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善利萬物
正月初八上午,齊昊在媽媽家的廚房洗着水果,齊媽媽走過來說:“兒子,這條新聞我念給你聽聽——某愛心人士向林州市慈善總會捐款90萬元,十八年來已累計捐款800萬元。人家真有毅力,堅持不懈,每年都捐。”
“媽,你別退出去這個頁面,等會兒我看看。”齊昊一邊洗着水果一邊囑咐媽媽。
等齊媽媽坐在沙發上吃着富士蘋果和蘆柑的時候,齊昊拿起媽媽的手機看着剛才這條消息,這是她的一位朋友通過微信轉來的一則林州日報微信公眾號的報道,講的是一位署名為“善利萬物”的愛心人士每年元旦之前都會給林州市慈善總會郵寄來一疊匯款收據,都是他(或她)前一年給慈善總會的愛心捐款。這位愛心人士往往明確表示捐款用於資助貧困大學生或是用於貧困地區的中小學學校建設,如今已經堅持了十八年。
齊昊扭頭對媽媽說:“媽,等我把跟您借的購房款還清了,我也給慈善總會捐點款。”
齊媽媽笑笑:“母子倆還用算的那麼清楚,你這三年給我的‘還款’,我也都給你攢着以後結婚用呢,從下個月開始剩下的部分不用還了,你自己有點儲蓄就行。”
齊昊搖搖頭:“不行啊,得還,您借我的錢都是您工作的時候辛勤賺的、省吃儉用攢的,上學的時候中學政治那麼多概念,我就對勞動價值論印象最深刻。再說了,祖國的大好河山還等着我媽去飽覽風光,您還是得找時間和我趙阿姨、李阿姨她們一起去旅旅遊,咱倆去也行啊。”
齊媽媽說:“你要是堅持還,就還吧,不過當你有了幫助別人的想法,也要趕快去做,不要等,注意量力而行就可以了,上次你們單位同事生病,你不也捐款了么?”
齊昊想了想:“嗯,媽說得對,下午我就去匯款,以後也學人家每年元旦之前把捐款匯到位。”
下午兩點半,齊昊辦完了匯款手續,他也像“善利萬物”一樣明確表示了希望捐款能夠用於困難人群的醫療救助,畢竟自己身邊張奶奶和王阿姨的例子給自己的直觀印象非常深刻。
齊昊又坐車來到思考者書店,依然在櫥窗外就看到了程斌和王迪在咖啡區相對而坐,他走進去向兩人打過招呼,對程斌說:“斌哥來得這麼勤啊?”
程斌說:“你不也是一樣?書店是個好地方啊,滋養心靈、啟迪智慧。”
王迪對齊昊說:“其實還是你倆有緣分,他最近半個月就來了這麼兩次,都讓你碰上了。”
齊昊拿出手機,打開從媽媽那兒轉發過來的新聞連結,遞給王迪:“迪哥你看,人家這善舉多讓人佩服,堅持十八年。”
王迪接過手機,認真看了那條新聞,抬眼望向齊昊:“確實令人佩服,我對這位愛心人士也是肅然起敬。”
齊昊撓撓自己的後腦勺,說:“我也向人家學習了一次,剛剛給慈善總會匯去了兩千元。”
王迪和程斌對望了一眼,王迪說:“齊昊真是從善如流啊,我給你點贊,你也學‘善利萬物’給自己用了個化名?”
齊昊點點頭:“我給自己取了個名字叫‘熱愛生活’。”
王迪和程斌又對望了一眼,同時向齊昊伸出右手,王迪說:“我叫‘天道酬勤’。”程斌說:“我叫‘國泰民安’。”
齊昊伸出右手先後和兩人握了握,說:“這麼說,你們也?”
王迪說:“是。這位‘善利萬物’的光輝事迹媒體已經報道好些年了,
只不過前些年紙質媒體的受眾觸達率畢竟比不上這幾年的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我和程斌是在我倆認識一年之後,也就是五年前看到關於他的報道的,也恰好那時我倆的事業剛剛有了點兒起色,所以就效仿人家盡自己的一點兒綿薄之力給有需要的人提供點兒幫助。我叫‘天道酬勤’是想通過自己的那點兒捐款給XJXZ這些邊疆地區的同胞鼓鼓勁,希望他們能團結一致幹事業,儘快讓自己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
程斌說:“我給自己取名‘國泰民安’是想通過我的捐款給遭遇自然災害的同胞們一點安慰,讓他們知道遠方還有同胞想着他們,能讓他們在政府的幫助下早日重建家園。”
齊昊雙手抱拳置於胸前,先後向王迪、程斌拜了兩拜,說:“昨天我讀完斌哥的《傾蓋如故》,心中就想我和斌哥、迪哥何嘗不是傾蓋如故?只有價值觀相同或者相近的人才能相互吸引,咱們的化名不就正好印證了這一點?只可惜我比你們晚了五年。”
程斌和王迪同時哈哈一笑,程斌說:“你對自己太苛刻了,你想啊,五年前的我們倆已經比今天的你大了好幾歲,你這義舉行動得比我們倆要早,你這後浪已經勝過我們倆這前浪啦。”
王迪說:“其實有意願也有行動就好,捐款金額多與少反而不是最重要的,每個人都需要量力而行。”
程斌對齊昊說:“這方面我佩服你迪哥,他這書店利潤不高,要不是靠着咖啡區這邊有點利潤,加上最近兩年政府對實體書店有文化產業扶持政策,他自己每個月其實剩不下多少錢,都未必能比他給任何一位員工開的工資多。不像我,前天就跟你說過,我是靠好運氣才從事碼字這個職業的,今天我就給你講講我的好運氣是怎麼回事。”
見齊昊點了點頭做出認真聆聽狀,程斌說:“我的姥爺和姥姥都是老幹部,只有我媽媽這一個女兒,我小的時候也是在姥爺和姥姥身邊長大的,經常聽二位老人講離休之前為祖國建設而奮鬥的故事。七年前,二位老人在過完九十大壽之後相繼去世,儘管我和我媽媽都很悲痛,但畢竟按照聯合國的標準,二位老人已經是長壽老人了,我們應該為他們這麼多年的陪伴感到幸福,並且他們走的都很安詳,並沒有經歷太多的病痛折磨,我們作為晚輩也應該替他們感到高興。以前我媽媽為了方便照顧二位老人,都是和他們住在一起,她自己的房子一直是租出去,老人走後,為了避免睹物思人引起悲傷,我媽媽就搬回自己的房子去住,老人的房子就空置了下來。五年前咱們林州突然流行起了學區房的熱潮,我姥爺和姥姥的房子恰恰學區對應的就是咱們林州最好的實驗小學和第五中學。那時候我還是白天上班,晚上碼字,是我媽媽先看到了媒體對‘善利萬物’的報道,然後主動對我說把我姥爺和姥姥的房子賣掉,賣房款大部分存大額存單,一小部分買一些權益類的公募基金,存單和基金的收益就固定用於給慈善總會的捐款,所以我媽媽其實是我家先於我有這個義舉的人,她的化名是什麼我就不對你說了。我媽媽對我姥爺和姥姥正直、善良的繼承帶給了我好運氣,自從她捐出第一筆善款之後,對了,第一筆善款是她積蓄的一部分,而不是賣房款轉化為存單和基金的收益,我的寫作靈感突然就來了,不長時間就寫出了《傾蓋如故》,也在短時間內拿到了版稅收入,我的第一筆捐款就出自這本書的版稅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