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

老房子

夏日出門沿着步梯逐級而下,在每一層樓梯間拐角總會看到窗戶外的那棵黃桷樹,光線透過寬大茂密的樹冠,映射出一窗的翡翠綠,望出去枝葉搖曳一片光影交錯。每當此刻志民就感覺象兒時玩過的萬花筒,微微轉動眼中就是另一番景象,不禁從內心升起一種希望和歡喜!

致遠去外地上學四年後,志民和蘇薇為了家中老人上下樓方便,不得不搬到了城邊一處新小區位的電梯房,並計劃伺機賣掉已經有20年房齡的大套三老房子。

誰曾想,之後幾年因風傳蓉都市區的地鐵線要延伸過來,在政府的運作下,各路地產商蜂擁而至、扎堆入駐,連本地國有平台公司也湊熱鬧加入地產開發的行列。檔次各異的小區也相繼開盤,大量新房陸續上市。傳聞中的軌交先從地鐵改成市域鐵路,后又變為大鐵公交化改造。項目啟動時間也一再延期,本地房市竟慢慢供大於求,特別是原來還有一定市場的平層,也因為小區環境雜亂、沒有電梯而少有人問津……

考慮到兒子已經出國讀博,生活開銷每年還需要家裏資助。夫妻二人商量希望老房子能儘早脫手,增加現金。遂給幾家中介聯繫,主動將出售價格下調到略低於市價。半年後,仍然沒有什麼看房的人。

志民覺得以目前國家明確的“住房不炒”政策和十分清淡的本地房市,不想守株待兔只有加裝電梯爭取主動。

一旦動了這個念頭,志民快速行動起來。先跟住在小區的幾位政府部門熟人聊天了解情況,這個小區的房子可以加裝電梯嗎?回答是應該可以。那為什麼不裝?有說沒人牽頭、有說太貴,還有說住戶不好協調……

頭痛!看到那幾位想坐電梯又不想費力的慫樣,志民知道沒人靠得住,除非自己來撐這個頭。思忖再三,志民給朋友打了個電話,要到本地住建部門Z科長的電話。立即打過去說明了想法和請求,一是希望提供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政策,想詳細了解相關流程;二是希望能安排技術人員來現場看看是否能裝電梯,如果有條件再幫推薦幾家公司。對方聽說是某某的朋友,很爽快的答應了。隨後加微信,很快把市縣兩級的政策文件和加裝流程發了過來。不過說,現場踏勘要等兩天。

志民先仔細研究了一下文件,也就是說房齡超過20年的小區符合加裝政策,政府對每部電梯補貼20萬元,其餘費用由願意加裝電梯的業主自籌分攤。

自然是樓層越高出錢越多,只不過,不同樓層的住戶具體採用什麼方法分攤費用還需要問問。另外,要三分之二的業主簽字同意才能啟動加裝流程?這個三分之二怎麼界定?

一邊等待Z科長回復,志民一邊抽空在網上查詢老舊小區增設電梯的相關問題與回答。怎麼與低樓層的反對者打交道,志民覺得也是很傷腦筋的一件事,得先了解對方的想法和抵制的方式。瀏覽以後,感覺各地在執行政策中都遇到好多反對意見(主要是低樓層業主)。特別是在知乎上看到有位答主說:“不能因為反對者人少,法律就不保護和支持低層業主的合理訴求!”,還真的就打贏了官司,成功阻止了小區加裝電梯。志民越看越心涼,感覺這事遠沒有自己原想的那麼簡單,個人的利益一旦被觸碰,麻煩就會象捅了馬蜂窩一樣不好收拾。

中途催促了一次Z科長,第二天對方終於回復,讓電梯公司去現場看了,可以安裝。並推薦了5家在本地裝電梯的公司名單和負責人電話。志民也特別問了一下昨天去現場的是哪一家公司。

了解到本地很多老小區剛剛安裝了電梯,有的正在施工。那應該還是有可能,但絕不能單槍匹馬去推動這事!下來先跟小區業主委員會溝通,也要爭取電梯工程單位和高層業主的支持。

志民的計劃是先找幾家公司來小區現場踏勘、詢價,形成初步方案。特別是理清楚需要協調小區業主配合的事宜、實施流程和容易產生矛盾糾紛的難點。再找業主委員會溝通,組織召開業主大會,達成共識后啟動相關流程。至此,志民毫無察覺中踏上了一條充滿變數的未卜之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那抹霧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那抹霧
上一章下一章

老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