾百個這種小的獨立的政治團體的所在。隨後,如果我們不考慮純粹人為的聯合,自然的聯合基本上都是由武力來創造和維持,例如羅馬帝國,以及近現代大的民族國家——自羅馬帝國瓦解后,通過部落、城邦和小公國逐漸統一而來。

在過去一個世紀,在這些民族國家裏出現了一種新的國家類型——聯邦國家(FederalState),美國和瑞士聯邦就是典型例子。這種聯邦的形成成為了過去百年標誌性特徵,因此這個階段被稱作“聯邦時代”(FederalAge)。在此期間,尤其重要的是大英帝國,通過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屬南非的聯合,再加上英國及其遍佈世界的領地各種因素的相互聯繫,英國已經失去了“帝國”特徵,她已經或正在變成所謂的“聯邦”(FederalCommonwealth)。

這場聯邦運動的重大意義是,國家聯邦主義自然的和符合邏輯的結果就是國際聯邦主義。美利堅合眾國是世界合眾國的先驅。

417.不同領域為世界國家聯合體所做的準備實際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這個世紀,由於人類的開化和進步,在地球上建立國家聯盟的必要條件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完成。在政治領域,時代的精神已經似乎為世界聯邦的組建鋪平了道路。在一個多世紀以前,伊曼紐爾·康德(ImmanuelKant)在其著作《論永久和平》(PerpetualPeace)中就強調世界聯邦成立的先決條件是各個國家建立共和政府。如果我們回味當初由歐洲的君主專制國家形成的神聖同盟的含義時,我們就能理解康德的思想。各國專制政府的國際聯合將會成為自由、個體和國家的墳墓——全世界的專制統治。

當康德呼籲世界和平的時候,歐洲幾乎每個角落都是由專制政府在掌權。我們已經看到在維也納會議之後的百年時間裏,政府民主化進程不僅在歐洲大陸展開,而且在世界範圍內高速發展,公共事務管理的權力幾乎完全交到人民的手中。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世界聯邦建立的首要條件已經在文明世界的很多國家和地區得以實現。

第二個重要的準備是前文我們講到的聯邦運動,聯邦主義(Federalism)可以在不威脅自治原則和合法的民族主權的基礎上創立一種適用於國際組織的原則,因為除了避免無法無天的自由所造成彼此間的傷害之外,聯邦主義幾乎不會剝奪聯合體成員的任何權力,就像美國的聯邦一樣。

通過民主和聯邦主義的引入,世界聯邦的基礎已在政治領域奠定,在道德領域,關於世界的聯合,還要做更重要的準備。當時,被人們稱為國際理念(InternationalMind)的思想不斷發展,人們開始從世界角度來考慮問題。在世界範圍內,人類一家親、國際正義和齊心協力思想進一步地得到普遍深入和加強。而且也發展了一種新型的國際良知,它確認了道德法則的普適性,認可道德原則對於個人和國家都是相同的。在這種思想道德的運動中,出現了新的世界秩序的希望。

這些對世界一體化如此重要的運動在政治和道德領域正在進行,與此同時,在物質世界的重大發現和發明——蒸汽火車、蒸汽輪船、電報、電話、無線電、飛船和上百項其他發明——通過對時間和空間的壓縮,正在將曾經分散的國家聚集到一起,在這種情況下,國際一體化組織的成立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愈發的必要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邁爾斯教授講世界歷史(全6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邁爾斯教授講世界歷史(全6冊)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三章 《邁爾斯教授講世界歷史:世界近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