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養老危機與新二代
大漢歷49年4月2日,長安城,尚書台。
“朝廷這兩年的政策太激進了,以至於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劉恆拿着最新的數據報告感嘆道。
前年,開完全球大同會之後,天子就把劉恆調為尚書令,而原本的尚書令袁盎則安排為殷洲都督任職。
殷洲都督雖然是一個軍職,但實際上大漢在殷洲並沒有太多的軍務。殷洲都督主要的職責監管新大陸的諸侯,調和新大陸各個諸侯王之間的矛盾。
距力決定威嚴,相比於大漢的貴族,新大陸的貴族更加無法無天一些,尤其是經歷了這幾十年的開拓,新大陸的諸侯三代開始成年,他們的生活條件明顯比他們父輩要好的很多了,加上他們的出生在當地幾乎無人可制,就養成他們無法無天霸王的脾氣。
這些年新大陸諸侯之間衝突頻發,大部分都是這些諸侯帶三代帶領自家的士兵爭鬥,而他們爭鬥的原因很可能就是為了一棵樹,幾畝地,這樣的小矛盾不加制止,很容易引起諸侯之間更大的矛盾。
以前大漢殷洲都督,一般都是武將出身,朝廷要他制止矛盾,殷洲都督一般直接派兵鎮壓,這反而更容易激化矛盾,把諸侯之間的矛盾引向大漢朝廷。徐愛民為了平衡諸侯之間矛盾,於是就派遣了長袖善舞的袁盎為殷洲都督。
尚書令這個心腹職位徐愛民就招來了劉恆。
劉恆成為尚書令了解大漢全面情況之後,卻發現大漢這兩年經濟的發展,並不如自己想像的那麼快捷,稅收增加明顯減緩,地方的財政開支就在不斷的增加,大漢財政平衡可為是岌岌可危了。
丞相陳銳雖然資格老,威望高又是太上皇的學生。但他強硬的軍人作風引發了地方上很多不滿的情緒。
陳銳為相的幾年大力擴張朝廷的權利,在地方上大力設置朝廷垂直管理的機構,對地方政務指手畫腳,引發了地方郡守的極大不滿,以前朝廷對他們管的嚴就算了,現在朝廷還插手地方政務,這不是要用小吏來取代他們這些主官,於是這幾年地方和朝廷衝突不斷,雙方斗得非常激烈,陳銳在這幾年間罷免了四任太守,強力壓服地方上的勢力。
但在地方上的郡守們也不甘示弱,在四年前陳銳完成第一個任期的時候,大漢地方上的郡守暗中聯合在一起,他們以自身的影響力干擾賢者的決策,差點掀翻陳銳的丞相之位,還是天子強力支持陳銳,才避免了他成為只有一個任期的跛腳丞相。
雖然大漢的丞相以5年一個任期,原則上當5年丞相致仕是可以的。但前面都是兩任丞相,就陳銳一任,這肯定會受到天下人的嘲諷,對陳瑞也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不過也因為四年前的賢者大會,陳銳和地方太守幾乎翻臉,他的政策變得更加激進了。大範圍的擴張少府工廠,加大了對核心支柱工廠管理,大範圍的淘汰不合格的管事,加強管理制度的建設。
但因為有地方上的干擾,朝廷人直接管控的工廠增加了,對大漢經濟的控制力增強了,但經濟數據卻沒有快速增長,反而是增長不如預期。
而且大漢加大經濟管控之後,大量的商賈把他們的錢財投入到南洋的諸侯國,天竺的諸侯國,匈奴國,大秦洲諸國,新大陸的諸侯國,從上計統計的情況來看,幾乎每年都有上百億的錢才從大漢流出,投入到天下諸國當中。
這種情況大漢朝廷雖然早有察覺,但卻一直沒有很好的方法解決,大漢雖然富裕,但其市場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已經趨於穩定,各行各業都有一定的規模,工業產品的利潤普遍在一成到兩成之間,除非是新出現的產業,不然的話很難出現像大航海時代那樣賺幾倍利潤這樣暴富的事情。
所以大漢的營商環境雖然好,但內部競爭激烈,對商品的品質要求高,對工匠保護的力度大,利潤還低,這就讓商家很難接受了,商人害怕利潤少,就像自然害怕真空一樣。
而在大漢的其他諸侯和國家當中,這些地區要不是正在進行工業化,要不還處於大開拓的時代,那這些工業空白的諸侯國不要說建設工廠賺取了,就是運輸一些鐵軌,鐵錠都可以輕鬆賺三成以上的利潤。
而且在其他國家,對金融的管控不像大漢那樣嚴格,那些大商賈在匈奴國的股市可以輕鬆賺幾倍以上的利潤。他們手中的錢在大漢限制非常多,但在大漢之外的諸國卻可以錢生錢,而且不用受到朝廷和工匠的壓榨,在利益的導向下,大漢的商賈自然紛紛出海投資其他諸國了。
好在這些錢雖然流出大漢,但卻以購買大漢的工業產品的形式重新回歸到大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商賈算是平衡了全球的貿易體系。對大漢工業發展也是有好處的事情,就像現在全球諸國都在大量建設鐵路,大漢每年對外輸出的鐵軌就超過了300萬噸,而且這個增長趨勢還沒有減緩,大漢的布匹,機械,拖拉機,運輸船也是最供不應求的商品,這也是大漢不限制資金流通的原因。大漢佔據全球產業鏈的上游,流出去的錢財,最終大漢會用工業產業重新賺回來了。
但經濟發展不如預期,導致大漢的財政收入也不如預期,這對大漢來說是嚴重的事情了,甚至會影響到大漢的工業和基建的發展。大漢財政理念一直都是收支平衡,根據去年的財政收入來,加上一定的財政增長,定下一年的財政開支,一般不會有太大的赤字,即便是有也可以在下一年償還這筆債務。
但這幾年大漢的財政支出卻不斷增加,而且還是難以制止的擴張,如果財政收入不能抵消財政的開支,大漢的財政平衡就會被打破。
而導致大漢財政赤字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則是大漢的老人越來越多了,去年大漢上計統計的六旬以上的老者已經到達了313萬人,而大漢朝廷需要保底給每個老人500錢養老金(主要是以各種物資的形式,不同地區還有地方工廠給的養老金),一個老人每年養老金的開銷就是6000錢,300萬退休老人大漢就要為他們支付180億錢的養老金,這差不多是大漢財政收入的兩成,更加關鍵的是,現在大漢每年都要增加十幾萬需要支付養老金的老人,這就相當於大漢的財政開支每年都要增加10億錢,而且這還光是養老金的開支。
人老了,對醫療的需求也在增加,這些年大漢的醫療的開支也在增加,去年大漢的醫療開支正式突破100億錢。
而且對大漢來說,危機還沒有真正到來。大漢立國已經快50年了,開國一代正在快速老去,這批人生活在盛世當中,當時大漢的糧食快速增加,收入快速增加,加上有一套完備的醫療體系,新生的人口大量存活,大漢從開國開始每年出生的人口就沒有低於200萬的。
這些人除了少數死於非命之外,大部分人壽命都可以達到60歲,而這批人一半人口被分離到大漢其他諸侯國當中,但在大漢本土還有上百萬人口,也就是說最多十年時間,以後大漢每年都要有上百萬老人需要領退休金,這就是60億錢的財政開支,而這些老人對醫療的需求,又會讓醫療開支暴漲,光這兩項就要增長上百億的開支,可以想像十年後大漢的財政會緊張到何種程度。
而大漢已經察覺到這個危機了去年大漢的財政赤字就超過了20億錢,這其中十億錢是因為財政收入不及預期導致的赤字,還有十億就是因為去年領養老金的老人多了16萬人。
也就是去年忽然多了16萬的養老金支出,這才讓大漢朝廷察覺到養老方面開支的問題了,並且預料到大漢未來十年的養老危機,大漢的各家報刊已經開始討論大漢的養老危機了,並且想要找各種方法解決這個危機。
畢竟大漢這五十年時間一直都在宣傳仁孝,大漢日報更是自豪寫了一篇文章,認為大漢仁孝遠超三代,歷朝歷代哪有給老人養老金的朝廷,就只有大漢做到了。老人不再是社會的負擔,而是變成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不單單隻是一句熟語,更是有現實支持的,家中只要有一個老人,這個老人的養老金就可以供養一個家庭的日常食物,如果老人是工匠退休,他們的收入會更高,收入幾乎是家裏主要勞動力的一半。
而當大漢的六旬老人超過百萬之後,大漢各家報刊更是認為這是盛世景象之一,只有在大漢才會有如此多的六旬老人。但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才過來幾年時間,當初盛世景象卻成為了大漢朝廷巨大負擔之一了。
就在劉恆在整理尚書台數據打算交給天子。徐愛民帶着賈誼來到尚書台。
劉恆帶領一眾尚書行禮道:“參見陛下。”
徐愛民擺擺手道:“無須多禮。”
而後他指着一個尚書道:“去把我大漢的人口戶籍找出來。”
“諾!”沒多久尚書就把統計人口的文件找到。
徐愛民翻了翻文件,找到數據苦笑道:“始皇帝三十年,大漢又會多出18萬需要支付養老金的老人,這差不多又增加了十億的養老開支。”
始皇帝三十年當然不止出生18萬人口了,但始皇帝三十年的時候,大秦正在南征百越,直接移民了50萬,接下來十年還有馳道,直到,北征匈奴,秦漢大戰,60年前能活到現在的老人只有18萬。
劉恆道:“陛下,有進有出,朝廷的壓力也沒有戶籍上顯現的那樣大。”
大漢雖然六旬老人快速增加,但因為醫療水平,能達到七旬的老人還是寥寥無幾的,老人能以領取養老金的年限大致是5~8年左右。
賈誼接過天子手中的數據繼續念道:“始皇帝三十一年出生的百姓,現存17萬,始皇帝三十二年出生的百姓,現存20萬~~~。”
後面的數字越來越大,當大漢歷四年的時候,人口的數字忽然增加到百萬的等級。那一年是大漢打進關中的第二年,太上皇為了穩定天下,大範圍的賑濟百姓,均田減稅,為此藍田糧倉幾乎被賑濟光,敖倉的糧食也少了一半,緩過氣的的百姓終於有了一個安穩的生活,可以生兒育女,天下正式太平盛世。
徐愛民道:“現在朝廷還能維持住,但過幾年就未必是這種情況了,養老的問題已經成為了必須要解決事情了。”
賈誼早就想過這個問題了,他馬上道:“朝廷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開源節流,開源者,朝廷找到新的產業能獲取大量的財政收入,或者徵收一筆養老稅,抵消這部分的養老開支,節流則是減少養老支出,養一個老人恢復到最初的每月給2石糧食,這樣能解釋8成開支,養老問題在百年內都不會是問題。”
賈誼想到的辦法簡單粗暴,他認為朝廷沒有那個能力供養幾百萬老人,那就想辦法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支,維持最簡單的養老支出即可,有多大能力,辦多大的事情。
養老稅也是這個理念,朝廷沒有這個錢,要是整個大漢的百姓都認可現在朝廷對老人養老金的開支,那麼就由全面買單,反正這也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劉恆卻馬上搖頭道:“福利提上容易下降難,真減少八成,大漢上百萬個家庭就會受到影響,徵收養老稅也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宣傳。”
徐愛民也搖頭道:“愛卿的方法太粗暴了,還是去想想更好的解決方法。”
徐愛民前幾年才向天下宣告,大漢已經完成初等富裕社會的建設,現在正邁向中等富裕社會,這才幾年時間,他就減少養老金,增加養老稅,這不相當於自己打自己的臉。
而且他也知道500錢對有錢人不多,但對於很多貧苦地區的老人來說是至關重要,沒有這筆錢,他們可能活不到六旬。大漢這些年老兒增加的如此快,這筆錢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節流節不了,又找不到可以不影響百姓生活的開源渠道,癥結就卡到這裏了。
劉恆拖着沉重的身軀從尚書府回到沛侯府。
這個時候管家道:“老爺,大小姐回來了。”
劉恆笑道:“阿嫖回來了。”
他走到大廳就看到了自己的長女劉嫖,女婿陳午,他們正在和自己的長子劉啟,次子劉武交流,他們身旁則是幾個小孩的玩鬧。
劉嫖看到自己的父親馬上招呼自己的三個孩子道:“快來拜見外祖父。”
陳須,陳蟜,陳阿嬌三人馬上跪下道:“拜見外祖父。”
劉恆高興笑道:“好,快起來。”
而後他一把抱起陳阿嬌笑道:“小阿嬌又長大了。”
而後劉恆讓管家準備晚飯,一家人享受了天倫之樂。
晚飯之後。陳午和劉嫖兩人來到劉恆的書房,兩人都有事情想要告訴劉恆,但都相互推脫不願意開口。
劉恆道:“你們有什麼事?”
陳午不願意開口,最後只能是劉嫖開口道:“父親,這幾年鋼鐵行業越來越紅火了,南洋葛叔父的諸侯國發現了一個高品質的鐵礦,據說有六成,比大漢所有的鐵礦都好,我們想要找父親您批個條子,給女兒弄兩條萬噸運輸船。”
劉恆聽到這話心裏面的怒氣是越來越烈,氣急而笑道:“你是不是太高看父親了,父親也只是一個普通的漢吏而已。”
劉嫖卻馬上說道:“父親可是天子的心腹,據說明年您就會升遷為九卿之一的少府令了,那可是整個大漢權力最大的九卿部門,誰敢不給父親您的面子。”
“而且只是兩艘運輸船而已,對父親您來說根本算不得什麼大事情,而且我們運輸鐵礦也是為了解決大漢鐵礦不足的情況,您不知道,用三成鐵礦煉鐵和六成鐵礦煉鐵的成本是不一樣的,會稽郡這些年鋼鐵行業越來越興盛,就是依靠着海外的高品質鐵礦石。”
劉恆臉色凝重道:“父親在會稽郡待了近十年時間,還能不知道這些。”
而後他看着自己的女婿陳午,帶着嚴厲呵斥的口吻道:“你堂邑侯府還缺這點錢?”
陳午一時間不敢說話了,大漢的開國元老已經沒有幾個了,當今丞相陳瑞幾乎可以算是僅存的元老了,而陳瑞也要致仕了,現在大漢政壇當中,是以陳買,張辟疆,劉恆他們為首天子心腹,劉恆現在雖然只是2000石的尚書令,但尚書令位卑權重,不輸給大漢的九卿,而且劉氏一門在大漢內部極其興旺,2000石以上的就有好幾位。而他岳父劉恆就是劉氏門閥的家主,甚至有可能成為大漢的丞相,所以他岳父一發怒,他頓頓戰戰兢兢不敢言語。
劉嫖從小受到劉恆的寵愛,她看到自己丈夫不敢說話,馬上開口道:“父親這又不是什麼違法亂紀的事情,大家都這麼干,我們這也是為朝廷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