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湯若望
朱由檢看着手捧拜帖的隨身內侍王承恩,一臉無奈,“王伴,孤說了多少次,這些拜帖一概不收,你怎麼還接。”
朱由檢自從來到大明,一直不敢多事,雖說他不是主修明史,卻也是個實實在在的文史工作者,他可是記得他的那位皇兄,大明熹宗天啟皇帝朱由校在位七年,也就是說天啟帝在明年就會駕崩,然後就是他有驚無險地登基,逼殺魏忠賢,眾正盈朝,再然後天災不斷,建奴扣邊,民亂遍地,十七年後帶着眼前這個太監在煤山一顆歪脖樹下了此殘生。不管十七年後如何,他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韜光養晦,等到登基那天。
所以朱由檢從進了信王府就閉門謝客。可煩不勝煩的是,他移宮信王府還不到半個月,接到的拜帖已經多達七八十份,其中還不乏持有朝中重臣和勛戚薦書的,雖說大半遞拜帖的人都是白身,意圖進入信王府做個王府管事,但門下的太監不敢自專,還是把每份拜帖和薦書都拿給他看看。眼前的王承恩腦子尤其軸,自己說了幾十遍還是要拿來給自己,只得無奈地揮揮手,讓他下去。
拿起書桌上的《夢溪筆談》,正要繼續讀下去,就見徐應元匆匆的邁着小碎步進書房。來到朱由檢面前,“千歲,老奴把那洋和尚找來了。”
朱由檢一愣,旋即明白他說的是誰,“是湯若望嗎?他在哪?”
“就在前殿候着,千歲可是想現在就見他?”
“那便帶進來吧。”
不一刻徐應元便帶着一個扎着儒巾碧眼大鬍子的西洋人來到書房,看模樣估計有四十歲,那西洋人方一進入書房,便向朱由檢跪下拜了三拜,正是百姓見親王的兩拜禮,隨即一口流利地官話拜謁,“草民湯若望拜見信王殿下。”
朱由檢示意他起身賜座后,有些好奇地問:“湯大師對我大明的官話說得倒是頗為熟稔啊,乍一聽還以為大師是京師人呢。”
湯若望不慌不忙,“草民自萬曆四十八年來大明,如今已有七年,草民日日說大明官話,時間久便說得熟了。另外大師云云草民實不敢當,信王殿下稱呼草民名字即可。”
朱由檢頷首:“那孤便喚你湯先生吧,孤聽說你對天文地理,百工之學頗為精通,故此才將你喚來,諮詢一二。”
“精通二字,草民不敢,信王殿下但憑吩咐。”
朱由檢想到現如今正是大航海時代,西方人的腳步已經邁向東方,而東方卻對西方一無所知,正好了解下西方諸國的狀況,便問道:“聽說湯先生家鄉在佛郎機,距我大明萬里之遙,先生是如何來的?”
湯若望想了想向朱由檢解釋起來,“草民的家鄉其實是在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佛郎機只是歐羅巴諸國之一,因最早與大明有商貿往來,因而大明誤以為歐羅巴諸國都叫佛郎機。”
“哦,你且先給孤講講這泰西之地諸國都是個什麼情況。”
湯若望整理着語言說道:“草民的家鄉歐羅巴是一片如大明一樣的大陸,大明是東面靠海,歐羅巴是西面靠海,若按面積來算,歐羅巴比大明要大一些……”
“大膽,泰西蠻荒之地也敢與大明比肩,”徐應元一聲怒喝打斷湯若望。
“不妨事,你繼續說。”朱由檢見狀連忙安撫,心下卻想着,現今這個時代,整個大明還沉浸在天朝上國的榮耀里,只是全天下人都想不到,未來不到一百年的時間裏,歐羅巴諸國將全面趕超腳下這片東方大國。
“歐羅巴地方雖大,但是國家卻多,大小王國公國有幾十個之多,有些像東土的戰國,若說物華天寶,確實不如大明上國。”湯若望斟酌着語句。
“泰西之地國家如此之多,想來也不太平吧,先生詳細說說。先講講都有哪些強國。”
“歐羅巴諸國里諸如艾斯巴尼亞、法蘭克、尼德蘭、盎格魯、奧斯圖裡亞、羅斯等國是為強國,還有諸多小國……”
朱由檢聽得雲山霧罩,他倒不是不知道歐洲列強都有哪些,只是大明現階段對歐洲了解確實太少,聽湯若望對國名的翻譯,完全是音譯,根本就搞不清哪裏是哪裏。當下打斷他,“先生可有泰西輿圖?”
“草民沒有,但是京師大教堂倒是收藏着一份世界輿圖,是耶穌會金尼格會士按照利瑪竇教士所著的《萬國坤輿全圖》復原的摹本,原圖本來是在宮中,只是聽說失竊,草民也不知真假。”湯若望嘆口氣,這樣一份輿圖,放在歐羅巴都是一件至寶,可惜大明人卻是只當做個珍玩,並不愛惜。
“徐主事可知道此事?”朱由檢看向徐應元。
徐應元回憶一下,“老奴倒是有點印象,大概是萬曆三十年左右,神宗皇帝似是將一套西洋人的圖冊拿來賞玩,還讓畫師臨摹,沒過幾日這套圖冊便遺失,神宗皇帝杖斃數名內侍,其中一個還是老奴的玩伴。”
朱由檢聽后也不由遺憾,“如此真是可惜,這套輿圖若是還在宮中,孤說什麼也要向陛下討來複刻一份。”
“殿下倒也不必擔心,金尼格會士是以利瑪竇先生的底稿摹刻的,草民也見過,應是與原圖並無二致。原本金尼格會士是經常攜帶的,但天啟四年金尼格會士去陝西傳教,因怕有閃失,就將輿圖與他從歐羅巴帶來的七千餘冊圖書放置在京師大教堂,委託專人保管……”湯若望正要繼續說時,卻被朱由檢打斷。
“等等,你說這個金尼格從泰西帶了七千餘冊書籍?”
“是的,殿下,金尼格會士一直有個夢想,他想將西方的知識帶到東方,為此他還為自己做了一個西書七千傳播計劃,並且一直在籌集資金想在京師建一所圖書館,就是類似大明國子監藏書閣那樣的供人讀書的場所,可惜他來大明二十多年,也沒幾個人感興趣,所以他只能把這些書放在京師大教堂,自己出去傳教。”湯若望不無遺憾地說道。
朱由檢突然有種天上掉餡餅的感覺,他找湯若望,正是想從湯若望這裏套取一些自然科學知識和大航海時代地理髮現進程的情報,沒想到瞌睡就有人送枕頭,原來這麼早就有人把西方的知識帶過來。他想了想覺得奇怪,為什麼在自己了解的歷史裏,沒這檔子事兒呢。他不知道的是,金尼格的計劃最終流產,後來經歷明末戰火大部分圖書散失,直到民國時期找到部分散失書籍才重新界定這段歷史。當下朱由檢迫不及待地問道:“先生可知道,這些都是什麼書籍?”
“包括一些歐羅巴古典名著和中世紀文藝復興以後的神學、哲學、自然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的最新成就。為募集新書和儀器,金尼閣會士漫遊歐羅巴諸國,甚至通過教會向諸國王室提出請求,終於才收集精裝圖書七千餘部,他來大明的時候就全部都帶來。”說完湯若望有些奈然地繼續說:“說來慚愧,草民便是被金尼格會士帶來大明的,一同來的就有這七千餘部圖書。”
朱由檢來了精神:“這些圖書可否借孤觀摩一二?”
“借與殿下倒是無妨,可惜這些圖書都是用歐羅巴諸國文字書寫,金尼格會士曾找艾儒略、徐光啟、楊廷筠、李之藻、王徵、李天經等人翻譯漢文,可惜人手不足,至今也只翻譯幾十本,草民回去就把這些譯本收集起來拿來給殿下。”
“如此甚好,煩勞湯先生,孤自幼喜歡雜學,正好便看看翻譯好的書冊。”
聽了這番話徐應元一愣,他自天啟元年隨伺朱由檢,六年來,深知信王是個不喜歡讀雜書的,怎麼今天見這洋和尚,卻轉了性子。正想着卻聽朱由檢說道:“徐主事,你着些人手幫着湯先生取書,莫要遺失損毀。”徐應元連忙應是。
只聽朱由檢繼續吩咐道:“湯先生,你與徐主事先去取書,回來咱們再詳談。”
湯若望與徐應元連忙應諾去了。
約莫一個多時辰,兩人帶回一車書籍,十幾個內侍在湯若望的指導下,將朱由檢的書案排滿書,朱由檢粗略一看,可不是幾十本,足足有兩百餘本。
正自疑惑,卻聽湯若望回稟道:“信王殿下,草民將教堂內成冊的漢文書籍都取來了。”
朱由檢將排在上面的書冊一看,《十誡》、《主的祈禱》、《聖母讚歌》、《教理問答書》,心道這湯若望倒是會夾帶私貨,但轉念一想,一個主意出現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