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改變需要勇氣
最近的我常常會因為自己無法拒絕別人而感到苦惱,有時候也會覺得自己是不是一點類似於討好型人格,有時候又會覺得自己總是活在他人的期待中,於是在機緣巧合之下我便打開了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的這本《被討厭的勇氣》。
本以為這本《被討厭的勇氣》會是破除我老好人思想的利器,可是當我通篇閱讀下來之後,才發現這是一本自我完善和治癒的良方!
本書採取了希臘哲學的古典手法“對話篇”進行內容呈現,通過青年與哲人之間對話的方式,深入淺出地剖析了弗洛伊德的原因論和阿德勒的目的論之間的區別,前者強調我們的現在是由我們過去決定的,是過去的因造就了現在的果,這種論調無疑會讓現在的我們陷入極其被動的境地,造成一種現在是無法改變的假象;而目的論則不然,它強調我們的現在是為了某種目的而服務的,即我們的現在是可以改變的,我們可以通過改變現在的自己從而達到幸福的目的,因此我們最主要的是要擁有改變的勇氣,這種觀點無疑肯定了我們作為人的主觀能動性,也是我本人十分認可的一種觀點!
另外書中還提到了阿德勒的一個觀點:即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我們該如何破解這個難題呢,我閱讀下來的感受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活在自己一個人的宇宙當中,當然,這不是要我們孤立他人,與世隔絕,恰恰相反,書中還提到接納自我,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的概念,簡單的說就是要先接納自己的普通,然後再無條件的信賴他人,說到他者貢獻,就不得不提到共同體這個概念,所謂共同體,從書中的描述來講,指的就是自我與他人或者是與周圍環境的聯繫所組成的一個整體,如果具體到人際關係的話,就是自我和他人,小到兩個人大可至整個社會乃至宇宙,所謂的共同體感覺呢,在我的理解看來也是自我所感知到的自己與他人乃至整個宇宙之間存在聯繫的一種感覺。
因此他者貢獻呢,大概就是通過做出一些行動來加強自身與共同體之間的聯繫,從而增強共同體感覺的一種行為,而通過他者貢獻,也能增強我們自身的價值感與幸福感,這與當下社會的一些公益行為和社會價值的實現有異曲同工之妙!
關於前面那個活在自己一個人的宇宙的問題似乎還是沒有討論的十分明白,在這裏還得引入書中提到的一個概念,那就是課題分離,什麼是課題分離呢,我是這樣理解的,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課題,所謂課題分離,就是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人生課題上,不要去干預別人的人生課題,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父母對孩子人生課題的過度干預,父母常會對孩子說“你要好好學習”“你要考個好大學”“你要找份好工作”之類的,這些都是孩子自己的人生課題,父母可以參與,但不能過度干預,作為父母,擁有比孩子更多的閱歷和經驗,當然可以和孩子分享這些閱歷和經驗,以及分析利弊和給出合理的建議,這些是父母的人生課題,但是最終的決定權卻在孩子本身,因為這是孩子自己的人生課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是如此,我們需要尊重他人的命運,需要保持一定的邊界感!
再回到活在自己一個人的宇宙這個問題,我對於這句話的理解就是擺脫他人的期待,保持自己內心的獨立,保持與他人的邊界感,同時能夠接納自己身上的平庸與普通,能夠做到無條件的信賴他人,同時也能在我們生活的共同體中有所貢獻,體驗到價值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最後,這本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的這本《被討厭的勇氣》推薦給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在獨屬於自己一個人的宇宙中活得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