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金丹大道
此方論道,圓滿結束。
姬詡送別諸子群賢。
與老子歸於周之藏室。
老子,既曰,“今,你已入我門下,我自當傳道於你。”
姬詡,感而拜之。
老子,既講《黃庭經》於姬詡,曰,“你雖於己道已有所悟,又因此次論道得聞諸道,但,本根尚未明之,亦未明得通道之法,今我講經助你,望你能一觀己身之妙理,悟明大道之玄機。”
《黃庭經》,後世亦有此經,乃道之本經,含上清大道,為上清派之本經。
其傳為為上清派祖師,紫虛元君,魏華存所作。
(上清派,亦傳有《上清大洞真經》。
抱朴子葛洪,山中宰相陶弘景皆為此派所尊,乃至青蓮居士李白亦曾習於此道。
其中道家先賢,抱朴子葛洪開於,羅浮道統。
道教大宗師,陶弘景,創立茅山派,尊三茅真君,撰《真靈位業圖》。
茅山派為上清宗壇,道門主流。
與龍虎山、閤皂山同為道教三大符籙派,號稱三山符籙。)
此經全文成於魏晉時期。
而此世,姬詡自幼誦悟此經,也是其明悟此世乃西遊世界的原因之一。
此世,此經乃,太上化身,三寶君,即天寶君、靈寶君、神寶君,傳大道之三洞,《洞真》,《洞玄》,《洞神》三者,(此三洞經符,乃道之綱紀)於人間教化眾生時,所留。
隨着老子講經,姬詡開始問道己身。
此身之道為何道?
方至此界,始聞此世為周朝王室。雖無後世之享樂,卻身份尊貴,甚至可一言定人之生死。
又見此界,民生艱苦,心有善意,不忍見民眾受難,發仁德之心。
然,雖有善聖之心,卻非至聖母。
損己利人,姬詡不為之。
此時,不精悟道,卻知儒理。
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也。
漸有權。
則行知行合一之道。
有心,有力,不損害妨礙到自己,這是姬詡行此道之因。
姬詡實無將眾生之擔全於己身之德。
後知,此世為神話世界,為西遊世界。
姬詡更奉。
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之理。
三皇五帝,聖王先賢,尚留人於自強,況,姬詡此時之力乎。
人道,在代代相傳,自強不息,萬眾其心,方合蒼生萬靈之繁衍,大道天衍之遁一。
自知,神聖之偉。
姬詡,之心。
既為。
長生久視。
自在逍遙。
隨心所欲。
姬詡,悟道之因,在於欲求無上之法,得無上之力,以保,身由己意。
己心喜之,則從心而動,不為外物所滯。
己身不願,則不改本意,不為外力所動。
姬詡之道,表於修仙,實全在一心。
當為。
心道。
心內納之,錦繡山河,萬千社稷,皆可允之。
心外拒之,亘古匆匆,滄海桑田,皆一拒之。
吾心即道,混元如一,既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乃至,非我想者,不入我心,既為心外。
心外之徒,諸天神佛,萬界眾生,皆為外道,以魔降之。
姬詡已明本心,見不生不滅之本性。
此即,明心見性。
正所謂。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此身天地一蘧廬,世事消磨綠鬢疏。
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既曰。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
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姬詡已明己道,再聽老子講經之言。
又是一變。
此變,明於姬詡心中,入於姬詡道中。
姬詡此時正合清凈自然之法。
心似白雲常自在,意如流水任東西。
道光朗照千江月,真性情涵萬里天。
姬詡心中明之,此乃老子傳己身仙道也。
仙者。
一人一山。
為攀登大道之途徑。
姬詡於老子傳經之言中,已得此間之法。
以精、氣、神為基礎。
煉精化氣。
鍊氣化神。
煉神還虛。
煉虛合道。
入玄牝之門,使道復歸於無極。
此為金丹大道也。
所謂。
真意發真知,靈知也自應。
三家合一家,倏爾身心定。
虛室卻生光,靜中又復陽。
采來勤鍛煉,化就紫金霜。
靈竅慧光生,性現塵情滅。
朗朗夜明珠,無處不皎潔。
噪性化真性,人心變道心。
若非神火鍛,礦里怎分金。
此金丹。
圓坨坨,光灼灼,誠明兼該。
凈倮倮,赤洒洒,色空不着。
實為代道而言。
金者,堅剛永久不壞之物。
丹者,圓滿光凈無虧之物。
以借金丹之名,喻本來圓明真靈之性也。
(當然,真的於體內煉出一顆金閃閃的大道之丹,亦未必不可成道。)
姬詡悟明此道,將其亦表為四步。
一者,褪凡為仙。
或修陽神金丹,洞天福地,元嬰氣血,符籙器物,信仰權柄等種種之正道。
或修請仙扶鸞,問卜揲箸,悟百家道理,朝真降聖,休糧守谷,清靜無為,參禪打坐,戒語持齋,入定坐關,采陰補陽,攀弓踏弩,煉丹服藥之類的傍門。
以求長生不老。
但不得全功,難成正果。
雖可憑此有些許超凡之力,但論及長生,確如壁里安柱、窯頭土坯、水中撈月,到底都是一場空。
若志意懈怠,則歲月磋跎。難逃五劫,生、老、病、死、苦之劫,終為冢中枯骨也。
二者,已然為仙。
此仙,以得長生。
精修上述一者,入得五仙之數。
五仙者,天地人神鬼也。
修成此五仙者。
或可白日舉霞飛升,上天為官。
或可遍游三山五嶽,清凈自在。
或可保形神而體固,遊戲人間。
或可享受萬民香火,蒼生敬仰。
或可居於冥冥所在,職司陰府。
但,其長生,乃因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之法,所以鬼神難容,每五百年上天會先後降下三災既雷災,火災,風災來侵害。
雷災。這雷乃天雷。須要見性明心,預先躲避。躲得過,壽與天齊,躲不過,就此絕命。
火災。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喚做‘陰火’。自本身湧泉穴下燒起,直透泥垣宮,五臟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為虛幻。
風災。這風不是東南西北風,不是和薰金朔風,亦不是花柳松竹風,喚做‘贔[bì]風’。自囟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若能度此三災,方可與天長壽,與地共存。
如為散仙之數,卻需償還因果,了卻情念,捨棄貪念;驅除淫邪,勘破虛妄,固守自我,方可度劫而生。
若有後台背景,如入天庭地府,蓬萊靈山之門,或可消緩劫數,甚至無視劫難。
此境中人,雖有天地之壽,然,天地亦有壽盡之時。
到時,天地重歸於混沌,卻也難逃於此。
要想得以不朽,尚需更近一步。
三者,仙中神聖
於二者之上,或於天地行法積攢功德,或教化眾生蘊以氣數氣運,或得以大機緣,或悟通大道玄妙。
於己身產以不滅靈光,生以金性。
可稱金仙也。
此時,以凝三花而聚頂,聚五氣而朝元。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不入輪迴,超脫命運。
可橫渡混沌大千,游遍古往今來。
真名化身,傳於諸天萬界。
此境無分前境何種,都可稱金仙也。
如於此境,行至高深之處。
於道家可稱,大羅金仙,為天尊業位。
於釋家可稱,大羅覺仙,為佛陀果位。
不為兩者,則為太乙之數。
(太乙者,不拜三清,不朝靈山。
然,因此間由太上所辟,太上所衍,於眾生有大恩。
諸般道途,實入其門下矣。
皆出於,太上大道之門。
此門,眾妙之門也。
既,玄門也。
道,佛,散仙皆在其中。
如,孫悟空,亦稱太乙仙。
鎮元子,與三清為友,亦為太乙玄門,弟子亦稱太乙仙。
此天尊,佛陀之位非必指其道行,法力,有大功德之輩,不精於此,於天地有大功,也可得此位。
亦有大神通者,不明號於尊位。
道者如。
張道陵,為開道教之祖,稱祖天師,為天庭四大天師之一,一記五雷正法,節制諸神,號令眾仙,破山伐廟,掃蕩群魔。
楊戩,赤城昭惠英靈聖,顯化無邊號二郎。為顯聖真君,居灌洲灌江口,手執三尖兩刃槍,悶來時擔山趕日,閑來時接草量天,雖尊天庭令,聽調不聽宣。
佛者如。
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化身無量,存無量世界,解救無量生靈。凡有善信,遇於劫災,念其名號,既消災解難。
地藏菩薩,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自誓必盡度六道眾生,拯救諸苦,始願成佛,方成正覺。號幽冥教主,坐鎮輪迴,成就佛教,善信或入極樂世界或渡六道輪迴得來世福報之言。
此兩者雖稱菩薩,卻於佛中亦為先。)
話歸於金丹大道第三者。
此境,天地寂滅而我不滅,萬物未成而我已生。
可謂。
歷億千萬浩劫而無垢,經千萬盤古而不壞。
堪為,以於己道走到極致。
亦為,姬詡所悟有的金丹大道之極致。
然,雖以得證永恆,但卻仍居於大道之下,難脫其道。
四者,混元大道
此境姬詡不知其名,不見其貌,不得其意。
如,朝菌不知於晦朔之時,蟪蛄不知於春秋之期,燕雀不知於鴻鵠之志。
或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姬詡觀於此境與金仙相論,卻要比以人望天之高,以凡比仙之巨,還要大不知幾何哉。
明此混元之名。
實乃因西遊中的一段描述。
那仙童推開格子,請唐僧入殿,只見那壁中間掛着五彩裝成的“天地”二大字,設一張朱紅雕漆的香幾,几上有一副黃金爐瓶,爐邊有方便整香。
唐僧上前,以左手拈香注爐,三匝禮拜,拜畢回頭道:“仙童,你五庄觀真是西方仙界,何不供養三清、四帝、羅天諸宰,只將天地二字侍奉香火?”童子笑道:“不瞞老師說,這兩個字,上頭的,禮上還當;下邊的,還受不得我們的香火。是家師父諂佞出來的。”三藏道:“何為諂佞?”童子道:“三清是家師的朋友,四帝是家師的故人,九曜是家師的晚輩,元辰是家師的下賓。”
此段描述地仙之祖,鎮元子於西遊世界的地位。
任孫悟空,有大鬧天宮的實力,卻仍難逃其一記,袖裏乾坤。
要知此時,孫悟空,雖西遊未成未至靈山,未有佛陀覺者之果位。
卻亦有大法力,大神通。
其經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的花果山孕育,自開天闢地,鴻蒙初判以來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而生,習得長生后,取神兵,闖地府,號齊天,食蟠桃,吃珍饈,喝仙釀,偷吃了太上老君五個葫蘆金丹,先自用三昧火,煅成一塊,渾做金鋼之軀,又經太上老君八卦爐中一煉,才有大鬧天宮之時。
此時,有詩證曰。
混元體正合先天,萬劫千番只自然。
渺渺無為渾太乙,如如不動號初玄。
方知其實力。
至西遊時,其亦稱為混元一氣上方太乙金仙。
如此可見鎮元子之實力。
原文言之,鎮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筒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彌羅宮中聽講混元道果。
其門下出的散仙,不計其數,如今還有四十八個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
當日帶領四十六個上界去聽講,留下兩個絕小的看家:一個喚做清風,一個喚做明月。
其既帶領諸弟子上天聽講,又是與三清為友。
可見其可能亦有此混元道果之道行,或者與此間不遠矣。
姬詡以之為憑,將此境命為混元。
道果,乃修道之人成道之果位。
姬詡以之,此境,己道已媲美大道之力。
乃至更勝一籌。
果者,精華之所在,於原有之基礎,升華而得。
可見此混元道果者,或許更在大道之上。
或許,乃至超脫大道,亦未嘗可知。
如此四者,既為姬詡所悟金丹大道。
所謂。
難!難!難!道最玄。
莫把金丹作等閑。
不遇至人傳妙訣。
空言口困舌頭干。
如此可見老子之恩重。
姬詡所得實乃大道玄妙之要略。
此間講道完畢。
姬詡拜謝老子師恩。
老子,道曰,“汝既有所得,當汝機緣所至,不必做此小兒姿態。”
姬詡感曰,“幸得師傅點撥傳道,使徒兒一觀大道之玄,明此通以混元之法,以有成就大道之機,弟子銘記此恩,焉能不知禮。”
禮成既起。
老子又問其所得幾何。
姬詡道曰。
我身在地卻非人。
我命在我不在天。
待得功成九九轉。
丹成跨鶴至彌羅。
老子,含笑道曰,“汝有此悟,大善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