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新生1
大宋興慶元年三月初一,清晨,金陵講武堂,教場上。
校旗高高飄揚,迎風招展,黎明后的晨光沐浴着整個金陵講武堂,也灑射在上千名金陵講武堂學員們的身上,他們在校場上排列整齊,東張西望,等候即將到來的金陵講武堂第一期學員的開學典禮。
嶄新的制服,年輕的面孔,金色的晨光,朝氣蓬勃,似乎也預示了大宋朝廷的新生。
躊躇滿志者固然熱血沸騰,即便是那些別有用心者,此刻也是不自覺肅然,失去了往日的玩世不恭和弔兒郎當。
新學期開學典禮,皇帝校長親臨講話,這可形同是面聖,可以吹一輩子了。
幾個昨天群毆的鼻青臉腫者不經意打個照面,都是自覺尷尬,各自訕訕一笑,收回目光。
“校長來了!”
不知是誰小聲一句,所有學員都是抬頭挺胸,目不斜視,一起看向了眼前的高台。
“校長到!”
教官中氣十足的高聲響起,教官學員們矚目之中,校長皇帝趙竑在一眾教員教官陪同下,上了學員隊列前面的高台。
“立正!”
火器總教官田義大聲吶喊,所有學員都是站直了身子。
“報告校長,講武堂第一期1200名新學員全部到齊,請校長致辭!”
田義跑步上前,肅然而立,大聲稟報。
“田教官,歸隊!”
趙竑輕輕點了點頭。
這一切井然有序,顯然田義和教官們都演練過,煞費苦心。不過他們能適應掌握,這也和教官們以前是軍人有關。
從古到今,軍人的要求基本上一樣,精氣神的要求上基本一樣。
“是,校長!”
田義一個標準的轉身,跑步回了前排右手第一的位置。
晨光溫暖,籠罩世間萬物。趙竑站在高台上,面對着台下一張張年輕的面孔,目光中殷殷期盼。
這些年輕的學子,可是他心頭所有的希望。
“各位學員,我就是金陵講武堂校長趙竑。歡迎大家來到金陵講武堂!”
看着高台上面帶微笑、率先鼓掌的趙竑,學員們心裏一陣激動,熱烈的鼓掌聲響起。
一國天子蒞臨致辭,也難怪年輕的學子們歡呼雀躍了。
“諸位學員,國家要強盛,首在軍事之強大,軍事之強大,則在於軍官之素質。自靖康之恥,宋室南渡,於今已整整98年矣。臨安行在成了永在,恢復中原,永遠是南柯一夢。大宋軍事孱弱,以至於淮東一個小小的李全擁兵自重,殺我朝廷重臣,朕也只能忍氣吞聲。”
趙竑的話語裏,不知不覺,多了一絲沉重。
“而我大宋軍事之失敗,首先在於軍官之失敗。兵是將之膽,將為兵之魂,若是為將官者沒有血氣,士卒又如何悍勇?”
下面的學員們寂然無聲,一起看着高台上的趙竑,仔細聆聽。
“軍人不強,國家不強。國家要建立一支新的軍隊,一支有信仰的軍隊。希望各位以天下為己任,為國為民,犧牲奉獻,努力學習,成為一名合格的軍官!”
趙竑舉起手臂,大聲喊了起來。
“為國為民,犧牲奉獻!”
“為國為民,犧牲奉獻!”
校場上,學員們震耳欲聾的怒吼聲跟着響起。
為國為民,犧牲奉獻,這是講武堂的校訓,學員們進入講武堂第一刻就已經知道。
趙竑走了下來,從學員們的隊列前徐徐走過,碰到抬頭挺胸的悍勇者,拍拍肩膀以示鼓勵。
當然,不忘了殷殷叮囑。
這可是這個民族的未來和希望。
“余玠,意氣豪雄,有大才,在太學時朕就聽過你的大名。但放蕩不羈,喜大言。好自為之,朕對你期望很高。”
在隊列前排的余玠面前停下,趙竑的目光中,都是希望。
“學生謹記陛下教誨!”
余玠微微有些尷尬,趕緊抱拳一禮,鄭重異常。
余玠,南宋名將,富韜略,通兵法。
淳祐二年,余玠出守四川,到任后革除弊政,遴選招賢納士,大興屯田,整頓軍紀,使軍勢大振。針對蒙古騎兵善奔突的特點,余玠采築城守蜀之策,沿嘉陵江、涪江和長江兩岸山隘、要道,築大獲、釣魚、雲頂等十餘城,依山為壘,據險設防,廣儲糧、興武備,形成以重慶為中心的堡寨防禦體系。屢次擊退蒙古大軍對四川的進攻。
蒙古大汗蒙哥在釣魚城下喪命,從而改變了世界形勢,這都是余玠的功勞。
寶祐元年,宋理宗聽信讒言,以金牌密令召其還朝。余玠知有變故,憤懣成疾。同年七月,余玠在四川暴卒,享年五十六歲。余玠死後,宋理宗削去余玠一切官職,並迫害其家屬和親信。
余玠之子余如孫,取“當如孫仲謀”之義,后改名余師忠,歷大理寺丞,後為宰相賈似道所殺。
余玠,堂堂的大宋兩大“軍神”之一,暴死於大宋皇帝和文臣之手,家破人亡,大宋焉能長存?
“呂文德,少年英雄,書生意氣。人生五宗罪,傲慢、嫉妒、暴怒、貪婪、色慾。你可要記住了,切不可犯!”
面對少年的呂文德,趙竑板起臉,一本正經叮囑道。
七宗罪里的“暴食”和“懶惰”,被他選擇性地放棄了。
講武堂的學員,堂堂的大宋軍人,何來懶惰和暴食一說?
“學生謹遵校長教誨!”
呂文德滿臉通紅,抱拳行禮。
呂文德,南宋末名將。以抗擊蒙古起家,轉戰江淮、荊湖、四川各地前線達30多年,多次擊退蒙軍。呂文德任人唯親,並與權臣賈似道勾結,擁兵自重。南宋朝廷對呂文德極為倚重,不僅讓他建節兩鎮,還封他為衛國公。1269年,呂文德病死,謚號“武忠”。
呂文德可謂南宋抗蒙的中流砥柱。他為人詬病的是他大量起用族人和同鄉,形成龐大的軍事集團,甚至有將家族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的嫌疑。
用人用其長,呂文德的這些缺陷,就需要金陵講武堂的教誨,以及朝廷的及時敲打了。
“曹友聞,文武雙全,忠義無雙,渾身是膽,可堪大任。努力吧。”
對曹友聞的評價,顯然又比余玠和呂文德高了一些。
曹友聞,南宋名將,宋初名將曹彬十二世孫,以忠義聞名。端平三年,與蒙古大軍大戰於蜀口大安軍,與弟曹友萬俱戰死。
歷史上的進士,妥妥的讀書人,卻來報考金陵講武堂,憂國憂民之心盡顯。在蜀中平原上,曹友聞與素稱“騎射無敵”的蒙古軍野戰交鋒十餘役,幾乎毫無敗績,放眼當時,難有匹敵之人。
曹友聞兄弟二人,倒是不用他操心,放心大膽使用就是。
看到下面鐵骨錚錚、雄壯異常的孟珙,趙竑又是另外一種勉勵。
“孟珙,我對你的期望,那是……相當地高啊!”
孟珙,南宋防禦大師,出身將門,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為岳飛部將。早年隨父孟宗政在棗陽抗金,其父死後接管忠順軍。
端平元年,孟珙參與蔡州之戰,聯蒙滅金。宋蒙戰爭爆發后,統領川蜀、京湖兩大戰場,以一人之力統御南宋三分之二戰線上的戰事。
淳祐六年,原南宋鎮北軍將領、時任蒙古河南行省長官的范用吉暗中向孟珙請降。孟珙大喜過望,急忙上書請求朝廷予以批准,但宋理宗不許。孟珙心灰意冷,主動上表請辭,宋理宗馬上批准,讓孟珙致仕。同年九月,孟珙於江陵逝世,享年五十二歲。
孟珙和余玠,南宋抗擊蒙古的兩大戰神,都在宋理宗這個大頭怪手裏枉死,宋理宗自毀長城,可謂乾的漂亮,何其愚蠢無恥。
這大頭怪還想搶自己的皇位,要是讓他得逞,大宋還有救嗎?
“校長教誨,學生謹記在心!”
孟珙抱拳行禮,鄭重而言。
看來皇帝對自己,確實是寄予厚望。
“劉克永,十八歲,劉克莊之弟,喜讀書不喜功名,你也來了!”
“學生謝校長救家兄性命!”
劉克永紅着臉,也是抱拳行禮。
劉家兄弟鬱郁不得志,誰知兄長忽然成為朝廷大員,而自己也進了金陵講武堂。劉家,算是苦盡甘來了。
“陸元廷,弓馬嫻熟,力大無比,一代大家陸放翁之孫,希望你好好學習,有朝一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吧。”
“千古男兒一放翁”陸遊的子孫,一根鐵棒,神力驚人。整個講武堂,也許只有曹友萬和他氣力相當。值得好好培養一下。
“辛肅,生子當如孫仲謀,千萬不要辱沒了你祖父辛稼軒的一世英名!”
又是“南宋第一猛男”辛棄疾的後人,雖然才華遠遠不及祖父,但也算英雄有后了。
看到高大威猛的魏近愚,趙竑莞爾一笑。
“魏近愚,桀驁不馴……不錯,你還是來了金陵講武堂。我是高興的非常!”
“校長,那是學生以前,現在已經不一樣了!”
魏近愚臉上泛紅,趕緊為自己正名。
“很好!魏近愚,好好在講武堂磨礪,我期待你的表現。”
趙竑讚賞地點點頭,從他的身旁走過。
“真志道,慷慨豪邁,紈絝不羈,但過於隨遇而安,韌勁不足。你好自為之吧。”
他的老師真德秀的兒子,性格和善懦弱,也不知道能不能撐過講武堂的訓練。
“薛坦,謹慎有餘,膽略稍稍不足,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宰相薛極的孫子,和他在軍器所共過事,人還是不錯。
至於薛極的其他兩個孫子,一個來了金陵講武堂,一個去了金陵大學堂。
這是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的投機心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