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童年的記憶6
童年最快樂的事自然是過年,過年可以放鞭炮,可以有新衣穿,偉的童年沒有像父母童年時的那般慘淡景象,因為生活的艱辛,一年只有過年才有新衣穿,所以偉的出生在上輩人眼裏是生在好時候了,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是這個國家的朝陽和未來,他們是承前啟後的一代,當然,他們真的趕上好時候了,因為“改革開放”、因為小平爺爺的總設計、因為恢復了高考。
隨着國力的不斷上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日用品、食品、百貨也逐步豐富,國家開始逐步取消了糧本、糧票和各種的採購用票,而使用現金了,現在不是如何能吃上、穿上了,而是如何能吃好、穿好了,原來的黑白電視也逐步換成了彩電、原來的單一頻道也多到30多個了,隨着物質條件的提升,老百姓的精神食糧也豐富起來,港台熱開始了。
自從看了“射鵰英雄傳”、“上海灘”等港台劇后,對於這個世界還存在大俠的事情似乎打開了這一代男孩子的世界觀和社會觀,港台流行的大背頭、中分、大褲檔褲、背帶褲、花色衣料等大大充實了男孩子們的選擇,當然也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家裏有沒有錢!!似乎也就是幾年的功夫,貧富的差距開始逐步拉大,“萬元戶”成為有錢人的代名詞,“萬元戶”的出現,會是在場的焦點,會是在場的議論對象,像是英雄一樣,不斷得到人們的誇讚。
“改革開放”的巨變在南方重點地區可以是日新月異,但對於東北這個小縣城來說,日子還是一天一天的過,“春風”來的還不是很大很急,社會的變化還是逐步緩慢的,當然對於一些所謂心眼活的人來說,變則通,通則達,於是一些所謂社會底層的人,也就是相對於生活水平落後的人在壓力下不得不變,於是第一批敢於吃螃蟹的人誕生了,紛紛成為小商販,小店主,在傳統文化里的士、農、工、商里最被人看不起的商的角色轉變成為這個時代中國變化的最大標準。
偉的父母都是工人階級,在這個傳統思維還很普遍的時代,父母的工作還是另很多羨慕的,大部分人沒有成為這個時代變化的跟隨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不想變,穩而不變,一個是思想上、一個是環境上,當人類進入到21世紀的時候,大部分老人都會哀嘆自己當初的選擇,而為沒有抓住歷史的機遇而感慨萬分,但時不我待,錯過了就是錯過了,過這個村沒有這個店了。
對於還是童年的偉來說,其實一切的變化並沒有引起他的太多注意,畢竟還是孩子,他只是知道,衣服不在只有黑、白、紅的顏色了,還有花色,鞋也有旅遊鞋了、書包也有雙肩背了、鉛筆也有自動鉛筆了、每到冬天不用再帶着木材上學了、不用再輪流起早生爐子了、冬天不用再穿母親織的毛衣毛褲了、原來大俠也是要美女配的、女同學也分好看不好看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