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穆王廢舊制 造父被圍困
上回說到。
大祭司瓔珞苦勸穆王。不要拿妲己,青青為妃。
忠言逆耳。
穆王大怒。
喝令內侍將瓔珞拿下,綁縛刑場。
小玄子殿外聽得穆王有令,領着兩個小黃門迅速來到殿上。
上前去架瓔珞。
尤皇后見狀,擋在纓珞面前。
喝道:“大膽奴才,大祭司乃國之棟樑,爾等腌臢之手,豈能侮辱大祭司。還不快快退下。”
小玄子見皇后護住瓔珞。
左右為難。
“陛下,皇后她......”
穆王知道皇后一向看重瓔珞等朝庭重臣,見其捨命護住,不好用強。
擺擺手示意:“你們退下吧。”
小玄子應諾退出殿外。
“看在皇後面上,孤暫且饒你這次,退下吧,回去好好煉丹。沒有宣召,不得上朝。”
“是,陛下,微臣告退。”
瓔珞紅着臉,退出延禧宮。
妲己道:“陛下,你看這事鬧的,怎麼辦呀。”
穆王道:“怎麼辦,沒有大祭司,我們照樣辦事。”
“你說呢,皇后。”
尤皇后見穆王鐵心納妃,無法阻攔。
說道:“既然陛下要辦,臣妾同意。只是這“六禮”如何完成。”
“六禮,六禮。這什麼破規矩。孤這就下詔,廢了六禮。”
“陛下萬萬不可,“六禮”沿襲數百年,乃大周祖宗家法,豈能說廢就廢。”
“再說,也不能陛下一句話就把幾百年的宗法廢除了吧。那我周朝的“公議”、“推議”、“朝議”等朝庭制度豈不形同虛設,如同兒戲?陛下三思。”
“皇后固然有理,但孤意已決。”
“陛下,您一意孤行,會動搖國夲的呀。”
“管他什麼國夲與否,只要阻擋孤納妃的制度全都廢除。孤不相信,廢除一些制度禮法,我大周就要亡國。”
“小玄子何在?”
小玄子應聲而來。
“陛下,有何吩咐?”
擬詔:“西周天子詔曰:天佑大周,而立數百年不倒,祖宗家法,循規中矩,方能得萬民擁護。察我朝舊制,歷經數百年,已然不合時宜,有行改廢立之要。凡涉士、農、工、商、婚姻、祭祀、宗廟等非涉軍之事,交由司禮監會同文華殿學士整理,逐一修訂,彙編。舊制不再施行。行文各諸侯國,昭示天下。欽此。”
“拿去,叫司禮監馬上去辦。”
小玄子領命,不敢耽擱,來到司禮監。
黃敬於太廟沒找着腰牌,正在懊惱。
小玄子來到黃敬身邊。
於袖中取出聖旨,道:“司禮監掌印太監黃敬接旨。”
黃敬哪敢怠慢,跪接聖旨。
小玄子拉長聲音,宣完聖旨,交到黃敬手裏。
“奴才司禮監掌印太監黃敬恭迎聖旨,陛下萬歲,萬萬歲。”
黃敬手捧聖旨,又喜又憂。
喜的是,穆王不但沒有怪罪自己,反而將修法修例這一重大事務交給自己。
足見穆王已將自己當成心腹之人。
憂的是,修改祖宗家法此等大事,會招來群臣乃至各諸侯國國君,權貴階層嫉恨。
搞不好落得雞飛蛋打,死無全屍。
事急從全。
沒有選擇餘地。
權衡利弊,討好穆王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黃敬猜透了穆王的心思。
此時修改、廢立舊制,
目的只有一個,避開“六禮”,為妲己,青青封妃鋪平道路。
黃敬心道:既然穆王此等心思,咱家可以先修訂涉婚姻編,至於其他,暫且擱置不辦,看看風向再說。
想到此處,黃敬拍了拍自己的腦袋,自戀起來。
“咱家都佩服自己,怎麼這麼聰明。”
想到此處,竟然美出了鼻涕泡。
小玄子走後。
黃敬即刻來到文華殿,擬向文華殿眾學士傳達穆王意思。
文化殿學士均為學富五車的飽學之士。
對黃敬這類人自然嗤之以鼻。
他們知道黃敬這類人胸無點墨。但耍弄權術,勾心鬥角,十分兇狠。
對此,學士們對此又十分懼怕。常常敬而遠之。
這就是歷代文人劣根性。
為此,見到黃敬,眾人心中雖然不悅,但還是虛以委蛇。
假裝奉迎。
黃敬狐假虎威,傳達了穆王修舊制中“六禮”之意。
眾學士十萬個不願意,但迫於黃敬淫威,只得從命。
眾人如何完成修廢家法祖制之事。暫且按下不表。
且說造父率領大軍離開鎬京,一路向北。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披荊斬棘,風餐露宿。
向陳塘關急速推進。
不日,中軍斥候來報:“稟將軍,前方二十里發現戎奎軍隊。”
“有多少人?”
“稟將軍,估計是戎奎前哨,估計兩三百人。”
“在什麼位置?”
斥候展開地圖:“渭水河邊。”
“來得正好,注意隱蔽。不要驚動他們。”
“是,將軍還有什麼吩咐。”
“派出小股人馬,秘密監視敵人動向,及時彙報。”
“我們離陳塘關還有多遠?”
“稟將軍,還有五十里到達陳塘關。”
“既然如此,我們就在此處紮營,兄弟們辛苦了,下去休息吧。”
“跟着將軍打仗,兄弟們高興,不辛苦。”
眼看接近陳塘關,造父熱血沸騰。
苦練這麼多年的夲領,終於有一展才華的機會。
他苦苦思索着如何才能解救陳塘關之危。
二更時分,造父聽見密林深處傳來沙沙沙響聲。
這響聲在寂靜山谷異常分明。
造父豎起耳朵。
發現這響聲正從四面八方傳來,越來越近。
是敵人!
造父大喝:“全軍戒備,有情況!”
眾軍聽得,立即吹響號角,鳴鑼示警。
一時間,整個山谷號角響起,此起彼伏。,燈籠火把,照亮整個山谷,如同白晝。
造父迅速,披掛上陣。
見敵人正從四面八方向中軍殺來。
中軍斥候來報:“稟將軍,周圍發現戎奎大對人馬,如何處置,請將軍定奪。”
造父跨上戰車,抽出寶劍,沉聲道:“眾軍不要驚慌,聽夲將號令。違令者,斬!”
“是,將軍。”
“各方隊按照五色旗所指方向迅速向中軍靠攏,不要與敵人糾纏。”
“盾牌方陣準備,護衛中軍!”
傳令兵傳令:“盾牌方隊集結,護衛中軍!”
軍隊平時訓練有素,聽得號令,呼啦一下,盾牌方隊呈扇形排開,擋在中軍前面。形成銅牆鐵壁。
“強弩戰車就位,準備發射!”
傳令兵傳令:“強弩戰車集結,準備發射!”
“鉤鐮手靠前,貼近盾牌方隊,準備迎戰!”
傳令兵傳令:“釣鐮手靠前,貼近盾牌方隊,準備迎戰!”
“弓箭方隊集結,準備放箭!”
傳令兵傳令:“弓箭方隊集結,準備放箭!”
造父沉着應戰,命令發出,眾軍依令行事。
前隊改后隊,且戰且退,沒有多大傷亡。
五更時分,天已放亮,已能看清地形。
大軍退至渭水河邊。
在一開闊地帶。
造父命令在一制高點紮營。
五支方隊成品字形駐紮,互為犄角,相互呼應,首尾兼顧。
戎奎大軍密密麻麻,連攻數十次,均被強力擊退,無功而返。
陳塘關總兵陳沖,守關月余,守軍折損大半,糧草怠盡。
心力憔瘁,支持不住,正在休息。
斥候來報:“將軍,圍困陳塘關敵軍不戰自退,只有小股人馬在城外監視。”
“咦,這是怎麼個打法?難道是誘敵之計。”
“傳令,緊閉關口,密切監視敵軍動向!沒有本將命令,不可擅自出入,違令者,斬。”
“是,將軍。”
不多時,斥候來報:“稟將軍,前方斥候報告,朝庭援軍在渭水河邊被戎奎大軍圍困。”
陳沖熱淚盈眶。長長舒了一口氣。
“朝庭大軍終於來了。怪不得戎奎大軍突然撤退,原來攔截我援軍去了。”
“將軍,朝庭援軍被圍,是否前去救援。”
陳沖道:“這是典型的聲東擊西,圍城打援之計。看來戎奎軍中定有高人相助。我若分兵去救,正中敵人詭計,陳塘關必定失手。”
“眾將聽令,眾將各司其職,緊閉關囗,按兵不動。未經夲將允許,私自出關者,軍法從事。”
“是,將軍。”
“可是,將軍。我們不去救援,敵軍死死咬住援軍怎麼辦?難道我們眼睜睜看着他們一口一口被敵軍吃掉?”
“戰場上情勢瞬息萬變,詭計多變。兵法云:處於劣勢時,唯有以靜止動,方能洞察敵人端倪,所謂敵不動,我不動。敵若動,我還不動。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找準時機,出奇方能制勝。明白了嗎?”
“如朝庭援軍因夲將判斷失誤而全軍覆沒,-夲將定當自裁謝罪,所有責任由夲將一力承擔,與眾將無關。”
“退下,勿在多言,各行其事,堅守崗位。”
陳衝下完軍令,終於支撐不住,癱坐椅子上。
心道:不知那援軍將領是誰,如因救我陳塘關而被戎奎所殺,叫我陳沖如何面對陛下。
造父中軍大營。
造父用布帛寫好一封書信,綁于飛羽箭上,叫來斥候。
“馬上將此信射進陳塘關,他們收到信后,知道怎麼做。”
“是,將軍。”
斥侯接過書信和羽箭,綁於腿上,三步並兩步,騰挪閃躲,衝出重圍。
大約二個時辰。
斥侯來到陳塘關下。
躲過戎奎兵丁。
瞅準時機,斥侯拔出羽箭。
張弓搭箭,嗖的一下,將羽箭射進城內。
守關兵丁發現羽箭,連忙向總兵府跑去。
“稟將軍,城外射來一支羽箭。”
陳沖聽得,眼前一亮,頓時來了精神。
“快遞上來看看。”
陳沖解開羽箭上綁着的書信,展開念道:“陳沖總兵台鑒,夲將乃驃騎大將軍造父是也。今奉君命前來增援陳塘關,無奈被戎奎困於渭水。將軍謹記,夲將安危無須將軍記掛,切莫派兵增援,免中敵軍詭計。夲將自有妙計破敵。切切。”
“哈哈哈,看來我朝還真有文蹈武略之才,夲將可以高枕無憂也。”
正是:文官激揚文字。武將指點江山。
造父如何衝出重圍?如何巧妙破敵?欲知後事,請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