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秘密基地
李瑞峰在這夥人中處事公平,非常照顧兄弟伙,帶出的錢都用在兄弟們身上,很受兄弟們愛戴,威望很高。
他見不得兄弟們受委屈,非常護犢子,那次和鄧守祿發生衝突,要不是李功名拉到,他就找鄧守祿拚命了。
後來擺酒賠錢都是李功名出的頭。李功名是這夥人的智囊。
李功名太了解他的為人和脾氣。為緩解氣氛,李功名岔開話題:"夏先生,接下來我們怎麼做。"
夏平對楊義安的進攻有預案,根據力量變化也在調整布署,這股力量的加入又增加了勝利的砝碼。但現在和盤托出自己的計劃還早。
"你們作為我們秘密力量暫時不要暴露,就駐紮在這裏,我再給你們補充十幾個人,就在這裏訓練,等侯命令,另外我再把四桿洋槍和五把弩調交給你們使用,還有刀保證你們人手一把,所有人歸李哥統一指揮。"
聽到來人歸他指揮,李瑞峰臉色好看許多,再聽到洋槍都歸他使用看來剛才是想多了。而且看得出夏先生的安排一切工作出發。並非耍心計之人,也許夏先生和自己一樣耿直。
一個小伙和同伴在後面小聲私語:"我還是要刀,那洋槍被一施法打不響咋辦?"
夏平有些無語,問道:"你們有人使過洋槍嗎?"
李瑞峰道:"以前在廖觀音時我們也繳過洋槍,但使用的不多,大師說只要懂法術的人一施法,洋槍就打不響。"
"那最後大師施法沒有,對方槍打響沒有。"
"施法了啊,打蓉都時我們的人挑起大糞一路灑,還把女人的紅穢舉起,結果對方槍還是打響了,我們死了好多人,蓉都也沒打進去。後來大師說對方有高人而且和洋教的高人一起施法。二打一才把大師打敗。"
李瑞峰介紹完,心裏有些不安,因為剛才張猛子說他刀槍不入就受到斥責。
夏平不後悔剛才對張猛子的斥責,不僅關係重大,而且硬氣功在戰場上沒一點用,相信他本人也清楚,但為了某種目的卻把它包裝得高大上。
夏平就要讓他們印像深刻,把他的話記在心裏。
現在卻是一個認識問題,夏平用水在桌上畫上槍,給大家講講洋槍的發射原理。
雖然對有些問題還是不太明白,但大致的原理還是清楚了。
原來這麼簡單。
他們對夏平的態度在夏平講解中不知不覺起了變化,從開始的謹慎,懷疑,輕視,憤怒到現在的信任,敬畏和佩服。
讀書人真了不起。
天己黑盡,夏平沒有下山,本來說聊一聊,結果一聊就聊投緣了,夏平向介紹仁義社的目的和方向,然後回答他們這樣那樣的問題,大家都很興奮,沒了睡意,一聊就聊到東方發白,夏平趕緊向眾人辭行。
大夥一直目送他下了坡,隱入晨霧再不見人影。
"大哥,這次我們可能跟對人了。"李功名比李瑞峰歲數還大,但李瑞峰是他們的龍頭大哥。所以不管歲數大小都叫李瑞峰大哥。
李瑞峰迴頭看着眾兄弟,"你們覺得呢?"
眾兄弟連連點頭。
夏平回到下道堰住處,把筆記本記錄的事看了一遍,把有的問題打上勾,有的打上叉,有的作個評語,思考一下后拿上筆記本出了門。
先找到保安隊,讓一個隊員拿些紅薯土豆和玉米面去瓦窯溝給馮大牛家送去,然後往碰頭會地點走去。
現在擴盟勢頭己大大放緩,農忙也接近尾聲。插秧子還要等段時間,人員也開始回歸。
開會地點人己來了不少,但還沒到齊,有人先彙報起來。
"昨天入盟的村子沒有,散戶到有五家入盟,有李成銀家……。"
周叔彙報道:"富林的探子傳消息來說,農忙過後,楊大爺招集了二百多人,縣大人也說要派兵來打我們,有好多人不曉得,好久到也不曉得,估計就這兩天,喊做好準備。"
有人又彙報:"鑼,號,鍾,鼓我們也準備好了,照你說的吩咐也分了組,每家牽豬和栓雞鴨的繩孑也準備好了,都放在趁手的地方。但走的時候出不出亂孑我可不曉得。好多人說,還沒打就想跑,他們都後悔入了盟。"
又一人提出疑問:"你叫大家挖的窖子藏東西,還有在上道堰大坪二坪搭棚子準備住人,有些人調二話說既然都說打得過,那挖窖孑搭棚子做啥子?人跑了房子總跑不了。"
夏平知道這些疑問既是群眾提出的問題,也是這些幹部心中的問題。
雖然之初安排工作時就解釋過,但現在他們再次提出,說明心中的疑問越來越大。幹部思想不通,群眾工作更不好做。
夏平用鏗鏘的語氣道:"贏是絕對贏的,我們不但要贏,還要把損失降到最低,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的原因。我們的幹部要多去群眾家多走走,給他們解釋清楚。"
夏平放下筆,站起來用手勢比劃道:"拳頭怎麼打人痛,收回來打出去最痛。我們不是不能硬拼,硬拼也能打贏,但要損失多少生命啊,生命和財產相比,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只要生命在,我們什麼都會有。至於財產損失,過後仁義社會幫助大家翻倍地賺回來。"
"打仗不是打架,大家站好喊一,二,三雙方開始干。如果都這樣打那我們祖宗寫《孫子兵法》做啥子呢?我們要諸葛亮來做啥子呢?"
西川人崇拜諸葛亮,民間諸葛亮的故事很多,說書的,唱川劇也都在傳頌諸葛亮的事迹,他是智者的化身。
事說開了,幾個村長的臉色依然凝重,夏平撤退的問題到是解決了,可又出現知縣大人直接派兵的事。
長期以來對縣大人的敬畏,使他們對知縣大人充滿畏懼,現在反抗知縣大人就是反抗朝庭,那是誅九族的大事,不由得他們不緊張。
可是,還有退路嗎?
夏平還得解開他們的心結:"從甲午年至今,短短十多年光稅就翻了兩番,還不說多得說不清楚的這捐那捐,我們幹着最重的活,吃着豬狗不如的食。就這樣知縣大人和楊義安還狼狽為奸想雞腳桿是剮油,還要增加稅捐,這是要逼死我們。我們除了反抗還有路可走嗎?″
"知縣與楊義安穿條褲子,這我們早就想到了。別看他們人多了些,但相互之間哪個管哪個?心不齊,對我們反而是件好事。"
"大家也不要怕,現在全國吃不起飯的都在起事,朝庭怎麼打得過來?給你們說句實話。只要我們十三家團結一心,我還真沒把他這區區幾百人看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