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激戰長江(2)——平定江淮

第十六章 激戰長江(2)——平定江淮

巍巍大唐:開國正文第十六章激戰長江——平定江淮在權欲和野心的驅使之下,最終,不甘寂寞的輔公祏,還是無法抵擋住誘惑,走上了一條起兵反唐的不歸路,於武德六年八月,僭號稱帝,公開與唐王朝決裂。輔公祏自立為帝,這是在向李唐王朝發出宣戰的信號,表示自己要與唐王朝平起平坐,準備在江淮建立割據政權,不想再當李唐的附庸了。

顯然,輔公祏此舉,是典型的冥頑不靈,逆歷史潮流。要知道,唐王朝的終極目標,是要一統天下,任何人都不能阻擋。況且,沈法興、李子通相繼覆滅,杜伏威入朝,江淮併入大唐版圖,已是板上釘釘之事。以輔公祏一己單薄之力,怎能抵擋住大唐的百戰之師,無疑是自取滅亡,不自量力。

對於輔公祏的公開叛唐之舉,唐高祖李淵自然不能無動於衷,決定採用軍事征討的手段,解決江淮問題,一舉滅掉輔公祏這個南方最後的宿敵。於是,唐高祖當即作出部署,迅速調遣軍隊。

輔公祏稱帝自立的當年當月,武德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唐高祖李淵下詔,兵分四路,以趙郡王李孝恭為主帥,李靖、李世勣、黃君漢等名將輔助,共同率軍,討伐輔公祏。這樣的將帥陣容,雲集了李唐王朝數一數二的開國名將,除了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有這個“待遇”外,估計就是輔公祏了。

由此可見,這一次,唐高祖李淵是下定決心,徹底消滅輔公祏反唐勢力,實現唐王朝對江淮地區有效的管理與統一,從而統一江南,飲馬長江。由此可見,此番出兵,唐廷是勝券在握,相信一定能馬到成功。

面對唐王朝的四路大軍,輔公祏不想坐以待斃,任人宰割。當然,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憑藉自己手中的兵力,若要與唐軍對抗,勝算幾乎渺茫。但是,輔公祏畢竟是一位亂世梟雄,見的大場面多了,仍然想賭上一把,和唐軍拼一拼。因此,輔公祏打算,先下手為強,趁着四路唐軍到來之前,主動出擊,搶佔先機。

什麼叫先下手為強呢?輔公祏的計劃,在唐軍主力趕來之前,自己率軍四面出擊,進攻被唐軍控制的城池、軍鎮,搶佔一些地盤,作為與唐軍對戰的根據地;即使最後戰敗,也可以退守割據一方。

很快,輔公祏就開始有所行動了。武德六年九月,輔公祏派遣手下將領徐紹宗、陳政通,領兵分別進攻海州、壽陽。沒過多久,輔公祏麾下大將張善安,暗施毒計,殺害了唐朝黃州總管周法明。

前文說過,輔公祏稱帝后,為了增強自身的軍事實力,積極尋找外援。就這樣,輔公祏鎖定了當地的一位割據豪強——張善安。於是,稱帝后的輔公祏,主動與張善安連兵,並任命其為西南道大行台,二人結成了同盟。不久,這個張善安,便暗施冷箭,殺害了唐軍的一位大將——黃州總管周法明。

武德六年十一月,唐朝黃州總管周法明,率軍進攻輔公祏所部。面對唐軍的攻擊,輔公祏派遣手下大將張善安,前去抵擋唐軍。於是,張善安領兵屯紮夏口,與周法明互相對峙。

當時,唐將周法明率領軍隊,駐兵於荊口鎮,準備發起反擊。思來想去,張善安想了一個陰招,打算策劃一場刺殺,趁唐軍不備,行刺主將周法明。很快,張善安挑選出了數名刺客,讓他們喬裝成漁民,乘坐小船,混入唐軍艦隊之中,尋找目標,進行刺殺。

那個時候,周法明正在戰艦的甲板上飲酒,毫無防備,不知道張善安會搞暗殺。所以,唐軍上下渾然不知。張善安派出的刺客,慢慢靠近唐軍戰船,突然躍上甲板。周法明猝不及防,不幸遇刺身亡,刺客卻逃之夭夭:

黃州總管周法明將兵擊輔公祏,張善安據夏口,拒之。法明屯荊口鎮,壬午,法明登戰艦飲酒,善安遣刺客數人詐乘魚鰈而至,見者不以為虞,遂殺法明而去。

然而,所謂一報還一報。張善安用卑鄙下流的手段,暗殺了唐軍大將周法明。不久,相同的命運,也降臨到了張善安的身上。原來,唐軍安撫使李大亮,略施小計,誘降張善安,將其一舉生擒,並擊敗其部眾。唐軍擊敗張善安部,對於輔公祏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等於是折斷了輔公祏的一條臂膀。

武德六年十二月,唐將李大亮率軍進擊洪州,攻打張善安。雙方隔水列陣,可以互相喊話。這個時候,李大亮開始和張善安打起了攻心戰,瓦解他的心理防線。因此,李大亮向對面的張善安傳話,讓他認清形勢,諭以禍福。果然,攻心戰起作用了,張善安的內心,開始出現動搖。

張善安也不傻,唐朝和輔公祏,誰的胳膊夠粗,拳頭夠硬,一目了然。輔公祏和唐朝對抗,簡直就是找死。張善安覺得,還是給自己留條後路吧,沒有必要給輔公祏殉葬。緊接着,張善安作出回應:

善安初無反心,正為將士所誤;欲降又恐不免。

看到張善安作出回應,李大亮覺得目的達到了。當務之急,是要穩住張善安,讓他放鬆警惕。於是,李大亮假意作出承諾:“張總管有降心,則與我一家耳。”只要張總管你肯歸降大唐,從此以後,咱倆就是一家人。

得到了李大亮的承諾,張善安放下心來。隨後,為了打消張善安的顧慮,李大亮獨自單騎渡河,來到張善安的軍營。見到了張善安的面后,李大亮握着他的手,噓寒問暖,表現出一副關心的樣子。

本來,對於是否投降唐軍,張善安還心存顧忌,擔心唐朝會秋後算賬。現在,見到李大亮敢於單騎過河,與自己會面,足見唐軍的“誠意”。因此,張善安十分高興,決定向唐軍投降。

不久,張善安帶着數十名騎兵,與李大亮一道前往唐營。等進入大營軍門的時候,李大亮讓那幾十名騎兵在營門外等候,自己則拉着張善安進入營帳,一張天羅地網,正向張善安撒來。

入營后,李大亮開始和張善安聊天,閑話家常,表現得非常隨意。但是,時間一久,張善安發現有些不太對勁了。雖然,李大亮表面上在和自己攀談,卻隻字未提受降事宜。張善安越發感覺情況不妙,便想離開唐軍大營。於是,張善安站起身來,準備告辭離去。可是,為時已晚。

這時,張善安深入唐營,已經是李大亮的瓮中之鱉,哪能讓他輕易跑掉。看到張善安要走,李大亮突然一聲令下,事先埋伏好的唐軍武士,一擁而上,將張善安拿下。跟隨張善安一同來到唐營的數十名騎兵,此時被擋在大營門外,得知裏面情況有變,急忙嚇得扭頭就走,返回本部大營。

當得知張善安被擒的消息后,張善安的部眾,一個個都無比憤怒,認為唐軍出爾反爾,明明答應了接受投降,現在卻無故扣下張總管。由此可見,唐軍毫無誠意。經過商量,張善安麾下的將領們,當即整合兵馬,悉數來攻,向唐軍大營步步緊逼。面對張善安部眾的大舉來犯,李大亮不慌不忙,再次使出了離間計,派人告訴那些敵兵、敵將:

吾不留總管。總管赤心歸國,謂我曰:“若還營,恐將士或有異同,為其所制。”故自留不去耳,卿輩何怒於我!

李大亮故意編織謊言,告訴張善安的部眾,我並沒有扣押你們張總管,是他自己誠心歸附大唐,自動留在我營中。並且,他還對我說,他擔心回營之後,將士們會有異動,對自己不利。所以,是張善安自己賴在唐營不走,你們為什麼反而怪我!李大亮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就把鍋甩給了張善安。

聽了這麼一番挑撥離間的話,張善安的部下,竟然信以為真。這些地方軍閥的部隊,大部分都是行伍出身,頭腦比較簡單,更無法考證此話的真實性。再聯想起張善安近來種種的反常表現,眾將士覺得,張善安很有可能將大家出賣了,紛紛破口大罵:“張總管賣我以自媚於人。”

既然張善安如此不地道,大傢伙又何必繼續為他賣命。緊接着,張善安的部眾,瞬間一鬨而散,四散潰逃。見到敵軍作鳥獸散,李大亮認為,機會難得,下令唐軍大舉追擊,虜獲甚眾,擊敗了張善安所部。

作戰獲勝之後,李大亮將張善安押送至長安,交由唐高祖李淵處置。這個時候,出於求生的渴望,張善安發揚了巧舌如簧的“優良傳統”,在唐高祖面前狡辯,聲稱自己“不與輔公祏交通”,與輔公祏沒有一毛錢關係。

估計,唐高祖可能覺得,張善安就是一個小嘍啰,殺了他,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太掉身價。因此,唐高祖故意揣着明白裝糊塗,赦免了張善安的死罪。但是後來,唐軍平定輔公祏,搜出了張善安與輔公祏往來的書信,發現他一直與輔公祏聯繫緊密。所以,張善安在劫難逃,被論罪處死。

原本,輔公祏派遣張善安領兵前往,意欲擋住唐軍的進攻。萬萬沒有想到,唐將李大亮略施小計,便誘捕了敵將張善安,擊敗其部眾。張善安兵敗被擒,等於斬斷了輔公祏的一條臂膀,失去了一個強大助力,沉重打擊了他的軍事實力。輔公祏剛剛起兵反唐,出師不利,使得全軍士氣低落無比。

在唐軍主力到達江淮之前,輔公祏一直在與唐朝的地方守軍,小打小鬧。並且,還收效甚微,損兵折將。輔公祏連唐軍的地方部隊都對付不了,更別說是那四路唐軍主力了。不久之後,趙郡王李孝恭指揮的四路唐軍,趕到江淮戰場,迅速對輔公祏的江淮軍發起進攻,輔公祏的厄運來了。

武德七年正月,李孝恭率領所部唐軍主力,直撲樅陽,展開了對輔公祏守軍的進攻。當時,駐守樅陽的是輔公祏麾下的一員別將,姓名不詳。結果,李孝恭統領唐軍,不費吹灰之力,擊破此地的輔公祏守軍,順利攻取樅陽。仗還沒有正式開打,輔公祏就被唐軍來了個迎頭痛擊。

僅僅不到一個月,武德七年二月,輔公祏派出軍隊,圍攻猷州,企圖挽回正面戰場的損失。輔公祏大軍圍城,猷州刺史左難當嬰城固守,抵禦敵軍進攻。關鍵時刻,先前設計智擒張善安的唐軍安撫使李大亮,引兵突然從輔公祏部的側翼出擊。可想而知,江淮敵軍沒有防備,又被打了個大敗。

江淮軍戰敗,趙郡王李孝恭抓住時機,舉兵攻打鵲頭鎮,氣勢如虹,一舉將其攻克。輔公祏連續遭遇失利,兵馬節節敗退。與此同時,唐軍則趁熱打鐵,展開了大規模的追擊、反攻作戰。

譬如,武德七年二月十二日,唐軍的行軍副總管權文誕,率軍於猷州大破輔公祏余部,攻拔枚洄四鎮;三月十六日,趙郡王李孝恭率領唐軍,大敗輔公祏於蕪湖,攻取梁山三鎮;三月二十一日,唐將任瑰攻克揚子城,廣陵城主龍龕舉城投降;三月二十八日,李孝恭引兵襲破丹陽。

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唐軍在趙郡王李孝恭的率領下,一路順勢而下,所向披靡,屢屢擊敗輔公祏的江淮軍,攻關奪寨,斬將搴旗。唐軍將士勢如破竹,接連收復了蕪湖、丹陽等軍事重鎮。可以說,輔公祏下轄的大部分地盤,皆被唐軍攻佔。也就是說,輔公祏能控制的地盤,其實所剩無幾。

照這個態勢發展下去,輔公祏的覆滅,只是遲早的事情。所以,輔公祏覺得,不能再這樣被動挨打下去,打算奮力一搏。即使輔公祏清楚,最後的結局必敗無疑,也要讓唐軍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因此,輔公祏的計劃,揚長避短,集中手中優勢兵力,攻擊唐軍相對薄弱的一處,與其決戰。

於是,輔公祏首先出動了三萬水師兵力,屯駐於博望山一帶,由其麾下將領馮慧亮、陳當世二人率領。同時,輔公祏又佈置了兩萬步騎兵,命將軍陳正通、徐紹宗統領,陳兵於青林山;並且,輔公祏專門下令,全軍水師佈於江面之上,以鐵索相連,阻斷江上交通;另外,大肆修築月城,延綿十餘里,又在江面以西設置營壘。這些軍事工事,連成一片,以此與唐軍對抗:

先是,輔公祏遣其將馮慧亮、陳當世將舟師三萬屯博望山,陳正通、徐紹宗將步騎二萬屯青林山,仍於梁山連鐵鎖以斷江路,築卻月城,延袤十餘里,又結壘江西以拒官軍。

五萬江淮軍主力,是輔公祏手上最後的家底。從表面上看,輔公祏將這五萬兵力分配得很是合理,三萬水師精銳,佈置於博望山一帶;另外的兩萬步騎,則陳兵青林山。五萬兵馬,分兵把守博望山、青林山兩處,互為犄角,無論唐軍攻打哪裏,都能相互支援。輔公祏企圖採用這種戰術,與唐軍對抗。

不久,唐軍趕到。趙郡王李孝恭與副帥李靖合兵一處,二人率領唐軍水師,抵至舒州。緊接着,大將李世勣也率領一萬唐軍步兵,渡過淮河,攻克壽陽,師次硤石,配合李孝恭、李靖主力的行動。

唐軍的三位主將全部到齊,接下來,便要和輔公祏正式開戰。單從兵力對比來看,輔公祏有五萬大軍。至於唐軍方面,李孝恭、李靖統率的兵力,史書上沒有記載,但至少也應該在兩到三萬左右,加上李世勣的一萬步兵,總兵力應該是三萬人馬。所以,在兵力人數上,唐軍並不佔優勢。

可是,輔公祏並沒有因為手上兵力多於唐軍,便有恃無恐,反而更加謹慎。輔公祏認為,先前幾番交手下來,江淮軍基本是節節敗退,沒有打過一場像樣的勝仗,士氣低落到了極點。因此,此時此刻,絕不能貿然與唐軍決戰,那樣只會敗得更慘。當下最明智的選擇,避其鋒芒。

所以,輔公祏派往前線的將領馮慧亮等人,嚴令部下,堅壁不戰,不與唐軍交鋒。這一點,似乎和李世民一直奉行的疲敵戰術很像,堅守營壘,消耗對方有生力量,再尋機一舉敗之。馮慧亮劍走偏鋒,打算用李世民的戰術,對付唐軍。可惜,馮慧亮不是李世民,他沒有學到李世民戰法的精髓,很快就被唐軍破解了。

疲敵戰術講究的是什麼?兩個字:耐心。通俗地講,就是不管對方如何挑釁,都要穩如泰山,堅守營寨。顯然,馮慧亮沒有這個耐心,失去了和唐軍打持久戰的耐心,露出了巨大的破綻。

唐軍主帥李孝恭,看出了馮慧亮等人的真實意圖,他們堅壁不戰,就是要和唐軍打消耗戰,逐漸拖垮唐軍。李孝恭畢竟是沙場名將,經驗豐富,哪能讓馮慧亮輕易得逞。於是,李孝恭旋即來了一招釜底抽薪,派出一支唐軍奇兵,截斷江淮敵軍的糧道,破襲了他們的後勤補給線。

打蛇打七寸,李孝恭這一招,又准又狠,一下子擊中了江淮軍的軟肋。五萬大軍,每天當然需要糧草供應,需要吃飯。斷絕敵軍的糧草補給,必能瓦解他們的鬥志,使得他們內部軍心浮動,上下騷然。

果然,糧道被絕,江淮軍很快開始軍中缺糧。如此一來,江淮敵軍內部逐漸不安,騷動起來。這樣下去,即使不被唐軍消滅,也會被活活困死,餓死。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只有主動出擊,以攻為守。

因此,馮慧亮即刻點集兵馬,夜襲唐軍大營。當時,敵軍前來夜襲,唐軍不免有些震動。唯獨身為主帥的李孝恭,泰然自若,依舊“安卧不動”。在李孝恭看來,這是馮慧亮黔驢技窮,無計可施的表現,一些小打小鬧,能有什麼收穫。李孝恭如此冷靜鎮定,迅速穩定了軍心。隨即,唐軍組織反擊,迅速擊退了馮慧亮的夜襲。

打退馮慧亮的夜襲,李孝恭準確地判斷出來,敵軍內部已經騷動不安,按捺不住了,此刻正是大舉發起總攻的絕佳良機。說干就干,李孝恭立即召集諸將,商議如何反擊敵軍。會上,大部分唐軍將領,觀點一致,建議主帥李孝恭:

慧亮等擁強兵,據水陸之險,攻之不可猝拔,不如直指丹楊,掩其巢穴。丹楊既潰,慧亮等自降矣!

唐軍諸將的這個建議,非常類似當初李家父子進軍關中時,李世民建議父親李淵,繞過隋軍固若金湯的河東郡,直取長安,令隋軍措手不及,畢其功於一役。所以,唐軍諸將再次提出相同的戰法。

在這次軍事會議上,唐軍的許多重要將領,一致認為,博望山、青林山一帶,屯駐數萬敵軍;並且,馮慧亮等敵將佔據天然地利優勢,易守難攻。唐軍如果發起強攻,很難在短時間內消滅敵軍。與其那樣,倒不如兵行險招,繞過正面之敵,直取敵軍老巢——丹楊。丹楊一破,馮慧亮自然不戰而降。

繞開博望山、青林山正面敵軍,直撲丹楊,的確是險中求勝的奇招。雖然存在一定風險,但是這個險,還是值得一冒的。所以,剛開始的時候,作為唐軍主帥,李孝恭剛開始是贊同諸將的方案。

可是,這個時候,有一個人卻站了出來,提出反對意見。誰呢?李靖。李靖不愧是一代兵聖,他以敏銳的軍事眼光,看出了此舉存在的巨大隱患。於是,李靖向主帥李孝恭進言,獻上一策:

公祏精兵雖在此水陸二軍,然後自將亦為不少,今博望諸柵尚不能拔,公祏保據石頭,豈易取哉!進攻丹楊,旬月不下,慧亮等躡吾后,腹背受敵,此危道也。慧亮、正通皆百戰餘賊,其心非不欲戰,正以公祏立計使之持重,欲以老我師耳。我今攻其城以挑之,一舉可破也!

李靖認為,江淮敵軍主力,雖然全部集中在博望山、青林山一帶,丹楊看似空虛,可是,輔公祏手上的兵力,想必也不少。如今,博望山尚且久攻不克,若調兵轉攻丹楊,難道就可以輕易攻下嗎?倘若攻打丹楊,旬月不能攻下;那麼,馮慧亮必定尾隨唐軍身後,與輔公祏前後夾擊,到時腹背受敵,必敗無疑。

因此,李靖堅決反對攻打丹楊。當務之急,還是要解決博望山之敵。於是,李靖提出了自己的應敵之計。總結一下,那就是誘使敵軍出城決戰,將他們吸引到曠野地帶,然後集中優勢兵力,一舉擊滅敵人。

聽了李靖的陳述,李孝恭深以為然,覺得很有道理,便採納了李靖的建議,開始積極準備誘使敵軍出城。既然要誘敵出城深入,就必須把戲做足,不能讓敵人看出一絲一毫的破綻與貓膩。

很快,李孝恭開始動手了。首先,李孝恭從唐軍中挑選出了一些老弱病殘的將士,讓他們佯裝主力,前去攻打敵軍營壘。至於李孝恭本人,則親率一支精兵,埋伏於暗處,結陣以待。

按照李孝恭下達的軍令,負責攻打敵軍營壘的唐軍羸兵,故意詐敗,沒打上幾個回合,便引兵退走。看到唐軍“敗退”,駐守營壘的江淮敵軍,想也不想,立即傾巢而出,出營大舉追擊。孰不知,李孝恭早就布好陷阱在等着他們。

江淮軍出營追擊,剛剛追出數里。突然,李孝恭親率的那支唐軍主力,猶如神兵天降,出現在江淮軍面前。只見這支唐軍,軍容齊整,鬥志昂揚。沒等敵軍反應過來,李孝恭指揮唐軍,對江淮軍發起猛烈攻擊。

大戰當中,唐軍之中閃出一員戰將,摘下頭盔,朝着對面的江淮軍一聲大喝:“汝曹不識我邪?何敢來與我戰!”這員唐軍戰將不是別人,正是杜伏威的另外一個養子兼心腹愛將——闞棱。

闞棱其人,在江淮軍中與王雄誕齊名,是被杜伏威發掘出的一位新派將領。闞棱驍勇善戰,武藝高強,擅使兩刃長刀,刀長約一丈,名為“陌刀”。據說,每次作戰,闞棱手揮陌刀,可以連斬數人,無人可擋。所以,闞棱是江淮軍中鼎鼎有名的一員猛將,只有王雄誕能夠與其比肩。

後來,闞棱由於戰功卓著,杜伏威對其委以重任,拜為左將軍,與王雄誕一起制約輔公祏。根據史書記載,闞棱素日治軍嚴明。縱使是親朋好友觸犯軍法,闞棱也是嚴懲不貸,絕不姑息:

伏威據江淮,以戰功顯,署左將軍。部兵皆群盜,橫相侵牟,棱案罪殺之,雖親故無脫者,至道不舉遺。

再之後,杜伏威入朝,留下王雄誕“監視”輔公祏,自己則帶着闞棱一起前往長安。到了長安之後,唐高祖李淵十分欣賞闞棱的勇猛,遂委任其為左領軍將軍、越州都督。當得知輔公祏起兵反唐的消息后,闞棱主動請纓,跟隨唐軍主力,一起南征。所以,此時此刻,闞棱出現在了唐軍軍中。

闞棱關鍵時刻出現,一聲斷喝,告訴對面的江淮軍,你們難道連我都不認識了嗎,誰敢過來與我一戰!別說,闞棱的這聲怒吼,立刻震住了迎面的敵軍。要知道,江淮軍中的大部分將士,以前都是闞棱的部曲,他們深知闞棱的厲害。此時見到闞棱本人,立刻喪失鬥志,有的下跪拜伏,有的則四散奔逃。

因為闞棱的巨大威力,江淮敵軍頓時失去了秩序,已經很難組織有效的反攻。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樣難得的機會,唐軍豈肯放過?此時,正是大破敵軍,取得戰役勝利的絕佳良機。

於是,李孝恭、李靖率領唐軍主力,乘勝追擊,追亡逐北,轉戰百餘里。在唐軍疾風驟雨的強大攻勢下,博望山、青林山兩處敵軍營壘,被相繼攻破。經此一戰,江淮軍大敗,馮慧亮、陳正通等敵將,狼狽遁歸,殺傷和溺死者,多達萬餘士卒。

應該說,唐軍攻取博望山、青林山兩處敵營,大破五萬江淮軍,基本殲滅了輔公祏手上唯一一支最有戰鬥力的生力軍,江淮軍元氣大傷,剩下的只是被唐軍打剩下的殘兵敗將。大破博望山、青林山敵軍,輔公祏的覆亡,指日可待。

取得博望山、青林山兩戰大勝,擊破五萬江淮軍主力后,唐軍決定一鼓作氣,直接滅掉輔公祏。因此,李靖親率大軍,進逼丹楊。面對唐軍兵臨城下,且領兵的又是李靖這樣的厲害角色。故而,輔公祏心生畏懼。

當時的情況,江淮軍主力雖然折損殆盡,在博望山、青林山兩戰中,全軍覆沒。不過,輔公祏此時依舊擁兵數萬,尚有一戰之力。只要固守城池,保住丹楊應該不成問題。然而,這個時候的輔公祏,早已被嚇破了膽,無心戀戰。最終,輔公祏率領部眾,棄城東走,打算與左遊仙會合於會稽。

這個時候,唐軍完全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當然不會輕易放走輔公祏。見到輔公祏棄城而走,李世勣整頓兵馬,在後緊追不捨。身後唐軍拚命追擊,輔公祏只能拚命逃跑,企圖擺脫唐軍追兵。

關鍵問題是,輔公祏此時大勢已去,他的部下覺得跟着他,無疑是死路一條,紛紛離他而去。所以,輔公祏一路逃竄,手下的部眾則是不斷地離隊、走散。當行至句容時,輔公祏身邊僅剩區區五百人馬,大部分都趁機跑掉了。由此可見,輔公祏已是眾叛親離,惶惶如喪家之犬,朝不保夕。

一天夜裏,輔公祏率部宿營於常州。當夜,輔公祏貼身衛隊將領吳騷等人,私下密謀,打算抓住輔公祏,將其獻給李唐,也算是大功一件。萬萬沒有想到,這些將領的密謀,被輔公祏給聽到了。輔公祏聽到后,非常害怕,撒腿就跑,連老婆孩子都沒來得及帶上一塊逃跑,只帶了心腹數十人,斬關而走。

輔公祏帶着數十名心腹,狼狽出逃。最後,輔公祏一行人,逃到湖州附近的武康時,遭到當地農民武裝的圍攻,西門君儀戰死,輔公祏不敵被俘。這些農民武裝,將輔公祏獻給唐軍,而後,輔公祏被押往丹楊,梟首示眾。

緊接着,唐軍分捕輔公祏餘黨,悉數誅殺。至此,江淮地區最後一支割據勢力——輔公祏政權,徹底覆滅。唐王朝正式實現了對長江流域的統一,被譽為“魚米之鄉”的江南地區,從此納入大唐王朝的版圖。

在李唐王朝強悍的軍事實力面前,輔公祏一敗塗地,並最終被梟首示眾。攻滅輔公祏勢力,使得唐朝一舉平定了江淮地區,實現了對江南的完全統一。這對唐王朝而言,本來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然而,就在唐軍消滅輔公祏的過程中,卻發生了一件極其蹊蹺的事情,為李唐平定江淮蒙上了一層疑雲。

這是一件怎樣蹊蹺的事情呢?武德七年二月,太保、吳王杜伏威,突然在長安暴斃。杜伏威身體一向康健,為什麼會突然毫無徵兆地暴斃呢?個中緣由,難免會讓人產生種種猜測。關於杜伏威的死因,《舊唐書》和《資治通鑒》均無明確記載。不過,《新唐書》中,卻記載了杜伏威的死因:

伏威好神仙長年術,餌雲母被毒,武德七年二月,暴卒。

這段記載是說,杜伏威晚年迷戀長生不老之術,過量服食丹藥,最終導致身體透支,暴病而亡。這樣看來,杜伏威之死,應該非常清晰,就是簡簡單單過量服食丹藥而死。那麼,事實當真如此嗎?

其實,杜伏威之死的背後,隱藏着莫大的冤情。根據各類史書的記載,杜伏威去世之前,曾經發生過一件事情,讓杜伏威的死亡蒙上了一層神秘的政治色彩,矛頭直接對準了唐高祖李淵:

輔公祏之反也,詐稱伏威之命以紿其眾。及公祏平,趙郡王孝恭不知其詐,以狀聞;詔追除伏威名,籍沒其妻子。及太宗即位,知其冤,赦之,復其官爵。

前文說過,輔公祏起兵反唐之前,為了煽動舊部加入叛亂,偽造了一封杜伏威寫給自己的親筆信。在信中,輔公祏謊稱,是杜伏威指使自己擁兵造反。當然,這封書信是輔公祏偽造的,杜伏威從頭至尾都毫不知情。結果,唐軍平定輔公祏后,搜出了這封書信。李孝恭便以此為證據,向唐高祖舉報杜伏威參與謀反。拿到這封書信,李淵也不分青紅皂白,勃然大怒,認定杜伏威與輔公祏相互勾結。

其實,李淵早就對杜伏威產生了懷疑。眾所周知,杜伏威於武德五年七月入朝,輔公祏則是在武德六年八月起兵反唐。僅僅一年,輔公祏便在江淮起兵作亂,這時間未免也太巧了吧。

為什麼杜伏威前腳剛走,輔公祏後腳就造反了,莫不是二人商量好了,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這封偽造的書信,直接成為了一切的源頭。唐高祖也不甄別這封信的真偽,認定杜伏威就是輔公祏背後的大佬。

隨即,唐高祖對杜伏威作出了處置。當然,唐高祖並沒有殺了杜伏威,可這個處置依然相當嚴重。什麼處置呢?唐高祖下令,褫奪杜伏威的官爵,削其屬籍,並抄沒家產。實際上,等於一擼到底了。不久之後,杜伏威暴病身亡。

綜上所述,可以大致推斷出杜伏威的死因。杜伏威由於唐高祖處置不公,心灰意冷,鬱鬱寡歡,日日留戀於長生不老之術,最終因過量服食丹藥,導致病情惡化,一命嗚呼。可見,杜伏威雖不是被唐高祖直接殺死,卻也是被他間接逼死的。

在杜伏威蒙冤的過程中,唐軍前線主帥趙郡王李孝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正是李孝恭拿着那封偽造的書信,向唐高祖舉報杜伏威謀反。最終,唐高祖才對杜伏威作出了剝奪官爵,抄沒家產的處置。那麼,李孝恭為什麼要和杜伏威過不去呢?他與杜伏威之間,究竟存在着怎樣的過節呢?

其實,李孝恭和杜伏威之間,並無過節。可是,李孝恭卻與杜伏威的養子闞棱,一直勢如水火。為了陷害闞棱,李孝恭必須要拉杜伏威下水。所以,杜伏威是被莫名其妙地牽連進來的。

此次平定輔公祏,唐軍前線的“三駕馬車”——李孝恭、李靖、李世勣,居功至偉。因此,戰後,唐高祖進行封賞,任命李孝恭為東南道行台右僕射,李靖為兵部尚書。不久,高祖撤銷東南道行台,改任李孝恭為揚州大都督,李靖為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同時,唐高祖十分讚賞李靖的戰功,說:“靖,蕭、輔之膏肓也。”

然而,就在大戰之後,身為唐軍主帥的李孝恭,卻與同為唐軍將領的闞棱,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闞棱前文介紹過,是杜伏威的養子,江淮軍的猛將。後來,跟隨杜伏威一同入朝。輔公祏反唐,闞棱主動請纓,隨唐軍主力一起南征。在唐軍與輔公祏的決戰中,闞棱挺身而出,喝退江淮舊部,為唐軍反攻創造機遇。可以說,唐軍平定輔公祏,闞棱是立下大功的一員戰將。

可是,平定輔公祏后,闞棱卻和主帥李孝恭鬧起了彆扭,二人關係越發緊張,乃至到了最後,李孝恭竟要設計陷害闞棱。關於李孝恭與闞棱的矛盾,主要還是出在李孝恭的私心之上。

趙郡王李孝恭,雖然是僅次於秦王李世民的李唐宗室第一名將,軍事才能出眾,戰功赫赫。但是,這並不能掩蓋他在性格上的缺陷。李孝恭為人心胸狹隘,睚眥必報,就以此次陷害闞棱為例。

此番唐軍平定輔公祏,李孝恭私心作祟,認為這是大撈一筆的好機會。於是,輔公祏覆滅后,李孝恭大肆籍沒輔公祏餘黨的田宅。不僅如此,李孝恭慾壑難填,還將手伸向了杜伏威、王雄誕、闞棱的田宅。

沒想到,此舉卻激怒了闞棱。闞棱是一員武將,秉性耿介,不懂得拐彎抹角。看到李孝恭如此做法,覺得這吃相也太難看了。因此,闞棱找到李孝恭,向他討要說法,言語之間,難免冒犯到了李孝恭。

試想一下,李孝恭何等人物,堂堂李唐宗室,心想,你闞棱不過一介降將,竟敢如此出言不遜,冒犯本王,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自此以後,李孝恭便恨上了闞棱,想要將其除掉。後來,李孝恭羅織罪名,找來輔公祏審問,輔公祏一口咬定,闞棱是自己的同謀。最終,李孝恭以謀反之罪,殺死了闞棱:

闞稜功多,頗自矜伐。公祏誣稜與己通謀。會趙郡王孝恭籍沒賊黨田宅,稜及杜伏威、王雄誕田宅在賊境者,孝恭並籍沒之;稜自訴理,忤孝恭,孝恭怒,以謀反誅之。

本來,這只是李孝恭和闞棱的私人恩怨。可是,李孝恭偏偏要把事情放大。在他看來,闞棱是杜伏威的養子,既然闞棱參與“謀反”,想必杜伏威也是知情的。於是,李孝恭便用那封偽造的書信,舉報杜伏威謀反。最終,唐高祖才對杜伏威作出嚴厲的懲處,導致杜伏威的暴病身亡。

事實的真相,非常明顯,杜伏威是被冤枉的。整個唐高祖武德年間,始終沒有給杜伏威翻案。因為,唐高祖始終將杜伏威視為一個割據勢力頭目,一個潛在的隱患。為杜伏威翻案,無疑是讓李淵自己打自己的耳光;直到唐太宗李世民登上皇位,貞觀元年,太宗得知了杜伏威的冤情,主動為杜伏威平反。唐太宗下詔,追復杜伏威生前官爵,以國公之禮安葬,仍還其子封爵。應該說,唐太宗最終還給了杜伏威一個清白。

不管怎樣講,武德七年,隨着杜伏威暴斃,輔公祏梟首,標誌着唐王朝平定江淮的軍事行動,以空前勝利而圓滿收官,消滅了長江下游最後一個宿敵,取得了南北一統的關鍵性勝利。

李唐王朝此次平定江淮,消滅輔公祏勢力,對於唐王朝一統天下的大業來說,意義重大。主要有兩個重要影響。

第一,唐朝實現了對江淮地區的有效管理。

之前說過,早期江淮地區的軍事形勢,錯綜複雜,以杜伏威、李子通、沈法興為代表的江淮“三巨頭”,鼎足而立。唐高祖李淵為了掃平江淮群雄,制定了分化、瓦解的策略,通過招降杜伏威,逐一攻滅了沈法興、李子通兩大勢力,使得江淮地區名義上歸附李唐王朝,實現局部統一。

然而,這種舉措,僅僅是名義上的統一,李唐只是在地圖上擁有江淮這片領地。江淮地區的歸屬,常年來回更迭,先是江淮三雄,再是杜伏威,後來又是輔公祏。即便杜伏威入朝,唐朝還是不能對江淮實施有效統治,江淮依舊掌控在當地實力派手中,這才引發了輔公祏起兵反唐之舉。

如今,唐朝採用軍事手段,全殲江淮主力,徹底將江淮納入大唐版圖。自此之後,江淮正式成為了唐朝的統治區域,唐王朝可以對其實施有效的管理、統治,結束了江淮獨立於唐朝中央之外“國中之國”的現象。

第二,唐王朝正式平定了整個江南。

唐軍四路出兵,攻打輔公祏之前,已經消滅了盤踞於長江中游地區的蕭銑政權。也就是說,長江下游的輔公祏,是唐朝在江南所面臨的最後一個敵人。因此,李唐平定輔公祏勢力,等於拔掉了江南的最後一顆釘子。

平定輔公祏勢力,李唐王朝徹底實現了對整個江南地區的統一,完成了南北一統的宏偉夙願,將南方與北方連成一片。至此,唐王朝掃平了除朔方梁師都以外所有的割據勢力,基本完成了全國性的統一。

話又說回來,武德七年,唐軍平定輔公祏的戰爭,之所以打得如此順利,不費什麼力氣,彈指間拔除了輔公祏政權;除了輔公祏逆歷史潮流,李唐平定江淮大勢所趨以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唐軍佔據長江中游的有利地形。在此之前,唐朝大舉出兵,攻滅了盤踞在長江中游的蕭銑政權,為平定江淮輔公祏提供了有利的地形優勢,唐軍得以南征順利成功。

那麼,這個蕭銑究竟是何許人也?在隋末唐初的亂世當中,蕭銑到底有怎樣的過人之處,能夠佔據長江中游地區數年之久,屹立不倒,擁有足以和李唐匹敵的實力?最終,唐朝又是如何消滅這位江南梟雄,平定長江中游地區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巍巍大唐:開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巍巍大唐:開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六章 激戰長江(2)——平定江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