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引子

引子

大清未年,內憂外患,華夏大地,風雨飄搖,戰爭飢荒,民不聊生。

大清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南方,洪秀全在廣西金田村發動反抗清朝的武裝起義。后建立“太平天囯”,與清廷分庭抗禮。史稱“太平天國運動”;北方,張樂行率領捻黨在安a徽亳州一帶,聚眾起義。各地捻眾紛紛效仿起義。

咸豐二年(1852年),遠近十八股捻首在安a徽亳州雉河入渦河口的雉河集歃血為盟,共推張樂行為盟主。史稱“十八鋪聚義”。

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北伐軍經過安a徽、河南時,各處捻黨聞風響應,遍地而起。從此,張樂行的捻黨脫離反清結社的狀態,組成“捻軍”,進入武裝抗清的新階段,逐漸控制淮北的廣大地區。

咸豐五年(1855年),夏末,各路捻黨首領再聚雉河集,舉行會盟,成立“大漢國”,推舉張樂行為“大漢盟主”。並正式成立黃、白、紅、黑、藍五旗軍制的捻軍,各路捻軍俱聽從“大漢命王”張樂行的調遣。

張樂行的捻軍推行的戰略與洪秀全的太平軍奉行的攻城掠地有所不同,捻軍採取的是四處轉戰、飄忽不定的游擊戰術。

很快,張樂行與安a徽、河南捻軍聯合,勢力範圍遍及長江以北蘇、魯、豫、皖四省。

咸豐七年(1857年),太平軍與捻軍會師於霍邱、六安交界處。張樂行接受太平天囯領導,受封為“征北主將”;其族侄張宗禹因功授於“太平天囯御林真忠報國石天燕”之爵。

自此,捻軍一律畜發,接受太平軍印信,改換太平天囯旗幟。

咸豐十年(1860年),張樂行率主力三萬餘人出征蘇北敵後,佔領清江浦,被太平天囯封為“殿前北方統率天軍頂天扶朝綱沃王謐千歲”。沃王張樂行遂定尹家溝為“首都”,雉河集為“陪都”。捻軍雖與太平軍聯合,實際上卻一直處在“聽封聽宣不聽調”的狀態。

大清同治二年(1863年),沃王張樂行在安a徽渦陽縣西陽集因叛徒出賣,被清廷博多勒噶台親王僧格林沁俘獲,隨後被凌遲處死。

石天燕張宗禹率領部眾殺回渦陽,親刃叛徒楊瑞英。隨後率領捻軍聯西北太平軍共同對抗清軍,獲封“太平天囯梁王”。

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被太子大保、兩江總督、兵部尚書曾國藩的湘軍攻陷,歷時十四年的太平天國運動宣告失敗。

原太平天囯遵王賴文光率領江北、江南的太平軍、捻軍余部加入以張宗禹為首的捻軍殘部,雙方盟誓“誓同生死,萬死不辭”重新聯合。

遵王賴文光足智多謀,梁王張宗禹驍勇善戰。他們按太平天囯的軍事制度重組捻軍,打出“披霜踏雪,以期復國於指日”的口號,並對戰術做了極大調整:以騎兵為主,流動作戰。捻軍實力得到快速恢復。

同治四年(1865年),捻軍在山東曹州高樓寨設伏,大敗“國之柱石”僧格林沁所部。僧格林沁本人也在逃至吳家店時因傷潛伏於麥田中,被捻軍黃旗隨營捻童張皮綆發現並抓獲,隨後僧帥便被捻軍處死。

同冶五年(1866年)捻軍突破河南沙河、賈魯河防線,突入山東境內,在搶渡運河未成后,隨即折回河南。

賴文光深知“獨立難持,孤軍難立”,為擴大勢力,擬在四川建立政權,並將捻軍分為東西兩支:“東捻軍”由賴文光、任化邦率領,

在中原地區繼續堅持鬥爭,然後由湖北入川;“西捻軍”由張宗禹率領,挺近西北,再由甘肅入川。

同冶五年(1866年),張宗禹率西捻軍3萬餘人進入陝西。執行“聚兵防河”方針的欽差大臣曾國藩因“剿捻無功”,退回兩江總督原任,清廷改派欽差大臣李鴻章繼任剿捻主將。

同冶六年(1867年),西捻軍張宗禹打破陝甘總督左宗棠“分扼要隘,佈置關鎖”的長圍戰略,突進陝北。

賴文光率領東捻軍數次搶渡漢水均為清軍所阻,被迫放棄入川、入陝計劃,再入山東。東捻軍衝破清軍運河防線,卻又誤入膠萊絕地。是年夏未,東捻軍終於突破膠萊河防線,但仍未能跳出李鴻章的河防包圍圈,且連戰皆敗,損失慘重。

李鴻章採取“扼地兜剿”的方針,調集皖、豫、鄂、蘇、直、魯等省清軍,重兵防守黃河、運河、膠萊河。

西捻軍張宗禹得知東捻軍處境危艱,遂率西捻軍由陝北渡黃河入山西,經豫北長驅冀中平原。

同治七年(1868年),年初,遵王賴文光的東捻軍在江蘇揚州境敗滅。

梁王張宗禹的西捻軍“進失所援,退無所歸”,遭到十餘萬清軍的圍追堵截,只得南下山東。最終,被李鴻章的淮軍包圍在運河以東、減河以南、黃河以北和東依渤海之間的地區。時逢雨季,西捻軍的騎兵在泥濘中根本不能發揮戰力,而淮軍新式武器卻不受限制。至夏末,西捻軍在山東茌平徒駭河畔全軍覆沒。

至此,十六年間,縱橫安a徽、河南、山東、江蘇、湖北、陝西、山西、直隸八省,隊伍發展到數十萬人的捻軍起義最終以失敗告終。

徒駭河一役,梁王張宗禹在手下十餘騎保護下,衝出重圍逃出生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黎之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黎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