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潰堤
“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全文字小說更新最快)”這句話在任何時候都是通用的。
所謂的“人定勝天”也不過是在特殊情況下才有用,而且有更多的鼓舞人心的意味在裏面,更多時候,人要順應天命,順勢而為。
進入六月份之後,黃淮流域降水逐漸增多,至六月低,黃淮流域降水達到頂峰。石遠治下自去年就開始就疏通河道、整修水利,經過半年多的辛苦,現在就看出了成效。降水對石遠治下的影響還不算大,石遠控制區之外的黃河以南河南、山東等地就成了一片澤國……
早在雨季到來之前,石遠就提醒過吳子玉和張宗昌,要密切注意黃河堤岸的安全,防止潰堤事件的發生。
其時,石遠和吳子玉、張宗昌等人正處於敵對狀態,吳子玉和張宗昌哪裏會顧及石遠的提醒,縱然是知道潰堤的危害也都是充耳不聞……或者說他們也不是完全不在乎,只是在石遠的強大的壓力逼迫下,他們只能把擴軍備戰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總之,除了石遠,此時各地軍閥大多都只顧相互征伐,爭搶地盤,根本就沒有人顧及到整修水利之類重視民生的事情,縱然是有,也多是地方鄉紳的個人行為,於大局就微不足道……
六月中,石遠發出《動員令》,命令各地政府成立防災辦公室,由當地政府主官和軍隊主官擔任防災辦公室領導人,把防災工作責任落實到人,一旦發生潰堤事件,首先追究辦公室領導人的責任。
石遠治下的政府部門辦事效率和動員能力在這個時代無出其右,《動員令》下發之後,大量如編織袋、帳篷、被褥、工具等等救災防災物資開始集中,雖然老天爺還在下雨,石遠治下已經開始了堤防加固。
作為石遠治下的第一大河,黃河是防災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僅僅第四軍和第七軍移駐黃河岸邊,地方政府更是發動百姓成立義務巡邏隊,不分晝夜的在堤岸上巡視,以便及時發現排除險情。
石遠的《動員令》已經劃定了權責,一旦潰堤當地軍政領導人都脫不了責任,所以政府和軍隊沒有人敢玩忽職守,百姓們就更是眾志成城,守護堤壩,守護的就是自己的家,就是自己的親人,這種時候,沒有人敢粗心大意……天上的雨在不停的下,黃河水暫時還一如既往的溫順平靜,但是北岸堤壩上已經多了不少旗幟,口號從“嚴防死守”到“誓與堤壩共存亡”應有盡有……
石遠統治的地區和張宗昌、吳子玉隔河相望,黃河是天然分界線,河北地區隨着石遠的《動員令》開始大幹特干,河南地區就沒有任何動靜,黃河河面上依舊有吳子玉和張宗昌的船隻在穿梭,南岸堤壩上依舊有軍隊在巡邏,只是防禦的目標不是黃河而是石遠。
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個人的力量有時候是微不足道的。今年的雨水格外的多、格外的密集,黃河北岸從政府到百姓都準備和堤壩共存亡,黃河南岸就已經有人開始逃亡,逃亡的方向自然是北岸……
吳子玉和張宗昌的軍隊又多了一項任務,制止南岸百姓逃往北岸,更進一步阻止南岸百姓向南岸其他地方遷移……
這就是要讓百姓在家裏等死……
七月初,降水再次增強,經過加固的黃河北岸安然無事,沒有引起任何重視的黃河南岸正如石遠意料之中的發生了潰堤……
七月五號,黃河高青地區發生潰堤事件,南岸百姓死傷愈萬,數十萬人流離失所……
潰堤發生在山東地區,肆虐的黃河水面前,張宗昌的所有政府機構、軍隊組織全部崩潰,沒有人再巡視,也沒有人再去阻止百姓遷移,更沒有人提出救災……
五號潰堤剛剛發生,石遠就命令魯子文向北平議會提出救災行動,要求北平議會撥款10萬大洋,交由北岸政府負責救災工作。
魯子文的提議在北平議會引起了很大爭議,撥款10萬大洋夠不夠用且不說,像這樣的能夠刷聲望的事情憑什麼由石遠治下的政府去執行?更有人隱隱約約的提出,為什麼只有南岸潰堤,北岸卻安然無恙,這裏面是不是有人為因素?
魯子文馬上退一步,聲明10萬大洋確實不夠救災,北岸政府已經準備了很多救災物資,如果按照此時的物價計算,價值超過了百萬元,石遠更為了南岸潰堤已經緊急撥款50萬元,專款專用,專門用於救助災民。
至於由誰去救人,這個不是問題,石遠出頭和北平政府出頭都是一樣,關鍵是災民能夠得到實惠,魯子文提出要交由北岸政府負責救災工作,也是出於北岸政府相對於北平議會的大員更加了解實際情況,更加有利於救濟災民。
至於最後一個問題,魯子文根本不屑於回應,只有南岸潰堤確實有人為因素,不過卻是“積極應對”和“無所作為”的區別,這時候能夠提出這個問題,不過是想趁機把水攪渾罷了。這樣的問題縱然是給出完美的解釋也不會被人接受,裝睡着的人是叫不醒的!
北平議會顯然被石遠的大手筆震驚了,石遠治下經過幣制改革,物價穩定,經濟平穩,北平議會的議員們都知道百萬元是個什麼概念,如果魯子文的報告沒有摻水,那麼這次的救災活動就不再是個苦差,而是一個美差,一個肥差……
從六號開始,北平議會開始討論救災委員會的人選。
所有人都知道,救災這樣的行動是拉攏人心樹立形象的好機會,對於議員們身後所代表的勢力來說,這種行動所能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對於議員本人來說也有好處,對於這些人而言,銀錢都是不缺的,地位也已經貴為國家議員,美色根本就只是錢和權的附屬品,他們需要的只是名聲,而“救災”恰好能夠提供議員們最需要的名聲……
救災委員會的人選在北平議會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一直到了八號,北平議會仍舊在吵吵嚷嚷,人選還是沒能確定下來……
而就在七號,黃河開封地區發生潰堤事件,這次的損失更加嚴重,近十萬人死亡,上百萬人被迫離開家鄉成為流民……
奔騰不休的黃河正在中原地區肆虐,南岸百姓正在洪水中掙扎求救,北平議會卻還在為了救災委員會成員名單爭執不休……
八號,《朝聞天下》、《環球時報》增發副刊,完整報道黃河潰堤事件,並且附上石遠和北岸政府在此前作出的努力,再加上張宗昌和吳子玉在此前的不作為,以及災難發生之後石遠和北岸政府所做出的應對,以及北平議會遲遲沒有救災行動的原因……
石遠對於議會的耐心終於耗盡,和之前的袁世凱不同,石遠沒有解散北平議會,而是命令魯子文退出北平議會,並且通電從此不再參與北平議會……
八號當天,魯子文沒有參加北平議會已經召開了三天的緊急會議,這在北平議會根本就沒有引起任何反響,魯子文就算是與會也很少提出意見,多數時候只是旁聽,在議會會場內雖然位置醒目但存在感卻一向很弱。
中午,石遠的通電和《朝聞天下》、《環球時報》的副刊同時發出,北平議會上下頓時傻了眼,北平地區乃至整個北方都處於石遠的統治下,如果議會中少了石遠的聲音,那麼北平議會還算什麼?難道是北平市議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