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博古方能通今
學習歷史到底有什麼用?這是我還沒看這本書之前就一直在疑惑的一個問題。雖然也曾聽過“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的論斷,也曾嚮往過“博古通今”的淵博學識,更是看到過“人類從歷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訓就是人們從來不會吸取歷史的教訓。”的說法。
但我從小時候就一直有一個疑惑,我們如何知道我們所看到的歷史就是真實發生的呢?有時眼見都未必是實,又如何能夠保證古人所遺留下來的東西就一定能夠反映當時社會的真實面貌呢?我想,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歷史是由勝利者所書寫的。雖然有些以偏概全,但是也不算錯,比如說“消失的西夏”,就是因為當權者的主觀偏見,就差點導致這麼一個曾經真實存在過的王朝消失在歷史的滾滾長河之中。
但是,我們能夠就因為不能確定的真實性而否定了歷史的全部意義么?這當然也是不可取的,雖然歷史未必能夠做到完全地反映當時的真實狀況,但是我們能夠循着前人留下來的蛛絲馬跡去還原當時的種種境況,以今尋古,以古觀今,以史為鑒,這便歷史存在的意義之一。
而對於我而言,讀歷史的意義則更有着具體的體驗,在前段時間,我準備和朋友去逛逛溫州的江心嶼,去之前還特地翻了翻攻略之類的,才知道這江心嶼還有不少的歷史故事,最為讓人津津樂道的便是在南宋宋金大戰時宋高宗趙構曾經逃難至此,之所以選擇江心嶼,為的便是江心嶼四面環水,逃跑便利,一時間,我便又聯想到了南宋之前的北宋,聯想到了金遼西夏等國之間的征伐的場景,聯想到了宋朝文化的繁榮與外交的孱弱,聯想到了靖康之恥。
以上這些,都是我在看這本書之前所想不到的,讀這本書之前,我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但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再看到同樣的山,同樣的水之後,腦海里卻能浮現出在此之前,這裏的山該是什麼樣子的,這裏的水又是什麼樣子的,又有些什麼樣的人在這裏留下了怎樣的足跡,發生了怎樣的故事,這大概就是讀了點歷史之後帶給我的改變吧,雖然也沒有上面說的那麼誇張,但大概就是這麼個道理。
接下來回到這本傅樂成先生的《中國通史》這本書,全書58萬字,前前後後看了小半年的樣子,累計閱讀時長16小時10分鐘,即便是有些地方不求甚解,但相較於以前是歷史小白的我來說還是收穫頗豐,而傅樂成先生作為極負盛名的史學家,本書還是具有相當的權威性的。本書從舊石器時代開始,一直到1912年清朝退出歷史的舞台,分別從政治社會的變遷,對外關係的發展,各種制度的演進以及學術思想的淵流等方面為我們生動地描繪了一幅王朝興替的歷史畫卷,讓人沉浸其中,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