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交戰常山
話說安思景自冀州起兵造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橫渡黃河,奪取汴州各地,緊逼虎牢關。未曾想於虎牢關遭遇黃宗率領的荊襄子弟頑強阻擊,難以前進半步,還損兵折將。
冀北各郡聞信,人心大動,常山的顏日斤、平原的顏應方,秉承大義,擺脫安思景的淫威,舉兵反正,並四處傳話:“朝廷大軍朝夕當至,先下者賞,后至者誅。”
一時間,冀北各郡紛紛響應,高舉義旗,脫離叛軍。
安思景聽聞此事,大驚!
心想,自己部下的家屬都在冀北,他們之所以跟隨自己起兵造反,莫過於圖個名利雙收。要是連老家都被人端了,哪還有心思跟着自己打天下,定是人心不穩。再者,大軍的軍需物資皆由冀北運來,後方不保,糧道被斷,那相當於坐吃山空,何以為繼?
想到此處,心寒意苦,立馬勒令安龍軍帶着周秉正、蔡希德,領軍殺回冀北。
安龍軍率領五萬兵馬殺回信州,聽聞義軍二十來萬,內心驚恐,不敢往前。
周秉正見之,道:“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也。”
安龍軍苦言道:“義軍二十萬有餘,聲勢浩大,我軍五萬不到,寡不敵眾。”
蔡希德道:“我軍五萬精兵,恰如一個技藝嫻熟的捕蛇者,賊兵二十萬,猶如一條蟒蛇,蛇打七寸,再大也是一條。”
安龍軍問道:“七寸何在?”
周秉正答道:“常山是也。快速攻取常山,既能切斷義軍與河東兵馬的聯繫,又可大大動搖義軍抵抗的決心,迫使那些意志不堅定者改變立場,不戰而屈人之兵。義軍雖是一群烏合之眾,沒有多少戰力,但若坐等他們築深溝高壘,一旦朝廷兵馬疾來增援,再攻打,就難了。”
安龍軍聽之,性情大動,立馬點起兵馬,朝着常山殺去。
顏日斤於常山倉促起兵,此前準備不足,叛軍至,城牆修葺尚未完工。
安龍軍率領叛軍火速殺到,義軍倉促迎戰,一觸即潰,堅守三日不到,城破。
果然不出周秉正所料,叛軍一攻下常山,打中義軍這條蟒蛇的七寸,形勢逆天大轉,魏洲、博陵、巨鹿等州郡的義軍紛紛倒戈,再次歸附安龍軍的叛軍。
那些忠於朝廷的義軍,雖失去了冀北戰場的主動權,卻不願再度屈服於安思景的淫威,紛紛向河東求援。
鎮守井陘關的白谷沒有收到王猛的指令,一時間難以做出決斷,左右為難。
安龍軍見義軍四分五裂,西邊又沒什麼動靜,帶領周秉正、蔡希德,率領大軍攻打常山以東二百里的饒陽。
饒陽郡守盧全成為人忠義,心繫朝廷,率領義軍奮力抵抗,固城而守,四處求援,叛軍難進一步。
周秉正見義軍的忠義可通天地,強攻不是辦法,便心生一計,以饒陽為據點,圍點打援,連續擊敗前來馳援的各路義軍。
劉文心得知叛軍圍攻饒陽,久攻不下,常山城內兵力必定空虛,將利弊得失一個權衡,速派陸冠英率領一萬兵馬東出井陘關,攻打常山,對外宣稱十萬大軍。
陸冠英率軍抵達常山,常山百姓及三千團練子弟聽聞朝廷兵馬至,念及顏日斤往日忠義,沒等官軍攻城,便在城中爆發了起義,擒獲常山城守將安思義,打開城門,綁着叛軍守將安思義前來投誠。
陸冠英接受常山守軍的投誠,走到安思義跟前,親自為其鬆綁。
安思義深受感動,真心歸順,一拜在地。
陸冠英一把將其扶起,道:“我們都是軍人,不用如此。”
安思義環顧一周,道:“將軍,你們長途奔襲,早已疲憊不堪,不如快速加固城防以備戰。”
陸冠英笑道:“將軍何出此言?”
安思義答道:“不瞞將軍,在你抵達城門之前,我就派出了信使,向饒陽求援了,明日一早,圍攻饒陽的騎兵就能趕來。”
陸冠英道:“將軍有何妙計?”
安思義道:“將軍,安龍軍手下的兵馬,大多騎兵,利於野戰。要是於平原上與叛軍正面交鋒,打遭遇戰,肯定對我軍不利。再者,第一仗就受挫,必定影響士氣。不如鞏固城防,固城而守,坐等叛軍來攻,以逸待勞,先挫其銳氣,再伺機而動。”
陸冠英笑而納之,率軍入城,修築城牆,將叛軍關押的老百姓全部放了,並給與他們一筆豐厚的安家費。隨後又在伍輝清的諫言下,親自祭奠由於叛亂而陣亡的軍民,收攬人心,得到全城軍民的擁戴。
安龍軍聽探子來報,常山失守,還宣稱官軍十來萬,內心焦慮不安,召集部將,問及退敵策略。
周秉正道:“孫子有言,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對付官軍,無下於四個字,先堵后圍。”
安龍軍問道:“何為‘堵’?何為‘圍’?”
周秉正答道:“所謂‘堵’,我軍兩三萬精銳騎兵,戰力非凡,官軍望塵莫及,野外交戰,定會一觸即潰。”
安龍軍又問道:“何為‘圍’?”
蔡希德答道:“官軍不善野戰,一旦敗北,只有退守城池。常山城池不固,官軍又初來乍到,等我軍後繼步兵抵達,迅速圍攻,官軍將面臨兩難,野外不能戰,城池不能守,焉能不敗。”
安龍軍信心大增,立即點齊兵馬,從饒陽出發,殺向常山。
次日清晨,安龍軍帶着蔡希德,率領二萬騎兵奔至常山城下,對守城官軍看上一眼,就想來個探囊取物,火急火燎的就要攻城。
面對氣勢洶洶、士氣高漲的叛軍,守軍將士內心極度緊張,不知所措。
陸冠英將敵我雙方士氣一個對比,很是憂心,立於城樓,上下不得。
還好安思義站了出來,道:“將軍,先固城而守,讓叛軍來攻,挫敗其銳氣先。”
陸冠英見毫無他法,欣然接受,緊閉城門,以逸待勞,只等叛軍來攻。
安龍軍見官軍士氣低落,自己部下騎兵又殺氣騰騰,兵多將廣,一聲令下,攻打城牆。
陸冠英一見叛軍都是馬背上的英雄,又缺乏攻城器械,趕緊一聲令下,將部下兵馬分為四部,以勁弩五百連番射敵,使叛軍移駐遠處,膽大的叛軍變成刺蝟,膽小叛軍溜之大吉。
安龍軍見部下騎兵無法上得城牆,且死傷過快,有點以己之短擊彼之長的味道,只好鳴金收兵,拔腿就跑。
陸冠英見叛軍放棄了攻奪城池,想着‘痛打落水狗’應該有趣,趕忙讓高虎率領五千士兵,從東門衝出城去,就想猛掏叛軍的屁股。
蔡希德也不是吃素的,早料到官軍會來上這一手,見官軍沖了出來,立馬掉轉馬頭,率領兵馬朝官軍撲了回去。
哪知道,陸冠英早就猜測叛軍會這麼做,五千兵馬中,隱藏了大量的弓弩手,等叛軍騎兵快要衝到眼前的時候,官軍瞬間分成四個小梯隊,對着叛軍就是一陣狂射,片片箭雨相加,叛軍瞬間人仰馬翻、暈頭轉向。
經過一陣猛衝,叛軍死傷近半,士氣虧損,後邊的叛軍騎兵勒住馬韁,停止了衝鋒。
一大早上連敗兩回,安龍軍雖鬱悶無比,但也不是個好鬥的莽夫,接受現實,帶着殘兵敗將退了回去。但也不甘心失敗,休整士卒,只等圍攻饒陽的五千步兵趕來增援,再來攻城。
陸冠英猜中了叛軍不會善罷甘休,白天讓將士們堅守城池,養精蓄銳,晚上率領將士襲擊了叛軍營帳,搞得叛軍疲憊不堪、士氣低落、不敢休息、叫苦連天。
蔡希德見官軍步兵居多,善於防守,便率領兵馬撤出戰圈,假裝撤退,好來殺個回馬槍。
陸冠英深知騎兵善於奔襲,便於移動作戰,便順着叛軍的心意,埋伏弓弩手於城外,只等叛軍去而復返。
叛軍不知官軍識破了其計謀,真來了個去而復返,突襲常山,跟官軍剛打了照面,就被射了個人仰馬翻,死傷一路。
陸冠英見叛軍士氣低落,抓住機會,率領五千步兵出其南,手持長槍在前,弓箭手在兩邊和後方掩護,夾滹沱河列陣,一舉又把安龍軍率領的叛軍打敗,攆得更遠了一些。
天佑陸冠英,饒陽前來馳援的五千步兵距離常山還有三十餘里的時候,就有村民將這個消息報告給了官軍。
陸冠英聞之,大喜過望,速讓高虎帶領兩千騎兵、兩千步兵出城,隱藏行跡,順着滹沱河向五千叛軍奔騰而去。
說來也巧,當高虎帶着官軍溜到五千叛軍跟前的時候,那五千叛軍剛好狼吞虎咽地吃着早飯,深感自己行蹤隱秘,毫無戒備,兵器鎧甲散落一地。
高虎頓時兩眼冒光,率領兵馬像餓虎撲食一般,衝到了叛軍面前,猛攻猛打。
叛軍因毫無防備,倉促應戰,陣型凌亂不堪,被官軍一衝,立馬潰散。
高虎見叛軍要逃,火速來個圍追堵截,窮追不捨,叛軍幾乎被殺了個全軍覆沒。
安龍軍聞知敗訊,大為恐懼,見-好似智窮計盡,拿官軍一點辦法都沒有,前不能進,后無援軍,兵馬折損過半,士氣低落,只好退入九門縣,龜縮其內,一時不再言戰。
陸冠英見叛軍失去了交戰的勇氣,以常山城為據點,大膽出擊,四處征戰。
一時間,常山郡九縣,唯有九門、藁城二縣仍讓叛軍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