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7章 金星地圖
金星地質地貌:
在金星表面的大平原上,有兩個主要的大陸狀高地。
北邊的高地叫伊師塔地,擁有金星最高的麥克斯韋山脈,大約比喜馬拉雅山高出兩千米,它是根據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命名的。
麥克斯韋山脈包圍了拉克西米高原。
伊師塔地大約有澳大利亞那麼大。
南半球有更大的阿芙羅狄蒂地,面積與南美洲相當。
這些高地之間有許多廣闊的低地,包括有愛塔蘭塔平原低地,格納維爾平原低地,以及拉衛尼亞平原低地。
除麥克斯韋山脈外,所有的金星地貌均以現實中或神話女性命名。
而由於金星濃厚的大氣,讓流星等天體在到達金星表面之前減速,所以金星上的隕石坑都不超過3.2千米。
......
金星全球地形:
大約90%的金星表面,是由不久之前才固化的玄武岩熔岩形成,當然也有極少量的隕石坑。
所以金星的內部可能與地球是相似的:半徑約3000千米的地核和由熔岩構成的地幔組成了金星的絕大部分。
而來自麥哲倫號的最近的數據,表明金星的地殼,比起原來所認為的更厚也更堅固。
可以據此推測金星,並沒有像地球那樣的可移動的板塊構造,但是卻有大量的有規律的火山噴發遍佈金星表面。
而金星上最古老的特徵僅有8億年歷史,大多數地區都很年輕,但也有數億年的時間。
推測y那時廣泛存在的山火擦洗了早期的表面,包括幾個金星早期形成的大環形火山口,在隔離的地質熱點依舊活躍。
.......
金星本身的磁場,與太陽系的其它行星相比是非常弱的。
這可能是因為金星的自轉不夠快,其地核的液態鐵,因切割磁感線而產生的磁場較弱造成的。
這樣一來,太陽風就可以毫無緩衝地撞擊金星上層大氣。
而最早的時候,人們認為金星和地球的水在量上相當。
然而,太陽風攻擊已經讓金星上層大氣,水蒸氣分解為氫和氧。
氫原子因為質量小逃逸到了太空。
金星上氘的比例得支持這種理論。
而氧元素則與地殼中物質化合,因而在大氣中沒有氧氣。
金星表面十分乾旱,所以金星上岩石要比地球上的更堅硬,從而形成了更陡峭的山脈、懸崖峭壁和其它地貌。
一條從南向北穿過赤道的長達1200千米的大峽谷,是八大行星中最大的峽谷。
另外,根據探測器探測,發現金星岩漿里含有水。金星可能與地球一樣有過大量的水,但都被蒸發,消散殆盡,使如今變得非常乾燥。
地球如果再離太陽近一些的話也會有相同的命運。
來自麥哲倫飛行器映像雷達的數據,表明大部分金星表面由熔岩流覆蓋有幾座大屏蔽火山,如SifMons,類似於夏威夷和火星的OlympusMons奧林匹斯山脈。
不過集中在幾個熱點。
大部分火山地區已形成地形,比過去的數億年要安靜得多了。
金星上沒有小的環形山,看起來小行星在進入金星的稠密大氣層時沒被燒光了。
金星上的環形山,都是一串串的看來是由於大的小行星在到達金星表面前,通常會在大氣中碎裂開來。
......
金星上的火山造型各異。
除了較普遍的盾狀火山,這裏還有很多複雜的火山特徵,和特殊的火山構造。
科學家尚未發現活火山,但是由於研究數據有限,因此,儘管大部分金星火山早已熄滅,仍不排除小部分依然活躍的可能性。
不過這些基本的類似中,也存在很多不同點。
跡象表明,金星火山的噴發形式也較為單一。
凝固熔岩層顯示,大部分金星火山噴發時,只是流出的熔岩流,沒有劇烈爆發、噴射火山灰的跡象。
甚至熔岩也不似地球熔岩那般泥濘粘質。這種現象不難理解。
這是由於大氣高壓爆炸性的火山噴發,熔岩中需要有巨大量的氣體成分。
在地球上,促使熔岩劇烈噴發的主要氣體是水氣,而金星上缺乏水分子。
另外,地球上絕大部分粘質熔岩流和火山灰噴發,都發生在板塊消亡地帶。
因此,缺乏板塊消亡帶,也大大減少了金星火山猛烈爆發的幾率。
如瑪亞特山,金星上最大的火山之一,比周圍地區高出9000米,寬200千米,火山及火山活動金星表面為數很多。
至少85%的金星表面,覆蓋著火山岩除了幾百個大型火山外,在金星表面還零星分佈着100000多座小型火山,以及從火山中噴出的熔岩流產生了了長長的溝渠,範圍大至幾百千米,其中最長的一條超過7000千米。
......
還有150多處大型盾狀火山。
這些盾狀直徑多在100千米至600千米之間,高度約有0.3~5千米。
其中最大的一座直徑700千米,高度5.5千米。
比起地球上的盾狀火山,金星火山顯得更加平坦。
事實上,最大的金星盾狀火山其基底直徑,已經接近火星上的Olympus火山,但是由於高度不足,體積比起Olympus要小得多。
......
未完待續。
下一章預告防禦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