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海鷗·風箏

第五篇 海鷗·風箏

海上航行的人一定習慣了海鳥翔集。在船尾,有許多海鷗追隨;甲板上人群涌動,海風習習,孩子歡聲陣陣。那是一幅多麼美麗溫馨的景象啊。

風箏,過去是孩子的想像的載體,如今成了老人的休閑的樂趣。白天和傍晚,風箏飛翔在小區,廣場,引得人們駐足觀看。老人的風箏,每個都是“傑作”,你想,把一生的經驗學識都用到上面,可比過去孩子們的玩意兒強多了,個個如同活的生命。老人的樂趣在聚堆兒,風箏便成了群兒,仰頭叫好的人都聚到跟前兒,熱鬧無比。人在旅途,難耐寂寞,海鷗給了人新奇和歡樂;老人經歷了大半生的跋涉,更加孤獨落寞,風箏就是自己,他追着人們乘坐的大船,在與人親熱嬉戲。

風箏是孩子們的,更是老年人的:它是心靈的折射。

風箏憑風起,全靠風之力。海鷗騰空,也是憑風借力:它迎風飄舞,在風中固定了翅膀,長時間不動,如同老人放飛的“玩意兒”。

不同的是,海鷗沒有絲、繩,在蒼茫的大海上有的是對陸地的渴望。

有一則寓言,講風箏掙斷了線,沒有了牽繫,結果墜落身亡。

鳥為何不像葉子般飄落?因為鳥自身有一份沉甸甸的分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輕飄飄沒自重的人,往往一事無成,既不能保身,也不能立業。有一份自重,風力才能憑藉;調整借力翱翔,風力大小亦無妨。

風箏為了飛得更高,在結構材料上力求減重,變得輕盈。如果重一些,是不是就不用繩牽了?海鳥展翅飛翔,重量本來是負面、不利的因素,但鳥是活的生靈,它能找到平衡,把正反方面結合,不利運用成有利,重力變成牽力、引繩。

風箏靠引繩牽拉,產生平衡、平靜,與風固定形成升力的角度,從而長時間停留,不落地飛翔。

海鷗是活的“物體”,想靜止時調整合適角度,就能與風共舞。

海鷗,是無繩的風箏——適應與創造,是一切生命的靈魂——風箏,在人的手裏和心裏,便是有線的“生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瞬間1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瞬間1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篇 海鷗·風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