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父母格局有多大,孩子就能走多

第六十四章《父母格局有多大,孩子就能走多

第五章得失:我們努力不是為了贏誰,而是做更好的自己

有競爭就有輸贏,父母如果特別計較勝負,孩子就往往輸不起,一輸就鬧脾氣,還容易性格膽怯、害怕競爭。為此,必須得讓孩子明白,參與比勝負重要,過程比結果重要,超越比得失重要。輸贏不是做一件事的目的,盡全力努力了、爭取了,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棒,這本身就是最好的犒賞!

沒關係,你剛剛做得真的很好

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成績門門優秀,德智體美樣樣出色。於是,有些父母每天都在孩子面前說,“你要努力學習,要取得好成績啊”“你要好好表現啊,不能比別人差”。一到考試的時候,這些父母通常比孩子還着急,不厭其煩地囑咐孩子要考好,不能出差錯。即便孩子參加一個小比賽,這些父母也耳提面命地囑咐孩子要好好表現,不能失敗。而一旦孩子考試失利了,這些父母就開始責備和批評孩子,“你怎麼這麼不認真?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這究竟是為什麼?為什麼你失敗了”,甚至有些父母會當著孩子的面表現出失望的情緒,抱怨孩子沒出息。

雖然沒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我們也能理解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和希望。但是這樣的做法,對孩子的教育往往是有害無利的,甚至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對失敗產生恐懼心理。

父母要知道,沒有誰能事事成功的,也不是任何事一次就能做好的。孩子只是孩子,他們的能力有限,生活經驗也有限,不可能凡事都成功。即便是對我們成人來說,也不能保證自己凡事都能成功。那麼為什麼非要要求孩子如此呢?更何況,父母如果時常給孩子灌輸只能贏不能輸的思想,孩子就會加重心理負擔,拒絕或是恐懼嘗試,不管做什麼事情都畏首畏尾。

所以說,父母應該給予孩子積極的引導,讓他們知道很多事情,參與比

得輸贏更重要,過程比結果更重要。這樣一來,孩子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願意參與和嘗試更多的事情。而當孩子遭遇失敗的時候,父母更不應該責怪和抱怨孩子,而是對他們說:“沒關係。你剛剛做得很好。輸了也沒有什麼,只要你儘力了就可以了!”如此,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才能逐漸地面對失敗,養成不懼怕失敗,努力奮起的好心態。而只有擁有這樣的心態,孩子才能變得越來越棒。

小濤是一所重點中學的學生,成績優異,考試時常是班級的第一名。對於孩子這一點,父母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在親戚和其他家長面前也很有面子。到中考的時候,人人都說這孩子肯定能考上重點高中,“中考狀元”的名銜也沒跑了。可是等到成績公佈之後,別說是“中考狀元”了,他的成績離第一名、第二名差了十幾分。雖說是考上重點高中沒問題,但是這讓期待過高的父母也有些失落。

小濤也好不到哪裏去,他感覺非常傷心和失落,為什麼這次發揮會失常呢?他心裏想:“爸爸媽媽肯定對我非常失望,不僅沒有獲得“中考狀元”的稱號,分數還和人家差了那麼多!”

可是,父母並沒有批評和抱怨孩子,因為他們也看到了小濤的失落,因為他們也知道孩子並不是平時沒有努力,也不是發揮失常了,只是那兩個同學超常發揮了而已。媽媽對孩子說:“沒關係,你這次考試做得非常好!雖然沒有得到“中考狀元”,但是發揮了以往的水平。你儘力了,並且做到了最好的自己,並沒有什麼可傷心和抱怨的。”

小濤還是情緒低落地說:“可是,我平時都是第一啊。這關鍵時刻卻掉了鏈子,輸給了其他人!”

媽媽溫和地說:“誰的人生路上總能夠一帆風順呢?生活中,有競爭就有輸贏,不可能你總是拿第一名。我們沒有必要太過在意這次失利。只要你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這次的失敗,以後更加努力地學習,那麼它就會讓你更出

色!可是如果你心中始終忘不了它,無法戰勝它,那麼你可能在以後的學習中永遠也無法超越別人和自己!”

自此之後,小濤更加努力地學習,並且制訂了合理而周密的學習計劃。在他的努力下,他的各科成績都非常優秀,始終名列前茅。最後,在高考中,小濤終於圓了自己的“狀元夢”,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理想的學校。

或許,在成人的眼裏失敗一次並沒有什麼,但是如果孩子把成敗看得太重了,那麼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會被無限地放大。因為孩子的年紀還小,心理承受能力還不夠強大。當他們無法調節這種負面情緒的時候,心裏就會變得脆弱、敏感,下意識地逃避。這個時候,父母如果不給孩子鼓勵,幫助孩子走出負面情緒,反而還打擊孩子的信心,或是埋怨孩子,那麼孩子恐怕永遠也走不出失敗的陰影。

作為父母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面子而過於在乎孩子的輸贏,而是應該教育孩子正確地面對失敗,告訴孩子一次失敗並不代表他不努力,只是成功還距離他遠了那麼一點。只要他努力了,並且將這次失敗看成了提升自己的機會,那麼下一次的成功就會越來越近。

小濤的媽媽是聰明的,更是智慧的。正是因為她能夠給予孩子積極正面的教育,消除孩子消極負面的情緒,告訴孩子“你做得非常好,發揮了正常的水平”,才讓孩子恢復了信心,並且重新燃起了鬥志。試想,她如果抱怨孩子給自己丟臉,或是批評孩子發揮不好,那麼小濤或許就這麼消沉下去了,甚至會失去了信心,從此一蹶不振。

所以說,很多時候,孩子將以什麼樣的態度和方式來面對得失成敗,關鍵在於父母的態度。如果父母給予孩子積極的鼓勵,那麼孩子就能勇敢地走出被失敗籠罩的天空,重新走向成功。但父母太過於計較成敗,總是給孩子灌輸負面的情緒,或是過於苛責孩子,那麼再優秀的孩子也會灰心喪氣,難以重新振作了。

得當孩子因為失敗而沮喪的時候,身為父母,大聲地告訴孩子:沒關係,你剛剛做得非常好,一次失敗算不了什麼,只要過程中你努力了,那麼就問心無愧。然後幫助孩子找到失敗的原因,鼓勵他勇敢站起來,再次嘗試!

人生是一次長跑,暫時落後怕什麼

有人喜歡把人生比喻成一次長跑,有時候狀態好了,可能就跑快了一步,有時候狀態不好了,可能就落後了一些。但是暫時的領先,並不代表着最先達到終點,暫時的落後也並不代表着失去了成功的機會。在這漫長的道路上,暫時落後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只要全力以赴,加快自己前進的步伐,終究會獲得最後的勝利。

然而,我們現在的孩子太看重輸贏了,常常因為一次的失敗或是暫時的挫折而做出極端的行為。網絡上,總是不乏這樣的新聞:某個孩子因為成績差,受了老師的批評,而離家出走;一個成績優異的學生,因為一次考試沒考好而想不開,跳樓自殺;某個孩子因為比賽失敗,而鬱鬱寡歡,失去了再次嘗試的信心和勇氣……

為此,父母和老師們開始困惑,整個社會也開始擔心,我們的孩子究竟是怎麼了?難道就這麼禁不起失敗和打擊嗎?

實際上,就是父母給孩子的愛太多了,以至於讓他們缺少了獨立面對挫折的勇氣和膽量;就是因為父母的得失心太重了,總是希望孩子能夠事事爭第一,事事都成功,以至於孩子太看重輸贏,產生了輸不起的心態。一旦遭遇了失敗,或是成績落後於人,就鬧情緒、萎靡不振,嚴重的還想不開、鬧自殺。

得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困難和失敗,也並不一定每次都贏得第一。父母應該讓孩子們明白,人生是漫長的,經歷失敗和挫折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成功也並不是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目的。只要儘力了,爭取了,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秀,那麼就是最大的收穫。

林肯就曾經這樣說過:“此路艱辛而泥濘,我一隻腳滑了一下,另一隻腳也因而站不穩。但我緩口氣,告訴自己,這不過是滑一跤,並不是死去而爬不起來。”真正有大格局的父母,通常會讓孩子明白,一時的輸贏並不重要,暫時落後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只要父母教會孩子坦然接受面對,不放棄努力前行,那麼必將會走向終點,必將會收穫路上美麗的風景。

一個男孩非常熱愛足球,每天都在操場上練習射門,後來參加了學校的足球隊。由於他刻苦練習球技,又有一定的運動天賦,所以很快就成了球隊的前鋒。一次,球隊和別的學校比賽,儘管隊員們努力拚搏、全力防守,但還是在上半場落後了一分。

看見自己球隊落後,孩子們表現得有些急躁,這個男孩更是想要扳回一局。可越是如此,就越容易犯錯誤,在一次鏟球的過程中,他不小心絆倒了對方球員。裁判誤判了他,說他故意撞人,罰了他一張黃牌。這下,孩子更急躁了,和裁判爭執了起來,幸好教練及時制止了他的行為,並且讓他暫時休息一會兒。

休息的過程中,在場邊觀看孩子比賽的爸爸知道男孩現在太急躁了,太急於追平落後的一分了。於是,他悄悄地來到了孩子身旁,對孩子說:“我知道,你們暫時落後一分,我也知道你急着扳回一球。但是你越急躁就越容易失去陣腳,就越發揮不好,反而讓對方鑽了空子。”

孩子着急地說:“可是,上半場很快就結束了。如果我們不扳回一分,下半場會很被動的。”

爸爸說:“沒錯,上半場才剛剛結束。下半場還有很多的時間,你又為什

么如此着急呢?暫時落後一分怕什麼,只要你們組織好進攻,會有很多破門的機會!可如果你們太計較這一分,亂了自己的陣腳,那麼就徹底輸了。”

孩子沉思了一陣,肯定地對爸爸說:“爸爸,我明白了。距離整場比賽結束還有很長時間,暫時落後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只要我們不放棄,就一定會贏得比賽。”

果然,等到再次上場的時候,孩子鎮定和從容了很多,又發揮了本來的水平。雖然他們輸了一分,但是士氣更激昂了,經過了幾次強有力地進攻,終於突破了對方的球門,追平了比分。而在這場比賽臨近結束的時候,男孩一個漂亮的射門,為自己球隊鎖定了勝局。

孩子心智發展還不成熟,抗挫折能力自然也沒有成人強,在經歷失敗和落後的情況時,難免心理有強烈的落差感和失望情緒,也難免失去再嘗試一次的勇氣和膽量。這個時候,父母太計較輸贏,責怪孩子表現不好,或是不能及時給予孩子應有的鼓勵,那麼孩子就會因此一蹶不振,甚至是因此想不開。

所以說,父母要及時給孩子鼓勵和支持,讓孩子走出失敗和落後的不良情緒,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它。而只有孩子心態平和了,才能重新恢復自信,才能敢於再一次嘗試。當然,除了鼓勵和安慰孩子,父母還應該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自己的情緒,給孩子一段心理的緩衝期和獨立的時間,學會接受他們不願意接受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耐心地等待,不要着急介入,比如孩子發泄情緒的時候,父母千萬不要干涉。這樣孩子才能變得更加堅強,更加相信自己。

事實上,怎樣面對成敗得失,是每個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必須面對的問題。而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正確,或是給孩子灌輸了錯誤的理念,那麼孩子就往往會輸不起,甚至是性格懦弱、害怕嘗試和競爭。所以,父母只要讓孩子明白,失敗並不可怕,輸贏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只要做好最好的自己就行

得了。這樣孩子才不會因為一時的成敗得失而或是欣喜,或是悲傷,或是得意,或是自暴自棄。

人生就是一次長跑,暫時落後又怕什麼呢!父母們,讓自己的孩子坦然面對失敗和落後吧!這才能讓孩子真正地成長,真正地變得強大起來!

我就是非贏不可

時常有父母抱怨,“每次和孩子玩遊戲,孩子就是非贏不可。只要我贏了他,不是鬧脾氣,就是喊着不算數,硬要重來……”“我們家孩子太爭強好勝了。每次參加比賽都不能輸,贏了就滿心歡喜,輸了就傷心好幾天”。

其實,孩子想贏不想輸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比別人強,獲得別人的認可和稱讚。尤其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他們並不了解輸和贏的真正意義,一旦發現別人超過了自己,會表現出情緒失落和不高興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孩子不管做什麼都非贏不可,輸不起,那麼就需要父母給予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了。

實際上,那些輸不起的孩子,通常都有一個心態不好的父母。這些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從小就給孩子安排各種各樣的功課。在學習上恐怕孩子落後於他人,給他們報英語班、作文班、思維拓展班;在才藝上也不能讓孩子輸給他人,不管是音樂、美術還是舞蹈、跆拳道,全部讓孩子學習。他們喜歡將孩子的成績當成是自己炫耀的資本,贏了就誇獎孩子聰明、能幹,輸了就指責和埋怨孩子笨、無能。

於是,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孩子內心便滋生這樣的想法:“我一定要贏”“我一定要超過別人”。而當某一次孩子輸給別人之後,便會承受不起打擊,自信心受到嚴重傷害,甚至滋生出極端的想法。

得某教育專家曾經講過一個故事,一個高二的學生性情大變,比往常更暴躁、易怒。原來,這個孩子在班級里的成績總是第一名,可到了這學期,第二名的同學成績突飛猛進,在期中考試中搶了他的第一名寶座。這一下,孩子承受不了了,多次向這位同學宣示:“我一定要贏了你,我才是永遠的第一名。”這個孩子甚至在日記中寫下了憎恨對方、“滅掉”對方的話語。

其實,比起輸贏,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讓孩子坦然面對輸與贏,才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應該做的事情。

樂樂從小就喜歡下棋,從四五歲的時候就跟着爸爸學習下圍棋。開始,為了激發孩子對圍棋的興趣,爸爸每次都誇獎孩子聰明,想辦法讓孩子贏了自己。果然,孩子在一次次“贏”棋的影響下,對圍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在爸爸的教導下,孩子的棋藝也是見長,並且參加了學校里的圍棋社。

幾年後,樂樂的棋藝有了很大進步,已經能參加一些比賽了。所以,爸爸為了進一步提高孩子的棋藝,便決定不再像以前那樣總讓着孩子,反而想方設法讓自己贏。這一天,爸爸和樂樂對弈,爸爸拿出了真本領,贏了樂樂很大一截。這時,樂樂卻承受不起了,他大聲質問爸爸:“以前每次都是我贏,這次你為什麼這麼快就贏了?”

爸爸說:“以前那是我讓着你,這次為了提高你的棋藝,所以我要動真格的了!”

樂樂還是不依不饒,還發脾氣扔了棋子,大聲喊道:“既然你以前都讓着我,為什麼現在不繼續讓着。不行,我就是非贏不可!”

爸爸這下生氣了,批評道:“以前我讓着你,是為了激發你對圍棋的興趣。現在你興趣有了,棋藝也高了,我就沒理由再讓着你了。我一直讓着你,你如何鍛鍊出真本事?再說,現在你可以參加比賽了,難道要所有人都讓着你嗎?你現在和我比賽就這麼輸不起,那麼以後怎麼參加各種比賽啊?”

聽了爸爸的一番話,樂樂的情緒逐漸平靜下來。爸爸接著說道:“我知道

你想要贏,但是贏並不是最終的目的。比賽有贏就有輸,如果你想要贏,就必須提高自己的棋藝,鍛鍊出自己的真本事!”

之後,樂樂再也沒有因為輸贏而情緒失控過,在和爸爸的對弈中,他每次都全力以赴,爭取贏過爸爸。但不管是輸還是贏,他都積極總結反省,不斷改變和完善自己的戰術。結果,幾年以後,樂樂的棋藝終於超越了爸爸,還在市裡舉辦的少年圍棋大賽中獲得了第一名。

樂樂之前這種心態就是典型的“輸不起”,其產生的原因就是爸爸之前一直讓着他,而且學校圍棋社的隊員都不是他的對手,以至於讓他形成了一種“我非贏不可”的心理。所以,一旦後來輸給了爸爸,他就無法接受了,產生了一些壞情緒。試想,如果當初爸爸沒有故意讓着他,想方設法地讓他贏,而是讓他及早體會輸的滋味,那麼或許樂樂就不會這麼晚懂得這個道理了。

所以,父母應該儘早讓孩子明白,有競爭就有輸贏,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渴望贏,但是並不是每一次都會贏。誰都有輸的時候,一個人只有以平和的心態面對贏,以坦然的心態面對輸,才能夠清晰、客觀地認識自己,才能夠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潛力。

雖然說,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所成就,但是父母也應該知道,所有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個特質,那就是輸得起。如果孩子現在有“非贏不可”的心態,輸不起,那麼將來則會輸得更慘。

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孩子也不可能一直贏。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沒有人能夠只贏不輸,培養孩子認輸而不服輸的品質,既可以享受贏的喜悅,也能夠經受起輸的考驗。更重要的是,父母應該給孩子內心播下積極樂觀的種子,使孩子面對贏局時不得意忘形,面對輸局時不灰心喪氣。當孩子正確看待輸贏,並且具備“輸得起”的品格時,才能更願意麵對解決問題的辦法,才能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

當孩子贏的時候,父母應該告訴他:“我知道你非常棒,不過贏了並不代

得表你做得完美,只有儘力做到最好才是正確的。”而當孩子輸了的時候,父母也應該及時給予孩子適當的安慰和鼓勵,告訴他:“我知道你輸了很不甘心。但是有比賽就有輸贏,只要你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不斷提升自己,將來總有辦法成功。”或是告訴孩子說:“這次輸不代表每次都會輸,有時候輸贏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在這個過程中收穫了什麼。”

相信,通過父母的教育和引導,孩子肯定會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勝敗輸贏。而孩子一旦做到了這一點,就獲得了真正的成長,就可以變得越來越優秀。

父母期待太高了,我總是達不到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絕大部分父母的心態,於是,從孩子剛剛出生開始,父母就對他們有了一大串的期待。期待孩子能比別人先走路;期待孩子比別人更聰明;期待孩子能上最好的小學、最好的大學,最後再出國深造;期待孩子優秀無比、出類拔萃,能在數學上獲獎,能在鋼琴上獲獎,能在體育上有所成績……

雖然說,父母期望孩子成才是可以理解的,可父母有沒有想過,如果父母期望過高,得失心太重,會不會讓孩子壓力太大,給孩子帶來過重的心理負擔,從而影響孩子的發展?如果父母期望過高,特別計較孩子的成績或是優秀與否,孩子會因為達不到目標而變得自卑、膽怯,甚至是心理失衡,走上了極端的道路。

事實上,父母的過高期待往往會有反效果,讓孩子感到精神壓力變大,甚至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有關人士專門對高考前的中學生做了抽樣調查,結果76%的學生對父母的過高期望感到疲乏,64%的學生感到擔心,36%的學生感到厭倦,甚至有10%的學生感到了恐懼,有想要逃離的感覺。

幾年前,發生了一件韓裔“天才少女”編造事件。這個小女孩在美國第一高中讀書,突然有一天她的事迹出現在人們視野中,被韓國媒體爭相報道。在報道中這個女孩同時被哈佛、史丹福大學錄取,而這兩所名校為了爭奪這

得位人才,竟然放下身段,甚至允許她每個學校各讀兩年,這在歷史上都是沒有出現過的。

因為女孩非常優秀,所以收到了哈佛大學某位教授的郵件,對她表示讚賞。就連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都親自打電話對她表示支持和鼓勵。一時間,女孩成了校園中最出名的人物,接受着無數人的讚賞,甚至是膜拜。她的父母也時常出現在新聞媒體的報道里。

很快,這個新聞傳到了女孩就讀的高中附近的韓國人社區,而在一片讚賞聲中也出現了質疑的聲音。於是在一番難度並不高的調查之後,真相大白。原來,所有的一切都是這個女孩自己編造的!包括滿分的SAT成績、哈佛、史丹福大學錄取通知書,以及扎克·伯格打給她的鼓勵電話。

最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那偽造的通知書是她自己提供給媒體的,目的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優秀,事實卻更直接地揭穿了自己的謊言。

事情真的太荒謬了。一個十幾歲的女孩,為什麼會撒下如此荒誕的謊言?是為了刺激,還是好玩?是為了虛榮,還是只是一時的惡作劇?

事實上,這與她父母的教育有直接的關係。我們可以坦白地說,這樣的結果就是父母畸形的教育造成的,是父母過高的期待,和近乎瘋狂的名校崇拜情結使然。女孩所上的高中在美國非常有名,雖然是公立學校,但是想要進入的話也必須要經過非常激烈的競爭。在學校中,每個孩子都被寄予了過高的期望,誰也不甘於人下。人們常說,這裏的學生只是被一所常春藤大學錄取都不足以令學生和家長感到滿足和自豪。只有那些橫掃八個常春藤大學的學生,才是所有學生的驕傲和標杆。

當然,女孩的父母也是如此。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而為了女兒更好地學習,母親還專門居住在學校附近,陪伴着她讀書。雖然女孩非常聰明,也通過努力進入了這所明星高中,但是畢竟父母預設的目標實在是太高了,她沒有能力達到和實現。或許是為了安慰父母,又或許是為了投其所

好,她編造了被哈佛、斯坦福同時錄取的驚天謊言。哪知道父母在虛榮心的驅使下,迫不及待地就把這個“喜訊”公佈於天下。於是,女孩只好陪着父母繼續編造着這個“天才少女”的神話,直到最後陷入醜聞的深淵。

事後,女孩的父親雖然說他為所有的事情負責,但是卻表明自己之前並不知道這些都是自己女兒編造出來的,還以為女兒患上了“說謊狂症”。難道,父母對孩子的行為真的沒有一點責任嗎?

其實,這個事件中,女孩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她雖然優秀,卻不足以滿足父母的期望;她雖然年少天真,卻被父母對名校的渴望和虛榮心迫使走上了錯誤的道路。

這個故事真的值得父母們深思和反省,反思一下女孩父母身上是否有自己的影子呢?現在很多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報以過高的期望,極力想要讓他們上名校、重點;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永遠的成功者,功課必須門門名列前茅,一旦落到第二名、第三名就嚴厲地批評;學習各種才藝,獲得各種獎勵,完全不顧及孩子的能力、個性、天賦。可就是這種家長的期望使得孩子對成功產生了不切實際的想法,甚至做出了那樣荒謬的事情來。

或許有些父母會這樣說:“如果不對孩子要求高一些,不給他們制訂遠大的目標,孩子能走上成功之路嗎?能做成大事嗎?”可是,事情往往不像我們所想的那麼簡單。雖然我們需要培養孩子成才,督促孩子好好學習,但是並不意味着將自己不切實際的期望壓在孩子身上。這除了給孩子心裏過大的壓力,對於孩子的學習和健康成長沒有太大的好處,甚至會傷害到孩子。

孩子畢竟是孩子,父母應該想一想,自己像孩子這麼大的時候,整天在做什麼?是不是每天嬉戲玩鬧,自由自在?所以,父母應該改變自己的心態,讓孩子走自己的道路,在關鍵時刻給予孩子支持和理解,以及寬鬆而自由的愛。如此,孩子才不會被父母過高的期望壓垮,才能幸福快樂地成長。

得放慢腳步,讓孩子慢慢成長

現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陷入了“功利誤區”。他們期望孩子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成才,迫不及待地想要孩子掌握所有有用的知識,甚至剛剛讓孩子學習某種技能就迫切想要取得成果。

還有很多父母讓孩子多學習知識,就只是為了讓孩子獲得那一紙文憑。比如,一些父母讓孩子學習跳舞、鋼琴,就是為了通過考級,在升學考試中獲得加分;為了讓孩子學習某種技能,而開始報選什麼英語速成班、“奧數”加強班等等。

事實上,這些父母太看重一時的得失了,太急功近利了,以至於忽略了孩子個性和興趣的發展。我們不否定,優秀的孩子需要培養,但是真正優秀的孩子並不是靠上各種補習班、強化班“惡補”出來的。同時父母這種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也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父母有必要知道,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孩子也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起來。而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不是只需要讓他們快速成才、快速掌握某種技能就可以了,更應該讓孩子培養人格道德、學習人際交往能力等多種能力。教育孩子是為了讓孩子健康地成長,將來成就自己最好的人生。而讓孩子學習知識和各種技能,是為了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真知,明辨是非,從而讓他更好地生存和生活。

如果父母過於看重結果,急功近利,那麼只能讓孩子走入歧途,致使孩子心靈受到傷害,難以健康發展。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我們努力並不是為了所謂的結果,也不是為了一時的輸贏,我們努力是為了享受這其中的過程,為了充實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正如意大利幼兒教育家馬拉古齊教導的那樣:“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應該給孩子足夠的時間,我們應該放慢腳步,我們應該學會等待!”

父母們不要誤會,我們所說的等待並不是任由孩子肆意發展,不是讓孩子坐等天上掉餡餅,也不是要急於取得教育成果,更不要逼迫孩子“儘快”成長。否則,這樣的教育只能與自己愛孩子的初衷相悖。

台灣著名成功學大師黑幼龍先生說:“養孩子就像種花,要耐心等待花開。”這完全是他教育孩子的心得。

黑幼龍次子黑立國小時候非常叛逆,不認真學習,時常在學校搗亂,學習成績更是一塌糊塗,甚至多次考試成績零分。這讓黑幼龍感到非常擔憂和着急,但是他卻不願意逼迫孩子用功學習,更不願意利用強制手段來懲罰孩子。因為他知道,除非孩子自己積極主動地學習,否則父母所有的強制和逼迫都是無效的,甚至會讓孩子更叛逆。

就這樣,黑立國時常闖禍,最嚴重的一次,他竟然出於好奇,在鄰家的一家超市偷了一雙手套,被當場抓住。黑幼龍並沒有像其他家長一樣打罵孩子,而是問清了事實的真相,然後很堅定地做了孩子的靠山。他對孩子說:“你犯了很嚴重的錯誤,需要認真地反省。但是,只要你認真改過,我們對你的愛就永遠不會減少。我不認為你是壞孩子,只是貪玩和調皮了些,只要你願意改正。”或許從那時起,黑立國就有了些改變吧。

到了高二的時候,黑立國參加了學校的摔跤隊,雖然他平時不愛學習、愛搗亂,但是在這裏卻是成績最好的隊員。和那些成績非常糟糕的隊員相比,教練自然喜歡和賞識他了,同時他也贏得了隊員們的喜愛和歡迎。第一次,

得黑立國發現原來成績好也能受到別人的喜愛和尊敬。於是他開始發奮學習,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學習上,成績突飛猛進,不僅順利考上大學,而且還是很難考的醫學院。之後,他繼續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成為學業上的佼佼者,更是在30歲那年被提拔為華盛頓大學醫院的副院長。

這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本來不被看好的孩子,居然獲得如此大的成績。其實,黑幼龍的一番話就是最好的解釋:“很多父母容易認為孩子學習成績差就沒有希望了,但是如果能夠慢慢地等待,耐心地教導孩子,孩子將來可能更優秀。”

對於小兒子黑立行,黑幼龍也是採取了這樣的教育方式。這個孩子從小就聰慧過人,不像二哥那樣叛逆淘氣,學習成績在全校都數一數二,大學則是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史丹福大學機械工程專業。但是,就在他大學快畢業,前途一片光明的時候,他竟然做起了當電影明星的夢。雖然黑幼龍知道孩子是異想天開,但是卻給了他自由選擇的權利。他鄭重地對孩子說:“如果你現在的夢想是當電影明星,那麼我同意你大膽地去嘗試一下。但是我建議你用一年的時間來嘗試,如果成功了,我就不再反對。如果不行,你就應該想好了以後做什麼。”

之後,黑立行毅然投身演藝事業,每天辛苦地練發聲、學表演,積極地跑劇組、試鏡。父親也是憑藉自己的人脈來幫助孩子,希望能夠讓孩子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一年後,黑立行沒有任何收穫,於是他醒悟了:夢想終究是夢想,自己沒有那方面的天賦,即便是浪費再多時間也是白費。他決定放棄自己的演員夢想,回到大學繼續學習。

對於很多人來說,黑立行好像是走了彎路,白白浪費了一年的時間。甚至有很多父母還會強烈地反對孩子做這樣的事情,因為這隻會讓孩子失去大好前途。可是黑幼龍卻認為這是對孩子更好的教育,只有給孩子自由選擇的權利,讓孩子為了自己的夢想去嘗試,才不會造成他的遺憾。即便是失敗了,

孩子也能懂得一定的人生道理。

黑幼龍是一位有智慧的父親,因為他知道什麼樣的教育是對孩子最好的。面對不愛學習、頑皮叛逆的兒子,他選擇了等待,等待着他成長,並給予耐心地教育,而不是強迫孩子好好學習,急切想要孩子提高成績;面對為了演員夢想而放棄大好前途的兒子,他也選擇了等待,給孩子嘗試的機會,而不是急切讓孩子追求所謂更好的事業。

不管到什麼時候,父母都不能太急於求成,迫切讓孩子儘快成才。如果父母操之過急,或是功利心太強,而實施了錯誤的教育方法,不要說稟賦一般的孩子了,就是擁有高超稟賦的孩子也會被扼殺掉。正如黑幼龍所說:“我們要對孩子進行慢養,這裏所說的慢養並不是時間上的慢,而是說教育孩子不要太擔憂、太着急。不求一時的速度與效率,不以當下的表現評斷孩子,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慢養,可以讓孩子發現最好的自己。”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在教育孩子方面也不例外。父母如果想要孩子成才成功,那麼就應該拋棄功利心,學會耐心地教育和等待。不要操之過急,更不要拔苗助長,否則只會害了孩子!

得贏了成績,卻輸了更多

在競爭激烈的今天,每個人都不想輸給別人,孩子也不例外。所以,現在的父母都非常注重孩子競爭意識的培養,希望孩子可以在將來獲得優勢。無疑,這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有利的,但是過多地給孩子灌輸競爭的思想,孩子往往就特別計較勝負,凡事都要爭一個輸贏,甚至為了贏而絞盡腦汁。

事實上,孩子太看重輸贏,其實是父母教育不當的結果。父母太看重輸贏,孩子往往就喜歡凡事爭個輸贏。而父母如果在生活中為了贏採用不正當的手段或是耍心機,那麼孩子也會有樣學樣,把輸贏看成比什麼都重要。

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把所有同學和朋友都看成是自己的競爭對手,在學習上想要贏,在評選班幹部上想要贏,就連平時小小的遊戲比賽都要贏了別人。由於存在了這種想法,有的孩子時刻懷着戒備心理,當同學有問題向他請教的時候,他是絕對不會提供幫助的。因為在他心裏,如果自己幫了別人,就是給他們超過自己的機會,自己就會輸了。有的孩子為了在考試中獲勝,不惜故意製造不愛學習的假象來麻痹他人,回到家裏之後再加班加點地學習。更嚴重的是,有些孩子因為太想贏了,對比自己學習好的同學產生嫉妒心理,故意說同學壞話或是聯合其他人孤立同學,甚至做出陷害同學的事情來。

這些孩子雖然贏了成績或是比賽,但是卻輸了更多的東西。因為他們對

所有人都懷有戒備心理,把所有人都當成敵人,所以一個朋友都沒有,也沒有人願意和他相處。當別人一起學習或是遊戲的時候,他只能躲在最遠的角落,孤零零地一個人。因為他心中只有贏,整天想着如何贏了別人,所以精神壓力越來越大,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少,生活也越來越不快樂。更重要的是,這些孩子還失去了正直的品質,以及良好的人生態度。

成成原本是一個開朗的男孩,和朋友相處快樂,生活也是自由自在。但是,自從上了初中之後,他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為了考取重點高中,把所有人都當成是敵人,每當看到別人的成績超過自己的時候,他就感覺不服氣和氣憤。時間長了,孩子滋生了嫉妒的心理,在各方面都想要超過別人,容忍不了別人比自己更優秀。

初二上半年,初三的校籃球隊隊長即將面臨中考,退出了校隊。於是,老師和同學們決定選出新的隊長。由於成成和另一位同學都是球隊主力,所以原隊長向老師推薦了他們兩人作為候選人,並且提議誰在之後的中學生籃球聯賽中表現優秀,就任命誰是新隊長。從進校隊那一天起,成成就把當隊長作為目標,眼下正是大好機會,他發誓一定要成功當選。可是,兩人實力相當,怎麼在比賽中出頭呢?

第二天,球隊進行賽前的加強練習,每個人都摩拳擦掌,希望在比賽中獲得優秀成績。看着同學們在球場上全力拚搶,成成想到了一個主意:在那位同學跳起投籃的時候,不經意地將對方撞倒。結果,這位同學重重地摔在地上,導致腳踝扭傷,不得不長時間休息。而成成因為在籃球聯賽中表現突出,帶領籃球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得到了隊長的位置。

這一次,沒有人發現成成的小伎倆,受傷的同學甚至還安慰他不要內疚和有包袱。這讓成成心中感到有些揚揚得意。從那之後,他一發不可收拾,只要是想贏就背地裏用些小手段,想辦法把對方“踩”下去。時間長了,同學們都發現了他的不擇手段和虛偽,於是不願意再和他交往。

得成成因此感到非常苦惱。父母詢問他原因,他才道出了真相。爸爸生氣地說:“你一個孩子怎麼這麼會耍心機,為了贏怎麼可以不擇手段呢?”這時候,成成大聲地反駁說:“我還不是和你學的!”成成的話讓父母啞口無言,不知怎麼反駁。

原來,在成成剛上初中的時候,爸爸升了職加了薪。成成感到非常高興,為有這樣出色的爸爸而驕傲。可偶然間,他聽到了爸爸媽媽的對話。媽媽對爸爸說:“你不是說,小宋升職的機會大嗎?竟然輪到了你,你真是太幸運了!”爸爸得意地說:“你以為這只是幸運啊!小宋還傻傻地當我是朋友,連我換了他的方案都不知道。像他這樣的傻子,能升職才怪呢!”聽了爸爸的話,成成才“豁然開朗”:原來贏是這麼簡單啊!而這也是成成變化的根本原因。

看到了吧,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重大的。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孩子成為為了贏而不擇手段的人,更不希望孩子成為不正直、沒有誠信的人,所以家長應該有大局觀,不要太看重得失成敗,更不能給孩子做壞的榜樣。

身為父母,應該明確地告訴孩子,雖然競爭是殘酷的,但是我們參與競爭並不僅僅是為了贏。即便是想要贏,也要光明正大,憑自己的本事去贏,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尊敬,將來才能在社會上立足。如果為了贏,而採取不正當的手段,或許能夠得到一時的成功,但是成功也無法維持下去,反而還會失去更多東西。

更何況,很多時候,參加比賽、享受比賽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而在學習這一方面,與獲得更高的分數、更好的成績相比,充分吸收知識、增長自己的見識並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用平常心來對待競爭和輸贏!要記住,努力是自己的,即便最後輸給了別人,努力也沒有白費,也會獲得一定的收穫。而只有如此,孩子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親子教育必讀指南(套裝共7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親子教育必讀指南(套裝共7冊)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父母格局有多大,孩子就能走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