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編製和軍官

第126章 編製和軍官

第127章編製和軍官

何汝賓接過林海遞給他的手札,那是一封讓他給舟山中中所調撥火器的文移,上面蓋有海防道的官印。

粗粗看了一遍手札上的內容后,何汝賓問林海道:“老夫聽說登萬賢侄想要額外募集一批新兵,可有此事?”

林海在舟山並沒有刻意隱瞞招兵之事,在中中所挑選人才的時候他也對屬下的武官們明言了這一點。

畢竟他還要用中中所的營房和校場,所以這事實際上也是瞞不住的,何汝賓是舟山島上官職最高的人,這些自然也都是有所耳聞的。

“不瞞仲升公,晚輩確有此意。”林海說著又道,“需用的兵仗晚輩本來是專程去海防道向洪道尊討要的,不想洪道尊卻只給了晚輩刀槍等兵仗,說是仲升公這裏的火器質量更好,晚輩就只好厚顏登門求告了。”

“這事不忙,就算是沒有洪道尊手札,只消賢侄一句話,老夫只要能幫襯上的一定幫襯。”何汝賓說著又道,“你那日在岑港司訓斥軍吏之事老夫也有耳聞,當時便知賢侄定然熟知兵法,老夫也是自幼潛心於孫吳之術,不知賢侄讀過哪些兵書戰策?”

林海道:“說來也巧,晚輩所讀的第一本兵書正是仲升公的《兵錄》。以晚輩淺見,仲升公此書實乃集兵家之大成……”

“你莫要奉承老夫了。”何汝賓笑着揮手打斷林海,“老夫這書雖然流布甚廣,但不過是拾人牙慧而已,哪裏當得起賢侄如此誇讚?”

何汝賓這話倒是說得沒錯,《兵錄》大概有一半是抄的北宋曾公亮主編的《武經總要》,另外一半則抄自包括《紀效新書》在內的明代兵書。

他之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咬定青山不放鬆,就是因為明軍的部隊編製缺乏整體性,每個將領手上所統兵力都極為有限,一到會戰就是文官統領若干軍頭的模式,這樣的軍隊組織模式是打不了國戰的。

畢竟哨官這一級就有直屬的鳥銃手,相當於是冷熱兵器混編的最低級別作戰單位,一個對軍事完全沒有概念的礦工是很難勝任哨官的,需要的成長周期太長。

其實明軍在小規模戰鬥中擊敗后金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只要是會戰幾乎全輸,組織度上的差距是很重要的原因。

由於兵額和軍官人數所限,暫時只編製一司二局,每局四哨、每哨四隊都按照《紀效新書》滿編,各級部隊的番號都按照一、二、三、四順排,而非明代慣用的前、后、中、左、右。

林海等人抵達伍山石窟時,離約定好的招兵日期尚有兩天,只見那礦場之中至少有數千採石工,遠不止洪承疇所說的上千人。

對於這一點,吳國毅曾提出過異議,因為明代部隊的番號編製和指揮系統是相適應的,那些五方旗、六丁六甲旗、二十八宿旗之類的其實都是對應的方位。

而他要抄的對象,正是這本在後世寂寂無名的《西洋火攻圖說》,林海在後世看到的《兵錄》應該是何汝賓增補之後的版本。

忽然林海心中一動,想起來後世的《兵錄》裏好像是有涉及到西洋大炮的,但他在前不久看到的明代刻本中卻並無相關內容,頓時就明白何汝賓這是又打算抄書了。

林海哪知道這書上的內容靠不靠譜,要求證的話只能是去找米格爾和金了。不過何汝賓抄書的謹慎態度倒是讓他頗為敬佩,至少不像茅元儀那樣,威遠炮能打二十里之類的鬼話張口就來。

林海暫時也沒打算讓何瑛上戰場,只是先用他練兵,畢竟他現在太缺可用的軍官了,何瑛至少從能力上來說是沒問題的。

最後,林海和吳國毅商量決定,新募之軍暫稱舟山營,其下按照司、局、哨、隊來編排,營將以下的各級軍官分別稱把總、百總、哨長、隊長。

眾人乘船到了寧海縣的伍山石窟附近,這個採石場位於東海之濱,不僅石料多,而且附近就有海港便於運輸,因此自隋朝時就有人在此採石,至今千年不絕。

臨行之前,林海特意和吳國毅考較了一番何瑛的兵法武藝,發現何汝賓所言非虛,這小子確實身手不錯,尤其善使長槍,也頗讀了幾本兵書,比起周一發那個自學成才的半吊子還是要強不少,對目前的林海來說還確實是個人才。

既然是這樣,那林海也就懶得去琢磨何汝賓的葫蘆里究竟是賣的什麼葯了,先用着再說。將來若是發現此人不妥,再尋個由頭把他打發回去就是了。

聽到林海的話后,三位新鮮出爐的舟山營軍官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說完兵書之事後,何汝賓又道:“賢侄既是要練兵,老夫這裏倒是有個族侄想安排到賢侄軍中,不知賢侄意下如何?”

林海問道:“這書從何處得來?張燾和孫學詩又是何人?”

不一會兒,一名昂藏七尺的英武少年走了進來,看年紀大約十七八歲,穿一身紫花罩甲,長得相貌堂堂,就是臉上手上的皮膚都較為黝黑。

“這……仲升公的族侄到林某軍中,豈非是誤了他的前程?”林海下意識地就推託道。

只聽何汝賓道:“賢侄莫要多心,老夫只是想助一臂之力罷了。老夫這位族侄,少年時就父母雙亡,一直跟在老夫身邊,自幼酷愛習武,也曾讀過兵書戰策,賢侄定然是能用得上的。”

不過官這個編製林海聽着有點彆扭,哨官和哨長也容易混淆,林海和吳國毅商量之後,決定對《紀效新書》中的編製名稱略作修改。

林海沒有戚繼光手下那麼多人才,本來打算哨官一級也是從礦工里挑。但有了何瑛之後,臨時決定還是照搬戚繼光的成法。

“仲升公太過自謙了,《兵錄》擷眾家之長,去蕪存菁,林某還打算將來在軍中武官里推廣呢。”林海總能找到角度拍何汝賓馬屁,不過他這說的也是實話。

至於部隊的編製,就根據現有的軍官人數來定,也就是兩個官,哨官分別由何瑛和周一發擔任。同時,何瑛兼任槍術教官,周一發兼任鳥銃教官,這兩種兵器是鴛鴦陣的主要輸出。

好在這個何瑛看起來還是較為低調謙遜,身上並沒有什麼紈絝習氣,否則林海說什麼也要給何汝賓頂回去,總強過將來不得不殺了他的族侄。

這三人就是他目前僅有的軍官人選,戚繼光在義烏招兵時,哨長和隊長都是在新募兵員里臨時選的,但哨官卻是事先就有人選。

兩天之後,林海乘船離開舟山,帶着吳國毅、何瑛、周一發以及馮一刀等人,何瑛就是何汝賓硬塞給他的那位族侄。

如此一來,舟山營的中高級軍官自然也就定了下來。

不過林海的態度很堅決,一定要用數字取代方位來作為部隊番號,並表示寧可在旗鼓訓練時多花些時間,最後吳國毅也就沒再堅持了。

“這晚輩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晚輩倒是認得兩個夷人,都是親自打放過西洋大銃的。仲升公若是想求證此書所載是否可靠,不妨將此書讓晚輩謄抄一本,待我寄與那兩個夷人掌掌眼。”

馬屁拍到點子上了,何汝賓自然是大為受用,捋着鬍子道:“老夫當初編這書,想達到的效果就是篇幅適中,同時又兼收並蓄。賢侄方才之言,堪為老夫知音。”

翻開來粗粗一看,只見裏面畫有戰銃、攻銃、守銃的插圖,看起來有些眼熟,似乎是在哪兒見過。

這些人大多面有菜色,身上衣衫都是破破爛爛的,一看就都是窮苦出身,而且被那礦主壓榨得很慘。

而到了薊鎮之後,一是因為統轄的兵力多了,二是戚家軍由步兵為主變成了車、騎、步皆備。因此戚繼光又把各營馬步兵編製改為部、司、局、旗、隊五級,營將以下的各級軍官分別稱千總、把總、百總、旗總、隊總。

採礦可不是一件輕鬆的工作,明代在正統年間曾有禁止民間私自採礦的禁令,官府的礦場工人一般有軍戶、囚徒、流民等來源,都是出自社會底層,其中軍戶在礦場上的地位高一些,但一樣是被死命盤剝的對象。

“這裏的兵源不錯。”林海指着那些在監工的皮鞭下辛苦勞作的採石工,對吳國毅、何瑛、周一發三人說道。

當然,後世清軍的一些記載更是牛皮吹上天了,什麼元朝的炮能打三十里,還有清軍自己的海岸炮能打七十里,你咋不上天呢?

“如此就拜託賢侄了。”何汝賓說著又道,“若是能搞到實物,讓老夫親自打放驗看,那就更好了。”

何汝賓於是從書架上拿出一本手抄冊子遞給林海道:“賢侄看看這書如何?”

林海接過那冊子一看,只見上面寫着《西洋火攻圖說》,作者是張燾和孫學詩。這本兵書他在明代和後世都未見過,兩個作者也未曾聽說。

同樣是抄書,茅元儀抄出來一本240卷共計兩百多萬字的《武備志》,而何汝賓的《兵錄》卻只有二十萬字,這就是沒上過戰場的書生和有實戰經驗的武將之間的區別。

但現在何汝賓主動往他這裏塞人,而且塞的還是自家的族侄,這就讓林海有點摸不透他葫蘆里賣的什麼葯了。

用數字番號,在部隊人數多起來后不僅更加簡潔清晰,而且可以給所有部隊大家都是同一支軍隊的心理暗示,這在林海看來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至於何汝賓所說的軍法從事,領導把自家親戚塞到你部門裏面,讓你該打打該罵罵該殺頭殺頭,你敢嗎?

林海還真敢,自古名將都是軍法如山,孫武子斬了吳王的寵妃,周亞夫不讓漢文帝在軍營馳馬,他要是連何汝賓的族侄都不敢處置,這兵也不用帶了。

營將當然是林海本人,坐營中軍官是吳國毅,同時兼任第一司把總。周一發、何瑛則分任第一司第一局、第二局百總。

他說著不待林海答覆,直接喚過在一旁伺候的丫鬟道:“去,把瑛兒叫過來。”

要是沒有碰到吳國毅的話,本來他是打算從何汝賓這裏要人的,畢竟他可是給人家送了厚禮的,文壇盟主的墨寶一般人可求不來。

戚繼光在南方抗倭時是以步兵為主,營將以下的部隊編製是按照總、官、哨、隊來編排的,各級軍官分別稱把總、哨官、哨長、隊長。

何汝賓又道:“那這書中所言,是否靠得住?”

“侄兒拜見伯父。”少年向何汝賓行禮。

“登萬賢侄,我這位族侄就託付給你了。你可考較一下他的兵法武藝,量才錄用,若是我這侄兒干犯軍法,你盡可軍法處置,無需看老夫的面子。”

林海點頭道:“晚輩略知一二。”

只能說此時的明軍已是一盤散沙,內部山頭太多,彼此之間不賣隊友就不錯了,更不存在什麼信息共享。這也是以文制武帶來的惡果之一,明軍的組織度已經撐不起國戰規模的戰役了,這也是后金相對明朝的一大優勢。

浙江雖然富庶,但是地狹山多,而且是明代的人口第一大省,從來都不缺少破產失地的農民,外省的流民也有很多喜歡往浙江跑的。

“仲升公所託,晚輩定當儘力。”林海對何汝賓的感觀相當不錯,因此點頭答應下來,搞幾門紅夷大炮對他來說太簡單了,從博望號上拆下來都行。

到了晚明,禁止私人採礦早已成為一紙空文,礦山很多都是由當地權貴在經營,伍山石窟同樣如此,礦工的來源都是寧波、紹興、台州三府的失地農民或是從外地流入的流民。

“確實有,晚輩親眼見過。”林海也有些吃驚,此時已經是天啟五年底,明年紅夷大炮就要在寧遠之戰中用於實戰了,想不到何汝賓這樣的高級將領竟然還從未聽說。

他說著忽然話鋒一轉道:“老夫聽說賢侄久在西洋,不知對西洋大銃可有了解?”

早在宋代時,這裏已經有了大規模的商業開採,明代因嘉靖大倭寇而一度廢止,到了晚明時期又開始興盛起來。

“這是老夫無意間得到的手抄本,著書的這兩位老夫也從未聽說。”何汝賓說著又道,“此等大銃,老夫聞所未聞,西洋果真有如此神器?”

他們三個都是熟讀《紀效新書》的,這些採石工人完全符合戚繼光的選兵標準,出身鄉野,老實服管,不滿足這兩點的也不會幹這一行。

比如九指,人家寧願在城裏討飯吃。又或者像阮進、阮美兄弟倆,一個在水匪團伙里兼職,一個在妓院幫嫖。

感謝汐雨貝貝打賞500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晚明海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晚明海梟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6章 編製和軍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