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高更的藝術哲學(二)

第四十一章 高更的藝術哲學(二)

1891年高更遠赴塔西提,追求自己的藝術夢想。在藍天、大海、沙灘和迷人的熱帶風光中高更開始尋找自己嚮往的生活。當高更到達塔西提時,他看到如今已經被外來的殖民統治者統治了近半個世紀的塔西提,原始文明已被破壞殆盡,原始部落已經變得支離破碎、滿目瘡痍。儘管如此,他還是找到了他自已的夢想。

太平洋島國原始社會的神秘感,原住民簡單、樸素的生活、他們對原始神秘宗教的崇拜和敬畏以及塔西提美麗的熱帶自然風光都吸引着高更。這些與高更追求簡單、樸素、神秘和自然美的理念相契合。

在塔西提,高更極力想要融入當地土著人的生活。在這期間,他選擇奇特的充滿異國情調的繪畫題材,他繪畫作品的主題以反應原始的部落的生活為主。他把土著人的生活畫入自己的作品,表現他們的生活。高更在這個期間的作品有《黑色的豬》、《大樹》、《山谷》、《餐食》、《帶花的女人》和《你何時結婚》等作品。他還研究土著人的手工藝品,學習原始藝術的簡單而又直白的表現方式。

高更的作品不是對自然的寫生,而是對大自然進行仔細觀察后的思考,高更把大自然的各種形態和他所觀察到的生活進行歸納、整理和簡化,高更簡化了一切他認為多餘的事物,用極簡的色彩、造型,同時借鑒原始部落的文化元素,運用樸素的色彩平塗、勾線這樣的手法展現塔西提原始部落的風貌。

高更在這個時期的作品中創作了許多的原始部落的女性形象,其作品如《玩笑》、《塔西提女人》、《沐浴的年輕的塔西提女人》、《泰哈馬娜的祖先》、《午休》、《撲魚的塔西提女人》、《死亡的幽靈在注視》和《把孩子扛在肩上的年輕女人》》等等,畫面中的這些女性有着南美洲土著人的面孔,眉眼粗獷,黑色的粗糙的皮膚、身體粗壯有力、身體性感卻樸實可愛,她們充滿異域風情的裝扮,讓年輕的女性活力四射。

在高更的筆下,原始部落的生活與現代文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塔西提未經修飾的原始部落女性的形象比現代文明社會的女相更加純凈,更具魅力。她們沒有歐洲女性的優雅、端莊和美麗,也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但她們的身上充滿了原始的野性美,淳樸、毫不做作。原始部落中女人身上的女性美有着現代社會中女性沒有的粗獷、性感、淳樸和自然,這些特殊的氣質吸引了高更。

高更在自己的作品中描繪的塔西提原始部落中的女性,她們身上那種原始的美和性感,充滿了原始的情慾,讓高更對生命充滿了激情。高更把她們作為自己作品的主角,可以說是他對種族主義的一種藐視,顛覆了當時歐洲人的認知和世界觀。高更的這種做法肯定不會得到當時歐洲主流社會的認同,但他卻我都行我素,特立獨行。

在塔西提寧靜、充滿野性的原始部落的生活中,高更對藝術有了不同以往的認識。在經歷了喪失愛女之痛,經歷了生死,貧病交加,閱盡滄桑的高更,他對於家庭、親人、對人生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與思考,對人生進行深刻的反思。在他的晚年創作了著名的《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這幅作品創作於1897年,是高更創作的最大的一幅作品,作品長374.6厘米,高139.1厘米,現被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收藏。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採用東方古典風景長卷的方式從右至左的展開進行藝術創作。畫面從右側坐在草地上的三個女人身邊躺着的嬰兒開始,在他們身後不遠處是兩個身穿紅色長袍的兩個女性低聲低語,相攜而行。中間是一個采果子的年輕人和一個背對着觀眾的年輕女性,他們的左邊分別有吃果子的小女孩、青年婦女和一個半裸的年輕人,他們的神態各異,畫面的最左側是一位銀髮的老人。畫面中還有一尊神秘佛像,小貓、黑山羊、白鳥和蜥蜴等動物。高更在畫面的左上角寫下了作品的標題,在右上角簽上了自己的名子。

這是一幅作品具有象徵意義的作品,畫中描繪了生命的開始、成長和生命的終結。畫家認為生命就是在這樣一個循環往複中重生。

人的一生中有三個不同階段;睡着的嬰兒,象徵著一個新生命的開始,人們對新的生命充滿了希望,中間一個采果子的年輕人和左側的三個人,隱喻亞當和夏娃偷吃伊甸園中的禁果后被趕出伊甸園,生命中就開始有了磨難,兩個人有了自己的孩子,生命得到延續,象徵著人生的發展階段。滿頭銀髮的老人,則象徵著生命的盡頭。

畫中的佛像是高更對東方佛教文化的詮釋,有着大智慧,看透世間萬物、大徹大悟的人才是真佛。眾生只有受盡苦難,才會修行成佛,不用在世間輪迴。高更藉此表達他對人生的思考和人生觀。

整幅畫面的色調呈現出有節奏的韻律感從右至左高更用藍色、綠色,逐漸過渡到鮮艷的橙色再到粉色,畫面的左、右上角採用了明亮的黃色,深色調的背景突出了棕黃色人體結實、樸實和自然美。畫家採用冷色調襯托出生的嬰兒,白髮老人的背後則用淺粉色作為背景。這表明高更雖然認為人生就是一場磨難,但內心還是希望在生命的終點也應該擁有美好的生活的願望。

高更想像自己的作品是一幅“敷在黃金牆壁上兩角受損的濕壁畫”[1]。高更用一幅風景畫展現了人的一生,生與死是他思考人生的主題。這幅作品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具有深刻的象徵意義。

高更給這幅作品取名《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這是一個非常具有哲學思想的標題,也就是說高更在經歷了世間的滄桑以後,他對世界產生了深度的思考,同時也困擾着他該如何滿對自己?如何面對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如何選擇自己的命運?

儘管高更在塔西提的生活不盡如人意,但高更的筆下的塔西提卻是他心中的世外桃源,他可以無憂無慮地生活在這裏,這是他心靈的歸屬地。高更在塔西提創作的作品充滿了原始部落生活的神秘感,他帶着深刻的思想和全新的繪畫理念進行藝術創作。

高更在其作品中試圖拋棄西方繪畫中自文藝復興以來一直運用的透視法和三維空間的觀念,取而代之的是時空一體化、平面化、簡單化的表達方式。高更這時候的作品與自己前期的創作風格有了一些區別,他把綜合象徵主義發揮到了極致。他的作品中運用了更加簡單的色塊、簡潔的造型、質樸的線條,同時吸收了原始藝術的表現方式表現神秘的原始部落的生活。高更的作品在藝術上散發著自然淳樸的氣息,充滿了原始野性美的藝術魅力,畫家用畫筆洞察人心,追求心靈的自由和純粹的情感。塔西提成就了高更的夢想。

高更擺脫了當時歐洲畫壇的僵化的繪畫觀念是畫壇的另類,不被當時的主流社會所認可。評論家認為高更的作品充滿了“野蠻”和“原始”的藝術。

我們總結高更的一生,可以看到高更人生中有兩次重大選擇。第一次,1883年高更放棄了優渥、富足的生活選擇做一名畫家,他選擇了自己喜愛並深情投入的藝術事業。這無疑是他對未來的畫家生活充滿了期許。

第二次,1891年高更選擇前往塔西提島過原始社會的生活。這是高更經歷了畫家壓抑、窮困潦倒的生活之後的一種選擇,他對現實社會的不滿,生活的負擔、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讓他的內心痛苦、彷徨,他嚮往自由而又真誠、人與人之間平等的世界,塔西提可以說是他理想中的精神家園和天堂。前往塔西提,這是高更對原始部落生活的渴望;逃離現代社會,追求自己的伊甸園是高更的一種精神追求。

長期與當地部落人一起生活的高更其作品也表現出原始與粗獷的美,他在藝術上追求自然、淳樸和簡約的表達方式。高更在色彩的運用上簡單、淳樸,直接,他沒有用過多的技巧,人物造型粗獷、單純質樸,人物性格突出。高更晚年的作品原始藝術與現代藝術相融合,更具有裝飾性,更具有藝術魅力。

高更的作品是他靈魂的吶喊和反叛精神的反應,為當時的歐洲社會的審美和價值觀所不容,這也使得高更在精神上備受打擊。高更的作品是他對美好精神家園的追求。高更狂熱的藝術追求和藝術創作也為現代藝術開闢了道路,高更成為後現代藝術的開拓者。

[1]《高更-探尋生命本真至美的倔強靈魂》【美】瓊.哈格羅夫李煒譯CITADELLE&MAZENOD、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有書至美p316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讀畫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讀畫記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高更的藝術哲學(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