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遺言

第三百三十八章 遺言

這是一個外表很普通的府邸,雖然並不能算小,裏面的房屋卻少有修飾,甚至有些已經很陳舊。它的院落中毫無奢華之景,有的只是一種儉樸和整潔。

一路行來的忽必烈還注意到的,是府里各色人等的舉止、均帶有如儒生般的謙恭有序,這就是其他蒙古大臣府里難以看到的了。

忽必烈當然不是沒有駕臨過其他蒙古大臣的府中,可這麼多年下來,即便是他有時候也覺得,這些大臣府里的其他人等,恭敬有加,舉止多少還是顯得粗陋。

但這種粗陋,就是沒有謙恭有序讓他感覺更舒服。

御輦停了下來,安童的母親、忽必烈昭睿順聖皇后的同母姐姐、帖木倫,已經攜安童的夫人和自己的孫子兀都帶,跪在庭前迎接。

忽必烈虛扶了一下的安童母親,當她站起來之後,輕聲撫慰了幾句,然後就在內侍的攙扶下進入了內室。

安童已經無法起來迎接大汗了,只能在床上欠欠身。在他的眼中,大漢愈加老邁的面容同樣是那麼的醒目。

龍椅被放下,忽必烈已落座,所有其他的人也均已退出,此時的室內,只有他們君臣二人。

或許對他們來說,這時候其它的虛禮都變得有點多餘,但安童還是開口先說道:“大汗聖駕親臨,讓臣內心裏不安。”

安童的聲音,聽起來是那樣的無力,忽必烈禁不住生出一股傷感之情。

安童從十幾歲時就開始跟着自己了,而且還是自己的親戚。父子兩代,始終對自己忠心耿耿,眼見得卻都要英年早逝。

此時忽必烈的腦海中,閃過了一個理應久已遠去的容貌,那就是安童的父親霸突魯。時光真的走得很快,快到讓每個人回想時,都覺得彷彿一切還在昨日。

他擺了擺手:“朕聽聞你生病,本以為不日即可痊癒,不想竟一病如此。”

隨後他長長地嘆了口氣:“朕來看看你是應該的。朕也老了,這世上還能讓朕去看的人,本已不多。”

安童的眼中溢出了淚水。

他能聽出其中的君臣情意,可他也品嘗出這裏面某種英雄遲暮的味道。此時在他的腦海中同樣閃出了一個人的容貌,那就是三十多年前剛剛即位的大汗,一個意氣風發、雄才大略之主;這個印象是如此清晰,一直伴隨了他這麼多年;甚至留在他記憶中的早逝的父親,都沒有這個印象深刻。

他略顯微弱的聲音中有着顫抖:“大汗,臣……”

忽必烈阻止了安童繼續說下去。他到安童的府上,固然是為了宣示聖恩浩蕩,可也不是要聽那些早已令他有點厭煩的感恩廢話,而是安童嘴裏的意見。確切地說,是安童對自己“身後”的意見。

但他並不知道,如果不是由於某人的出現,他不僅在至元二十八年,由於安童屢屢請辭,最終罷了他的丞相之位;更不會在這個時候出現在安童的府上。

安童當然也知道,以忽必烈的年歲,親自駕臨自己府上的真正原因。所以,他僅僅是停了停,仍開口說道:“大汗,恕臣今後不能為大汗儘力了。臣舉薦一人,在臣之後,任朝廷的丞相。”

忽必烈定定地看着他。

安童輕聲地說道:“伯顏。”

忽必烈微微地點了點頭。他懂得安童話下的意思。

安童在這時候舉薦伯顏為相,的確考慮的不完全是誰來當朝廷丞相一事,而是還有忽必烈身後的大事。因為在忽必烈的子孫當中,近年來最得寵的,是真金之子鐵穆耳。

但鐵穆耳畢竟是皇孫,在他的上面,還有許多叔伯,都在窺視汗位的寶座。因此,假如忽必烈立鐵穆耳為太子,如果朝廷中沒有可靠的、壓得住的重臣坐鎮,那麼在忽必烈的身後,難保不步當年蒙哥和他、及阿里不哥等人的後塵。

而放眼朝廷,眼下能壓得住所有人的,也只有一個人,那就是伯顏。

伯顏這個人的另一個特點就是,他不像安童,原先屬於真金的擁立者;他是朝廷中後來的人,與其他人原本沒有任何關係。如果說他有靠山,這個靠山就是大汗,所以他只會聽忽必烈的吩咐。

旁觀的安童其實早就清楚,忽必烈已經為自己當年在真金一事上的不理智而私下裏後悔。

在忽必烈的皇子中,有能力的並不是只有當年的真金。真金去世后,他完全可以在其他皇子中再選出一人來當太子,可他卻始終不立太子,並且單單對真金的兒子、一個皇孫青睞有加。

他內心裏的某種情緒,在許多人眼裏,真的是昭然若揭了。

只不過有些話,即使是在這樣的時刻、這樣的場合下,安童也無法、或者說不敢說出口。但安童同樣明白,還有些話,如果此時不說,以後怕是再沒有機會講了。

“臣駑鈍,過去一直沒有明白,實際上畢生都在大汗的庇護之下。臣只恨此生不能報答陛下於萬一。”

到了這個時候,經歷了更多事的安童,當然也明白,忽必烈實際上一直在朝廷中維護自己。因為朝廷里所有得罪人的事,他基本上都沒有讓自己插手。

阿合馬用權時期,是有許衡、姚樞等一幫漢臣在前面頂着。

盧世榮管事期間,雖然自己是丞相,可畢竟是在外被扣留那麼多年剛回來。而且盧世榮的上位,主要來自忽必烈“上意”,誰也不好在朝堂上公然指責自己。

桑哥後來的攬權,自己就更置身事外。

換了任何一個人,這個丞相之位早就坐不穩了,哪裏還需要自己當初請辭。

“但臣仍要冒死進言,眼下桑哥在朝中的權勢過重。”安童慎重地說道。

安童在這個時候給桑哥下石,並不完全是出於私心。因為桑哥這個人很強橫,而且還是國師,除了忽必烈之外,現在的朝廷中幾乎沒有任何人能制約住他。有這麼一個黨羽眾多的權臣在,對即將即位的新君,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自然,安童也絕不可能知道,本來桑哥於上一年,即至元二十八年,就會在眾多蒙古大臣的攻擊下身敗名裂。可是由於某人的出現,忽必烈愈加需要有人為他“理財”,所以桑哥才能在北元朝廷里身處高位到今日。

然而,這個理由在這一天破滅了。因為安童接著說道:

“臣已經比對了過去阿合馬、盧世榮的做法,桑哥現今的所為,基本上已是他們的舊法。臣認為,在這些事情上,葉李實際上比他要更熟悉,做事也更謹慎。”

同樣是由於某人的緣故,這個時空的安童和葉李,私下裏交往要更頻繁,所以,他對桑哥的治國能力就了解的更多。在他看來,除了一個“檢核”,桑哥並沒有拿出任何有效的治國理財措施;另一個穩定朝廷幣制的“換鈔”之法,實際上還是出自於葉李。因此,如果以後朝廷用人,還不如用葉李;至少葉李不會、也不敢在朝廷中結黨。

若是安童能了解,連那個一度改善了朝廷歲入的“檢核”之法,原本也是來自於盧世榮,真不知道他還會怎麼想。

“並且桑哥在檢核的同時,照樣收受他人的錢財。大汗不妨就此諮詢一些大臣,就能知道臣所說均是實言。”

安童的話外之意,忽必烈當然不會不明白。

歷史上的他,原本在桑哥一事上,後期就在用和不用之間有着猶豫。只不過蒙古大臣們的鼓噪、以及自知來日已不多了,最終促使他下了決心。

聽了安童所言,此時的忽必烈內心裏有着感慨。此時的安童又讓他想起當年的那個直率的少年。

可他的心中也有些無奈,因為在他最初的打算中,安童才是他身後真正的監國大臣。

他不懷疑伯顏的忠誠,但從資格上來講,伯顏根本無法與安童相比。

忽必烈相信,僅憑着和真金的關係,一旦日後鐵穆耳登基,安童一定會盡心的輔佐。而有他坐鎮,朝廷里任何人就翻不起浪來。安童的忠心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所以,他始終把安童放在朝廷的高位,卻盡量不讓他受到過多的牽連。

但是,長生天改變了所有這一切,不僅是真金,就是眼前的這個後生,竟然也會先自己而去。

心緒難平的忽必烈不會在此時提及朝廷相關的戰事,因為他不想讓安童在病中仍煩心這樣的事情,而且他已經從安童嘴裏聽到了原本想要的答案。

因此,在短暫地沉默了一下后,他說道:“安童,你靜心養病。朕知道……”

又停了一下,他才低聲說道:“有些事,是朕讓你委屈了,這是朕之過。”

也只有在這個時候,面對這個即將離世的親人,忽必烈才會宣洩一下自己內心的情緒。但他的這個話卻引來了安童的最後遺言。

“大汗何出此言,哪根本不是您的過錯。有些奏疏,縱觀歷朝歷代,也不是臣子可以直書。那麼在它的背後,不是他,就是彼。”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輪迴之帝國的歷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輪迴之帝國的歷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八章 遺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