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嬴秦
吳王闔閭一句話,工賜一行人又要殺回王宮,此時的王宮倒是空虛,路上經歷幾波廝殺后,便安然到達,重新佔領了王宮。
吳王闔閭大軍從西門湧入后,兵分兩路,迅速朝南北而去。
變故發生地太突然,南北兩門外頭還有部分兵力在佯攻呢,很便快被吳王的大軍佔領了城牆城樓。
一個時辰后,東門也沒能倖免,四門大開,放水陸大軍進城后,再次封閉城門,關門打狗。
城內的騷亂,一直持續到入夜,方才消停,姑蘇城已經重新回歸了吳王闔閭的掌握中,其掌控力,甚至更勝從前。
大街上血流成河,人跡罕至。大的騷亂是停止了,大軍又分散開來數隊,挨家挨戶進行搜查,緝拿所有可疑人員,大牢一時之間人滿為患,塞滿了人。
稍有反抗或者不安分的,便拉出來了殺了,這才稍稍緩解壓力。
。。。
秦國,秦王宮殿外,楚國名仕申包胥,跪在王宮前,已然七天七夜,滴水未進了。
此時的申包胥,哪裏還有之前那幅翩翩公子的模樣,形容枯槁,嘴唇開裂。
秦王見此,終究是於心不忍,攙扶起申包胥,由衷道:“楚國有你這樣的忠貞之士,尚且落得如此下場。
我秦國還沒你這般的士大夫…也罷,寡人答應你便是,快些喝點水吧。”
申包胥沙啞着嗓音道:“臣多謝秦王仗義相助,他日楚國若得以復國,必不敢忘秦王大恩!”
。。。。
司馬遷評說:“秦起襄公,章於文、穆、獻、孝之後,稍以蠶食六國,百有餘載,至始皇乃能並冠帶之倫。”:(
秦國與其他國家不同,其他國家多為五帝子孫,秦國先祖最早可以追溯到顓頊帝的孫女:女修。
女修的孫子:大費。
大費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賜嬴姓。
商朝時,贏姓開始顯赫。商朝末年,贏姓蜚廉有二子:季勝、惡來。
惡來:侍奉商紂王,被周武王所殺。
季勝:有一後代名為:造父。
造父:為周穆王駕車有功,被封在趙地,是為趙氏先祖。其後人便是嬴姓趙氏。
被周武王所殺的惡來,其後代也沾了造父的光,到惡來的五世孫:非子。
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功,得封秦地,始有嬴秦。
也就是說秦國與趙國,其實是同一個祖先。
造父:開車有功,得封趙地。
非子:養馬有功,得封秦地。
到非子得封秦國這,同宗兩系剛好過了五服。不過是非子的弟弟,繼承了趙地。
非子得封秦地,其曾孫:秦仲。
周厲王無道,諸侯叛之,其子:周宣王即位時,封秦仲為大夫。
秦仲:為周宣王討伐西戎,卻無周王室援助,反被西戎被殺。
周宣王讓秦仲之子:秦庄公,繼續討伐西戎,給了7000人,秦庄公大破西戎有功,是為西垂大夫。
此時的秦地還只是士大夫,並非諸侯,尚不能稱之為國,秦庄公也是其後人為其追封的。
公元前771年,申侯引犬戎攻破鎬京,殺周幽王,西周正式結束。
秦庄公之子:秦襄公。
秦襄公為對付戎、狄圍攻,以妹繆嬴嫁豐王,以期分化戎人。
公元前771年,秦襄公率軍救西周,曾力戰犬戎。
次年(公元前770年),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被賜以岐(今陝西岐山東北)西之地,得封諸侯,秦由此正式立國。
但是啊,岐山以西,彼時還處於西戎的實際控制中,也就是說要秦國自己去攻打西戎,才能得到被冊封的封地。
公元前766年,秦襄公率軍攻伐西戎,在岐山附近死於軍中。
秦襄公之子:秦文公。
秦文公遷都至汧渭之會(往昔非子養馬之地)
秦文公這一代,繼續與西戎浴血奮戰,奪下了周王室所許諾的封地。
秦國得以擴張,並將岐山以東的土地,都獻給了東周王室。
秦文公設立秦國史官,記錄國史。並設立三族連坐之罪。
秦文公在位50年之久,將自己的世子都給熬死了,後由其孫子即位,是為:秦憲公(為避諱后改為:秦寧公。)
秦寧公即位時,不過才10歲,遷都至平陽,次年滅亳(博)國,將秦國範圍擴展至西周故都附近,一共在位12年,也就是說22歲就薨了。
秦寧公留下三子,權臣扶持其年僅5歲的幼子即位,是為:秦齣子。
秦齣子5歲即位,在位六年,為權臣所殺,享年11?(秦寧公是否也是被這權臣所謀害的?)
齣子死後,(齣子的大哥)秦寧公的長子即位,是為:秦武公。
秦武公三年,反殺權臣。攻滅小虢(國),討伐彭戲氏,直至華山腳下。
公元前678年,秦武公薨,殉葬66人。
(這裏我是不得不提一嘴殉葬,替霸主秦穆公鳴下不平,秦晉之好,晉文公,都是他所鑄就的。
司馬遷在史記秦世家中說:秦穆公之所稱霸遭受質疑,是因為其死的時候,有177人為其殉葬,是為不仁,因此才是遭受後人詬病的原因。
春秋諸侯中,除了殉葬一事外,有幾個諸侯比秦穆公更仁的?
詩經,秦風,黃鳥所作年代為廢除殉葬制度之後,哀悼殉葬的賢臣。
但是殉葬制度,並非是秦穆公創立,“漢臣”何以將此歸咎至秦穆公身上?
實際上,秦人自秦武公起,便有了殉葬的文字記載,而且不是什麼人都能殉葬的,必須得是有功之人。
對於老秦來說,能為君殉葬,是一種榮耀。如果別人剝奪他為君殉葬的權力,反而會跟你急的那種。
時代思想不同,他們認為:陪君殉葬,是忠心的一種體現,死的是他一個人,榮耀的卻是其整個家族。
事實是:秦穆公運氣不好,夾在了晉文公與楚莊王兩大霸主之間,互相重合了。
晉文公是公元前628年薨(鄭文公也是同年死的)秦穆公是公元前621年薨。
晉文公與楚莊王這兩大霸主太優秀了,沒什麼敗績。
晉文公稱霸后的晉國太過強盛,讓秦穆公遭受了不少挫折,耗費了不少時間與精力。
楚莊王:又是在‘秦晉之好’“晉文秦穆兩大霸主退場”之後,北上爭霸,邲之戰擊敗晉國,飲馬黃河,問鼎中原,得以順利稱霸諸侯。
太史公又說:秦獻公因為取消了殉葬制度,有德,所以秦國才能東出……
實際上是:秦國的東面,就是強大的晉國呀。
正所謂:“一部春秋,半部晉史。”有強晉在東邊擋着,而且是晉文公剛稱霸后,最鼎盛狀態下的晉國,你讓秦穆公如何繞過這個“天下諸侯之長”而東進?
秦穆公最後能堅持到打敗一次晉國,一雪前恥,已經堪稱苦心人,天不負了。
而秦獻公時:已然沒了晉國,魏國也陷入衰弱期。
魏國出道即巔峰,魏文侯與吳起搭檔時期,是最巔峰時期。
公元前396年,魏文侯薨。公元前362年,秦獻公薨。
魏文侯比秦獻公早34年就嗝屁了,秦獻公元年(公元前384年即位)
秦獻公即位時,魏文侯早就沒了,魏武侯時期,又是人才流失的時期,比如商鞅流失到秦國。
秦國這才有了東出的現實條件,而非是什麼取締了殉葬制度,具體後面還會提到。)
秦武公后,其第即位,是為:秦德公。
秦德公將都城從平陽遷至雍城,在位僅僅2年,也留下了三子。
(注意秦國3次遷都,這可不是遷着玩,而是受當時生產力條件的限制,亦或是水患考慮,是秦國前期的一種發展建設模式。
自汧渭之會(非子養馬之地)遷都至附近的平陽,再遷都到雍城。
三座城邑的距離很近,而新老舊三座都城,恰好形成了掎角之勢,三座都城的這一帶範圍內,也得到了均衡發展,打造老秦核心區。)
秦德公留下三子,兄終弟及制度:秦宣公、秦成公、秦穆公(霸主)。
秦德公二年(前676年),秦德公逝世,長子秦宣公即位。
秦宣公十二年(前664年),秦宣公逝世,其九個兒子沒有誰可繼位,由其弟秦成公繼位。
秦成公四年(前660年),秦成公逝世,其七個兒子沒有誰可繼位,由其弟秦穆公繼位。
秦穆公(霸主)元年(前659年),秦穆公親自率兵攻打茅津(今山西平陸東)之戎,取得了勝利。
秦穆公四年(前656年),秦穆公從晉國迎娶其太子申生的姐姐(晉獻公之女)為妻。
娶老婆的同時,還意外收穫了五羖大夫:百里奚。
使得秦國大治,為之後“連番遭受晉國挫敗,依舊堅持到一雪前恥”,以及稱霸西戎,奠定了堅實基礎。
秦穆公五年(前655年),晉獻公把俘虜的虞國大夫百里傒(即百里奚)當作陪嫁奴僕送到秦國。百里奚出逃時,被楚國邊境上的人逮捕。秦穆公聽說百里奚有賢才,想用重金贖買他,但怕楚國人不肯,就派人以贖回陪嫁奴僕的名義,成功用五張黑公羊皮從楚國人手中贖回百里奚。
百里奚推薦蹇叔,於是秦穆公派人用重禮迎接蹇叔,封蹇叔為上大夫。秋季,秦穆公親自帶兵攻打晉國,在河曲(今山西永濟南)打了一仗。晉獻公的妃子驪姬作亂,太子申生死於新城,公子夷吾和公子重耳(後來的霸主:晉文公)出逃。
晉國驪姬之亂后,秦穆公護送晉惠公回晉國即位,結果惹了一身騷。
晉惠公即位后,反悔割河西之地。在秦國飢荒時,又恩將仇報,不肯賣糧給秦。(晉國擋住了秦國東出的路,晉國不幫,其餘諸侯國遠水解不了近渴。)
晉惠公甚至還藉機攻秦:韓原之戰,將恩將仇報演繹到淋漓盡致。
赳赳老秦倒也爭氣,秦國在韓原之戰中,俘獲了晉獻公一枚,還讓晉國世子赴秦為質子,最終還是靠武力奪下了河西八城。
公元前641年,滅梁國,芮國,至此河西之地盡歸秦國。
自公元前770年,平王東遷洛邑,正式冊封秦襄公。
至公元前641年,秦穆公奪得河西之地,秦國曆經129年,在第九代國君秦穆公手中,秦國版圖得以擴張,自甘肅橫跨陝西,飲馬黃河!
在秦國為質子的晉國世子,不打招呼就逃回晉國即位,秦穆公一氣之下,擁立了重耳為晉國國君,是為:晉文公(霸主)。
晉文公重耳卻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先秦穆公一步,稱霸諸侯,秦國東進之路為“稱霸后的晉國”所阻。
秦穆公三十二年(前628年)冬季,晉文公和鄭文公去世。秦穆公不顧蹇叔和百里奚的勸阻,執意發兵攻打鄭國。
秦國要攻打鄭國,結果半路殺出個:剛即位的晉襄公。
在“崤之戰”中,秦國被晉國打得全軍覆沒,“秦晉之好”徹底破裂。
秦晉之好轉為長時間的敵對狀態,受國力因素影響,秦國又一直處於下風,赳赳老秦被強大的晉國摁着狂揍。
期間,秦國唯一拿得出手的戰績:便是將“崤之戰”中犧牲將士的屍骨運回安葬。
秦穆公三十六年(前624年),秦穆公領兵攻打晉國。秦軍渡過黃河后就焚燒渡船,把晉軍打得大敗,攻取了王官(今山西聞喜南)和鄗地(今山西聞喜西),報了崤之戰的仇。晉國人都守着城池,不敢出戰。於是,秦穆公從茅津渡過黃河,築墳埋葬從前在崤山戰死的秦軍士兵,為他們追悼發喪,史稱:王官之戰。
正所謂:東邊不亮西邊亮,秦國轉頭西進,攻打戎狄。
秦穆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採用由余的計謀攻打戎王,生擒了戎王,使十二個戎國服於秦國,秦國疆域增加了周邊千里的土地,稱霸西戎。
周襄王派召公過帶着金鼓等賀禮,向秦穆公祝賀。
公元前623年,秋季,晉襄公攻打秦國,包圍了邧地、新城,報了王官之戰的仇。楚國人滅了江國(今河南正陽西南)
秦穆公三十九年(前621年),秦穆公去世,安葬於雍邑(今陝西鳳翔東南),陪葬的有一百七十七人,秦國的良臣子輿奄息、子輿仲行、子輿針虎也在陪葬者之列。秦國人哀悼他們,為他們作了《黃鳥》。
(秦國歷史,大部分都是按照正史記載的寫的,即將展開北方諸侯劇情,提前鋪墊下。
註: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寧願遭受宮刑,屈辱地活着,也要寫完,這確實令人尊敬。
但是現實條件是:秦國是秦朝的前身。秦朝是西漢的前朝,也就是敵人。而史記是漢朝官方的,太史公也是漢臣,他是寫給西漢學子看的…
今人,對這段歷史中的某些記載,應當保持謹慎與必要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