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第412章 善惡起源

412.第412章 善惡起源

“好了,關於國富民強的問題,咱們就不多說了,你們接下來自己回去好好想想就是!

接下來,咱們重新討論善與惡的問題。

到底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又為什麼某種特定的行為被稱作善,而其他的被稱作惡?

這個問題,咱們得從人類的起源開始說起。”

課堂之上,教書先生一邊有一下沒一下的敲打着戒尺,一邊侃侃而談。

“遠古時期,咱們人類就已經誕生,但是當時的情況大家都知道,因為沒有強健的體魄,沒有修仙之法,所以咱們人類和其他除了妖獸的萬靈一樣,都是在夾縫中生存。

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這些都是常態。

除此之外,他們還要面對妖獸的捕殺和驅趕。

夫子點了點頭,隨後道:

“有利於他人的是善,有害於他人的是惡?”

但是如果不是惡的話,傷害了那麼多人,傷害了整個人族,那應該怎麼稱呼?

我想應該不能!”

但是,如果長期這樣呢,那必然有族人因此餓死。

這樣能幫他們迅速判斷事情的得失和後果。

總有一些人自己一個人根本活不下去,只能靠着集體。

對於善與惡,你們老師也有自己的看法。”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夠的資源,都能活的很好。

或者也直接有樣學樣,在外面對其見死不救,直接孤立對方,直到對方死亡。

或者說,哪怕餓死了,也對族群的影響微乎其微。

“利己?利己主義?老師,這不是大家都在批判的觀點嘛,怎麼您?”

“從剛剛的情形大家就可以看得出來,給其他人分配食物,是咱們的祖先必定要做的一件事。

此時,大家把那種分配給其他人食物的行為稱之為善,將自私的藏起食物的行為稱之為惡。

私有制誕生了,但是互幫互助模樣卻沒有徹底瓦解。

就像曾經有一個名叫大唐的帝國,他對河東地區收重稅,但是在關中地區確實輕賦稅,薄徭役。

孔真有些難以理解。

“那自然是對有利的人稱作是善,對有害的人稱作是惡!至於其餘人想稱其是善是惡,那就要看他站在哪一方了!”

而當時是原始部落,還是漁獵文明,打到的獵物很可能一天就會變質。

“多謝老師教導!”

這時,姬明淳突然舉手起身道:

“老師,我有疑問!老師,按理來說,幫不幫別人的,食物的總量都是不變的,所以能夠養活的人應該差不多才是,怎麼會大幅度減少,甚至滅絕!”

孔真聞言,若有所思,好像確實如此啊!

你自己一個人無私奉獻自己爽了,但是卻把風險帶給大家,這確實不能稱作是善。

所有對應的人群不同,善惡也應該不固定才對。

“沒錯,善惡觀就出來了。

有人看重當前,有人看重將來,這個個人自然有個人的看法。

獵殺動物,是相當不穩定的,有可能今天沒有,後天沒有,但是大後天卻有很多。

但是如果此時,有一個人私藏食物,只吃集體的,但是卻從不分配,那麼如果你們也在那個部落,你們會怎麼做?”

聽到此處,孟懷首先反應過來,“子路受牛!”

“沒錯,把他驅逐出去,這確實是一個可行的辦法。甚至很多部落都那樣做過。

而當時的族群數量決定着族群的實力,所以當有人開始私藏食物的時候,就意味着他們的族群實力在下降。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模式?這是一種互幫互助的模式。

如果你做某些事,對其他人沒有影響,而是對自己有利,那麼為什麼不去做呢?

如果你做某些事既有利於自己,又有利於他人,那麼你是不是更有動力去做?”

如果想要存儲時間長,那必然是堅果或者稻穀麥子之類的食物。而當時這些食物應該很少很少,根本不夠吃!”

等下降到一定程度,他們這個族群就會自然而然的滅絕。

“多謝老師指點,多謝孟兄,學生明白了!”

畢竟長遠的利益和當前的利益,到底誰請誰重,這很難說的清。

有了善惡觀,大家就可以從言語上,行為上,對惡的行為進行審判,鄙視他,督促他進行改正。

聽到這話,台上的夫子還沒開口,邊上的孟懷便道:“姬兄可能有所不知,食物是不能存儲很長時間的。

在這個組織內,因為人口太多太雜,很難判斷一個人的行為到底對族群到底有多大的用處,有多大的壞處,再加上食物越來越多,哪怕不再進行統一分配,也餓死不人。

如果再通俗一點講,善己就是利己。”

(都是四聲,動詞)

眾位學生表示長見識了。

比如說蓋房子,比如說,挖井。

“不要他了!”

“對老師個人而言,老師將善分為兩種。

反正孔真捫心自問,他肯定是會罵對方几句的。

善惡居然不是固定的。

這些孟懷、夏陽、沈木,你們幾個人應該深有體會!”

只是如此的話,豈不是越富有,越不需要善良,越貧窮,越需要善良,也越要能表現出善良?

不然真把自己自私的一面表現出來,豈不是什麼事都做不成?

到了這時,原始部落那種互幫互助的模式便開始瓦解。

有利於族群的,稱之為善,不利於族群的,稱之為惡!

這樣過了相當長的時間以後,人類慢慢發展,發現了稻穀,小麥,高粱等產物,並且對其進行了種植,從此開始了農耕文明。

正人君子就應該德才兼備,寬宏大量,切勿自私自利,枉顧百姓。

善己和善人!”

“多謝老師教導!”

但是多的一天又吃不完,所以為了最大化保證自己的利益,這些也必須分出去,從而換取其他時間分配而來的食物。”

“不用多禮,所謂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這也是在實踐自己!”

可以說,那時候的人類真的很慘很慘,隨時都有可能滅族。

只是對此孔真卻還有疑慮。

畢竟就算是幫人,那也應該先幫自己人,先幫自己的妻子丈夫,還有孩子,讓自己人活的更好,讓自己的血脈得以遺傳,這是大家的本性,也是基因賦與我們的本能。

“老師,那這麼說,自私豈不是不是惡?”

所以什麼就出來了?”

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活下來。

他們幾個都是官宦富商之家,基本很少碰到這種情況,所以對此,還是很驚奇的。

沒想到底層百姓居然還在沿用原始部落時期的模式,這點確實有意思。

一旦屢教不待,那便可以直接將其逐出族群。

見幾人如此,邊上的姬明瑤等人若有所思。

“實踐自己?”

雖然,這些他都沒做到,也基本沒有幾個人做到,但是先賢留下來話就是這麼說的,怎麼今天他的夫子居然把這一切還都給否決了?

對此,夫子卻道:“如何是惡?

要知道善惡是怎麼來的,它是為了讓我們人類更好的生存發展而建立起來的。

“對,就是換工!今天我家蓋房子你幫我,那明天你家蓋房子我也幫你。

“之前所講的,都是世俗的觀念。早已有無數先賢在典籍中反覆明言。

“多謝老師教導!”

也確實,善惡根本就不應該固定,因為很少有人能夠做出一件有利於全體人族,或者有害於全體人族的事情。

“善與惡!”

他們當時的生存模式是怎麼樣的呢?

今天你捕獲到一隻獵物,你分我一點,我活下來了之後,明天我採集到食物了,我就給你分一點。

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此時有人有私心,打到獵物了卻不想分給其他人,那麼其他人還能不能活得下去?

大概率可以,是吧,畢竟只是一頓。

農耕文明由於其超強的穩定性,可以容納更多的人口,此時,人類部落的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大,漸漸形成了國家,形成了一個大的集體組織。

這些一個人很難解決,但是底層人民他們又沒有足夠的金錢,足夠的報酬,或者說根本不想給,給不了,那麼他們要怎麼做呢?

眾學生表示不解。

這,便是一直綿延到現在的私有制誕生的過程。

想到此處,眾位學生集體起立,朝着夫子深深一禮。

而善己呢,則是對自己有利。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的就是,善惡對於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判斷標準這一件事,確是確定的。

孔真有些迷茫。畢竟他都抱着無私之心了,你說對方是惡,好像有點過分了。

從之前的情況咱們可以看出,凡是幫助他人的,對其他人有益的,那麼就可以稱作是善;

“善己和善人?”眾人有些懵逼。不是說不分的嘛,怎麼現在又開始分了?

“沒錯,善己和善人!

善人呢,就是咱們之前所說的幫助別人,對別人有利。

夫子聞言,微微一笑。

“驅逐出去!”

對此,姬明瑤雖然若有所思,但也沒急着問。

那麼對於河東地區的百姓來說,大唐此舉自然是惡,而且還是惡中之惡,但對於關中百姓來說,此舉卻是難得的善舉。

還有一點,大家應當都知道,某些事,也根本不是個人之力可以做好的。

如果一個人自私自利,卻從來沒做過禍害他人的事情,也從來沒有傷害過他人,傷害過集體,那麼,他如何稱得上是惡?

相反,如果有一個人無私奉獻,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卻讓整個人族損失慘重,那麼我們能稱其為善嗎?

這時,就見宮羽站起身來,發問道:“敢問老師,如果對一些人有利,而對另外一些人有害呢?”

“說的不錯,但還有一個問題要注意。

不過剛剛感慨完,他們便紛紛點了點頭。

有利於自家,有利於他家,這個就要看他們自己的選擇了。

換工!”

“換工?”

“批判?首先你們要搞清楚,大家到底批判的是單純的利己,還是損人不利己!

“確實是!我家那個房子就是左鄰右舍一起幫忙蓋的,當然他們蓋房我家也會幫忙!”

因為他們交的稅少了,但是享受到的政策卻沒變化,甚至還變多了。

依咱們現在的環境,如果沒有鹽做輔助,一般的食物就只能存儲三天。

在那樣的情況下,根本就沒有單個人類生存的空間,我們的祖先必須成群結隊,結成小隊,結成部落,這樣才能活下來,才能生存下來。

“沒錯,實踐自己!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實踐自己,也是一種善!”

當然,這要忽略後面的大唐覆滅一事,如果加上這個,那善惡就很難說得清了。

只是這是惡嗎?

“也是一種善?學生不解,還請老師明言!”

畢竟他自小的教育便告訴他,自私是惡。

學生們紛紛響應,義憤填膺。

這邊是最原始的善惡觀。

這時,就需要對他這種行為來定性,要督促他進行改正。

“我家也差不多,農忙的時候收麥子,基本就是你家收完收我家,一起收完。”

還能這樣?

這時,就見夫子繼續講解:

“那麼,善到底是什麼呢?

“我家也一樣,弄個稍微大一些東西,都是左鄰右舍一起幫忙的。”

相反,如果對他人有害的,損害他人利益的,那自然應該是惡!”

“還請老師賜教!”

今天我幫你家收麥子,明天你再幫我收麥子。

但是如果當時那個部落的人比較少,少了一個人就很可能直接滅亡;或者那人是部落族長的兒子,或者其他親屬呢?

學生們反覆咀嚼着這句話語,似乎從這一刻,他們的頭腦格外的清晰,似乎這一刻,他們的思想可以照耀古今。

“對!和子路受牛類似。

“嗯!”

從這個角度來講,咱們的祖先,其實都是慷慨之人,都曾經將食物分配給過其他人。”

“不要他這個禍害!”

善,是需要成本的。但如果這個成本可以被行善的結果所覆蓋,那麼是不是人人都有行善的驅動力?

至於說單純的善人而不善己,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大公無私,這樣的人確實有,但又有幾個?

人為的拔高善事的標準,就是在反對做善事。

這點你們應該都懂!”(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論道長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論道長生
上一章下一章

412.第412章 善惡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