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論兵

第425章 論兵

郭凱營救益王於汜水渡口,回到汴州,將斬殺蔡文柱之事告知,王猛去除憂愁,靜等朝廷迴音。

過得數日,不見朝廷旨意,心裏覺得渡過黃河攻打鄴城之事可按計劃進行,於是抓緊時間,加緊準備。

論兵備戰,全軍通曉,上下齊心,取勝之道。

王猛、陳亮深知其理,每每發動戰爭前夕,都會跟全軍將士理論一番,讓其明其心志,鼓其士氣,戰則必勝。

渡河作戰,畢其功於一役,自不例外。

王猛將散落各地備戰的將領們召回汴州,由陳亮開堂講課,明其理,壯其志,盈其氣。

陳亮將《管子-兵法篇》改寫成淺顯易懂的篇稿,跟將領們講解一番,讓符卿書將其複印出一千餘張,讓其將領帶回去,分發給全軍百夫長以上的軍官,認真研讀,再往下講解,達到全軍通其意,明其義。

篇稿如下:

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謀得兵勝者,霸。

戰爭,雖與完美高尚的道德相悖,卻可以輔助王業,成就霸業。

現代用兵者,很少明其理,不曉得用兵是要權衡得失的。一發動戰爭,用兵的禍害就是戰不必勝,勝則多死,國內積貧積弱,雖得了土地,卻傷了國家元氣,走向敗亡的邊緣。

大度的書上說,發動戰爭,而境內不貧,戰而必勝,勝而不死,得地而國不敗。

如何做到以上四點,就是今日所要討論的。

發動戰爭,籌算得當,國內不貧;法度嚴明,戰而必勝;平時勤於操練,教法得當,裝備精良,打敗了敵人,做到少死少傷;順乎民心民意,得了土地,不傷本國元氣。

順乎民心,就是正義之師;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就能以一敵多;法度嚴明,調令就能統一;籌算得當,用兵自不傷及國本。

治眾有數,勝敵有理。察數而知理,審器而識勝,明理而勝敵。定宗廟,遂男女,官四分,則可以定威德;製法儀,出號令,然後可以一眾治民。

軍中沒有主帥,不能早知敵情;民間沒有官吏,糧食貯備不能充實;官無常法,下面就抱怨上級,而使武器不精;朝令夕改,賞罰不明,人民自會看輕生產。因而,早知敵情,才能夠所向無敵;有充實的糧食貯備,才能久戰而不匱乏;武器精巧,才能征伐順利;賞罰嚴明,才能使勇士得到鼓勵。

統兵者須知,兵器不精良,等於是把士兵斷送給敵人;士兵不能使用,等於把其將領斷送給敵人;將領不懂得用兵作戰,等於把他的國君斷送給敵人;國君不善擇將帥,等於把他的國家斷送給敵人。

三官不繆,五教不亂,九章著明,則危危而無害,窮窮而無難。故能致遠以數,縱強以制。

何為三官?第—是鼓,鼓是為了作戰,為了發動,為了進攻而用的;第二是金,金是為了防守,為了退兵,為了停戰而用的;第三是旗,旗是為了出動軍隊,為了節制軍隊,為了抑止軍隊而用的。有此三令,兵法就起作用了。

何為五教?一是教戰士辨別各種色彩的旗幟,二是教戰士聽懂各種號令,三是教戰士戰場進退有度,四是教戰士使用長短的兵器,五是讓將士知道軍令如山、賞罰分明。將士一旦熟悉了這五教,自是作戰英勇,所向披靡。

何為九章?一是舉日章,白日行軍;二是舉月章,夜裏行軍;三是舉龍章,水裏行軍;四是舉虎章,林內行軍;五是舉烏章,丘陵行軍;六是舉蛇章,沼澤行軍;七是舉鵲章,陸上行軍;八是舉狼章,山裡行軍;九是舉弓衣之章,表示要載上糧食駕車而行。這九章確定之後,行軍定是井然有序。

三官、五教、九章,始乎無端,卒乎無窮。始於無端,好比道;終於無窮,好比德。道,是沒法量度的;德,是沒法測算的。捕捉不到行軍路線,人數再多,也別想進行圍追堵截;摸不清從那裏進攻,防守再周密,也將猝不及防。兩者兼而施之,無論進攻或防守,都將處於不敗之地。過境要使人不知,發兵要出敵不意。過境使人不知,敵人就無法防禦;發兵出敵不意,敵人就無法應對。因便而教,准利而行。教無常,行無常。兩者備施,動乃有功。

兵器精良,訓練有素,追擊敵人-疾如旋風,擊殺敵人-迅如雷電。雖有絕地不能防守,雖有恃無恐也難以堅持,一旦進攻,定是無堅不摧,令行禁止。

兵器完好,教練有素,分兵則敵人不能防備,聚兵則敵人不能測度。訓練有素,裝備精良,進攻、撤退都能迅如雷電,不存在停滯或潰散。

若是能做到一氣專定,則四齣無阻;能做到強兵利器,則可做到臨危不亂。進軍無阻礙,退軍不潰亂,敵人就為我所用了。這樣,過山谷不用鉤梯,經水溝不用船隻,可以通過絕險的地勢,可以打下依險固守的敵人,獨出獨入誰也不能阻止。若是千軍萬馬突然殺來,難以阻擋;千軍萬馬突然殺出,難以抵禦。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實難預測,有如神助,其妙不可言。

畜之以道,則民和;養之以德,則民合。和合故能諧,諧故能輯,諧輯以悉,莫之能傷。定一至,行二要,縱三權,施四教,發五機,設六行,論七數,守八應,審九器,章十號。故能全勝大勝。

數戰則士罷,數勝則君驕,夫以驕君使罷民,則國安得無危?故至善不戰,其次一之。破大勝強,一之至也。亂之不以變,乘之不以詭,勝之不以詐,一之實也。近則用實,遠則施號;力不可量,強不可度,氣不可極,德不可測,一之原也。眾若時雨,寡若飄風,一之終也。

不需要防守,定會防守勝利。頻繁戰鬥,則士兵疲憊;屢戰屢勝,則君主驕傲,若讓驕傲的君主驅使疲憊的士兵作戰,國家豈有不危險的?所以,用兵最好是不戰而勝,其次是一戰而定。

打敗大國,戰勝強敵,一戰而定。亂敵不用權變,乘敵不用詭計,勝敵不用詐謀,這是一戰而定的實質。對近敵用實力征伐,對遠國用號令威懾,力量不可估計,強盛不可測度,士氣永不枯渴,心智無法捉摸,這是一戰而定的力量源泉。增兵像時雨一樣密集,減兵像飄風一樣迅速,這是一戰而定的最終表現。

利適,器之至也;用敵,教之盡也。不能致器者,不能利適;不能盡教者,不能用敵。不能用敵者窮,不能致器者困。遠用兵,則可以必勝。出入異塗,則傷其敵。深入危之,則士自修;士自修,則同心同力。

善用兵者,使敵若據虛,若搏景。無設無形焉,無不可以成也;無形無為焉,無不可以化也,此之謂道矣。若亡而存,若后而先,威不足以命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華夏風雨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華夏風雨情
上一章下一章

第425章 論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