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媽媽這樣立規矩,孩子最不會抵

第五十八章《媽媽這樣立規矩,孩子最不會抵

第六章表揚和批評的正確“姿勢”

———給孩子立規矩,表揚和批評必不可少

表揚對了,不立規矩也有好習慣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鼓勵,但在現實生活中,不知從何時起,父母開始對孩子進行模板式讚揚,脫口而出這樣的萬能句:“你真棒”“你好聰明”“加油哦”“好好乾”……諸如此類,我們輕車熟路,又萬事大吉。

其實,這類表揚語言有時已經成為習慣性反應,為表揚而表揚,僅僅是對孩子空泛的評價和判斷,具體哪方面棒、如何去做,卻隻字未提,容易顯得不夠真誠,所以不能引起孩子的共鳴,根本起不到激勵的作用。這樣的表揚多了,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毫無意義,甚至會適得其反。學會正確地表揚孩子,能讓媽媽在給孩子立規矩的過程中事半功倍。

比如,孩子很興奮地跟媽媽說:“媽媽,我這次考了100分!”媽媽也高興地回應道:“真棒!你真是太聰明了!”其實,媽媽這句話傳達出來的潛台詞是:你考了100分是因為你聰明,而如果你考不好,則是因為你笨。孩子也會因此給自己打上“我棒”“我聰明”的標籤,接下來,為了繼續得到“棒”“聰明”的評價,就只會選擇做自己有把握的事,上進心也會慢慢消失了。

這種情況下,如果媽媽給予如此回應:“太棒了!媽媽真為你高興!你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下次也要再接再厲啊!”即讓孩子把學習成果與態度和方法聯繫起來,也就是“誇努力,不誇聰明”,就高明多了。

海姆·吉諾特是一位臨床心理學家、兒童治療專家,他在一本書中記錄過這樣一個案例:

一個12歲的小女孩兒正在玩遊戲,剛玩到第三關,她爸爸對她說:“你太聰明了!你配合得真棒!你是個專業級玩家了!”可爸爸剛說完,女孩兒突然就不想玩了。她說:“爸爸覺得我是個很棒的玩家,但我能玩到第三關是運氣好。如果是靠我的努力,我可能連第二關都到不了。所以我最好還是別玩了。”

“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時,等於是在告訴他們,為了保持聰明,不要冒可能犯錯的險。”史丹福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如是說。所以,這位爸爸言過其實的不當表揚不僅沒有鼓勵女兒繼續挑戰更困難的任務,反而促使她選擇了放棄,因為在爸爸誇張的讚美下,她失去了抵抗不完美的能力,拒絕挑戰,害怕自己不能夠表現得像個“專業玩家”,會失去“聰明”的評價。

最近,身邊的朋友都在討論怎麼誇孩子最有效。比如,誇具體不誇全部,“謝謝你幫媽媽掃地”比“好孩子,你真棒”強;誇事實不夸人格,“摔倒了都沒哭,真棒”比“真是好寶寶”強……

孩子表現好,若父母誇得具體,誇他努力,孩子懂得了,下次還會這樣做;若父母誇得籠統,誇他聰明,孩子要麼容易以為“天生聰明、不需要再努力”,要麼在下次失敗後會深深地懷疑自己的能力。所以,誇孩子,有講究,值得為人父母者注意。

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孩子表現優異,按捺不住地想脫口而出“你真棒”“你好聰明”時,不妨借鑒一下美國小學老師制訂的這份關於表揚的“話術清單”,從中挑一句來替換掉吧!

1.你剛才很努力啊!——表揚努力

2.儘管很難,但你一直沒有放棄。——表揚耐心和堅持

3.你做事情的態度非常不錯。——表揚態度

4.你在______上進步了很多!——表揚細節

5.這個方法真有新意!——表揚創意

6.你和小夥伴們合作得真棒!——表揚合作精神

7.這件事情你負責得很好!——表揚領導力

8.你一點兒都不怕困難,太難得了!——表揚勇氣

9.你幫______完成了她的任務,真不錯!——表揚熱心

10.你把自己的房間/書收拾整理得真好。——表揚責任心和條理性

11.我相信你能做到,前幾次你說話都算數。——表揚信用

12.你今天參加活動時表現得很好!——表揚參與

13.你很重視別人的意見,這點做得非常好。——表揚開放虛心的態度

14.真高興你做出這樣的選擇。——表揚選擇

15.你記得______!想得真棒!——表揚細心

高段位的表揚,才能帶來積極的能量。快來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給出一個誠懇的、具體的、鼓勵滿滿的表揚吧!

孩子和你對着干,可能是在“求表揚”

亨特媽媽最近因為兒子的壞毛病頭疼得厲害。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亨特經常忘記把牙刷放到杯子裏,每次刷完牙,他總是順手就丟在洗漱池的枱面上,既不衛生也不整齊。

“亨特,你怎麼又把牙刷扔在外面了,我不是告訴過你,牙刷用過後要放到杯子裏嗎?”從衛生間傳出了亨特媽媽的喊聲。

亨特正在玩自己的玩具,聽見了媽媽的話就隨口應付說“知道了”。

亨特媽媽見兒子並沒有認真聽她說話,打算再強調一下,以鞏固效果。

“亨特,你過來一下。”

“幹嗎呀?”亨特很不情願地放下玩具走了過去。

“把牙刷放到杯子裏去!”

亨特很快放好,轉身就走了。

“以後記住了!”

“知道了!”

第二天,亨特把牙刷放到了杯子裏,還特意擺了擺位置,但是媽媽沒有注意到這個小細節,她把兒子擺牙刷的事看成了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媽媽的表現令亨特很沒有成就感。

第三天,牙刷又被亨特丟到了枱面上。

“亨特,你的壞習慣怎麼老是改不了。看,又沒有把牙刷放到杯子裏,怎麼搞的?”媽媽生氣地說道。

“我以為你不記得了。”亨特有點兒賭氣地說。

“什麼叫‘我不記得了’?”媽媽不解地問。

“因為昨天我的牙刷是放在杯子裏的,你什麼也沒有說。”

這個例子讓我想起了曾在一本書上看到的一件事:一位家長由於孩子吵鬧不休而火冒三丈:“你們就不能安安靜靜地玩一會兒嗎?”孩子答道:“我們當然能。只不過我們安靜的時候你根本沒注意罷了。”是啊,為什麼父母對孩子的缺點、退步如此敏感,立刻做出反應,而對他們的優點、進步卻這樣麻木,不加註意、不加表揚呢?

只要孩子有進步,哪怕很小,父母也應該及時表揚。當孩子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下決心改正時,父母一定要細心觀察,及時鼓勵,給予充分的肯定,絕不能無動於衷,視為理所當然。這樣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他們會覺得父母對自己的進步漠不關心,認為自己的努力白費了。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成就感。

青少年都有強烈的表現慾望,想讓別人了解自己,看到自己具備的能力。當他們表現良好、做出成績或者取得進步時,是十分希望得到肯定和讚許的。這個時候,他們幾乎將所有的精力和期待都放在了這件事情上,所有的興奮點也全部集中到了這件事情上。如果父母能及時發現,並予以表揚,孩子要求進步的動機就會得到強化,心理就會得到滿足。

表揚孩子的正性行為比責備他們的負性行為更有效。當孩子有了改正錯誤的意願時,除了讚賞和鼓勵外,父母還需要多一些耐心和寬容,不要用懷疑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的承諾,更不要諷刺挖苦。

所以,父母要經常注意觀察孩子的言行,一旦發現孩子做出良好的行為時,就及時給予表揚,使孩子的良好行為成為“習慣”,尤其是對於那些膽怯、缺乏信心的孩子,更應經常、適時表揚他們的行為。

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曾說過:無論什麼人,受激勵而改過,是很容易的。受責罵而改過,是不大容易的,小孩子尤其喜歡聽好話,而不喜歡聽惡言。

此外,父母及時的鼓勵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自強心。什麼是“自強心”?就是在自尊心初步形成后(相對短的時間內),能夠在邏輯思維基本結構創建期和豐富成長過程中,通過“比較心理”,在信息環境中呈現出更為強烈的“被重視性邏輯思維”外在表現的過程。

3歲半的曉曉很認真地畫了一幅畫。

曉曉:媽媽,你看看我畫的這個房子!

媽媽:媽媽正忙着呢,讓爸爸看看吧。

曉曉:爸爸,過來一下,看我畫的畫。

爸爸:爸爸正在畫圖紙,畫完就去看!寶貝先自己看會書吧。曉曉撇着小嘴,非常失望地盯着自己的那幅畫。

曉曉最近對畫畫非常感興趣,當她滿懷期待地把自己的新作品給爸爸媽媽欣賞時,因為沒有得到自己想像中的鼓勵或者肯定而悶悶不樂,這就是曉曉的“自強心”受到一定傷害的表現。

曉曉的父母也許不知道,他們無意間失去了一次增強曉曉“自強心”的良好時機。經常性地這樣應付孩子,容易使孩子的“自強心”喪失,也就更談不上對“自強心”的良好培育了。所以,當孩子主動呈現出“自強心”的表現時,父母一定要給予及時、適當的鼓勵。

曉曉:媽媽,你看看我畫的這個房子!

媽媽(認真觀看作品之後):曉曉畫得好棒啊!紅色的三角形屋頂、黃色的正方形窗戶,還有圓形的門。曉曉會畫這麼多圖形了呀?

曉曉:當然了,我是很優秀的哦。

媽媽:曉曉真厲害!爸爸,快來看咱們曉曉新畫的畫,顏色好豐富哦!

其實,我們可以感受得到,當孩子在某一方面有積極變化或努力表現的時候,來自外界的及時肯定和讚美會讓孩子感覺是真誠的,而且是有力量的。最重要的是,他在積極變化這個方向找到了力量,那麼孩子就會越來越好。

“戴高帽”法立規矩,給孩子向上的理由

人在一種良好的期望中生活,經常聽到期望的語言,就會變得非常自信。這時候心理和生理都會調整到一個積極、活躍的狀態,真的就能如自己所期望的那樣達到一個個目標。因此,每位家長對孩子都要有一個好的期望,適當地給孩子“戴高帽”就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這個“高帽”並不是虛假的表揚和一味的護短,而是“預支”表揚,為孩子的行為指明目標和希望,增強其信心。

當孩子猶豫要不要把零食和媽媽分享時,媽媽故意說他是個大方的好孩子,得到了鼓勵的孩子很可能就會因此而變得更大方。有時家長不用直接鼓勵,而是通過跟別人談話來讚揚孩子,讓孩子“不小心”聽到對他的讚揚,這樣的“高帽”增加了很多真實感,不僅讓孩子更加樂於接受,同時也能增強他的行動力。

小櫻生活在一個相對民主的家庭。她的父母都是高校老師,雖然平時對她的要求比較嚴格,但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尊重小櫻的意見,也十分重視對她各個方面的培養。在小櫻剛讀初一的時候,媽媽就任命她為“家庭管家”,讓她幫忙管理家庭事務,參與家庭決策。

過年前,家中的三位成員都想添置新東西。媽媽想買雙新鞋子,爸爸想買台新電腦,而她想買個新手機,三人各抒己見。

“我也覺得三個人的願望都滿足是最好的,但以咱家目前的經濟情況,這樣做的話接下來就可能要過一段拮据的日子了。”媽媽說。

“是啊,我們都明白。”爸爸和小櫻一致說。

“那怎麼辦?還是讓我們的‘家庭管家’來決定吧。我相信她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一定會做出正確的決定。”

小櫻聽后,想了很久,最終做出了決定:“還是先給媽媽買鞋子吧,否則凍着了怎麼辦?健康第一啊。之後,可以給爸爸買電腦,爸爸的工作需要它,然後再給我買新手機。”

聽到女兒的決定,父母由衷地感到高興。

與成人一樣,孩子也喜歡聽到讚美的話,希望得到認可,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更喜歡有人能給他“戴高帽”。小櫻的父母給了她一個“家庭管家”的頭銜,並且能經常為她創造管理家庭事務、參與家庭決策的機會。在小櫻看來,這不僅是父母尊重自己話語權的表現,也是父母對自己能力的肯定和信任,所以她很樂意接受父母的任命,並且在處理問題時能從“家庭管家”的身份來思考和做出決定。

此外,小櫻在擔任家庭管家的同時,還體驗了管理家庭事務、協調家庭成員利益的不易,從而能更好地體會到父母持家的艱辛和難處。另外,在這個過程中,她不僅增強了自信,而且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養和提高。

父母根據孩子的特點和優勢適當地給孩子“戴高帽”,並不是說父母可以任意地誇大孩子的優點,盲目地進行表揚。而是希望父母能以一種尊重和平等的姿態來對待孩子,突出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多給孩子一些施展才華的機會,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實現自我價值。

在運用給孩子“戴高帽”這種方式時,父母首先應該遵循適度的原則。“戴高帽”的讚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孩子及其能力的肯定,但在表達方式上卻帶有一些誇大的成分。如果過多地使用或是經常誇大孩子的表現,孩子就有可能因此而忘乎所以,變得異常驕傲,這對孩子的成長十分不利。

其次,父母應該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決定是否選用這種方式。對於那些內心羞澀、自信心不足的孩子,父母可以適當地使用“戴高帽”的方式,以激起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幫助他不斷進步;而對於那些平時就很驕傲、容易自滿的孩子,父母還是少用為妙。

每一次進步都值得表揚

每個孩子都像是一塊璞玉,都有成為人才的可能。但這塊玉是大放光彩還是失去光芒,完全取決於父母的教育。

張天今年讀小學六年級,可他的字一直寫得很潦草,筆畫不清。為了幫助張天,媽媽在徵詢他的意見之後給他報了一個書法興趣班。剛開始的時候,張天很有耐心,刻苦地練習。可過了不久,他的興趣慢慢減弱,在練習方面也遠不如原來專心了。

一天,媽媽見張天正在漫不經心地練習着,問:“兒子,最近感覺怎麼樣,學書法有用吧?”

“有什麼用啊!用毛筆練習真累,我是越來越沒有耐心了。而且毛筆字寫好了未必對鋼筆字有用,我不想學了。”張天說。

媽媽聽完,拿過張天的練習本一看,說:“嗨,還真是不錯,字明顯比以前進步了嘛!你最近的作業我也看了,字跡清晰,結構合理,比以前好多了,你怎麼說沒用呢?”

張天聽后,雖然有些懷疑,但心裏卻十分高興,一下子又找到了學習的熱情。

很多父母因為對孩子要求過高而難以看到孩子的細小進步,甚至當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理想的標準時就全盤抹殺孩子的進步,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做法。事實上,孩子的進步是階段性的,家長應該充分明白並理解這點,給孩子充足的時間,賞識孩子的每一個進步。只要孩子比原來有進步,就及時給予孩子肯定和讚揚,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很大的鼓舞,會讓他在進步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家長不妨對孩子說:“你每天都在進步。”這句話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尤其對那些調皮的孩子來說,是一種積極的鞭策。要知道,孩子受到什麼樣的對待,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受到的是能喚起孩子積極情緒的鞭策語言,他就能夠感受到一種寬容和助力,並表現出意想不到的進步。所以,如果家長想改變孩子,就應該不斷地往孩子的“大腦數據庫”中輸入積極的“編程”。

父母學會欣賞自己的孩子,及時賞識孩子的每一個進步是非常必要的,但在這個過程中,如下的一些問題也是父母應該多加註意的:

一、父母要始終保持一顆寬容的心

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孩子的優點,包容孩子的缺點,當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取得進步,哪怕是很小的進步時,父母也應該多肯定和表揚。在表揚孩子的進步時,父母也不要盲目而寬泛地讚賞。最好能根據孩子的表現,進行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表揚。

二、父母隨時都要看到孩子的進步

在孩子表現不好、遭遇挫折、感到沮喪的情況下,千萬不要打擊孩子的信心和積極性,而應該理解孩子的不佳表現,安慰孩子的不良情緒,這會幫助孩子重建信心,收穫勇氣。

金星的成績在班級里總是墊底,老師和同學們總是瞧不起金星,金星自己也放棄了。可是金星的媽媽卻一直不放棄,堅持鼓勵孩子。

“金星,你能做到每一次進步一個名次嗎?這次是倒數第一,我只要求你下次考倒數第二就可以了。”

金星在媽媽的鼓勵中,一點兒一點兒地進步着。等到五年級期末考試時,已進步為班級倒數第11名。可是升入六年級后的第一次考試,金星又考了倒數第一,金星非常沮喪。

“不要這樣沮喪,你看你這次的數學成績可是考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分哦。”媽媽對金星說,“不要放棄,下一次你可以考得更好。”

就這樣,金星在媽媽的鼓勵下重新獲得了信心。等到六年級期末的時候,他的成績已經屬班級的中等水平了。

父母日復一日地對孩子的細微處進行鼓勵,孩子也在不斷地提高他們的能力。孩子發現他可以把雜亂的屋子收拾乾淨,他能動手做一個禮物送給別人,他能寫出感人的詩篇等。所有的這些經歷,都會慢慢地積累在他的心中,沒有人能奪去,都可以在今後受到挫折和感到困惑時,帶給他安慰和鼓勵。我們相信,沒有孩子天生是一塊毫無光芒的石頭。只要父母留心孩子的每一次細小的進步,並用一種賞識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及時鼓勵孩子,孩子這塊玉總會有大放光彩的一天。

“中國式謙虛”,孩子不想聽

有一次,我帶着3歲的兒子小小費在樓下玩,遠處走過來一個牽着寶寶的阿姨。她女兒在外地工作,孩子就只能由老人照顧着。孩子叫亮亮,比小小費大1歲。亮亮的姥姥拿着畫板,看起來是要帶孩子上課去。

我帶着小小費走上前打招呼:“亮亮去哪兒呀?”

阿姨回答:“帶他去上美術課。”

“讓小小費看看哥哥畫的畫,好嗎?”我輕聲問。

阿姨遞過畫板。畫面上是一個紅色小屋,裏面手拉手站着三個人,滿滿的童趣。

“我猜,亮亮一定是想爸爸媽媽了,是嗎?”我看着畫說,“構思好巧妙,顏色也豐富,畫得真好!”

當亮亮帶着些許得意的小表情想要搭我的話時,阿姨連忙擺手:“一般一般吧。孩子嘛,有個愛好就可以了,也沒指望成畫家。給他找點事情做,隨便畫畫吧。”

姥姥說這話的時候,亮亮的大眼睛暗淡下去,不說話也不再讓我欣賞他的作品,扭捏着躲到姥姥後面,也不看我們。

我連忙打圓場:“畫得挺好的,亮亮真棒,加油啊!”

阿姨和亮亮的身影消失在遠方。我心裏不時浮現出亮亮那張失望的小臉和悄然暗淡的眼睛。得到了他人的讚美,卻得不到姥姥的認可。可見,亮亮當時的內心有多受傷!

我們在生活中或許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帶着孩子上街、逛商場玩耍時,身邊的人總會誇自己家孩子兩句,有誇外表可愛的,有誇聰明活潑的,有誇才藝出眾的,有誇懂事乖巧的等,五花八門的誇獎總是能令小朋友兩眼放光,卻總會迎上父母的一番委婉而謙虛的客套話。

大多數家長認為,孩子不能多誇,要謙虛一點兒,要收斂一點兒,這樣才不會驕傲。所以,面對其他人的誇讚,他們經常會給予謙虛的回答,過於否定自己的孩子。“不行”“差遠了”“一般”“勉強”等字眼,總是會成功地熄滅孩子滿滿的自信,在孩子渴望被讚揚的內心潑上一盆涼水。

長久下去,孩子就會信以為真,認為自己無論怎麼努力都還只是“一般般”“不太好”“差得遠”的狀態,就會因此而否定他們自己,從而形成一種自卑,這種影響對孩子是一輩子的。

其實,孩子有着很強的自尊心,他們都希望獲得讚揚,不希望被批評,特別是不希望在眾人面前被批評。所以,對於他人的稱讚,如果你認同,就可以真誠地回一句“謝謝”,適當地附和一下對方的讚賞;就算你不認同,也不要當面糾正,更不能當面說孩子的缺點。

上文中的亮亮姥姥如果回答:“這段時間他畫畫比之前更努力了,看起來有進步了!”用描述進步的語言替代“中國式謙虛”,就會帶給孩子足夠的信心和勇氣,鼓勵他去迎接更大的挑戰。

有一種反感,叫“別人家的孩子”

隔壁鄰居小明,期末又考了第一;

王大媽的孫女兒,鋼琴她過了十級;

我爸戰友的兒子,一口流利的英語;

我媽同事的女兒,有深厚的舞蹈功底;

……

地球上有一種孩子呀,

叫“別人家的孩子”!

可在我心底,

老爸老媽,我不想比!

這首曾經火遍網絡的原創歌曲《我只是個孩子》,讓不少人聽過之後都感慨:扎心了!一句“老爸老媽,我不想比”唱出了多少孩子的心聲。

小時候,爸媽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是我們特別討厭的一個人,帶給我們不小的壓力。如今成為父母的我們,是不是也繼承了曾經厭惡至極的“光榮傳統”,經常向我們的孩子發起“別人家的孩子”的攻擊,不厭其煩地要求孩子向“榜樣”學習?是不是背棄了曾經許下的“將來我的孩子,一定不讓他去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的誓言?

珞珞:“媽媽,我這次語文考了95分!”

珞珞媽媽:“很好,但是不要驕傲哦,優秀是沒有止境的。你看隔壁軒軒就一直很穩定,總是98分以上。”

可能,在珞珞媽媽看來,這種“激將法”“打擊式教育”不僅能夠激勵珞珞奮勇向前,而且能夠防止她驕傲自大,不思進取。實際情況呢?“別人家的孩子”在每一個孩子的心裏都是魔咒一樣的存在,讓孩子壓力重重。珞珞聽到媽媽這句話時,更多的是沮喪、是氣餒:我已經很努力了,還是沒有軒軒成績好,可能是我真的太笨了。這會直接導致珞珞越來越不認可自己。

高情商的父母絕不會借“別人家的孩子”來打壓自己的孩子,他們認為,孩子是需要鼓勵的,他的每一個細小變化、每一點兒輕微進步都應予以及時肯定,因為這裏面包含的是小小的他的堅持和努力。“哇,真棒!我就說嘛,沒有學不好語文的孩子!只要打牢基礎,堅持練習閱讀,一定會越來越好的。”如果珞珞媽媽這麼回應珞珞,是不是更好呢?

曉嵐的媽媽和佳佳的媽媽是好朋友,因為兩家人住在同一個小區,所以,兩個孩子從小就在一起玩耍、一起上學,形影不離,關係特別好。

可是,自從上了初中以後,兩個孩子的關係就變得有些疏遠了。原來,這是因為曉嵐的成績特別好,尤其是語文,她的作文分數總是全班第一,經常被老師當作範文。而佳佳的語文成績卻是班上倒數,她對寫作文極其反感。

佳佳媽媽總是喜歡拿曉嵐和佳佳對比:“你說你,從小就和曉嵐一起,你怎麼就不如人家呢?和班裏作文寫得最好的人是朋友,自己作文卻寫得這麼爛,你不覺得不好意思嗎?”佳佳聽了,心裏特別不舒服:“我數學成績還比曉嵐好呢,你怎麼不說?”

後來,兩個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佳佳變得越來越自卑,越來越敏感了,總覺得曉嵐也在看她的笑話,背地裏也在羞辱她。慢慢地,佳佳開始對曉嵐疏遠了,總是一個人悶悶不樂地上課下課,放學回家也不再找曉嵐玩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弱點,高情商的父母從來不會用“別人家的孩子”的強項對比自己孩子的弱項。這不僅會損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還會對孩子之間的友誼產生不利的影響,比如例子中的佳佳,就刻意疏遠了自己的好朋友。其實,佳佳媽媽可以鼓勵佳佳用行動向曉嵐學習,比如,邀請曉嵐來家裏一起寫作文,跟曉嵐討論平時都看什麼課外書等。

“每個自卑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幾乎所有問題都來源於童年時家長對孩子的指責、評判,尤其是比較。你隨口一句‘你怎麼就不如人家’發泄了自己當時的情緒,殊不知這句話也許在孩子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陰影。”兒童心理教育專家海藍博士如是說。

父母與其浪費時間和精力羅列“別人家的孩子”的好來打擊自己的孩子,不如蹲下來抱抱孩子,跟孩子好好說說話、聊聊天,找出原因,提出方法,從而最大限度地去幫助孩子。

最不被抵觸的批評:簡單描述

當孩子做錯事情時,有的父母經常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對孩子重複同樣的批評,覺得批評的次數越多孩子的記憶越深刻。那麼,這些父母一定沒聽說過“超限效應”。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都會引起接受者的不耐煩或逆反心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

一次,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到教堂聽牧師的募捐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令人感動,就準備捐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錢。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決定一分錢也不捐。

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相反,還從盤子裏拿走了2美元。

無論是正面刺激還是負面刺激,刺激過多,神經就會麻痹,相同的刺激就不再具有效果。批評也是相同的道理。過多的批評,會使孩子從最初的內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後反感、討厭。家長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自己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輕。

反覆的批評就如同貼到牆上的“記過簿”,會把孩子的缺點固化下來,使孩子難以和那個缺點剝離開來。被批評的次數多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就會崩塌。長期負面的話語刺激,會給孩子造成自己就是壞孩子的認知誤導,有可能還會把孩子逼上歧途,使孩子走向犯罪。

有一個男孩兒,在他15歲的時候進了少管所。人們都認為他是一個很壞的孩子,後來一個記者了解了一下他的成長經歷,覺得這個孩子其實挺可憐的。

起初,這個男孩兒只是有些頑皮,但是常常受到爸爸的打罵,在班裏也常被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狠狠地批評、諷刺、嘲笑。慢慢地,他開始處處與老師對着干,不久就被校長點名批評,回家后他再次被父母打罵。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這個男孩兒最後淪為了罪犯。

“一個孩子在成長中沒有遇到一點兒愛的溫暖,卻總是遭遇到充滿惡意的批評,試問他怎麼能改掉自己的壞毛病呢?”這個記者在後來的報道中寫道。

事實上,父母對孩子沒有必要有錯必究。孩子的年齡尚小,認知能力、思維水平、自我控制能力有限,犯一些小錯誤是難免的,也是情有可原的。其實,錯誤是否可怕,取決於我們對這個錯誤的認知,當你覺得這個錯誤可怕到無法原諒的程度,那麼你的言行就會變得不可控制,就有可能做出過度的批評,傷害到孩子。

一旦被批評,孩子就會難過,內心就會產生波動。受到重複批評時,他心裏會嘀咕:怎麼老這樣對我?這樣一來,孩子挨批評時的心情就無法復歸平靜,犯錯違規的衝動沒有化解,反而被壓抑,成為一種心理癥結,削弱了孩子的防禦能力,反抗心理就會活躍起來。

為避免這種超限效應的出現,建議家長對孩子的批評要適度,不要嘮叨起來就沒完沒了。最好是用簡短的語言說出麻煩所在,引導孩子去解決問題。

比利又在看電視,不去遛狗。你覺得爸爸應該怎麼說更有效呢?

A.遛狗,遛狗,遛狗,我說過多少遍了!每天遛狗,你永遠都記不住,是吧?當初你答應得好好的,我們有了小狗,你負責每天遛它。但這星期已經提醒你三次了。你整天都不去遛狗,我和媽媽輪流來幫你弄,都成我們的事了,你就不應該養寵物。

B.比利,我看見小狗在撓門呢?

我們來看第一種說話方式:長篇大論的指責、批評,和“永遠都記不住”的攻擊性字眼,還要連帶之前沒遛狗的事一起抱怨上,那麼孩子必然會產生抵觸情緒,而不太願意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明天、後天、大後天,比利可能依然會忘記遛狗,爸爸依然會嘮叨不斷、抱怨不斷,於是,親子關係變得越來越糟糕。

相反的,如果換成第二種說法,沒有喋喋不休的說教,沒有滿是責備的嘮叨,爸爸只是用人稱代詞“我”,說出了自己看到的事情,而並沒有抨擊比利,這使得比利更能把精力集中在問題本身,而會立刻起身出去遛狗。畢竟對於所有人來說,接受提示比接受譴責容易多了。

所以,父母在批評孩子時一定要記住,分寸很重要。批評真的不是越多越長就越好,而是越短越容易記住越有效。

批評,越精準越有效

成年人之間說話,有時候會使用一些約定俗成或特定情景下的簡略的表達語句,成年人和大孩子理解起來都沒有問題,可對於學齡前的小孩子來說,就比較困難了。他們只能理解字面上的意思,而理解不了你話語背後的真實含義。孩子根本沒有聽懂你說的話,當然談不上是一次有效的溝通了。

爸爸和兒子一起走,兒子不想自己走了,張着兩隻手說:“爸爸抱抱,爸爸抱抱!”

爸爸說:“你的腿呢?”

兒子低下頭,看看自己的腿,然後又抬頭張着兩隻手說:“爸爸抱抱,爸爸抱抱!”

爸爸帶着不滿重複:“你的腿呢?”

兒子又困惑地低頭看看自己的腿,然後張着手,帶着哭腔說:“爸爸抱抱,爸爸抱抱!”

很顯然,爸爸所說的“你的腿呢”意思是:你自己長腿了,就要自己走路呀。可是,幼小的孩子根本沒有這樣的理解力和領悟力,他認為爸爸就是在問“你的腿在哪裏”,於是他低頭看看自己的腿,看到自己的腿還在,就抬頭繼續求抱抱。他真的明白不了,“自己的腿”和“讓爸爸抱”之間有什麼關係。父子倆的溝通完全就是在兩個頻道上。

但是,這能怪孩子嗎?不能!因為過於單純、懵懂無知的孩子真是沒聽懂爸爸在說什麼。怪就怪在爸爸的表達出現了問題,不夠精準。讓一個那麼小的孩子去理解成人規範的語言,不太可能實現。想要孩子聽話,你至少得讓孩子聽懂你說的話吧。

如果例子中的爸爸直截了當地對孩子說:“寶寶也有腿,可以自己走路的哦!”孩子肯定能理解爸爸的意思。所以,父母和孩子講話,注意要從“我告訴了孩子什麼”轉移到“孩子接收到了什麼”,多關注自己的措辭和用語。

我們對孩子做出批評,首先要保證孩子能夠聽懂我們的批評,如果孩子對於父母的批評懵懵懂懂,那麼我們的批評就是無效的,說再多都只是在做無用功。

有一位媽媽,為3歲女兒早晨起床磨蹭不勝煩惱,女兒每天上幼兒園都遲到。她說,每次晚了都問女兒:“以後還磨磨蹭蹭的嗎?”女兒都會承諾:“以後再也不磨磨蹭蹭的了!”可是,第二天照舊磨蹭,還是要遲到!

其實,3歲多的孩子,她承諾“不磨磨蹭蹭”的時候,只是為了讓媽媽高興,因為她知道媽媽需要她這樣表態。對於小孩來說,“不磨磨蹭蹭”是一個非常籠統的概念,她的頭腦中,恐怕並不明確自己的承諾意味着一些什麼樣的行為。

如果,媽媽對孩子的要求是“鬧鐘一響就要穿衣服”,或者“早晨不能在家裏玩玩具要直接出門”等這樣一些非常具體的行為,孩子就會明確得多,也知道自己到底該如何做。

其實,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孩子根本聽不懂你在說什麼,或者說他對父母話語中的一些詞彙完全沒有概念。例子中的“磨磨蹭蹭”就是這種情況。再比如,孩子想讓媽媽泡牛奶,而媽媽正在洗臉,第一反應會是:“等一會兒,媽媽洗完臉就來。”可是,孩子很難理解“一會兒”是多久,所以他還是會一直叨咕着“我要喝牛奶”。如果父母換一種相對準確的表達方式:“寶寶數到20,媽媽就來了。”那麼孩子很容易就會理解過多長時間媽媽會來,就不會不停地念叨了。

所以,父母平時對孩子說話,批評也好,鼓勵也罷,又或者是普通的聊天,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的年齡和理解力,語言越精準越好,這不僅能確保孩子明白你所表達的意思,提升親子溝通的有效性,而且,對於孩子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也是一種很好的培養。

用嘴批評遭反感,那就用紙“說”

在批評孩子這件事情上,父母不能任性,不能想怎麼罵就怎麼罵,掌握技巧、選好方式才是成功教育的第一步!

兒子已經上小學了。老師打電話給媽媽,說兒子最近總是遲到。媽媽沒有責怪兒子,只是溫柔地問他遲到的原因。兒子說他發現在河邊看日出太美了,看着看着就忘了時間。

第二天,媽媽一早就跟兒子去河邊看了日出。她說:“真是太美了,兒子,你真棒!”這一天,兒子沒有遲到。晚上,媽媽在兒子的書桌上放了一隻好看的小手錶。下面壓着一張紙條:

因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們更要珍惜時間和學習的機會,你說是嗎?愛你的媽媽

有些父母的性格比較暴躁,就像爆竹,一點就着。看到孩子做錯事情,這類父母就會控制不住自己,一說話就情緒激動,批評傷人的話根本停不下來。等火氣消下去了,又後悔當時不應該那麼咄咄逼人。這種情況下,不妨換一種溝通方式,那就是別說話,給孩子來一個“紙上談兵”——寫便條。

親子溝通專家阿黛爾·法伯在其著作中曾提到這樣一位媽媽:她的櫥柜上一直放着一沓便箋和一支鉛筆,因為,比起張嘴三遍五遍地喊孩子做事來說,拿起筆來寫一些便條省力有效多了。寫便條的好處之一就是,不需要再大聲嚷嚷了,父母與孩子之間少了硝煙瀰漫和劍拔弩張。

下面是那位媽媽寫的一些便條:

親愛的比利:

從今天早上起,我就一直沒有出去過。讓我放鬆一下。

你的小狗:哈里

請注意:

今晚講故事時間:8點30分,歡迎穿睡衣、刷過牙(划重點:刷過牙)的小孩參加。

愛你們的爸爸、媽媽

有的父母可能會說“我家孩子太小,還不認識字呢”,其實,不必有這樣的擔心。不管孩子認不認識字,都按捺不住他們收到小便條的興奮。因為他們會感受到父母的重視,會覺得便條上的文字神聖而有趣。相信很多父母小的時候也有在課堂上傳小紙條的經歷,也有收到紙條時小心翼翼和竊喜雀躍的心情。

現在很多孩子總是不整理自己的房間,這讓家長很是頭疼。經常是家長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孩子還是一動未動。“你的房間這麼亂,你快點收拾!你不收拾我們就不出去玩了!”家長發出的類似這種的包含了命令、否定詞彙的語句,極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尤其是剛才這種說法,若孩子習慣了“你不××我就不××”的負面語言模式,不僅不利於積極情緒的養成,也會讓他們學會這種句式,與父母討價還價。

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參照上面那位媽媽的做法,請“便條”做個使者幫個忙!

親愛的一一:

你的房間該整理了。需要收拾的地方如下:

1.床上未疊的被子

2.地板上的臟衣服

3.電腦桌上的餅乾屑

4.窗台上乾枯的花

多謝!

愛你的媽媽

也許有的家長會說,難道這樣做了,孩子就會完全配合嗎?親愛的家長,孩子不是機械人,你不能指望用一種方法或者一套技能去完美解決千千萬萬不同家庭里不同孩子的不同問題。我們的目的是,找到一種語言、一種方法,建立一種情感的氛圍,在相互尊重的平台上,在不傷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親子教育必讀指南(套裝共7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親子教育必讀指南(套裝共7冊)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十八章《媽媽這樣立規矩,孩子最不會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