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雷霆之怒

第三百一十九章:雷霆之怒

雖有寧王朱權據理力爭,言明兩國海貿下大明獲利巨大,無奈朝中文官又以洪武皇帝陛下禁海祖制,不可輕易廢除為由,競相反對。在這些飽學宿儒們看來,小小日本,僻處海外一隅,大明允許其朝貢而來,已然是天高地厚之恩,豈能與之商賈往來?失了天朝上國威嚴?

朱棣雖有心破除海禁,卻也深知自己的父親餘威尚在,言明此事容后再議,將其擱置,重賞日本使團之人後,命戶部將製造的銅錢交予堅中圭密帶回,交易白銀”“。二十餘個窮凶極惡的倭寇頭子也命堅中圭密帶回日本,以本國之法殺之。

耳聞堅中圭密竟以這般殘忍之法將倭寇殺之,朱棣也忍不住微微皺眉,言道:“這光頭賊禿倒也心狠手辣。看來父皇昔日從不與這小小日本來往,倒也並非全然無理。”

他久經沙場,千軍萬馬廝殺下什麼慘狀沒有目睹過?不過這堅中圭密一個和尚竟將倭寇盡數蒸殺,到也頗為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回想自己在奉天殿上詢問這個日本和尚海船之事時,對方頗有得色的言及他們此次乘坐而來的海船,也有二十餘丈大小,忍不住轉頭問紀綱道:“那日本和尚乘坐的海船當真有二十餘丈開外?”

“啟奏陛下,微臣曾命手下錦衣衛以繩索丈量日本海船,其最大者寬七丈七尺,長二十四丈三尺。”紀綱恭敬答道。他身為天子親軍錦衣衛首領,朱棣的心腹之人,豈不知這位皇帝陛下對大明船隊出海之事極是關切,早已命手下測量日本海船大小,以待朱棣詢問。

朱棣聞言不禁皺起了眉頭,把玩木船之際突然發覺這艘小小木船下重上輕,顯見得艙底有重物填塞,忍不住轉頭問鄭和道:“這船中填塞重物,用意何在?”

鄭和躬身奏曰:“回稟陛下,大洋之上,風狂lang高,若海船空腹,則極易側翻傾覆,故此最底層必然以沉重之物填塞,以穩住船身,方能平穩前行。”他昔日乘坐運糧船隊沿海北上,自奉旨造船以來,更多有和工部的造船匠人接觸,此時答覆朱棣的疑問,自然遊刃有餘。

朱棣點了點頭,命鄭和將小船放入水中試試。

竹竿推動之下,木製的船模劃破了平靜的水面,朝前而去。風起之時,桅杆上的風帆吃力之下,推動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朝前而去。

遙見湖面之上驟然風疾,小船雖略微晃動,卻依舊保持着大致的平穩,乘風破lang而去,朱棣滿意的頷首說道:“日本使團中人,言及航海之事,每每面有得色,當真小覷我大明無人,他日朕便要他們親眼目睹我大明的龐大海船,舉世無雙的船隊縱橫大洋之上。”說到這裏,轉頭對鄭和沉聲說道:“我大明須得造出艨艟巨艦,越大越好,最好能有四十丈開外。”

鄭和躬身領旨之時,不由皺起了眉頭,他這些時日在位於南京北郊龍江關督工造船以來,每每和工部的能工巧匠接觸,自然明了這海船大將起來,隨之而來的必然是難題無數。

寬闊的奉天殿之上,率軍護送陳天平歸國的左副將軍黃中跪倒在地,向永樂皇帝朱棣稟明此次率軍進入安南后,被胡一元手下兵馬伏擊之事。

待得知曉自己諭旨冊封的安南國王陳天平,大明朝御史聶聰被伏兵所殺,大理寺卿薛品自殺身亡,更折損數百士卒后,朱棣已然是雙手握拳,面色鐵青。

文武百官也被這個晴天霹靂般的消息驚得目瞪口呆。在他們看來,小小安南不過一隅小邦,胡一元父子不但敢誆騙陳天平歸國殺之,亦且暗設伏兵襲擊大明軍隊,莫非是失心瘋了不成?這個消息實在太過駭人,以至於一眾朝臣陡然聞得這個噩耗,都覺得難以置信,面面相覷之下尚未回過神來。

寧王朱權也不禁皺起了眉頭,在他看來,安南國王是陳家亦或是胡家,甚至是什麼張三李四,阿貓阿狗,只要肯歸還侵佔的土地,不在邊境惹是生非,對於大明來說,就沒有什麼太大分別。

既然胡家父子已然掌控安南,朱棣更曾遣使冊封,其勢猶如木已成舟,不如索性將錯就錯,承認胡家父子是名正言順的安南之主,將陳天平安置在南京,混吃等死也就罷了。若是他日胡家父子再行侵佔之事,大明軍隊挾陳天平亦或其子孫之名興兵討伐,不失為師出有名之策。豈料竟有如此突變,胡家父子竟在半路暗設伏兵襲擊大明軍隊,殺死陳天平,聶聰,更使得薛品無顏回京,自裁謝罪。

如此之下形勢之下毫無轉圜餘地,兩國交戰已是不可避免。他是太清楚朱棣的性子了,若是誆騙陳天平歸國殺之,襲擊大明軍隊,殺死御史,逼死大理寺卿的這口惡氣都能咽下,朱老四也就不是朱老四了。

滿面殺氣的朱棣憤然站起身來,怒吼道:“蕞爾小丑,罪惡滔天,猶敢潛伏奸謀,肆毒如此,朕推誠容納,乃為所欺,此而不誅,兵則奚用?”胡家父子詐作恭順,誆騙陳天平歸國殺之,殺死大明官員的事徹底激怒了這個久經征戰的大明皇帝。

身穿大紅色官服的成國公朱能出列朗聲奏道:“逆賊罪大,天地不容,臣請仗天威,一舉殲滅之。”

一時間文武百官皆是群情洶洶,你言我語下都是此仇不可不報的諫言。

朱棣昔日畢竟久經沙場,衝鋒陷陣,待得緩步回到御書房后,滿腔怒氣已然逐漸平復下來,腦中所思慮的卻是討伐安南胡家父子,如何進兵,以及大軍統帥的人選問題。

片刻之後,眼見御書房伺候的小宦官將綢布繪製的地圖懸挂在不遠之處,上面安南之地那遠遜大明一省之地的小小一隅,朱棣冷冷的面孔之上突然浮現出一絲笑意。在他看來,陳天平的死活還則罷了,殺死御史聶聰,逼死大理寺卿薛品,殺死大明官兵的舉動無疑讓自己出兵討伐安南名正言順,師出有名,自己正好趁勢為之。

片刻之後,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在一個小宦官引領下,躡手躡腳的步入書房,向朱棣奏稟,說是昔日胡一元,胡漢蒼父子遣使來貢,請求大明冊封國王,禮部行人楊渤奉皇帝陛下旨意前去安南查看民情之時,收取胡家父子銀兩珠寶等賄賂之物,歸國后便即謊稱安南百姓極為擁戴胡家父子,實有欺君大罪。他身為錦衣衛指揮使,昔日便早早探得楊渤接受賄賂之事,之所以隱忍不發,乃是因為後來朱棣眼見胡家父子恭順,當即遣使冊封胡一元為安南國王。自己若是稟明此事,非但立即成為所有文官的眾矢之的,亦且讓皇帝陛下不了台階?今日眼見文武百官群情洶洶之態,索性落井下石,將禮部官員楊渤收拾掉再說。

“將楊渤拿入錦衣衛,以欺君罔上大罪論處。”朱棣鼻中冷冷哼了一聲后斷然說道。眼見身穿華服的紀綱躬身領旨,又接道:“傳朕口諭,命西平候沐晟即刻進京。”

紀綱口稱遵旨后,倒退着出了御書房,心中卻是不由自主一沉,心知皇帝陛下已然被胡家父子激起雷霆之怒,連久鎮雲貴的西平候也要召喚入京,顯見得是為了大軍即將討伐安南之事。

兩個月後,永樂皇帝朱棣奉享太廟,登殿點將,命成國公朱能佩征夷將軍印,為總兵官,率十五萬大軍由廣西憑祥攻入。西平侯沐晟佩征夷副將軍印,為左副將軍,率大軍十五萬由雲南蒙自進擊。兵部尚書劉俊參贊軍務,務必使得三十萬人馬無虞糧草。

新城侯張輔為右將軍,豐城侯李彬為參將,雲陽伯陳旭為右參將,都指揮同知程寬、指揮僉事朱貴為神機將軍,都指揮同知毛八丹、朱廣、指揮僉事王恕為游擊將軍,指揮同知魯麟、都指揮僉事王玉、指揮使高鵬為橫海將軍,都督僉事呂毅、都指揮使朱英、都指揮使朱英、都指揮同知江浩、都指揮僉事方政為鷹楊將軍,都指揮僉事朱英、都指揮同知金銘、都指揮僉事吳旺、都指揮同知劉塔出為驃騎將軍。眾將務必聽從朱能,沐晟將令,統率兵馬,討伐安南胡家父子,以雪大明天朝之恨。

身穿蟒袍,矗立不遠之處的寧王朱權,眼見身披甲胄的一眾將領轟然應諾下,一派殺氣騰騰的軍威,不禁暗自忖道:胡家父子自不量力,禍不遠亦。他已然看出朱棣派出的這些大明將帥,多是昔年跟隨其靖難奪權的能征慣戰之將,更有三十萬之眾出征,大動干戈之下,已然絕不單單是為了復仇,而是另有深意。

艷陽高照,風和日麗,永樂皇帝朱棣率文武官員在龍江為一眾將帥踐行。一眾將帥眼見皇帝陛下親來踐行,皆大呼,此去必踏平安南,獻俘闕下。

三聲震耳欲聾的號炮聲中,朱能,沐晟各率部將,兵馬出征。

暮色時分下的南京城,寬闊的街道上早已沒有了白日裏的熙攘人群。青石板砌就的街道之上,驟然傳來一陣馬蹄“得得”之聲。一個官兵模樣打扮的人縱馬而來,風馳電掣般穿行於大街上,朝着遠處依稀可見的紫禁城洪武門而去。

夜色下,紫禁城御書房中,依舊是燭火通明。來回踱步的朱棣長長嘆息一聲後來到書桌前坐下,低頭看了看那封一個時辰前送入宮中的緊急軍情塘報,眉頭不禁又皺得更深了兩分。

饒是他飽經風lang,處變不驚,目下也陷入了難以抉擇的地步。原來這份來自南征大軍,由新城侯張輔傳遞至而來的緊急軍情,訴說的卻是征討安南的大軍前行至廣西龍舟之時,大軍統帥成國公朱能竟突發疾病,於數日之前病逝。

千軍萬馬蓄勢待發的時刻,身為靖難股肱之臣,大軍統帥的朱能忽然病逝,這個消息讓素來殺伐決斷的朱棣也不禁有些舉棋不定。可以預見的是,若是明日早朝之時,文武百官知曉了這個消息,老成持重如戶部尚書夏元吉等,必定要求暫緩出兵安南,而此時此刻,另一路由西平候沐晟統領的大軍,說不定已然攻入安南境內。

可以想見的是,安南胡家父子殺掉陳天平后,必然逐步剷除麾下那些依舊忠於陳氏家族的官員將校。時不待我,大軍統帥之人須得當機立斷才好。

沉思少頃后,朱棣當即將御書房外伺候的宦官喚入伺候筆墨,揮毫寫下了一道聖旨。

約莫一炷香時分后,錦衣衛指揮使紀綱步入御書房中。朱棣沉聲說道:“即刻命錦衣衛前往廣西龍舟,向新城侯張輔等人傳下朕親筆旨意。”言罷伸手取過桌案上一柄三尺長劍,面色肅然的說道:“朕欽賜此劍,命傳旨之人一併交予張輔。”

紀綱躬身接過旨意以及尚方寶劍之時,不由心中劇震。他乃是心思機敏之人,眼見那火漆封好的密旨,以及皇帝連夜傳旨賜劍予新城侯張輔,卻並未提及大軍統帥成國公,已然隱約猜到了南征大軍必然發生了重大變故,口裏一面恭敬答道:“微臣遵旨。”一面小心翼翼的退出了御書房。

廣西比鄰安南之地,一條蜿蜒而下,進入安南的大河兩側,營帳連綿,人喧馬嘶,旌旗招展。駐紮的卻是明朝南征大軍一路,共計十五萬之眾。

隨着聚將的鼓聲在軍營中逐次傳遞開來,一個個身穿甲胄的明軍將領匆匆奔出各自帳篷,翻身上馬後朝着遠處帥旗下縱騎而去。

寬闊的帥帳之下,一個二十餘歲,頂盔慣甲,身材瘦高,濃眉星目的青年負手肅立。正是追隨朱棣靖難起兵的心腹大將,后戰死於東昌的張玉之子,被朱棣諭旨冊封為新城侯的張輔。

張輔遙望旗杆上隨風而動的旗幟,不禁心潮澎湃。原來約莫半個時辰前,他已然接到由南京錦衣衛快馬加鞭送至軍中,由永樂皇帝朱棣親筆所寫的聖旨,讓他接掌全軍,按方略和另一路自雲南出兵,由西平候沐晟統領的十五萬大軍分進合擊,討伐胡氏逆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逐鹿大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逐鹿大明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九章:雷霆之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