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
自李庚陽洞府出來后,程振又專程去拜訪了陳升玄,還特地擺下簡單酒宴與他暢飲了一番。
入門以來,程振與同門師兄來往甚少,算起來陳升玄倒是接觸最多的一人。主要也是因為和另幾位師兄師姐修為和年齡都差距太大。陳升玄雖也大了幾十歲,但勉強能算是同齡人。
入門后,陳升玄對程振比較友善。如今,他即將返回家族結丹,程振宴請一下也是應當。
陳升玄只在巡樞島呆了幾日便返回了陳氏族地,如今又只剩程振一個弟子在巡樞島上,頗有點關門弟子的意思。
程振也不是喜歡熱鬧之人,正好安心參悟族中秘法和李庚陽給的筆記。
至於之前李庚陽提到過的陳氏燒穴秘法,他此前也曾動過念頭看看能不能求來,現在確實已經打消了這個念頭。
除了李庚陽之前點撥的那些話外,還有個原因,就是程振也意識到,自己不該再欠下太多人情。
自入道以來,程振從陳氏那得了《太乙金華秘要》《太乙分光》傳承,還有不少寶材靈丹之類,已經欠了許多人情。若是再去求取秘法,麵皮上多少有些掛不住。
按照陳氏的行事,若是程振求上門,有李庚陽這層關係在,他們多半是會答應的,說不定還樂於見到如此。
不過,人情總是要還的,還得越晚,利息越大。世家大姓也不是做慈善的,這一件件人累積下來,最後萬一還不起,那就只能以自身抵債。
程振不想將來成為陳氏附庸,被人呼來喝去。如今他功法神通俱是不缺,已經不太願意為一門燒穴秘法去求人。何況,陳氏秘法未必會全部傳給自己,也未必適合自己。
便如李庚陽所說,燒穴順其自然便是,真到了三十四處竅穴之後,沒有秘法也無非多耗些時日。
李庚陽那日還特意點出,即便燒穴不到三十,也可修至洞天境界。想程氏千年以來,燒穴超過三十的也有幾人,卻無一洞天出現。由此可見,燒穴多寡並不是評判修士將來成就的標尺。
在巡樞島盤桓數月,將該請教的問題都請教了一遍后,程振便帶着李庚陽的手令往寶陽院掛職。
程振是認真學習一下煉器的,為的也是將來煉製法寶方便。修士修行至化丹之後,可以不會煉丹制符,可以不精通陣法,卻不能沒有一兩件趁手法寶。
除了機緣好能夠得到與自身契合的法寶之人,其餘人往往都要親自煉一兩件隨身法寶,以為護道之器。許多傳承中,更是有與根本功法相契合的法寶傳承,也就是所謂的本命法寶。這種法寶更是需要修士親自煉成,不可假他人之手。
溟滄派的傳承中,幾門根本功法也都有許多煉製此類法寶的傳承,程振如今修行的《寶金雲籙》也不例外。這種法寶一旦煉成,與功法相輔相成,威力不是普通法寶可比。程振自然不願因為自己煉器水平不夠而導致法寶有缺。
決定系統學習煉器后,程振掛職寶陽院后,去的第一個地方便是煉場中的選材之所。
法寶優劣,所用材料是基礎中的基礎。學煉器,首先要學的不是用火、淬鍊之法,而應先學辨材之術。這和煉丹之前要先學辨葯本事是一個道理。
煉器辨材細究的話,也是個非常龐大的體系。根據所選材料的不同,衍生了數以千計的各種方法。真箇要是走煉器師這條路,單單辨材這一關,至少要耗費數十年功夫。
程振當然沒這個時間揮霍,他學煉器只是為了自己,又不需靠這個安身立命,是以只需要提綱掣領學習最根本的傳承,然後選擇性的學幾門好用的法子便可以了。
他修金法,將來煉寶自然也是以金鐵之物為主,是以重點學的也是分辨金屬寶材的方法。
又李庚陽手令,程振自身又不擺什麼世家架子,稍微付出一些靈物后便請到了精於此道的老鍊師手把手教學。
學習辨材的過程,也是程振在此熟悉金性的過程。他有諦聽之術傍身,有心感應之下,很快就將辨識金屬的手段學了個七七八八。然後舉一反三,再配合寶陽院積累的寶材綱目,所有金石之屬的寶材對於程振都不再有什麼秘密。
這番表現,直讓教他老師傅瞠目結舌。直言,若是程振專於煉器,將來必成煉器宗師。程振對此一笑了之。
之所以上手快,原因很簡單,程振此前沒怎麼學過煉器,但是卻研習金法多年,對於金性早已熟悉。又有諦聽真法可感應寶材的細微之處,體悟其本質的特性。這樣一來,自然一日千里。
先掌握了其中道理,再去學習相應方法,自然水到渠成。
精通金石辨材后,程振又花費一段時間涉獵草木、水火之屬的寶材,不求精通,只做到心中有數,別出現寶物在前而不自識的情況就行。
學完辨材,程振方才轉到地火天爐煉場正式學習熔煉、去雜、熔合、鍛形、淬火、開光、蘊靈……這一整套煉器流程。其中知識浩如煙海,尤其後面的流程,還涉及打量符文、陣法知識。如此龐雜一個體系,讓程振也望而生畏。最後只能按需索取自己需要的傳承學習。
修行之道,任何一個分支窮究下來,其中道理都浩如煙海,修士終其一生也無法完全涉獵。修行途中,修士必須做出取捨,辨明哪些是需要深究的,哪些是只要淺嘗輒止的,又有哪些是連看一眼都是浪費的。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