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改革賦稅

第九章改革賦稅

“父皇,如今天下,天災四起,百姓食不果腹,朝廷又無力賑災,這才使得百姓殺官造反,屢剿不滅,反而使得反賊越剿越多,已成燎原之勢。軍隊軍餉拖欠,將士兵無戰意,使得遼東屢戰屢敗,致使朝廷戰事糜爛,政局動蕩。”

緩了緩,朱文向崇禎一揖“因此兒臣以為,我大明的問題,歸根結底在於一個錢字。朝廷賦稅收入不足,國庫空虛,是致使朝廷政局糜爛的根本原因。因此兒臣認為,我大明要想擺脫目前困境,唯有打破之前陳規陋習,徵收賦稅,充實國庫。”

朱文說完,便偷偷觀察崇禎皇帝的反應。崇禎皇帝聽后眉頭直皺,朱文看的直打顫,不知道自己哪方面有觸動了,自己便宜老子那顆脆弱多疑的心。好在沒有變臉,不然朱文就有的受了。

“太子說的這些朕也清楚,太子為朕分憂,朕心甚慰。但是朝廷賦稅不足,軍餉賑災都力不從心。因而朕不得不加征三響,充實國庫這些已經讓百姓入不敷出了,若是再加響”

崇禎年間,戶部太倉庫歲收入只有三百萬兩白銀,而三餉加派多達每年近兩千萬兩白銀,而這些把銀子大多都是加派到農民頭上,百姓已經食不果腹了,還要加稅,可想可知是如何的耗盡國力,自掘墳墓。

崇禎皇帝的話說到一半,朱文就知道他什麼意思了。敢情這位皇帝老子以為自己要建議增加賦稅啊!想想已經讓百姓苦不堪言的三餉,朱文就狠狠地搖了搖頭,再這麼加稅,用不了兩年後,大明就完了。

“父皇似乎誤會了兒臣的想法,百姓已經苦不堪言了,確實不適合再增加賦稅了,兒臣的意思不是增加賦稅,而是改革賦稅”

聽到朱文的回答,崇禎臉色好了一些“哦,改革賦稅!太子何意?莫非僅僅改革賦稅,就足以充實國庫?”

“父皇可知當年萬曆新政之時的一條鞭法,攤丁入畝和兩稅法”

“萬曆新政?”聽到這,崇禎緩緩點點頭“不錯,昔日江陵公改革,所實行的這三大政策的確對朝廷頗有益處,可如今朝廷僅僅憑藉這些政策,怕是不足以扭轉局勢”

崇禎心裏明白得很,萬曆新政的確對朝廷有益,但畢竟是他祖宗萬曆皇帝廢除的。若是他再啟用,那不就是打了萬曆皇帝的臉么,作為標榜孝道的崇禎皇帝來說,這是不能接受的。況且,這些政策,僅僅能增加少量的賦稅,根本不足以彌補現在朝廷的大窟窿。

“父皇,光憑這些是不足以扭轉朝堂頹勢,但兒臣還有一策,或許可以大量增加賦稅。但父皇恐怕會擔上不小的罵名,甚至遭士林記恨”

朱文這麼說,崇禎皇帝也是一臉的肅然,沉吟片刻口,緩緩說道“若是能挽救大明朝,莫說背上罵名,就是遺臭萬年朕也甘心。太子,有什麼話儘管說,朕恕你無罪”

“父皇,兒臣所獻之策,乃是官紳一體納糧當差”

“官紳一體納糧當差?”

“不錯,父皇。我朝開國之初,太祖體恤敬重士人,免其賦稅徭役。可士紳不思報國,仗其不納稅賦之優勢,到處傾吞土地,隱瞞田畝人口,逃避賦稅,造成我朝田賦日減。”

說到這裏,朱文對明朝的士大夫們的恨意就勾了出來。“士紳不體恤百姓,反而壓榨百姓,若放在平時,百姓能有一口吃的,勉強果腹也就罷了。一旦遇上天災**,百姓必然流離失所。大多數時候,士紳不知幫助朝廷賑災,反而會藉機壓榨百姓,百姓豈有不反之理。”

作為是大夫不交稅這一政策最終受害人之一的朱文,能對這些人大夫們有好臉色就怪了。想想以後京城告破后的凄慘模樣,朱文就不得不跟是大夫們對着干。更何況,這些士大夫滿口的忠君愛國,仁義道德,真遇到什麼事情,那是跑得比兔子還快。

就以現在東林黨為例子,個個以為自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天下百姓謀福利的的濟國之才,滿口的仁義道德,滿口的家國天下,把不同於自己意見的人統統打上奸臣的標籤。

嘿!這一到關鍵時刻,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才不會管普通百姓的死活。崇禎年間國庫嚴重不足,東林黨想來想去,最後就弄出個三餉增加賦稅,硬是不肯拿出一文錢。

在他們眼裏,他們是讀書人,考慮的是國家大事,交稅這種小事,就讓那些泥腿子們干吧!可等到了大明京都真正陷落的時候,崇禎屍骨還熱乎呢!就一股腦的投降了李自成,滿清來了就又一股腦的投降了滿清,那可真是一點節操都沒有,把讀書人的臉都丟盡了。

在朱文眼裏,這些士紳就該抄家。士大夫不用交稅也就罷了,還到與商人相互勾結,想方設法逃稅漏稅。明朝稅收本來就不足,在被這些人一攪和,國庫能充實才怪。

嘆了口氣,朱文狠狠地說道“父皇,我大明曆經近三百年,官紳同樣兼并土地,隱沒賦稅了近三百年,現如今,絕大多數農民被剝奪了土地,變成官紳地主的佃仆,或者被迫四處流亡,整個大明朝的土地大部分落入了官紳的手中。我大明開國近三百年,大量荒地被開墾,賦稅卻越來越少,皆因於此”

明末土地高度集中,當時不少讀書人都對此有記載,這種情況在文人的筆下是屢見不鮮,如說:“富者動連阡陌,貧者地鮮立錐。饑寒切身,亂之生也,職此之由”;“富者極其富,……貧者極其貧。”

這崇禎年間更狠,當年魏忠賢當權的時候,派出太監到處收礦稅商稅,而且開海,海關稅收也有一些。崇禎上位以後,崇禎即位因為東林意見,廢除太監收稅制度,而且禁海,這樣一來,國家的稅收方面就只剩下田賦一塊。

這下好了,龐大的國家還要運轉,結果就統統壓在農民身上。加上手中土地佔大頭的士大夫們不用交稅,再想想明未那可令人髮指的的土地兼并問題,更何況還有小冰河時期的氣候惡劣導致災荒連年,這不就是典型的官逼民反么。朝堂上的大臣們,是要把天下的農民,把朱文這樣的皇子皇孫往絕路上逼。

想到這裏,朱文忍不住大聲的喊出“因而兒臣提出官紳一體納糧當差,通俗來講,就是不管你是不是官,是不是士紳,都要服兵役,都要交稅!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大明國庫充盈,才能徵收足夠的賦稅”

這一番長篇大論,實在是朱文結合當時情形,再以自己見解,配合後世網上各種論調融合而成。若是再加上徵收商稅,開海禁,練新兵等舉措。再有數年之功,可能就有意想不到的變化!

說完之後,朱文目光炯炯,雙拳也是緊握,只是看向崇禎。只要崇禎皇帝接受了,他就順勢提出收商稅,開海禁,練新兵的舉措。若是不接受,那就沒辦法了。要知道大商人大地主都是掛靠在士大夫名下,是不用交稅的。光憑那些中小商人,能提供多少銀子,沒銀子還練個屁兵,那他朱文還是想辦法跑路吧!

朱文說了這麼一大堆,直到最後一句話,才真正點到點上。先前的話只是鋪墊,讓崇禎皇帝意識到是大夫不交稅的危害。其實光從名字上崇禎皇帝就大體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究竟提出的什麼建議。可也僅僅是猜測罷了,直到朱文真正說出來,崇禎皇帝才敢確定。

崇禎皇帝當政十幾年,那也不是易與之輩,略微思量就大體明白這一政策的利弊。不得不說,自己這個太子膽子也太大了,這個政策,是要把全天下的讀書人,大地主都得罪了,真是一個令人瘋狂的建議。

“這,太子能為國出力是好的,可這個官紳一體納糧當差好是好,卻是不合時宜。”對崇禎皇帝來說,太子能瘋狂,自己可不能跟着瘋。

崇禎皇帝也明白下這個建議的好處,可他不能接受。他很清楚,這個政策會得到所有大臣的反對,畢竟這大大損害了士大夫的利益,更何況這是太祖定下的規矩,作為以孝治天下的皇帝,他沒有那個勇氣打破祖制的同時,與全天下的讀書人對着干。

最重要的是,如今天下,政局不穩。滿清和反賊都已成了氣候,若是此時貿然提出官紳一體納糧當差,將天下讀書人都得罪了,必然會將他們逼到滿清和反賊一邊,到時候,用不了他們來打,大明自己就垮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太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明末太子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章改革賦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