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附錄

第三百二十五章 附錄

--已經遠去的騎兵

中國古代真正意義上的騎兵,毫無疑問要追溯到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正是這位勇於革新的趙國君主,使得獨立的騎兵走上了這個東亞之國的舞台。

當然,如果從更大的範圍來講,騎兵在中國的出現實際上更早。因為按照司馬遷的記載,當初所謂的匈奴,其實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夏”的後裔。

在戰國時期的四大名將“起、翦、頗、牧”當中,趙國廉頗和李牧不僅能夠上榜,而且與秦國的白起和王翦分庭抗禮,與趙武靈王先前的改革絕對是密切相關的。

客觀地說,廉頗和李牧都非常強,同時期的白起和王翦想要在戰場上擊敗他們非常難,因此秦國只能用反間計除掉他們。換句話說,就是他們都不是在戰場上被打敗的。

尤其是李牧,在個人的感覺中,他其實才應該是四大名將中的第一。因為李牧不僅擊敗了匈奴,讓他們十多年不敢接近趙國的邊境,並且在與秦軍的交戰中,屢屢以弱勝強,從無敗績。從這點上來說,即使是廉頗也不如他。

不過,真正的絕代名將在秦末橫空出世,這個人就是楚霸王項羽。項羽的事迹兄弟們基本都知道,在此只舉一例。

垓下戰後,被追殺的項羽只剩下二十八人,數千漢軍騎兵將他們包圍在東城,項羽把這些人分成四隊,對漢軍發動進攻。當這四隊在項羽的逐一接應下重新匯聚在一起時,只損失了兩騎,由此足以可見他對騎兵的運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在司馬遷的筆下,劉邦的形象其實遠沒有項羽高大,反而顯得頗有點猥瑣。但漢代的君主,從漢武帝開始,都沒有對司馬遷所寫的這兩篇本紀提出過異議,而且漢代的學者劉向、揚雄也都認為,《史記》:“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說明司馬遷的記述是真實的。

項羽將戰場上無敵的英雄、如畫的江山、身邊絕色的美人、貞烈的女子、悲情不屈的勇士、等等之類全都集為一身,之後中國歷史上的武將再沒有第二個人能如他這般。

漢代的騎兵高手,自然要數霍去病和衛青。其中的霍去病大約要更高一點,因為在他的指揮下,漢代的騎兵實施了前所未有的超遠距離長途奔襲。從一定的程度上來說,是霍去病將騎兵的戰術又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後世已經沒有任何人再能夠超越這點。

漢之後,天下長久的動蕩,使得中原的軍隊在與游牧民族的對抗中,逐漸再次落到了下風,甚至信心上都有所不足,這時候有一個人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種情況。這個人就是隋代的楊素。

隋開皇十九年的年初,由於突厥達頭可汗進犯邊塞,楊素領兵出塞。在這之前,隋朝的很多將領都對突厥騎兵的奔馳、突進感到難以應付,於是在每戰當中,就先立車陣、設鹿角以阻擋對方,自己的騎兵則放到了方陣中間。

楊素認為:這樣做只能守,而不能取勝。因此他就讓下面的人拋棄過去的做法,改為騎陣,和突厥直接進行騎對騎的交戰。達頭可汗聽說了之後,大喜過望,仰天叩拜,以為這是天賜良機,親率精騎十餘萬前來。結果被楊素殺得大敗,連他自己都受了重創,手下更是一路嚎哭着落荒而逃。

從此之後,隋朝的軍隊、包括後面的唐軍,再也不懼和突厥的騎兵野戰。

隋末唐初出現了一大批,如秦瓊、尉遲敬德、羅士信、徐世績、單雄信等馬上英雄,其實與此也是有關係的,因為這是一個讓人發揮個人武勇的時代。

功名自當馬上取。

到了宋代,雖然中原王朝失去了主要的養馬之地,騎兵的素質開始下降,但騎兵的訓練方法其實一直沒有丟。

在此開個玩笑,假如某位兄弟真的穿越到了過去,而且也想如古人那樣,縱馬橫槊、揚威疆場,卻又以前一點不會怎麼辦?

毫無疑問,他的第一步是要學會騎馬。但他最好在此之前還做一個木馬。

木馬的作用是方便“死練”。也就是可以用它來練習上馬、下馬,以及做出各種馬上動作、如運用兵器等。

因為馬上之人與站在地上之人一個最大的不同,是他不能充分利用兩腳的力量,做出各種動作、保持靈活性更多的是依賴腰的作用。而且馬背上就那麼大,各種動作還極強調保持重心。東倒西歪,在高速的奔馳中,不用說和別人打,自己恐怕就要將自己弄下馬去。

此外,每一個騎兵在臨陣當中又至少攜帶長、短兩個兵器。正因為長,長兵器的運用尤其難練。沒有入門的人,舞動長兵器,不要說打人,甚至有可能自己就傷到了自己的馬。

所以,對於缺少馬匹的中原之人來說,想練馬上功夫,一般都要在“死馬”上先渡過一段適應期,然後再轉到“活馬”上去活用。

中國的國術過去真的是源遠流長的,《漢書》中的《藝文志》就記載了當時有《劍道》三十八篇和《手博》六篇,以及各家箭術、例如《李將軍射法》數十篇。

只不過有很多東西,出於防止漢人的反抗,在滿清統治時期的禁武令下,早早地就消失了。戚繼光的《紀效新書》在哪個時期就屬於禁書。

畢竟馬上的武功不能象拳腳那樣,僅僅是卧牛之地,就可以在深更半夜裏偷偷地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輪迴之帝國的歷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輪迴之帝國的歷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五章 附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