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黑色3分鐘

第37章 黑色3分鐘

原來那女學生便是程予薇,吳教授那個在讀高中的女兒。吳教授本來就欣賞眼前這個年輕人,穩重、踏實,又知道程予薇嘴裏天天念叨的那個“伯牙之交”竟是自己學生的妹妹,心理上覺得又親切不少。最重要的,是這個年輕人就是當年在吉林農場救了女兒一命的那個,心中感激。即使是她是理性的,但是有意無意照顧着這個年輕人。

那天看到程予薇的,還有宿舍其他三人。最激動的莫過於張啟明。其他兩人,都是對於美好的欣賞之情,而張啟明卻不一樣。

讀書會的同學,大都是愛書如痴,多少都有些收藏好書的癖好。程予薇自從那次知道他們這個讀書會,偶爾也來跟着大家交流心得,交換圖書。恰巧社會科學出版社的《薩特研究》在一家書店有售,但是都得凌晨去排隊。

每一個時代都有一些狂熱的痴迷者。此時商人卻正中下懷。但是書店老闆卻是說排隊的只能一人買一本,這讓張啟明的生意經出現了些阻礙。

恰巧周末,宿舍樓下有人找他們302寢室的蕭田野,說是有女生。三個人笑意盈盈,假意跟着下去看。韓大海、王春華和蕭書啟一同出現在宿舍樓下。

韓大海來省城出差學習,兩個人趁着廠里的車來學校看看。他們被帶着參觀了學校的教學樓、操場,最後在飯堂一起吃了午飯。廠里給學習的同志安排了招待所,其餘兩個女生剛好可以坐着最後一趟火車回去。然而最後,他們一群年輕人,擠在招待所,看了一場球賽。

那一天,學校里學生談論最多的就是世界盃。在十四屆奧運會預選賽,中國對以客場二比零拿下日本,進入漢城奧運會。這無疑是一劑強心針,信心隨之上升不少。而後一路有驚無險通過小組賽,進入六強賽。那一年,中國人又燃起說足球的勁頭,從學校到街頭巷尾,再到工廠,再到機關大樓,即使是陌生人,也有了共同話題。學校操場、體育場上,越來越多在場上踢足球的身影。

然而對戰阿聯酋時,中國隊在最後三分鐘,被趕超兩個球。即便如此,下面的比賽似乎還有懸念。

那個周日的晚上,剛好是中國隊對卡塔爾。這時候,只要阿聯酋不敵韓國,中國隊又贏了這一局,那麼中國隊就出線了。

張啟明一向是潮流的跟隨者。一行人在食堂吃了飯個,準備分開。他提議,這有可能是中國隊的高光時刻,邀請大家一起看球賽。年輕人還是喜歡熱鬧的,很快達成一致意見。就連平時循規蹈矩的蕭田野,也默許了妹妹蕭書啟逃課一天。蕭書啟則是到教職工宿舍,拉着程予薇加入他們的觀影團。吳教授雖然平時嚴厲些,但是此時也被大家熱烈的情緒感染,首肯了他們的行為。

學校里唯一能看電視的地方,就是小賣店。但是他們看到門口已經整齊坐着些看客,估計到了晚上連個球也看不見。韓大海說他那招待所好像有個黑白電視。

那天,招待所的電視早早的被打開。韓大海自告奮勇去買些吃食,和蕭田野兩個人到附近的市場去了。

天色漸晚,十一月的天氣已經秋風瑟瑟,落葉飄零。路上的行人,皆是裹緊衣服,縮着脖子。兩人一路上談論着廠里的變化。韓大海卻看待不遠處一個熟悉的身影,閃過,而後遁入那個街角無盡的黑暗中。他正要上去,被買完瓜子、花生的蕭田野喊了一句。

“太像了。”韓大海嘟囔一句。風吹的聲音,呼呼作響,蕭田野並沒有聽到韓大海的聲音。

十來平方的招待所里,擠進了十來個人。每個人都找到一個舒服的姿勢,或坐或躺。電視裏已經開始轉播球賽,只見那裁判哨聲一響,屋裏所有人的目光像是被磁鐵吸住一樣,緊盯着電視。

王春華對於球賽是最不上心的那個。她卻因這能和大家一起熱鬧而高興。蕭書啟和程予薇兩人一半看球賽一看湊熱鬧。然而男生們對於足球,有一種天生的熱愛,無論是誰。他們無論懂與不懂,總能說上兩句關於足球規則,尤其是在對足球毫無概念的女同志面前。張啟明一直口若懸河的為大家解說,說到高興處還要唱上兩句。

韓大海卻腦袋裏卻揮之不去那個身影。球賽中場休息,大家也都放鬆似的吃點瓜子,聊天,討論接下來的比賽。他朝着身旁的還在興奮狀態的蕭田野問了句,蕭書和最近還好吧。

放下手中的啤酒,他只回了句,她挺忙的,我打了好幾個電話都沒接。不過昨天收到她的一封信,說是過年可能不回家了。我還說最近再給他們打個電話問問。

那場球賽,又一個黑色三分鐘,成了多少真球迷與偽球迷心中的遺憾。

那一天,招待所里的幾個人,僅僅是捶胸頓足。而學校商店的那幫球迷,把商店的東西一掃而空,美其名曰,化悲憤為食慾。

他們一直看到凌晨,一群人個個都像是大熊貓,沒有一個人有困意。張啟明提議雖然球賽有點掃興,但是有個賺錢的機會。他們一群人興趣缺缺,只有蕭田野願意去。而後大家都或是被迫或是自願,被張啟明拉着,到一家書店前,排起了長隊,凍得瑟瑟發抖就為了買一本《薩特研究》。

那一天買的書,在讀書會上被一搶而空。張啟明大大賺了一筆,還不忘記給那天參與的每人一份薄薄的“分紅”。

學校里,課業並不繁重。然而蕭田野卻不似先前計劃好的,周末可以回到廠里幹個臨時的活,掙個生活費。好在,張啟明賺了錢,都將錢按勞動分給他們。使得他的生活不至於陷入窘迫。

到了快放春節假期的時候,機械系的老師說是要帶着即將畢業的學生,到NMG通用機械廠進行社會實踐。但是這個社會實踐其實是有工資可以拿。蕭田野向老師申請后,很快得到可以同去的答覆。

他在出發前的一個周末,回到洛陽城,看了母親與外祖母他們,收拾行李跟着學校的師生到了NMG。那個機械廠在茫茫戈壁灘上。黃沙漫漫的戈壁灘,筆直的白楊樹,紅磚白牆的機械廠,周邊說是城鎮,也就一條主幹道上有一些低矮的平房。得到外界消息的唯一途徑就是一台電話機,但是長途費又貴的出奇,只打了個電話報平安。

那段基本與世隔絕的日子,常常同工友走到草原與沙漠的邊緣。看到大地有時與天空昏黃一色,分不清界限;難得的天蒼蒼,大地竟能看出些曲線的輪廓,一直蔓延到無盡處。可無論什麼時候,唯感到人的渺小,古人的“天地一沙鷗”貼切又應景。那個時候,他帶的那些外文機械雜誌被他翻看的都卷了邊。在學校里通過那些機械領域的泰斗,了解了不少關於我國機械工業的前世今生,深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那天吳清儒教授說完那故事,他就像是被點醒。當初學了計算機,就能一切如願?現在看來答案是未必。所有現在認知里的陰差陽錯,也許在以後看來,那都是必經之路。如此這般,不如把腳下的路走得踏實一些。

他就在戈壁灘上,想起老教授提起的要出一本關於當時機械工業關鍵技術的書,拿起了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從紅旗到巴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從紅旗到巴赫
上一章下一章

第37章 黑色3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