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鱗伶(零)
歲寒,天地凄涼,四遭風聲散亂,低語迷迷。有玄音入耳,有梵音低頌。此處僻靜,亦無雜亂聲響。卻有一聲聲淺唱低吟。
戲者,以古而由今,千百年矣,從古論今,越劇,黃梅戲,川劇,京劇。萬變不離其宗。小小戲台,鼓樂聲動,樂聲悠揚。霽月清風。我曾縱有萬界,奈何聽起這戲來,還是頗覺樂趣十足。我喜歡聽戲時飲茗。香茗款款,配以台上人淺吟低唱,就感覺頗多樂趣。今日,我所聽曲目乃是聽過許多遍的《桃花扇》。
所講的是某朝末年發生在金陵城的故事。全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歡離合為主線,展現了那時的社會現實。同時也揭露了政權衰亡的原因,歌頌了對國家忠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層百姓,展現了明朝遺民的亡國之痛。
崇禎末年,“明末四才子”之一的侯方域到南京參加科舉考試,寓居莫愁湖畔,經楊龍友介紹結識了“秦准八艷”之一的李香君,兩人情投意合,約定終身相守。訂婚之日,侯方域贈詩扇為信物。侯方域落第返鄉后,李香君閉門謝客,終日凝視着那把摺扇,一心等侯公子歸來。
隱居南京的魏忠賢餘黨阮大鋮與侯方域等東林、復社士子結怨,懷恨在心,蓄意報復。李自成攻佔BJ,侯方域避難南京。阮大鋮在以暗通叛軍為名迫害侯方域,侯隻身逃往揚州,投奔督師史可法參贊軍務。
阮大鋮等逼迫李香君嫁給漕運督撫田仰為妾,李香君以頭撞牆,捨命相搏,血濺定情摺扇。后楊龍友將扇面血痕點染成桃花圖,並題款於上:“此扇乃友侯方域與李香君定情之物,香君不畏強暴,血濺情扇,血跡如朵朵桃花,余遂添枝葉以紀之。”
侯方域回南京探望,被阮大鋮逮捕入獄。清軍打到江南,弘光帝逃亡,侯方域方得出獄,避難棲霞山,於白雲庵相遇李香君,在張道士點醒之下,二人雙雙出家。
我坐在劇院的最後排,換着這個世界人類的裝束。他們所謂的中山裝。這是此界我一個朋友予我的。與他所言,乃是定製。乃是符合我身份的衣衫。這位老友在這個世上早就故去良久。然而我卻仍舊記着他為我做衣衫時候的模樣。他逝去那日,天上茫茫雨飄,飄然落入人間,淅淅瀝瀝。我不敢太多結交人間人,只因為他們壽數簡短。往往不過百年。與他們相交就意味着要體會一場離別,或早或晚。
可是即使我穿着這身衣裳依然還是有人對我投來異樣的目光。
我不去理會只是看着戲台上的表演。我早已習慣此等異樣目光,見怪不怪的輕坐下將手中油紙傘停靠在另一個空着的
其實這戲園裏面人是真不多。而且年輕人大多是低頭看着那個他們叫做手機的小玩意。其他人也都是看得昏昏欲睡。
只有幾個年齡稍大的老人家在那裏看得聚精會神。
“喂!李老闆,咋了!奧!知道了,妥妥的,給你辦漂亮,啥?來這兒聽個戲,培養,培養藝術情操。奧,沒事,老呂他大爺的進去了,這點事全都要我忙了。”吼着大聲的是一個帶着墨鏡禿頂的中年人留着鬍子穿着阿瑪尼的西裝。許多人有些氣憤的看着他。但被他墨鏡里兇狠的眼神瞪了回去。
台上人依舊唱着唱出李香君的凄凄慘慘戚戚:““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
戲曲終了,戲園裏早已剩不下幾個人影。
只有我還一襲中山裝坐在戲園椅子最後頭。
我行移到戲園幕後,幾個戲子都在清臉上的妝。
只聽一個人說道:“這戲是越來越不好唱了,瞧瞧,國粹,有人瞧,有人看嗎?”
其他幾人也是搖搖頭說道:“是啊,老一輩常言,不管黃梅還是評戲那是老祖宗的東西要傳下去。可是這小一輩誰還看戲啊。”說著也是苦笑着搖搖頭。
“行了行了,這話別叫咱家老闆聽見了,老闆也算是個真的愛戲之人。不管賠多少錢還就是堅持的辦着戲園子。而且還親自演,說真的也是奇了,我跟了老闆快十年了未見過老闆那臉變過,真的是駐顏有方。還有就是唱了這麼多年,老闆那《桃花扇》就沒唱錯過。”突然發話的,是戲園裏輩分最老的老何頭,以前年輕時他演的是侯方域。如今年紀大了,聲線子不行了便只能當個管後台的。
一旁人聽老何這麼說也是好奇的問道:“老何,咋回事啊?你給大傢伙嘮嘮啊。”一個懂事的還遞上根中華。
老何推去了那中華說道:“別拿煙了,咱唱戲全憑個嗓子。我年輕時就是貪吸這玩意毀了嗓子。”
一旁卻又有人說道:“老何大哥,你快別介了。現在會唱戲的又能怎麼樣?還不是像我們一樣哎!”
老何卻是搖搖頭說道:“臭小子,我和你說,戲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不能丟。”
我略過了他們,走向舞台深處去。扮演李香君的旦角兒在那裏對着鏡子卸着臉妝。
她似乎是感覺到了我。緩緩說道:“這屋裏就不必打傘了吧?信司大人。”
我看着她淡淡說道:“屋中舉傘,恰似姑娘扮作個男兒活般。有所緣由。”
那李香君臉上露出一絲苦笑淡淡言道:“我只是替他唱着他未唱完的戲罷了。”
我點點頭笑着說道:“是啊姑娘這一曲《桃花扇》唱了已經七十年了。”
那姑娘笑了笑說道:“七十年如何,只要還有人聽,我就會唱下去,替他一直唱下去。”
我言道:“戲這東西一唱起,停不了,唱的習慣了,就也真成了李香君。你還是想等他聽一次你唱的《桃花扇》吧。”
她苦笑着言:“是啊,這一等,就是七十年。”
河中七彩碧鱗,千年化人,一千年,一個春秋都不可少。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