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直取冠軍,得見元直
冠軍縣本來就是劉備打算交給霍昭的,冠軍封邑當然得是冠軍之後拿下啊,更別提那裏還有冠軍景桓候的衣冠冢,霍昭是必須要去祭拜的,這也是月初衛平斥責霍昭就惦記着冠軍縣的原因。
穰縣離冠軍縣不遠,但為了不讓宛城方面察覺,只能壓着霍昭,不讓其擅自去冠軍縣。
這次出兵就不需要顧忌宛城是否會察覺了,之前害怕宛城察覺之後會向許都報信,麾下兩萬大軍還未整編,萬一許都增援宛城,不僅收復不了南陽,可能也會失去新野,這個險不能冒。
但是現在大軍已經整編完畢,我軍先動,許都就算知道也已經晚了,等援軍過來,宛城也早就被攻陷了。
霍昭晃了一手趙雲,帶着宿衛營六百騎卒一路急行,當天下午就已經趕到了穰縣附近,看着遠處的穰縣縣城,霍昭準備讓人馬都歇一歇,也正好收集一下冠軍縣的情報,雖然戰前賈氏又派了人過來,告知諸縣守備的詳情,但戰場上瞬息萬變,靠一個已經過了幾天的消息就想打贏一場仗,那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穰縣是劉表當時率荊州兵馬打下來的,之後則是將穰縣也交給了劉備,縣令是個叫陰預的人,是新野陰氏的人,少府陰修的本家侄兒,劉備入駐新野之後,陰氏就投了過來,劉備為了千金買馬骨,就將陰預安排在穰縣當縣令,年初才上的任,也是有些才幹,在陰氏的支持下,慢慢讓穰縣安定了下來。
陰預現在有點焦慮,安定民心什麼的自己也擅長,立個名目接待上級也能幹得來,可接待帶兵將領這種事,他就不會了。
再說了,他就算想會也會不了,陰氏也沒有這種人脈啊,就算是穰縣,縣裏一千青壯還有一個斷了右手的縣尉就夠自己吃一壺了,天天這裏哪裏的,要不是家族給力,縣裏剩餘的糧草都不夠給這群青壯吃了。
穰縣剛打下來,劉表就帶着大軍回新野了,穰縣原本的存糧不是被敗軍帶走了,就是劉表拉走了,來的這一千青壯在那個斷手縣尉的帶領下,穰縣的糧草根本不頂用啊,幸好這幾天消停了。
縣尉徐老二也很焦慮,自己本來是河北人,被袁紹派來跟了劉皇叔,劉皇叔又帶着自己跑到了河南,又從河南跑來了南陽,然後自己就光榮的成了一縣的縣尉,為什麼自己會成為縣尉,只能說自己運氣不好,在進南陽之前和皇叔口中的曹賊手下幹了一仗,自己整個右手全沒了,自己僥倖活下來了,但是沒辦法跟着皇叔繼續干曹賊,最後皇叔就把自己和數十名同袍安排來穰縣,讓自己當縣尉了。
現在徐老二看着已經靠近城池的騎卒很高興,因為那些騎卒打的大旗是劉字旗,那就是說來到人是皇叔的人馬,自己新娶的妻子不用守寡了,徐老二非常的高興,一是自己或許還能碰見老鄉,二是自己新娶的妻子不用守活寡了,自己能給老徐家留個苗了。
霍昭不知道穰縣裏幾個人的心中所想,反正他現在心情挺好的。
想當年自家祖宗帶了八百騎就可以縱橫匈奴,一直是自己的夢想,現在成真了,只不過縮水了,自己只有六百騎,自己沒有帶着騎卒出現在塞外,而是在南陽郡,但是絲毫不影響自己的心情。
霍昭並不認為拿下冠軍是什麼難題,自己直接衝進去唄,冠軍又不是什麼堅城險關,裏面就不到一百人駐守,這要是在憑藉馬力沖不進去,那自己還和人打什麼仗啊,還不如回家給舅舅當儐相呢。
他笑呵呵的對着身邊眾人說道:“兄弟們,
等會咱們就不進城了,等些時候慢行,養好力氣,功勛不遠,到時候跑的慢的,就在後面吃灰吧,哈哈哈哈!”
宿衛營的一眾軍士也跟着起鬨笑道:“就是,就是,這才多遠,等過了此縣,功勛就不遠了,沒力氣跑的吃灰去吧,兄弟要去搶功了。”
一邊鬨笑,一邊打鬧,霍昭親領一百披甲突騎,願意跟自己來宿衛營的不過四個人,分別是徐仲、唐顯、候廣、楊櫟,霍昭並未將這四個好兄弟直接安排在突騎里,而是安排在了輕騎之中,畢竟突騎是直接用來衝鋒陷陣的,如果後續四個好兄弟能在輕騎里熟悉之後,再調入突騎也不遲。
六百人的騎卒並未直接入城,而是直接繞着城牆而過,徑直去了穰縣的西北方,陰預也沒料到,但是明顯的鬆了一口氣,而徐老二看着遠去的騎卒,也面色沉重了,他們兩個都知道,南陽郡要起風了。
繞過了穰縣,霍昭帶着麾下的騎卒慢了下來緩緩而行,直到已經看見冠軍縣城牆時,霍昭出聲道:“停下來,讓馬匹歇一歇,整理一下甲胄,待會直取冠軍。”
霍昭和麾下互相整理了一下甲胄,又讓馬匹歇了一會兒,見眾人和馬匹都整頓完畢,揮手大喝:“上馬,打出大旗,直取冠軍。”
六百騎卒在霍昭的帶領下,驅使着胯下戰馬,緩步而行,慢慢靠近冠軍。
好歹是被衛平直接出手教育過的騎卒了,從好幾裡外就縱馬狂奔,那不是去打仗,那是去送死,霍昭等人哪能會拿這個開玩笑啊。
緩步靠近,排成陣勢,距離敵陣五百步之時開始小跑,進了四百步時就提速,待離敵軍不到五十步才會縱馬狂奔。
這樣才能保持馬力,並且讓騎士儘快的衝到敵軍士卒的面前,讓對方的弓弩發揮不出來太大的作用,剩下的就簡單了,一舉突破敵陣,戰馬也能有力氣馱着他們在敵陣中縱橫廝殺。
破陣而入,潰陣而出。
六百騎卒緩緩靠近,兩千四百之馬蹄踐踏在大地上的聲音,如同敲在冠軍縣的守城青壯的心尖上,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
入城出城的百姓早早就跑了,甚至不敢回頭看他們一眼,只知道不停的跑,跑的越快越好。
城牆上的青壯已經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他們就一百來人,方才宿衛營壓陣而來的氣勢,已經驚到他們了,甚至都想不到關閉城門了。
霍昭也不管城牆上驚呆的青壯,而是直接帶着騎卒衝進了冠軍縣縣城,霍昭一進城,便留下一百輕騎,讓其接管城防,其餘四百輕騎分成兩隊,一隊去府庫,一隊去城內大營控制其餘青壯,霍昭則是帶着一百突騎直奔府衙。
縣令劉阿此時正在府衙大堂宴請完縣內豪強,希望縣內的豪強能出些人手,將城中的守備士卒補齊一千人缺口,這些豪強們已經答應各自出些人將守備士卒湊夠五百人再說,雖然沒能滿足劉阿的心裏預期,但是冠軍縣能有五百人守備也暫時足夠了。
霍昭帶着突騎縱馬前行,劉阿剛將本縣豪族送出府衙大門,就聽見馬蹄聲由遠及近,接着就看到一面劉字大旗,出現在自己面前。
霍昭和劉阿都有點懵。
劉阿看着劉字大旗,他尋思自己也沒騎卒啊,這些騎卒打的哪裏劉字旗號,而且看着樣子還是長途跋涉過來的,剛準備開口就被下馬的霍昭吸引了注意力。
霍昭也沒想到能這麼順利就俘虜縣令,他偶讀做好帶着突騎突進府衙的準備了。
霍昭看着眼前已經目瞪口呆的縣令和豪強,將手中的長矛放在劉阿的眼前道:“聽聞你是冠軍縣的縣令,我自新野奔襲而來,只要你的人頭。”
劉阿憤憤不平,從新野來就來唄,還非要自己人頭,打打殺殺多不好,自己還和劉皇叔都姓劉呢。
霍昭也不多言直接使力用手中長矛將劉阿穿在府衙的大門上,而後笑着問道:“諸位,我乃皇叔麾下宿衛營司馬霍昭,今奉皇叔軍令北上收復冠軍,還請諸位行個方便,今晚就暫且先休息在府衙吧。”
又向賈氏的家主行禮道:“在下霍昭,見過賈氏宗主,還請宗主安撫一二,明日正常歸家即可。”
賈氏的宗主從一開始的劉字旗,再到霍昭自稱是皇叔麾下,並且奉皇叔軍令北上,賈氏的宗主就已經懵了,因為在他們的計劃中,劉備北上,除了宛城和一些比較忠於許都的縣城,自己這些豪強無法獻上以外,其餘的都會被獻到劉備面前,以求能得個官職。
可自己還沒來得及串連呢,皇叔你怎麼就已經北上了!
………………
劉備和衛平是在下午出發的,大軍出城不過十里,便遇見一人唱到:“火欲殂,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山谷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
劉備聽着此人唱的詩道:“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
衛平在旁邊說道:“主公,此人既然敢如此唱詩,看來也是有才之人,不如主公將其納入麾下?”
“好,衛兄且與我前去探問一番。”
說完,劉備便帶着衛平驅使馬匹走到此人近前,又下馬步行到此人面前,“敢問先生從何而來。”
來人也不答話,而是先看了看劉備身後的軍士和大旗,又看了看劉備笑道:“哈哈哈哈,四方山野。”
“請問先生尊姓大名?”
“我乃潁川之人,姓徐名庶,久聞使君納士招賢,可惜不能請見,又聞使君率軍北上,只得行歌於此,以動尊聽,哈哈哈哈。”
劉備一聽,便拱手行禮道:“謝先生不棄,請受一拜。”
“豈敢,豈敢。”
“先生,請同行軍帳一敘。”
衛平讓身後軍士牽過馬匹,又自執韁繩,將馬匹牽了過來。
徐庶看着給自己前來馬匹的衛平道:“這位便是長平烈候之後,北軍屯騎校尉衛平衛校尉吧。久聞大名。”
——————————————————————
冠軍景桓候墓:霍去病墓,位於陝西省興平市南位鎮道常村西北,茂陵東約1千米處,墓為山形,俗稱“石嶺子”。
但是在南陽鄧州市也就是西北張村鎮冠軍村一帶也有一個冠軍侯墓,是衣冠冢。
徐庶:(?—約230年),字元直,豫州潁川(治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后歸曹操。
徐庶本名徐福,出身寒門。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后改名徐庶。后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人來往密切。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
徐庶帶家眷與諸葛亮一起隨劉備逃亡,在當陽長坂坡被曹操大軍追上,徐庶的母親被曹操軍所獲,徐庶為了保全母親,辭別劉備,前往曹營。後來此事被藝術加工為“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等歇後語,被廣為流傳。而徐庶也成為孝子的典範被加以稱讚。魏文帝時,徐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建安十二年(207年),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乃是卧龍,將軍願意見他嗎?”劉備說:“你可以和他一起來。”徐庶說:“這個人可以見,但不能委屈他前來,將軍應該放下自己的身份親自去見他。”於是,劉備在徐庶的建議下三顧茅廬,求得諸葛亮。
太和二年(228年),諸葛亮率軍北伐,聽聞徐庶與石韜(郡守、典農校尉)官職都不太高,於是感嘆道:“難道是魏國的謀士太多了嗎,為什麼不重用徐庶與石韜兩人呢?”
陰氏:后族世宦。其先出自管仲,管仲七世孫修,自齊適楚,為陰大夫,因而氏焉。秦、漢之際,始家新野。有二皇后,縣侯者四人。漢末有陰德,為琅邪相。陰修,為少府。
最出名的就是世祖皇帝那句:“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陰麗華(5年-64年3月1日),南陽郡新野縣(今河南新野)人。光武帝劉秀元配,東漢第二任皇后。春秋時期名相管仲後裔,漢明帝劉庄的生母,漢明帝即位后,尊陰麗華為皇太后,共在位二十四年。永平七年(64年)正月,陰麗華崩逝,年六十。同年二月,與劉秀合葬於原陵,謚號“光烈”。
據《後漢書》記載:陰麗華生性仁愛孝順,憐憫慈愛。性格恭謹儉約,“少嗜玩,不喜笑謔”。有賢后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