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若能天人合一處,心生本易道平安 第二十二章

第四卷:若能天人合一處,心生本易道平安 第二十二章

詩云:

世有三千業,求真一正心。

尋求福報義,自得錢來因。

2024年3月7日申時(作)

每當一項重大的決定一旦涉及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那麼便會有着一種堅定的心宛如刻入骨髓一般,無形的便會使得一個人更加的擁有信念。這樣的決定並非來自先天的無所畏懼,而是通過後天的經歷磨練找回了漸漸蘇醒的一種先天固有的膽量與氣魄;這樣的漸漸蘇醒之過程建立在人間正道是滄桑上,就如同佛陀當年講法時所云的“本性具足”。

人們在步入選擇步入一個大坑之後,並非無所意識的選擇,而是自我漸漸蘇醒的過程中,經過三思而後行的一種主動性的選擇,而非被動的被人牽着鼻子走。在這樣的過程中人們的自我主動性會得到彰顯,進而會變得更加的自信與積極;擁有這樣的過程恰恰是在實踐的過程中所獲得。

所以當小白在經歷了從事經營鹿業養殖初期的一系列打擊之後,還能自我主動性的選擇挑戰,那麼所謂的前途渺茫就會變得未來可期。

已經發生了的損失是必不可免的要發生,那些前期較大的損失建立在從一無所知開始。在這樣一個從一無所知開始,從大的損失為起點,一邊實踐、一邊總結,在所走的路上就會越發的獲得思路清晰,此時那種恆久堅持的心就會獲得日常總結的一些竅門,如此的日積月累之過程,漸漸蘇醒的明天便不會在那麼遙遠;也就是說,通過大損失的過程所獲得的經驗總結,會在恆久堅持的過程中得到“不二犯”的自我意識與行動避免。

所以選擇了堅持,就是選擇了逐步的減少損失。這樣的原理不是源於幸運之神,而是來自在充分實踐的過程中獲得的一種獨到心得。長期以往的堅持下去,那麼這樣減少損失的成功案例,山人不敢說達到100%,至少也會達到99%這樣。

這樣的過程可以說是學習踢正步的過程,是在反覆磨練中成長;

這樣的過程可以說是鍛煉四百米障礙訓練的過程,是在一次次筋疲力盡之後反覆鼓起勇氣的縱身一躍的成熟。

古語常講“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恰恰的證明了,那些走在求真路上的養鹿人必然會在這個大健康的時代里給人們帶來真正意義上的健康;也就是說通過這種百折不饒的韌勁為行動過程,將真正意義上的純種梅花鹿產品帶給千家萬戶。

雖然這個世上少有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在山路十八彎之後、在九九八十一難之後,屬於淳樸至真人們應得的那份殊榮一定不會遲到。

所以每當小白們垂頭喪氣的時候,帶着疲憊的心、帶着疲憊的身前來諮詢山人的時候,山人都是這樣的表達:

1、最初的想法是否還記得?

2、這種想法是否是向著美好出發?

3、在挫折的過程中有無怨恨某些人,乃至天地?

4、如今感覺自己一無是處、走投無路,是否自省一下自己?

5、在自省的過程中是否察覺從事經營養鹿事業的全部經歷,問題出在哪裏?

6、有無直面的去解決問題,剖析問題發生的關鍵原因在哪裏?

7、既然已經選擇了再次跳入大坑,那麼在這個漸漸蘇醒的過程中能否找回那個丟失的心,也就是剛剛講的“最初的想法”還是不是進行到未來的願景?

普遍的小白都會在這樣的問與反問的過程中獲得新的認知。

這種認知是小白通過自我實踐的經歷與傳統老養鹿人的經驗相互結合所得到的一種結果,非其經歷過的人很難體會到這種在絕望中獲得的一種見解。

所以山人研習國學文化二十多年,非常反感那些“西方的成功學”,他們所講的一系列“捷徑”與“見解”在從事經營鹿業養殖的過程中都如同廢紙一般,因為那些“西方的成功學”並不符合“求真”路上的所需;因為那些“西方的成功學”主打的是資本的運作,赤裸裸的主打只認錢不認人,所以在未來的大健康領域並不適用。

所以為了人們在從事經營鹿業養殖的過程中不動“歪心思”,山人始終秉持這樣的方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裏面包含了“利益驅使”的念頭,致使人們在選擇的過程中走向反的方向。

這樣反的方向也恰恰是小白在與鹿販子周旋的過程中所生起的一種被誘導的常態。

所以建立在可選擇性的再一次跳入大坑之後,為了小白走好往後的路,這一個關鍵性的方向問題一定要慎重把握,決不能步入鹿販子的後塵,若不然山人寫的這本薄薄的《山人養鹿理論與實踐》之書讀起來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畢竟當行為與願景背道而馳的時候,就算是千經萬卷也拉不回走丟了的心,何況一本山人寫的書,在諸佛菩薩、古聖先賢面前不值一提。

故而小白有此一番經歷之後,恰恰是在“漸漸蘇醒”之際決斷“正心”之過程。

跳入大坑是向著隨波逐流而出發,那麼尾隨其後的便是魔王喜歡看見的事情,也就是波旬多了一個弟子來從事經營鹿業養殖,不遺餘力的發揮魔法的力量,完全的將純種梅花鹿產品的原有價值意義丟掉,進而拋掉“求真”走向“求財”的不歸路。這種不歸路,魔王運用的手段是依據個人的福報來提供人們在妄念中所喜歡的任何事情,使之獲得“心想事成”,然後逐漸的消耗掉個人的福報,最後福盡財無也就走向了毀滅;站在修行的角度就是這場紅塵歷練不僅沒有進步,反而還倒退了,也就是福報最容易消耗掉,這就好比裝着福報的大缸破了一個洞。

跳入大坑是向著逆流而上而出發,那麼緊緊相隨的便是菩薩歡喜看見的事情,也就是佛陀多了一位弟子來從事經營鹿業養殖,循循善導的開示達道的方法,充分的發揮純種梅花鹿產品應有的價值意義,進而通過“求真”走向“益人”的美好未來。這種美好未來,佛陀善誘的是依據個人來之不易的福報所開示的一種方法,進而再去積福、培福、添福、增福、多福,使得人們覺悟人生的意義是走向智慧的道路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站在修行的角度就是這場紅塵歷練在積攢福報的過程中,不僅沒有倒退,反而進步了,當然積累福報的過程是非常的難,這就好比一個大缸,修行並未圓滿,需要往裏添加福報一般,漸漸蘇醒的過程中不會一蹴而就,需要反覆積攢、反覆注入。

有的人會說,從事經營鹿業養殖不去求財,去求福豈不荒謬。

答案其實很簡單:山人前面常講“求真”,其實一切世間法都不如一句出世間法來從事紅塵三千事業。財富的多少都是不求自得的事情,那些資本論的人們以財富為第一價值,其實都不利人們的更好生存。這樣的原因來自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出發點,站立在大健康的產業里,如果沒有“益人”的健康產品,那麼所謂的“健康口號”都是無稽之談,所獲之財皆是魔財,只能通過福報來轉換,轉換來轉換去,就在《易》理的顛倒中福報顛倒沒了,德不配位其用福報轉換來的財富也會消失殆盡。這樣的轉換過程才是最大的荒謬,所以山人所講積福、培福、添福、增福、多福的過程就是從事經營世間三千行業,人們只管去“求真”便自然會“求福”,建立在福報越大之求真的路上,財富根本不用求。這樣的淺析與判斷山人在第一卷已經多有描述,此處不一一贅述。

小白由此若能體會一些心得,那麼接下來山人便不能再稱呼其“小白”了,因為經歷了損失的過程,通過慎重的思考後已經進入了養鹿的門,便應該稱呼其“養鹿人”。

雖然此時山人稱呼其養鹿人,但還不是一名合格的養鹿人。

畢竟這次跳入大坑后雖然選擇了向著“求真”的路出發,但是還沒有再一次跳出大坑,也就是還沒有弄懂大坑裏究竟有什麼呢!

那麼大坑裏究竟有什麼呢?

帶着疑惑的心我們理當共同探討與分享。

所剩不多的鹿仔在經歷了一番損失之後,它們也漸漸步入成年,要發展就要再上路抓鹿,也就是需要再一次購買鹿仔來添補鹿的數量。

有了以往的經歷,養鹿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了自己心中判斷。這樣的判斷不是盲目的判斷,而是依據養鹿事實得到的一種結果,所以就算因人而異,想必這樣的判斷也是真實有效的。

此時的養鹿人或多或少都不再會放一百個心的相信鹿販子了,雖然仍然顯得懵懂無知,但是那個心中有“數”,其雖然沒有100%,至少也會高達80%這樣。雖然依然會夾雜着所獲不真的狀態,但是至少已經上升了一定的高度。

這種高度的來源依據正是在失敗、損失的過程中所收穫的寶貴磨練。

雖然普遍的人們都恐懼失敗、損失,但是這樣難得的失敗、損失恰恰是通往成功道路上最好的書籍、台階、資糧、力量、寶庫,這不是空穴來風,這是中華歷史所總結的最好證明。

掀起昔日的歷史,那些遊走於“創業”路上的王侯將相,哪有什麼一帆風順、哪有什麼左右逢源、哪有什麼萬事亨通,盡皆都是在飽經風霜、騎虎難下、步履維艱中前行,方成不朽的功業。

所以擁有了這樣的高度,是值得喜慶的事情,因為恰恰是失敗、損失成就了他的成長與成熟。

山人《機鋒》云:

風吹刻刻雲舒捲,此意時時不歇息。

草上虛空塵落地,分合一念在天之。

2024年3月7日未時(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山人養鹿理論與實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山人養鹿理論與實踐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卷:若能天人合一處,心生本易道平安 第二十二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