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冠服印綬,禮法等級森明(求追讀,求收藏兄弟們)

第七十五章 冠服印綬,禮法等級森明(求追讀,求收藏兄弟們)

尚書令,始於秦,西漢沿置,本為少府的屬官,掌文書及群臣章奏。漢武帝時以宦官擔任,漢成帝改用士人。東漢政務歸尚書,尚書令成為對君主負責總攬一切政令的首腦。尚書令的權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乃至於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丞相。比如一些大臣,往往會“領尚書事”(即錄尚書事)。

荀彧也曾擔任尚書令一職十數年,被人敬稱“令君”,託孤大臣陳群也曾擔任尚書令,包括後來先主入蜀后法正擔任尚書令。

劉備帶着孫乾前往盧植府邸拜會老師,孫乾也久慕盧植盛名。劉備一早收拾好,束髮裹巾,戴好冠,整好衣服,佩掛上印綬,氣質非凡。

兩人打聽到盧植住所后早早前去拜訪,到了門吏處看見兩門吏,劉備走上前去拱手說道:“二位,在下劉備,乃盧公弟子,前來拜見,勞請報稟。”

門吏眼見劉備器宇軒昂,姿態非凡,懸銀印青綬,定是個卿大夫,沒成想竟是家主的弟子。

“閣下稍等,在下前去稟報令君。”

劉備在門口靜候,面露喜色,盧植是自己的引路人,對自己十分重要,來洛陽第一件事就是要拜訪他才行。

劉備看着門內,只見一人短須面帶笑容走了出來,走到門口看着劉備笑着說:“怎麼不直接進來,數年未見如此生分?”

劉備看見盧植頓時兩眼泛酸,淚眼模糊了起來,接着屈身拱手長揖拜道:“弟子劉備,拜見恩師。”

盧植聲如洪鐘的哈哈笑着,走到劉備面前。

“北海人孫乾孫公祐,拜見令君。”孫乾在一旁行禮。

“好好,公祐,一起入內,在門口站着作甚。”盧植攬起劉備,拉着劉備向府內走去。

宮內,使臣歸來京師,完成了任務,前去面見靈帝。

“陛下,臣已將安國亭侯帶至郡邸,目前等待陛下召見。”

靈帝聽到后十分高興的說:“哦?劉卿已到郡邸?很好,卿家舟車勞頓,前去歇息吧。”

“諾。”使臣聽令退下。

“王侍中。”靈帝劉宏呼喚着一旁的侍中。

侍中,為上起列侯、下至郎中的加官。出入禁中、顧問應對,位次常侍。

加此官者可出入宮廷,擔任皇帝侍從。侍中任務很雜,須分掌乘輿服物“侍中”是指宮廷的近臣,通常負責傳達皇帝的命令,以及陪伴皇帝的日常事務。他們通常是由貴族或官員中選任,負責皇帝的起居生活,以及宮廷內部的傳達和命令。也會參與朝事,因此官因身居君側,常備顧問應對,地位漸趨貴重。

“少府內所制劉卿玄德朝服做出來了嗎?卿前去織室催促一二,若已作出,則由卿帶去給劉卿玄德。”靈帝思索着所需之物。

“遵命。”

“對了,傳朕口諭至御史,製作封侯冊文。”劉宏又想起這重要的一件事,“朕要親封劉備。”

皇帝的詔書聖旨往往都一個通用的開頭,比如南北朝的“應天順時,受茲明命”、唐朝的“門下”以及大家最熟悉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而根據史書記載,西漢皇帝的詔書聖旨的開頭是“制詔御史”。

“制詔御史“是西漢重要制書的常見起首語,引領着立法、布政和封授高官貴爵之詔。學界以往從御史大夫負責頒下詔令的角度解釋“制詔御史“,認為其“御史“二字是“御史大夫“的省文。

根據史料記載,“史”最早指的是處理文字工作的官員(《周禮》:六曰史,掌官書以贊治),“御”則有侍奉君主的意思(《孔傳》:御,侍也)。因此“御史”最初指的是在君主身邊負責文字工作的侍從官員。到了秦朝和西漢初年,皇帝與各級官員的文書基本都由御史掌管。

御史便在秦朝和西漢初年的中央朝廷的運轉流程(特別是皇帝與百官往來)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影響,這也是御史的最高長官御史大夫在秦朝和西漢初年能與丞相、太尉並列為“三公”的主要原因之一。為皇帝起草詔書聖旨在秦朝和西漢初年自然是御史的主要工作之一。

要知道皇帝也是人,平常不小心說錯話或者反悔自己說的話都是很正常的,皇帝說的話只有成為官方正式文件(詔書和聖旨)才算得上“君無戲言”。在西漢初年把皇帝說的話變成詔書和聖旨的朝廷官員主要是御史,“制詔御史”的意思就是該詔書或聖旨已經交由御史完成了。

正因如此,西漢皇帝的詔書和聖旨的開頭基本都是“制詔御史”,以表明該詔書或聖旨已經是走完正規流程的正式文件,具有“君無戲言”的最高效力。漢武帝之後,御史掌管文書的權力被轉移到了尚書台,御史基本上變成了監察官員,但“制詔御史”還是保留了下來。

至於劉宏口中的少府,即為三公九卿之一的九卿,少府,是中國歷代政府為皇室管理私財和生活事務的職能機構。其職掌主要分兩方面:其一負責征課山海池澤之稅和收藏地方貢獻,以備宮廷之用;其二負責宮廷所有衣食起居、遊獵玩好等需要的供給和服務。

製作皇室衣服、首飾的機構都是少府的下屬機構:

織室,設在未央宮,為宮中織作繒帛和文綉郊廟之服。

尚方,專製作供皇家使用而禁止民間私造的物品,如金銀飾品、軍械等。

給劉備封侯,劉備作為地方官,自然沒有朝服,沒有符合自身的朝服是不行的。

漢朝時人們注重禮儀,穿衣都必須要符合自身的身份,文武官員上朝必須穿朝服。

自東漢明帝起,制定了官服制度,朝服包括冠冕、衣裳、鞋履、配綬等,各有等序,重點在冠冕,朝服則是採用深衣制。

關於漢冠,在漢代的各種冠中,最有名的有兩種,一種是文官所戴的進賢冠,另一種是武官所戴的武弁大冠。進賢冠以冠梁多少來區分身份的高低,不過每一階的跨度很大,等級分得不細;武弁大冠則不分等級。

進賢冠,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兩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學弟子,皆一梁,冠進賢冠。——《後漢書·輿服志》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長八寸,公侯三梁,梁即是冠上的豎脊。為文儒之冠。

武冠,武弁大冠,為諸武官所戴,在冠上加雙鶡尾,也就是冠上插着兩支羽毛,羽毛為鶡尾,鶡是一種勇猛善斗的猛禽,兩鶡相鬥,一方死才停止。

男子二十則加冠,即是把頭髮盤成髮髻,謂之結髮,然後再戴上帽子。先以巾幘包頭,而後加冠。披頭散髮是絕對不會出現的,只有蠻夷少數民族才披頭散髮的。

除了通過冠服的形制、顏色和紋樣來“明尊卑、異貴賤”外,佩飾也是重要的表現工具。

佩飾雖小,其蘊含的意義卻很大。古代官員身上佩掛的印綬、魚袋、朝珠和手持的笏板,都曾經是特定歷史時期非常重要的官員身份和地位的標識工具。

漢代可視性最強、最能彰顯各級官員權力和身份階序的就是印綬。

漢代一官必有一印,一印則隨一綬,統稱為“印綬”。

印是指官員所佩的官印,綬則是指用來系印的絲帶。所謂“官憑印綬”,漢代官員,依官品與俸秩的不同,佩以不同的印綬。如印有金印、銀印、銅印等;綬有綠綬、紫綬、青綬、黑綬、黃綬等,以此來昭彰權職、明示等級。

漢代的印綬,是統治者頒發給各級官員的信用物,是官員政治權力的憑證和社會地位的象徵。印綬需官員隨身佩戴,且不可以借與他人。如身兼數職,則需佩戴多種印綬。

漢代的印綬從製作、授予到使用都有着嚴密的規定和嚴格的程序。在官員升遷、致仕(正常退休)或者獲罪等情況下,都需要將印綬上繳,“解印綬”也就成為辭官、罷官的代名詞。

諸侯王印,金璽盩綬;相國、丞相、太尉、太傅、太師、太保、前後左右將軍,皆金印紫綬;徹侯金印紫綬,避武帝諱,曰通侯,或曰列侯;御史大夫,銀印青綬;自太常至執金吾,皆中二千石;自太子太傅至右扶風,皆秩二千石;凡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銀印青綬,光祿大夫無;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銅印黑綬,大夫、博士、御史、謁者、郎無;其僕射、御史治書尚符璽者,有印綬;比二百石以上,皆銅印黃綬。—《漢書·百官公卿表》

印綬制度是漢代進行國家行政管理、保障官僚體制正常有效運轉的重要制度,承載着非常豐富的政治元素。

在森嚴的等級社會裏,維護國家秩序的最佳方法就是保持明顯的等級關係,不得出現僭越的情況。印綬不僅是官爵等級的標誌,也是官員政治地位高低的標誌。印綬制度的實施,既神化了皇權,體現了皇權的至高無上,又透露出濃厚的等級色彩,甄別了各級官員的官階高低和等級差距,在維護國家秩序、管理官僚系統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熟讀三國的我竟成了劉備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熟讀三國的我竟成了劉備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 冠服印綬,禮法等級森明(求追讀,求收藏兄弟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