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第 40 章 【無為而治】
御駕在龍門遊玩半日,攜群臣前往奉先寺用齋食。
奉先寺原是奉高宗皇帝之命營建的,十餘年前遇到洪災被沖毀,於是和龍華寺合為一寺重建。
三娘聽聞寺中老僧大多經歷過那場毀寺的洪災,不由央着郭家祖父允她去尋寺僧們聊天。
郭家祖父抵不過她的纏磨,託付李泌幫忙照看好三娘。經過這麼久的觀察,他已看出這是個十分可靠的少年郎。
李儼沒有受到郭家祖父的囑託,暗暗抿了抿唇,默不作聲地跟了上去。他論早熟不如李泌,論直率又不如弟弟,竟是沒什麼能幫上忙的地方。
三娘哪裏知曉李儼小小年紀便心思似海,一心只想跑去尋些老僧聊一聊。
她是個非常執着的小孩兒,想到要做什麼便會卯足勁去做。像這次編寫應急小冊子,她聽說誰有這方面的經歷就忍不住跑上去聊幾句。
佛寺之中也很講究排資論輩,貴客一般都是住持帶輩分高的老和尚去接待,尋常香客便是些小沙彌去引路。
三娘這出來找人的時機就選得挺不巧,不少經歷過那場可怕洪災的老和尚都去陪以李隆基為首的貴人了。她不死心地轉了一圈,才終於在一處僧院裏找着個漏網之魚。
那老僧獨自坐在那裏幹活,面前擺着面長木板,手裏拿着些古怪工具篤篤篤地敲打,木屑隨着他的一次次敲擊在他四周飛舞。
三娘不知道老僧在做什麼,好奇地跑近去想近距離觀察。
老僧卻停下了手裏的動作,抬起頭看向她們這群不速之客。
確實是很大一群,要知道跟着他們幾人的侍從可不少,林林總總差不多有十來人。
三娘感覺自己擾了別人干正事,不由上前向老僧道歉:“我們不是有意打擾您的,就是想找人問點事情。”
老僧道:“找什麼人?”
三娘道:“就是像您這麼大年紀的,經歷過十幾年前那場水災的。”
老僧放下手頭的敲鑿工具,給自己換了個相對舒適的坐姿,抬眼問她:“你這小娃娃問這個做什麼?”
三娘便把寫應急冊子的事告訴老僧。她阿耶在外戍守邊關,她最想託人給阿耶送一本,要是阿耶在外面遇到什麼突發意外也好應對。
想來像她這樣牽挂家裏人的人應該很多吧,許多人都想看她們整理好的那本應急冊子呢!
老僧搖着頭道:“我看沒什麼用處,當真遇上那樣的災禍,便是有千般能耐估摸着也只能跟老衲一樣干念幾句‘阿彌陀佛’、祈求佛祖保佑。”
三娘不服氣:“哪怕十次裏頭能派上一次用場,那也是能救人一命的。”她一屁股坐到老僧對面,單方面與老僧辯論起來,“就拿救落水的人來說,我聽人說不能直接游過去救,有竹竿和繩子拋過去把人牽引上岸是最好的,沒有的話最好能從背後繞過去抱着他往岸上游,不然落水的人會抱着你沉進水裏去,落水的、救人的都會沒命!這個不聽有經驗的人講,我們怎麼曉得呢?”
老僧頓住。
一些早已遠去的記憶驟然浮上心頭。
他確實經歷過那次毀了龍華寺的水災,也確實曾親眼見到救人的、落水的一起淹沒在水裏,那是他心中難以抹去的痛。
繼而他又想到面對當時那種猛烈的洪流,即便照着這小娃娃說的方法去做也不一定會有更好的結果。
只不過眼前這小孩兒眼神堅定而澄亮,小小年紀便有這樣的心性,以後也不知會有怎麼樣的成就。
老僧說道:“你如何知道這些說法是真的?”
三娘道:“我們分頭問了許多人,好些親身經歷過的人都是這麼說的。”
老僧道:“說的人多了就是對的嗎?”
三娘難得遇到比自己還能提問的人,一點都不覺得老僧問題太多,反而還認真思索了好一會兒,才說出最有用的證明:“可是他們都活下來呀!”
既然告訴她們這些技巧的人都活下來了,應該是有用的才對。
老僧聞言笑道:“興許只是他們跑得快些。像我,沒救過什麼人,也沒受過什麼傷,全靠我這兩條腿跑得特別快。”
三娘竟不知該怎麼反駁。
她憋了半天也沒憋出能辯倒老僧的話來,只能訥訥道:“跑得快確實很有用,我往後也要練好腿腳。”
老僧道:“你們沒什麼事便回去吧,小孩子莫要往這些偏僻的地方走。”
三娘感覺這老僧說話很有意思,不太想就這麼離開。
她的目光落到老僧面前那塊長長的木板上,忽地“咦”了一聲,湊過去仔細觀察上頭被老僧敲鑿出來的大片文字。
那是刻在木板上的《金剛經》。
三娘好奇地摸着木板上的小字追問:“您把《金剛經》刻在這上面做什麼?”
老僧道:“《金剛經》有五千多字,香客們抄寫不易,我將它一字不漏全雕刻在木板上,塗上墨汁、覆上白紙,只需輕輕拂拭幾個來回,整篇《金剛經》便能盡數印在紙上。”
聽了老僧的話,不僅三娘震驚不已,連李泌也不由得坐下細看老僧敲鑿出來的雕版。
這其實不是什麼高深技術,原理和沿用了幾百上千年的印章差不多。
可這東西的原理再如何簡單,從前也沒多少人想到用這種方法來印刷書籍,至少在紙張造價降到像盛唐這般便宜之前應當是沒有的。
反正李泌他們都沒見識過。
李泌說道:“你們都是用這種法子印佛經的嗎?”
老僧道:“就我所知的情況來看,會這麼乾的人應該挺少。”
三娘最擅長的就是舉一反三,她興高采烈地和老僧商量起來:“您能幫我們多找些會雕這個的人嗎?或者我們雇些木匠過來,您能幫忙教會他們嗎?我想把我們整理好的應急冊子印出來,這樣想看的人都能拿到書了!”
她出發前還在發愁抄不出那麼多書來着,現在有了這個法子可太棒了!
三娘目光灼灼地和老僧商量起進一步的合作來:“不是所有人都看得上書的,若是講吳博士幫忙畫的圖紙印大一些,每逢寺中開俗講的時候拿出來幫忙宣講一二,豈不是能救更多人?”
末了她還反客為主地和老僧講起佛理來,直說什麼“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什麼“佛祖那麼慈悲肯定很希望你們這麼做”。
若她是個男娃娃,老僧怕是都要把自己的僧衣脫下來套她身上,表示“你與佛有緣,日後這大奉先寺的住持你來當吧”。
……就沒見過這麼能說的小傢伙。
想到自己那些故去的同門,老僧最終還是嘆了口氣,應下了三娘的請求。
就像這小孩說的那樣,哪怕十個裏頭有一個用上了,那也是救人一命的好事。
三娘得了老僧點頭,又開始琢磨該去哪兒找人來學這門本領。
李泌看了眼旁邊的李儼,提議道:“不如由皇孫去向聖人秉明此事,由朝廷派遣人手來學習。等朝廷派來的匠人們都學會了,印我們的應急冊子自然不在話下。”
三娘聽后覺得很有道理,立刻轉頭望向李儼:“可以嗎?”
李儼道:“當然可以。”
三娘起身拉他往回走:“那我們這就求見聖人去!”
小孩子都是性急的,兩人都想着要快些落實這件事,走着走着竟是直接跑了起來。
繞樑等人忙追了上去。
李泌沒跟着跑,他不緊不慢地綴在眾人後頭,心裏想着此法獻上去會引起什麼變化。
皇孫若是得天子看重,太子的地位是否會穩固一些?
張九齡是儒家出身,最講究正統,遇事肯定是要力保太子的,所以最好的局面便是李瑛的太子之位不會被武惠妃她們撬動。
朝中當真出現什麼儲位之爭,張九齡的相位恐怕也不會穩固。
李泌輕輕吁了口氣,正要邁步追上三娘她們,卻意外撞見了迎面走來的李林甫。
李林甫朝李泌笑了笑,調侃道:“怎麼不見另一個神童?”
其實神童不算特別稀罕,李泌更不是開元年間頭一個神童,只是像李泌這樣無官無職卻時常出入宰相家的少年郎着實不多,李林甫不免都多關注他幾分。
李泌禮數周到地朝李林甫叉手見禮:“李侍郎。”
至於阿晗她們的去向,他卻是沒有和李林甫多提。
李林甫不是士林出身,在士林的名聲甚至不怎麼好,年輕時給人的印象是“不學無術”,連親戚都不想舉薦他出任要職。
實際上李林甫辦事能力很不錯。
帝王治國大多喜歡外儒內法,平時會抬幾個聲譽高的人出來充當門面,實際上卻更愛用李林甫這種“實用型人才”。
這幾年當今聖上的用人傾向已經越來越明顯,他喜歡能為他辦事的、能叫他省心的。
就像他去年嘴上感慨說韓休每天追着他說些不中聽的話可真不錯、是個能讓“君瘦國肥”的良相,行動上卻是沒過幾個月就把韓休踢下相位。
所謂的“君瘦國肥”也就是隨口說說而已,他如今還是更傾向於“無為而治”。
而且得是字面意思上的“無為而治”——什麼都不用干就能縱享大唐盛世。
李林甫的機會興許快要來了。
張九齡該怎麼和這樣一個人共事?
李泌心中思緒萬千,面上卻沒有表露出來。
他靜立在殿外等候三娘她們結束這次面聖。
李林甫沒太在意李泌這麼個半大少年,徑直入內回歸黃門侍郎該在的位置,畢恭畢敬地陪侍在李隆基左右。
這時李儼已經把他們發現雕版印刷法的始末囫圇着講給李隆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