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緊時間,對於諸子百家的討論

抓緊時間,對於諸子百家的討論

這一日菩提祖師開始說《論語》,儒家創立者孔丘,先祖乃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紂王之兄微子啟於商丘建立宋國,奉殷商祀;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四世祖。孔丘門下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儒最早出現於孔丘先祖商湯之前的巫術時代,孔子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周三代的傳統文化,並在這基礎上創立了一個完整的思想學派。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也被奉為儒家經典。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見也。”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菩提祖師對弟子說道:“孔子之言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可是卻沒有君主願意用,為何?”有弟子答道“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這就違背天理,若是人人都能做到自然就好的,但是克己復禮這幾乎是無法實現的,更別說誰先仁誰后仁?對誰仁”又有弟子說:“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弟子覺得這句不夠嚴謹,若是父親所堅持的不對,難道我們也要堅持么?如果父親的想法和王上的想法不一樣,我們是忠君了還是忠孝呢?”

這一日菩提祖師說《墨子》,墨家有別儒家脫胎於貴族,且與儒家相對立,墨者多來於社會下層,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目的,以裘褐為衣,以跂蹻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墨者有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並提出兼相愛,交相利;反對侵略戰爭,維護社會和平;反對奢侈浪費,主張勤儉節約;反對厚葬久喪,主張薄葬短喪;反對奢靡的音樂活動,提倡節約人財物力;反對命運之說,主張強力從事。

江河不惡小谷之滿己也,故能大。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凡五穀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為養也,故民無仰則君無養,民無食則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務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節也。

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

不義不富,不義不貴,不義不親,不義不近。

菩提祖師說道:“眾位覺得墨家如何?”有弟子答:“不分貴賤地推薦、選拔、使用德才兼備的人;選天下之賢可者,立為天子。這就太過於理想了,君王是人,是人就有喜好,雖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但是古來少有君主能聽進忠言,想想周朝當年那麼多諸侯國,如今也不過十指之數。”

菩提祖師這一日講起楊朱學派,揚子是楊朱學派的創始人,字子居,魏國人。楊朱學派與儒墨相抗衡,衛道之莊周。

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善治外者,物未必治;善治內者,物未必亂。以若之治外,其法可以暫行於一國,而未合於人心;以我之治內,可推之於天下。

菩提祖師說道:“眾位弟子,怎麼看楊朱學派?”劉叔答道:“弟子認為楊朱學派不做作,強於儒學,弟子覺得他摸到了門道!楊朱學派既似老子的身重物輕,又似莊子的逍遙遊!”

菩提祖師這一日談道境,道之境界人間只有煉精化氣-築基,鍊氣化神-金丹,煉神還虛-元嬰,煉虛合道-渡劫,這四個境界又分上品,中品和下品,其他妖魔鬼怪修鍊的境界也是差不太多,只不過妖獸不是金丹而是內丹,有了內丹妖獸就能化形了,但大多數妖獸還是習慣了原來的生活習性,大多不會化形;再往上則要渡劫成功飛升后才能達成。

仙人又分為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五個種類。

鬼仙,指修道者未能煉至純陽,死後一念清靜,出幽入冥,不生不滅,乃為鬼仙;陰中超脫,神象不明,鬼關無姓,三山無名。雖不輪迴,又難返蓬瀛。終無所歸,止於投胎就舍而已。

人仙,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信心苦志,終世不移。五行之氣,誤交誤會,形質且固,八邪之疫不能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

地仙,地仙者,天地之半,神仙之才。不悟大道,止於小成之法。不可見功,唯以長生住世,而不死於人間者也。

神仙,神仙者,以地仙厭居塵世,用功不已,關節相連,抽鉛添汞而金精鍊頂;玉液還丹,鍊形成氣而五氣朝元,三陽聚頂;功滿忘形,胎仙自化;陰盡陽純,身外有身;脫質升仙,超凡入聖;謝絕塵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

天仙,神仙厭居三島而傳道人間,道上有功,而人間有行,功行滿足,受天書以返洞天,是曰天仙。既為天仙,若以厭居洞天,效職以為仙官:下曰水官,中曰地官,上曰天官。於天地有大功,於今古有大行;官官升遷,歷任三十六洞天,而返八十一陽天,而返三清虛無自然之界。

這五類仙人修鍊法門也不相同,比如地仙,欲為地仙者,當立三百善。中有一惡,而前善盡毀。

問世間誰人無憂、唯神仙逍遙無憂。大羅神仙居於大羅天,不老不死永生不滅,仙境極樂無所憂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劉叔修仙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劉叔修仙記
上一章下一章

抓緊時間,對於諸子百家的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