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父母若無遠慮,孩子就有近憂》
Chapter2今天你捨不得教育孩子,明天便有人替你狠狠教育
年齡小,不是胡鬧的理由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則新聞:因為外牆施工人員的電鑽聲音太大,正在8樓家中看電視的小男孩一氣之下剪斷了綁在施工人員身上的安全繩,導致施工人員被吊在半空無法動彈,后經消防員的緊急救援,施工人員才被安全救下。
面對警察的調查,那孩子說:“當時我在看動畫片,外面電鑽的聲音實在是太吵了,我就用剪刀把繩子剪斷了。”更讓人氣憤的是,孩子爸爸最後只賠償了一條安全繩。
看完這則新聞,我為這個孩子的未來感到擔憂。每個“熊孩子”背後必然有個“熊家長”。孩子的“熊”行為,都是家長的放任導致的。
類似的事情層出不窮。有位母親在微博上發帖,聲稱在餐廳吃飯時,因為兒子稍微調皮了一點,就被鄰桌的人扇了一記耳光,她非常氣憤。這篇博文一經推出,引發了公眾的熱烈討論。
後來警察介入才還原了事情的原委——原來,這位母親帶兒子去餐廳吃飯,期間她的兒子到處跑跑看看,幾次打擾到鄰桌客人用餐。後來,孩子竟然伸手去抓鄰桌上的菜,被其中一個人擋了一下,他立刻還手向對方的手臂抓去。這個人忍無可忍就打了這個孩子一記耳光。
這個母親的憤怒點在於孩子還小,犯點錯誤很正常,對方作為一個成年人怎麼能和小孩子一般見識呢?我想反問這位母親:孩子還小是沒錯,但您也是小孩子嗎?在公共場合,您不能約束一下自己的孩子嗎?
孩子總有長大的一天,今天我們以“年紀小”為借口原諒他,明天他就會做出更荒唐的事情。當他走上社會,再做出一些“熊”行為的時候,沒有人會包容他。
你的孩子,你今天不好好地教育,明天總會有人代替你狠狠地教育他。
我在教育兒子時就非常注重這一點,對待兒子,我有兩個原則:一是事先和孩子約法三章,二是事後毫不妥協。
有一次,我帶兒子外出去郊遊,準備了麵包、奶酪等食物當作午餐。到了郊外,兒子只顧着盡情玩耍,根本不想吃飯。我告訴他:如果用餐時間不坐下來好好吃飯,那麼到下午回家之前,他只能餓肚子。兒子沒有理會我的話,又繼續開心地玩去了。果然,在快要回家的時候,兒子直喊肚子餓,而我則故意裝作聽不見。直到晚飯前的時間裏一直沒有給他任何食物,任由他哭鬧。
也許我的做法在很多父母看來有些狠心。我想說的是,兒子餓肚子,我心裏也不好受。可如果我說話出爾反爾,那以後再教育孩子就會越來越難。
這裏就講一下給孩子制訂規則的問題。孩子小時候並不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如果我們不在他逐漸長大的過程中給他制訂規則,他就容易養成任性、胡鬧的毛病,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絲毫不顧及後果。鑒於此,我們要根據孩子的實際給他制訂一系列的規則,讓他嚴格遵守,決不允許做違反規則的事情。
在這方面,請各位父母借鑒一下我的做法。記得兒子剛會走路時,有一天玩耍時不小心跌倒在地上,但他沒有哭,在一旁的我也沒有去扶他,而是對他喊:“1、2、3,站起來。”在我剛剛喊到“3”的時候,兒子就雙手撐地,很努力地爬了起來。還沒有站定,他又飛快地向前跑去,結果又跌了一個跟頭。這一次,兒子想要哭。我急忙上前又緩慢地喊起了口號:“1、2……”他聽到我的喊聲,趕忙止住了哭聲,再次努力地爬起來。
其實,“1、2、3”是我給兒子制訂的一個要求他停止正在做的事情的規則。
兒子跌倒了,我喊“1、2、3”,他就要自己爬起來,而不是躺在地上等我來扶他。
該吃飯的時候他還在玩玩具,我喊“1、2、3,吃飯嘍”,他就要放下手裏的玩具,準備洗手吃飯。總之,只要我喊“1、2、3”,他就會立刻停止正在進行的事。
說到這裏,很多父母可能會提出質疑:“一個只有幾歲的孩子怎麼可能明白我們的規則並按照規則去執行呢?”
其實,最初兒子也不理解我的意思,但我每次喊“1、2、3”後會直接告訴他接下來要做什麼。如果他不聽,我就會表現出不高興的樣子,再喊“1、2、3”,然後上前阻止他做正在做的事。
就這樣,兒子逐漸理解了這個規則,並能越來越好地配合我的指令行動。這個過程中,兒子也慢慢清楚了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是堅決不能做的。
總之,給孩子制訂一些規則,他就會形成規則意識,並慢慢學會按照規則行事,不會任性妄為。
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對他們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只要制訂了規則,就要嚴格遵守,父母尤其要為孩子做好表率作用。如果父母都不遵守,那麼孩子自然以為規則無用,而不會予以重視。
小時候偷針,大了偷金
春節時,一個朋友給我講了一件令我非常震驚的事情——他12歲的侄子因為偷盜和搶劫罪被關進了少管所。我問他到底怎麼回事,朋友給我分析了這件事的前因後果。
朋友的侄子叫亮亮,是家中的獨子,家人對他格外疼愛。因為家裏經濟條件很好,所以在亮亮三四歲時父母就開始給他零用錢,好吃的、好玩的也都有求必應。有時,朋友會勸說他們不能這樣慣着孩子,可亮亮媽媽卻說,家裏就這麼一個心肝寶貝,不慣他慣誰?後來,只要朋友批評亮亮,他就會向父母告狀。為此,朋友和哥嫂不知吵了多少次架。亮亮仗着父母給他撐腰,變得越來越任性,越來越不服從管教。
朋友的哥哥平時喜歡喝酒。有一次,亮亮看爸爸喝得津津有味,也想嘗一嘗。
朋友的哥哥不但沒有阻止,反而將自己的酒杯遞給他鼓勵他喝。亮亮嘗了一口之後,爸爸還伸出大拇指說:“好小子,真不愧是我的兒子!”那時候亮亮剛剛5歲。朋友看到這樣的情景,很是擔心,可勸說也無濟於事,亮亮和哥嫂依然我行我素。
就這樣,當亮亮上小學時,已經成為一個會喝酒的“老手”了。而且他的兜里從不缺錢,經常和同學一起去逛超市、下飯館。沒錢了,就從父母的錢包里拿。
對於他的行為,父母也從不制止。朋友看見了難免嘮叨兩句,可是哥哥卻振振有詞地說:“我們掙的錢,不給他花給誰花?”
由於平時出手大方,亮亮漸漸引起了學校周圍一些不良社會青年的注意,他們經常圍聚在亮亮周圍,教他抽煙、甚至逃課。從那以後,亮亮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起初,因為老師的督促,亮亮的父母還會象徵性地批評他幾句,後來見管不住他,索性也就不管了。
就這樣,受壞“朋友”的熏染,加之父母的放縱,亮亮的膽子越來越大,於是他開始曠課、逃學,最後在“朋友”的慫恿下參與了他們的偷盜、搶劫活動,結果被關進了少管所。
直到此時,朋友的哥嫂才忽然意識到,正是他們對亮亮的嬌縱才讓亮亮走上了歧途。他們為此悔恨不已。
聽完朋友的陳述,我感到無比痛心。在現實生活中,像亮亮父母這樣的人,其實並不少見。他們通常對孩子的一些錯誤、過失不予正視,認為孩子還小,長大了就好了,於是既不指出孩子的錯誤,又不對孩子進行正面管教。在孩子看來,這無異於父母默許了他的這些行為,於是他會變得更加有恃無恐。雖然目前結果並不像亮亮這般嚴重,但助長了孩子的缺點、錯誤和過失,不知道在哪一天就會釀成不可挽回的大錯。“小時候偷針,長大偷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孩子一旦取得優秀的成績,父母張揚得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反之,如果孩子有什麼缺點或者出現了什麼過失,父母就絕口不談,甚至有時候別人好心提出來,他們還反駁,說這樣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要知道,如果一直這樣包庇孩子,對他們的成長有害無利。
我曾經聽郭德綱講過這樣一個相聲段子。老師問學生:“圓明園是誰燒的?”
學生說不知道,父母立刻上來解圍道:“燒了就燒了吧,我們賠還不成嗎?”雖然這只是個笑話,但是也從側面說明,不管孩子出現什麼問題,有些父母總是積極主動地為孩子承擔責任。然而,孩子終究會長大,我們也一天天老去,不可能替他們擔責一輩子。
《觸龍說趙太后》一文中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可見,對孩子真正的愛一定是為他們的將來作長遠打算,對他們未來的人生負責。所以從現在開始,如果孩子做錯了事,身為父母既不能毫無原則地縱容,也不能隨意打罵。而是耐心幫助他們分析,讓他們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吸取教訓,引以為戒。
規則就是規則,誰也不能擁有特權在兒子讀幼兒園時,有一個周末,學校安排了一場親子活動,邀請我和丈夫一起去參加。30多個學生加上近50名家長,場面很是壯觀。兒子一反在家的常態,儼然成了個小領導,替我和他爸爸安排“活兒”,我們也樂得配合。
親子活動進行到一半的時候,老師將所有的孩子分成6組,每組6人,讓他們扮演大人的角色。我和丈夫坐在一旁休息,不一會我就發現兒子他們那組似乎出了點狀況,只聽見其中一個孩子大叫:“你們都必須聽我的!”
包括兒子在內的其他5個孩子,並沒有理會那個憤怒的孩子。我好奇地繼續觀察着。那個孩子見大家都不理他,趕緊呼喚他的爸爸媽媽。孩子的父母本來就在旁邊,一聽到孩子的呼喚,趕緊上前詢問:“怎麼了朋朋,誰欺負你了?快告訴爸爸媽媽。”
孩子憤怒地指着其他5個小朋友說:“他們全部都欺負我。”
不等孩子父母說什麼,5個孩子不約而同地說:“我們才沒有。”
原來分好組后,老師讓他們自己選一個組長,然後再由組長給其他同學分配角色。大家正在興緻勃勃地討論由誰來做組長更合適。可是這個叫朋朋的孩子卻不高興了,他認為他應該做組長,大家應該聽他的,否則就不配合大家玩這個遊戲。
朋朋的父母了解清楚情況后,就跟其他5個孩子商量:“孩子們,你們都是聽話的好孩子,幫叔叔阿姨一個忙好不好?就讓朋朋當這次的小組長,活動結束后叔叔阿姨請大家去遊樂園玩,好不好?”
其中一個孩子立刻拒絕道:“不行!遊樂園我們可以叫爸爸媽媽帶我們去,但是活動一定要聽大家的。”
朋朋的父母見孩子們不肯合作,改變了策略:“你們怎麼不聽大人的話呢?”
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你幹嗎不叫朋朋聽你的話啊?”
這時候,其他孩子的父母也紛紛過去了,朋朋的父母轉而央求大人:“拜託你們跟自家的孩子說說,就答應我們朋朋這一回吧。這孩子在家的時候,我們什麼都依着他,他已經習慣了。”
其中一位媽媽面帶不悅地說:“我們孩子在家也是爺爺疼奶奶愛的,我也沒辦法。”
朋朋的父母繼續低聲下氣地央求其他孩子和大人。大人們也不好意思拒絕得太明顯,都以孩子為借口:“現在是孩子遊戲的時間,我們也不好勉強孩子,就讓孩子自己決定吧!”
結果其他幾個孩子都表示不願意跟朋朋玩了。朋朋惱怒地對父母發脾氣:“我要他們都聽我的!我要他們都聽我的!”
他的父母在一邊哄他:“朋朋乖,爸爸媽媽都聽你的,回家后爺爺奶奶也都聽你的。”
最後,老師過來才讓朋朋歸了隊,但是孩子們明顯不太願意跟朋朋玩,朋朋在小組裏看起來很孤單。老師跟朋朋的父母說朋朋平時在學校就不太合群,孩子們都不願意跟他玩,家長平時要注意家庭教育。雖然朋朋的父母連連點頭說一定會注意的,但是我從他們的神態中感覺到,這可能是他們一貫的反應而已,回到家肯定依然如故。
從朋朋父母的態度上不難看出,朋朋在家裏肯定是“一家之主”,全家人都得以朋朋的意志為轉移。其實,這個問題在現代獨生子女的家庭里普遍存在,只是有的輕一些,有的重一些,而朋朋顯然屬於比較嚴重的情況。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會有以下幾種必須:有好吃的,首先想到的是給孩子吃,絕對不會先考慮自己;有什麼好穿的,肯定也先緊着給孩子,自己怎麼樣都無所謂!孩子有什麼需求,盡全力去滿足;為了哄孩子高興,玩遊戲的時候故意輸給他,生怕他受一點點委屈。總之,孩子在家裏就是太陽,誰都得圍着他轉。他不需要體諒爸爸媽媽,不需要遵守規則,因為他的喜怒就是規則的評判標準。誰要是讓他不高興了,就好像犯了不可饒恕的錯一樣。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別說感恩,連一般的規則都不明白。並非他不懂道理,而是家長沒有教會他什麼是規則。比如在家裏,父母幫助了他,他不會向父母道謝,反倒覺得父母順從他、遷就他是理所當然的。如果誰反對他或者說個“不”字,那才是不對的。
可是這樣的孩子到了學校,首當其衝的感覺就是失落和不適應。因為老師不會獨寵他,小朋友們也不願意聽他的。於是他故技重施,結果發現在家靈驗的辦法到了學校一點兒都不管用。所以他只好回家對父母抱怨、發脾氣。
我記得有一次兒子拿着他的玩具輪船在小區的花園裏玩,一個孩子看見后,伸手去搶,想要把輪船佔為己有。兒子當然不肯,那個孩子就哭了起來,哭聲引來了他的媽媽。她一邊安撫自己的孩子,一邊勸我兒子把玩具輪船給她的孩子玩,還說她願意買其他更好的玩具給我兒子。可那玩具輪船是兒子心愛的生日禮物,他不願意被對方奪去,搖頭反對,並轉身向我求援。那位媽媽看見我后,跟我說願意花兩倍的價錢買下這個玩具輪船,叫我跟兒子商量一下,沒準他會聽我的話。
一般情況下,有些父母礙於情面,也為了顯出自己的孩子慷慨、大方,往往會半哄半逼着孩子讓出他喜歡的玩具。可我對這種做法很不贊同。一方面,這對對方的孩子沒好處——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只要父母出面,很快就能得到解決,久而久之,他會養成遇到問題就甩給父母的習慣;另一方面,會讓自己的孩子心靈受傷——孩子會覺得這明明是自己的東西,可爸爸媽媽都不維護自己,從而和父母產生隔閡。
所以,我沒有理會她的話,而是沖她笑笑,說:“這是孩子的東西,我做不了主。”
沒想到她聽了很不高興,還嘟囔了一句:“你怎麼連個孩子的主都做不了,還怎麼帶孩子啊!”
其實,以我對兒子的了解,我知道只要不是徹底奪去屬於他的東西,他還是願意分享給對方,大家一起玩的。於是,我走到那個孩子面前,對他說:“如果你也喜歡這個玩具輪船,可以好好跟他商量一下,讓他借給你玩一會兒。”
他大概知道哭鬧沒用,但又確實想玩這個玩具輪船,聽了我的話,他有點心動了。
可是正當他努力想着怎麼跟我兒子商量的時候,他的媽媽一把拽過他,說:“算了寶貝,不讓玩我們就不玩了。走,媽媽帶你去商場買更好的。”
看着他們離去的背影,我無奈地搖了搖頭。我覺得小孩子之間發生這樣的事再正常不過,而且原本可以藉此讓他們互相溝通、交流,成為朋友。但是,就因為那個孩子的媽媽站在自己的角度、顧及自己的顏面,最終讓孩子失去了這個對他成長有利的機會。
父母出於愛沒有原則地向孩子妥協,結果讓他成了家裏的“小皇帝”或者“小公主”,一不順心就哭鬧、打滾。這樣的孩子長大了,行為處事方面也會一點兒規則意識都沒有,甚至還會受到別人的排擠和嘲諷。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如此,那麼從現在開始,給他進行規則教育,讓他形成規則意識,不至於孩子長大出現不良言行時再感到後悔。
敬人者,人恆敬之
丈夫的公司組織員工郊遊,允許員工帶家屬,於是丈夫決定帶着我和兒子一起去。在車上,兒子認識了丈夫同事的女兒桐桐。桐桐媽和桐桐就坐在我和兒子前面的座位上,兩個年紀相仿的孩子不一會就熟絡了起來。在路上,桐桐媽一直苦口婆心地囑咐桐桐要聽話、有禮貌、不能隨便亂跑等。桐桐滿口答應,說自己“一定聽話”。但我看她漫不經心的樣子,感覺她根本就沒把媽媽的話放在心上。
我們到達郊外的度假村時,已經快中午了,到達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午飯。
10個人一桌,我們和桐桐坐在一起。服務員上菜的時候,我們這桌還有兩個人沒到。這時,我看見桐桐急不可耐地拿出筷子,把各盤菜嘗了個遍。桐桐媽打了一下桐桐的手,讓她等那兩位阿姨來了之後再吃。
這時,老公的一個同事客氣地說:“沒事,孩子還小,她想吃就讓她吃吧。”
見阿姨這麼說,桐桐更有恃無恐了,把自己最喜歡吃的水蒸蛋拉到自己跟前,並且不讓兒子和其他的小朋友吃,桐桐媽怎麼說都沒用。當看到其他人異樣的目光時,桐桐媽一陣羞愧。她一把抱起桐桐,走出餐廳,然後朝桐桐的屁股上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看到這裏,我忍不住了,走過去告訴桐桐媽,像桐桐這樣的孩子還處在自我意識萌發階段,更多地注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所以他們不懂吃飯的禮節是正常現象。通過打罵讓孩子記住和改變是最不可取的,要對孩子進行正向的引導,比如讓她換位思考,好吃的在別人那裏,不讓她吃,她會怎麼樣。
禮貌是人們為了表示自己對周圍人的尊重而採取的主動約束自己的行為。我們教孩子要懂禮貌,比如見到長輩要主動打招呼,給他人造成不便要道歉,接受別人的幫助后要感謝對方……這是每個人都應遵循的基本規則。因為敬人者,人恆敬之。我們只有對周圍人有禮貌,他們才會對你有禮貌。
可在現實生活中,由於父母的溺愛,更多的孩子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他們凡事都要以自我為中心,做任何事情既不考慮他人,也不計後果。
有的父母說,孩子學習好就行了,懂不懂禮貌沒有那麼重要。對孩子的“無禮行為”掉以輕心。還有的父母認為:“孩子還小,長大了就知道了!”對此,我想說,如果我們對孩子不講禮貌的行為熟視無睹、聽之任之,那麼他們長大后在人際交往方面就會遇到重重阻礙,更不利於事業的成功。因此,我們一定要把教孩子懂禮貌、尊重他人當作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
由於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我們在教孩子懂禮時,最好“言傳身教”,少講“大道理”,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比如,我在教育兒子時,會告訴他公文包是爸爸的,化妝盒是媽媽的,未經允許不能隨便亂動等。同樣的道理,書包是兒子的,不經他允許,我和丈夫也不會隨便翻看。
此外,我們還要拿出足夠的時間,認真、耐心地教孩子打招呼、用餐等基本禮儀。如果孩子一時學不會也不要勉強,我們要有耐心。孩子都有高超的模仿能力,我們將一些禮貌行為演示給孩子看,孩子就會以此為範本進行模仿,然後形成習慣。
對於桐桐在餐桌上的不禮貌行為,桐桐媽及時將她帶離是正確的做法。但是,她動手打桐桐,不僅不能解決桐桐不懂禮貌的根本問題,反而有可能讓桐桐產生逆反心理而跟她對着干。因此,我建議桐桐媽可以試着這樣做:首先,桐桐媽應先對打桐桐的行為表示歉意,並獲得她的諒解。
其次,要告訴桐桐,她剛剛在餐桌上的表現是自私的、不受歡迎的。然後以尊重的態度和真誠的語氣與桐桐交流,讓桐桐懂得換位思考,體諒別人的感受。
最後,通過舉例引導桐桐,讓她真正意義上形成對“禮貌”的理解。
桐桐媽聽取了我的建議,收到了比較理想的效果。桐桐回到飯桌后,表現得禮貌多了,而且在郊遊的幾天裏,她變得像個小大人一樣,主動照顧比自己年紀小的弟弟妹妹,有好吃的也分給大家吃。不僅大人都誇她懂事,小朋友們也喜歡跟她一起玩。
消滅任性,拒絕為“熊孩子”之過埋單我曾看到這樣一則新聞:深圳龍崗愛新小區裏的54輛私家車被4名“熊孩子”
刮花,修理費加起來多達15萬元。事情發生了半個月,“熊孩子”和家長都沒有現身。這一則新聞引發了人們對“熊孩子”的關注。
其實,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這樣的“熊孩子”。每當面對他們任性的行為時,我不禁要問:到底誰來為“熊孩子”之過買下這昂貴的罰單?
現在的孩子十分懂得察言觀色,很多“熊孩子”在家裏和在學校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他們在學校里乖巧聽話,服從老師的管理和安排。可是回到家裏,由於父母和長輩的溺愛,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他們就成了任性的“小皇帝”,稍有不滿就大哭大鬧。而家長對孩子的所作所為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他們認為只要孩子高興就好了,所以孩子們個個“熊”氣十足。事實證明,這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個嚴重誤區。
朋友的孩子敏敏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小女孩,今年6歲了,爺爺奶奶都很寵愛她。可是因為大人的寵愛和遷就,她養成了任性、蠻橫的性格。
有一天,朋友跟我說,上個星期她帶敏敏去超市購物,買了許多食物和生活用品。敏敏在超市逛了一會兒覺得累了,就對她說:“媽媽,我坐在推車上,你推着我走吧。”可是,超市的推車已經不適合敏敏這麼大的小朋友坐了。於是她對敏敏說:“你是大孩子了,不能再坐在推車上。你再堅持一會兒,我們馬上就買好了。”敏敏根本不聽媽媽的話,立刻蹲在地上大哭大叫。朋友沒辦法,只好讓她坐在推車上。
朋友買好了東西,在排隊等待付款時,敏敏拿起購物推車裏的一袋零食,準備打開吃。朋友立刻制止她:“敏敏,這個媽媽還有沒付錢,要付了錢才能吃。馬上就排到我們了,你等一等。”可是敏敏不聽,她一定要馬上就吃。朋友批評她:“你這個孩子,一點兒也不聽話!”敏敏聽了,一邊哭着說“我就要吃,”一邊摔打購物車裏的東西。
朋友說:“當時周圍的人都看着我們,我覺得特別尷尬,特別丟臉,但又無可奈何。”
任性是很多孩子的通病,但孩子如此任性是與生俱來的嗎?當然不是!任性是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現象。隨着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通常會表現出大哭大鬧,不聽話等行為以達到自己的目的。此時,我們如果聽之任之,無原則地遷就和滿足孩子,他們的任性就會變本加厲。
那我們要如何正確處理孩子任性的行為呢?我給朋友提出了兩條建議,希望對她管教敏敏有一定的幫助。
第一,面對孩子的任性,要“冷處理”。
當孩子的無理要求遭到拒絕而歇斯底里地大哭大鬧時,我們可以採用冷處理的方法——不理睬,不勸阻,不責備,不爭吵,不解釋,不打罵。
兒子4歲半時出現了挑食的現象,我為了能改掉他這個壞習慣,每天都特意把飯菜準備得豐盛些。有一天中午,兒子說什麼也不肯好好吃飯了,原來他上午和我去逛超市,看到很多零食,於是他不肯吃飯,吵着要吃好吃的。我當然不同意,要求他好好吃飯。他開始耍起性子來,把碗裏的米飯一勺一勺地倒在桌子上。
我非常生氣,但沒理他,轉身拿抹布把桌子擦乾淨。他見我沒反應,變本加厲,大叫:“我不吃飯,就是不吃飯!”還把盤子裏的菜湯弄得滿地都是。我還是沒有理他,而是默默地把飯菜收好,去做我自己的事了。他見我不理他,便開始大哭。
後來他哭累了,便停了下來,走到我跟前,小聲地說:“媽媽,我餓了,我好好吃飯。”
這時我才回答他:“你去坐着等一會兒,飯菜涼了,我去給你熱一下。你知道你剛才做錯了嗎?”
他低着頭小聲說:“媽媽,對不起,我知道錯了。”
我說:“如果以後再發生剛才那樣的事情,媽媽也不會理你。如果你願意當一個講道理的孩子,媽媽才會理你。”
他連忙說:“我以後一定當一個講道理的孩子。”
需要指出的是,面對無理取鬧的孩子,我們在進行“冷處理”時,一定不要流露出心疼和遷就的意思。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一旦讓他察覺到我們的妥協,他就會變本加厲。我們只有表現得態度堅決,才能有效抑制他們的任性行為。
第二,對孩子的任性行為要有適當的懲罰。
當孩子不聽勸阻、一意孤行時,我們首先要和他們講道理。如果道理講不通,就應該給予他們警告。當警告也不起作用時,我們就應該採取適當的懲罰措施了。
比如取消零食,減少玩玩具的時間,禁止看電視等。
有一天,我做好了一桌飯菜,招呼丈夫和兒子吃飯,但是兒子正在玩玩具。
我讓兒子把玩具放下,吃完飯再玩。兒子卻說:“我要玩玩具,不想吃飯!”丈夫也要兒子趕快吃飯,可是兒子堅持玩玩具不肯吃。
我說:“你不吃,那我和爸爸先吃了,等會也不給你留飯,你也不能吃零食。”
兒子不理我,跑到一邊去玩了。我和丈夫吃完了后,丈夫對我說:“要不去叫兒子吃飯吧,小孩子不吃飯一會兒就該餓壞了。”我說:“不能慣着他,讓他長長記性。
再說一頓飯不吃對他也沒多大影響。現在不把他這個毛病改過來,以後吃飯更費勁。”聽到我的這些話,丈夫便沒再說什麼。我把飯桌和廚房收拾乾淨后,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兒子看到我真的沒有給他留飯,心裏很委屈,但這次餓肚子的懲罰讓他汲取了深刻的教訓。後來,只要到了吃飯的時間,他一定會按時吃飯,不會再為了玩而不吃飯了,因為他不想再體會餓肚子的感覺了。
孩子任性時,父母要先給予正確的引導,如果他們不聽,再對他們進行適當的懲罰,讓他們意識到任性的後果,藉此讓他們長記性。相反,如果孩子任性時父母置若罔聞、不當回事,或早或晚會為他們的任性行為“買單”。
孩子打人,你管得不對才是大問題一次和朋友吃飯時,她聊起了自己3歲的女兒婷婷。朋友說婷婷喜歡動不動就動手打人,或者咬人,還喜歡和其他的小朋友爭搶玩具,或者撕扯別人的衣服。
明明是個小姑娘,卻極具暴力傾向。
有一天,朋友下班剛回到家,婆婆就跟她說:“婷婷把小區裏的一個男孩給打了。”朋友聽后立刻將婷婷叫到身邊批評了她一頓,並對她說:“你要和小朋友好好相處,再打人的話,就沒有小朋友願意跟你玩了。”然而婷婷並不覺得自己做錯了,她還振振有詞地說:“誰讓他不把玩具給我玩。”
婷婷和爺爺奶奶在一起時也是這樣,稍有不如意,就會動手打人。有一次,婷婷想吃雪糕,奶奶沒有給她買,她就說:“我不喜歡奶奶了!”說完還打了奶奶一拳。
發現婷婷有喜歡打人的傾向後,朋友曾就此給她講道理,告訴她打人是不對的。但婷婷轉身就把媽媽的話忘到腦後了,依然我行我素。後來,朋友見講道理沒什麼效果,便狠狠地教訓了她一次,可是依然沒有什麼效果。這讓朋友很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才能讓婷婷改掉打人的毛病。
據新浪網調查,九成以上的孩子都會產生攻擊傾向,甚至有的孩子在受到攻擊后,會更加猛烈地報復對方。如果我們不予重視、任其發展,這種行為就會轉化為報復心理,甚至形成報復性人格。
因此,當孩子出現攻擊行為的苗頭時,我們要先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應該怎麼正確地處理,慢慢地提高孩子解決問題和人際交往的能力,保證孩子能夠身心健康地成長。
還有一種情況,孩子的暴力行為是受到父母影響的。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和別人發生衝突,對孩子也採取“棍棒教育”,那麼孩子就會認為暴力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當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他們也會以暴制暴。因此,想要孩子彬彬有禮,做父母的言傳身教很重要。
我的兒子長得又高又壯,為了防止他出現暴力傾向,我在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首先,讓孩子用行為道歉。
在兒子讀小學時,有一天,他和他的朋友文文在一起玩遊戲。不一會兒,他們就吵了起來。趁文文不注意的時候,兒子猛地從身後將他推倒在地。文文一下子趴在了地上,“哇”地哭了起來。兒子知道自己闖了禍,不知所措地站在一邊。
正在廚房忙碌的我聽到哭聲趕緊跑了過來,我一邊安慰文文,一邊嚴厲地批評了兒子,讓他向文文道歉。兒子馬上對文文說了一聲“對不起”。我又說:“你看文文哭得多傷心,光說‘對不起’哪行,快去拿紙巾幫文文把眼淚擦乾淨。”後來文文不哭了,我讓兒子帶文文去洗手間洗了臉。
慢慢地,文文不再難過了,他們又和好如初,繼續玩起了遊戲。
當孩子出現攻擊行為的時候,我們首先要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向對方道歉。但口頭道歉是不夠的,時間長了,孩子會覺得傷害了人,一句“對不起”就能解決問題。因此,我們不僅要讓孩子在口頭上道歉,還要用實際行動獲得對方的原諒。
其次,不要袒護孩子。
有一次,兒子在外面玩到很晚才回家。沒過多久,一個媽媽領着一個小男孩敲響了我家的門。我把他們迎進屋后,小男孩的媽媽語氣不善地對我說:“你兒子用石頭把我家孩子的頭砸破了。”說罷指了指小男孩額頭上的一處傷口。我問兒子是怎麼回事,兒子說:“他們幾個男生朝我丟沙子,我一邊跑,一邊撿石頭回擊,不小心砸到他的頭了。”小男孩也承認是他們先扔的沙子。儘管如此,我還是很嚴厲地批評了兒子,告訴他扔石頭是不對的。我並沒有因為兒子先受欺負就偏袒孩子,而是讓兒子向小男孩和他的媽媽道歉,並表示願意擔負小男孩的治療費用。
小男孩的媽媽在得知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后,也表示自家孩子有錯在先,讓小男孩向兒子和我道歉,這場風波就這樣結束了。
當孩子犯錯時,我們不要袒護孩子。小孩子們在一起玩,難免會有一些摩擦,我們沒有必要小題大做,而是要引導孩子勇於承擔責任、知錯就改,並積極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但需要注意的是,假如孩子經常發生暴力問題,並且還帶有惡意報復的性質,我們就要嚴加管教了,一定不能袒護孩子。
最後,教育孩子,說服為主,賞罰結合。
有一天,兒子和鄰居家的小哥哥一起玩耍時為了爭搶一個玩具動起手來。由於兒子搶不過小哥哥,情急之下他伸手打了小哥哥一巴掌。小哥哥委屈地哭了起來。兒子仍不罷休,伸出手來還想打。我趕緊制止了他的行為,並對他說:“不許打哥哥,打人不是好孩子!”然後,我讓兒子向哥哥道歉,可是倔強的兒子閉着小嘴就是不肯表示歉意。
後來,我把兒子帶回家,把好吃的東西、有趣的玩具都沒收了,並且規定兩天之內不許他出去找小夥伴玩。我對他說:“因為今天你打了人,還知錯不改,媽媽很生氣。你暫時不可以出去玩,必須待在家裏反思自己的錯誤。”兒子噘着嘴表示不滿,我假裝沒有看見,而是找了一本書坐在沙發上安靜地看起來。過了一會兒,兒子低着頭走到我面前,說剛才打哥哥是他不對。
我放下書拉着他的手說:“如果被打的人是你,你還願意跟打你的人一起玩嗎?”
兒子搖搖頭。
我接著說:“那你打了別人,別人同樣不願意跟你一起玩。而且你打了小哥哥,做錯事還不認錯,媽媽很失望。”
兒子趕緊說:“媽媽,我以後再也不打人了,你帶着我去給小哥哥道歉吧。”
孩子出現攻擊行為時,我們可以先警告他:“這樣做是不對的!”然後循循善誘,跟他講道理。如果孩子還是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我們就要對他給予懲罰,絕不能遷就、縱容他。
總之,孩子打人,我們一定要管,還要管得對。
別以為是孩子就可以膽大包天、為所欲為兒子的同學小宇是一個膽子特別大的孩子,據說他5歲起便總會做一些讓爸爸媽媽擔心的事。比如學鄰居哥哥從高高的台階上往下跳,扭傷了腿。還有一次拿打火機點燃木棍,竟然將手上燙出了一個大大的水泡。媽媽批評他:“跟你說過多少次了,小朋友不能玩打火機!看,把手燙傷了吧!”小宇竟然說:“不要緊,過幾天就好了。”
有的孩子天生膽大,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爬牆、上樹、擺弄插座等,絲毫意識不到會發生危險,而且他們總是很樂於嘗試,即使受傷了也覺得無所謂。
我認為,孩子有探索精神是好的,但是孩子這種“冒險”精神卻讓家長提心弔膽,生怕他闖禍或者發生危險。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採取一些安全措施以保證孩子的安全,比如在車上安裝兒童座椅,在家用電器上加裝兒童鎖等。但是即便有了這些安全保障措施,我們也絕不能放鬆警惕,因為喜歡“冒險”的孩子對這些根本不管不顧。所以,我們一定要負起監護人的責任,既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又要防止孩子在探索中受傷。
面對愛冒險、膽大的孩子,我們要怎樣引導他們遠離危險,保護自己呢?
首先,要告訴孩子做危險事情的後果。
面對膽子大、愛冒險、喜歡刺激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區分清楚什麼是刺激,什麼是危險,並且要說明做危險事情的後果。當孩子已經因為做危險的事而受傷時,家長也要抓緊時機教育孩子下次遠離危險。總之,家長要不厭其煩地提醒,千萬不要怕麻煩。事前麻煩總好過事後後悔。
朋友的女兒勤勤很喜歡小動物,對小動物充滿好奇,卻把握不好與小動物的距離。她跟媽媽去市場,見到螃蟹都要去摸一摸,結果被螃蟹把手夾傷了;見大公雞的雞冠很漂亮,便伸手去摸,結果被雞啄傷了手指;非要跟路邊的流浪小貓“握手”,結果被貓抓傷了手臂……類似的事情數不勝數,朋友制止過她很多次,卻沒什麼效果。只要看到小動物,勤勤還是會主動湊上前去。
朋友跟我說:“前天,我和勤勤在公園裏散步,看到一條小狗,還沒等我反應過來,琴琴就飛快地跑過去拍了一下小狗的頭部。小狗被琴琴突然的舉動激怒了,面露兇相地發出了低吼聲,我嚇壞了,趕緊把勤勤拉開。告訴她:‘狗狗生氣了是會咬人的,而且你還要打針!’她好像被我嚇到了,有些恐懼地看了看旁邊的小狗。我摸了摸她的頭說:‘小狗正在自己玩耍,你跑過去拍它一下它會不開心的,它不開心也許就會咬你。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在玩耍,有個小朋友突然跑來拍你一下,你也會生氣的,對嗎?’”
聽了朋友的話,勤勤知道了盲目攻擊小動物的危險性,也知道了要和動物保持適當的距離。從那以後,她再也不隨便亂摸小動物了。
其次,在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知道事情的危險性。
很多孩子都具有逆反心理,當他們的冒險行為遭到阻止時,往往會心生不甘,並在心底盤算一定要再次尋找機會繼續他們的冒險行為。如果父母察覺不到孩子的異樣情緒不加以疏導,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做客,她的兒子東東在我們的身邊玩耍。突然他拿起一根小鐵絲準備去捅插座,想看看有沒有電,幸虧被朋友及時發現,才沒有釀成悲劇。
東東被拉開后,不情願地瞪着媽媽。朋友對他說:“東東,你是想看看插座里有沒有電,是嗎?媽媽幫你找一個更好玩的!”說完朋友拿走了東東手裏的小鐵絲,給他找了一支試電筆。
朋友教東東使用試電筆,當試電筆插進插孔時就會亮起來,而把試電筆拿開后,試電筆就不會亮了。東東馬上被吸引住了,他對朋友說:“媽媽!這個東西太神奇了!”
朋友趁機告訴東東這個神奇的東西叫作試電筆,是專門用來檢測電線和插座是否有電的一種工具。東東饒有興緻地觀察着手中的試電筆。
朋友接着對東東說:“你知道媽媽為什麼不讓你用鐵絲檢查插座是不是有電嗎?那是因為電是非常危險的東西,你拿着鐵絲插進插孔里,電就會順着鐵絲傳到你身上,會把你電死的。”
東東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后,問道:“為什麼試電筆就不會把電傳到人身上呢?”
朋友讚賞地說道:“寶貝你真愛動腦筋!真棒!你看看試電筆外面包著的一層什麼呀?”
東東摸了摸試電筆,回答道:“是塑料。”
朋友解釋說:“對,就是塑料,塑料會阻擋住電。我們用手拿着有塑料的這一頭,就不會觸電啦。”
東東聽了朋友的話,認真地點了點頭,說:“我再也不用鐵絲捅插座了!”
我的朋友是一位智慧的媽媽,她通過使用試電筆,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讓孩子知道了電的危險性。
孩子是脆弱的,對危險也沒有正確的預防心理,所以,家長要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讓他們樹立安全意識,在探索的過程中學會保護自己。
切勿為孩子的“自私”喝彩
我的鄰居最近很為自己的兒子苦惱,因為他們5歲的兒子非常自私。不管是在家裏還是在外面吃飯,若是有他喜歡吃的菜,他總是要把菜盤端到自己的跟前,別人誰也不能吃,他自己一個人霸佔;他自己的玩具誰也不讓碰,別的孩子玩一下再還給他都不行;看電視時,他總是一個人想看什麼就看什麼,別人要是換了頻道他就會大哭大鬧;他想出去玩時一定要讓爸爸媽媽帶他去,不管他們是要上班還是累了想休息,否則他就會滿地打滾。
鄰居語氣無奈地說:“為兒子付出了那麼多,沒想到他卻如此自私,從不考慮爸爸媽媽的感受和需求。”
聽了鄰居的抱怨,我語氣篤定地告訴他們:懂得分享、照顧他人的感受並不是孩子天生就會的,這需要家長適當地引導和教育。
自私的孩子總是不招人喜歡的。而這種性格一旦養成會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鄰居迫切地問我,要怎樣做才能讓孩子學會分享、關心、體諒別人?於是,我向他們分享了我的經驗。
首先,要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所謂同理心,是指理解和感受對方的情緒和情感,就像感受自己的情緒情感一樣。具有同理心的人常常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設身處地地體會對方的感受和想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就是要時常教育孩子設身處地地考慮對方的需求和感受,能夠體諒並接納對方的需求和感受。
自私的孩子常常是缺乏同理心的,這類孩子只會考慮並努力滿足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而不能理解並接受對方的感受和需求。
我兒子7歲時,有一個很要好的夥伴,叫成成,兩個孩子經常在一起玩。有一天,成成的媽媽帶着成成又一次來我家玩,成成抱着爸爸新給他買的一個電動玩具小熊。這個電動小熊會唱歌、會跳舞,成成很喜歡。我和成成的媽媽在客廳里聊天,兒子則和成成在房間裏玩。兒子看到成成的電動小熊也想要玩一玩,可是成成說什麼也不讓他玩。情急之下,兒子就伸手去搶,成成急得大叫。
在搶奪中,兒子把成成的電動小熊摔壞了。於是,成成便生氣地拿起兒子的遙控汽車狠狠地摔到了地板上,汽車的車燈頓時被摔落了,車輪也掉落了一個。
戰爭一觸即發。我趕緊跑過去拉開他們兩個,平復了情緒后,我問成成和兒子為什麼打架。兩個人爭先恐後地向我“告狀”——都在指責對方的過錯。
弄清緣由后,我對兒子說:“你的汽車被成成摔壞了,你是不是很難過?”
兒子抽泣着點點頭。
我接著說:“可是你把成成的小熊摔壞了,他也會很難過的啊!如果你是成成你會怎麼做呢?”
兒子聽了我說的話,好像明白了什麼,他停止了哭泣,走過去給成成擦起了眼淚,並安慰成成說:“成成不哭,我把我的玩具送給你。”
看着這兩個稚氣的孩子,我和成成媽媽笑了。我對兒子說的“摔壞成成的小熊”喚起了兒子的同理心,他的理解是,成成的玩具壞了他也會傷心。這才有了兒子給成成擦眼淚並安慰成成的舉動。
當孩子的行為傷害到別人的時候,我們可試着讓孩子理解一下別人此時的感受和心情,這樣就可以有效地培養起孩子的同理心。
其次,讓孩子知道別人也有各種需求。
孩子的自私行為很多時候是因為他並不知道別人也有各種需求和感受,他不了解自己的自私舉動會給別人帶來什麼樣的傷害。這樣一來,他就很難照顧到別人的需求和感受,而一心只想着滿足自己的需求。
很多父母對孩子總是表現得很無私,他們甚至用謊言來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
我的鄰居就是這樣,比如家裏買了好吃的,他們自己捨不得吃會全部給了孩子,並對孩子說:“你吃吧,爸爸媽媽不喜歡吃這個。”然而,父母總是在孩子面前掩蓋自己的真實需求和感受,久而久之很容易讓孩子變得自私自利。
我曾經在網上看到過《媽媽喜歡吃魚頭》的故事,讓我感觸很深,我寫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同時也想點醒一下那些愛說“謊言”的父母:孩子小時候,媽媽每次做了魚,總是把魚身上的肉全都給孩子吃,而自己只吃魚頭。當孩子懂事地把魚肉讓給媽媽吃的時候,媽媽又把魚肉夾回給了孩子,並笑着說:“孩子,你吃吧,媽媽不喜歡吃魚肉,只喜歡吃魚頭。”
後來,這個孩子每次吃魚,都習慣性地把魚頭讓給媽媽吃,並說:“媽媽喜歡吃魚頭。”
媽媽用謊言掩蓋了自己的需求,她是無私的,但她的無私卻換來了孩子的自私。父母愛孩子,就要讓他們學會去關心、愛護他人,不能做什麼事情都只想到自己。要知道,父母過度泛濫的愛並不是真正的愛,別用自己的無私換來孩子的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