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將計就計!
長孫無忌哼了哼,閉目捋須不語,不知在想着什麼。
良久,長孫無忌道:「從頭捋一捋此事,劉沈被刺不僅僅是意外。」
「而且老夫可以肯定,必然是個陰謀!」
「隨後牽扯出晉王李治有嫌疑,這一點卻令老夫有些意外。」
「剛開始老夫懷疑是吳王李恪所為,後來覺得不太像。」
「想來想去,似乎也只有李素才能幹出如此奇異之事了……」
李承乾大吃一驚,愕然道:「李素主動將真兇嫌疑扣到李治頭上?」
「這,這是為何?」
「李素不是輔佐李治的謀士嗎?」
聞言,長孫無忌嘆道:「老夫思量很久,大致明白了李素的想法。」
「劉沈死了,朝堂呈現亂象,這是李素的目的!」
「可是,只是劉沈的死卻不夠,李素是嫌長安城這潭水還不夠渾!」
「所以,他主動引火燒身,是為了把這潭水攪得更亂……」
「劉沈是在李素指使之下被刺的,可是你想想,這件事從頭到尾,與晉王李治有關係嗎?」
李承乾搖頭。
「那麼,晉王李治就是清白無辜的,他並非真兇。」
「大理寺和刑部繼續查下去,最後的結果必然是證明了晉王李治的清白!」
「你再想想,你父皇素來疼愛晉王,晉王沉冤昭雪之後。」
「你父皇是何為了補償晉王的委屈,他有沒有可能心軟之下,特旨下詔讓晉王長留於京城呢?」
長孫無忌終究是輔佐李世民數十年的老狐狸。
一樁不見頭不見尾的陰謀,完全沒有任何跡象的情況。
他卻抽絲剝繭般,一步一步將李素的想法看穿了,分析得非常準確!
李素若知自己的圖謀已被長孫無忌看穿,實在應該衝到他府上。
跟他……共奏高山流水?
最了解自己的人,往往是敵人!
因為朋友交的是心,不會如此花費心思猜測對方的性格和圖謀。
但敵人不同。
敵人要的不是對方的心,而是命!
李承乾和李治兩位皇子爭儲的戰爭已經拉開序幕。
未來的日子裏,這場戰爭將會越來越激烈!
長孫無忌可以肯定的是,李治的身邊有了李素的輔佐。
那麼李承乾爭奪皇位的過程里,並不見得永遠都是進攻的一方。
以李素的心性和手段,他也不會選擇一味的防守1
這次刺殺劉沈,故意抹黑李治,說穿了其實就是李素不甘被動的一次主動進攻。
事情發展到現在,事實證明李素做得很好。
他佈下的這個局連長孫無忌這隻老狐狸都着了道兒。
李承乾的臉色很難看,當初得知李素舍他而選擇輔佐李治的時候,李承乾也曾憤怒過,惋惜過,甚至害怕過。
然而,這一次李素真正幫助李治出手,而且一出手便將他的進攻化為無形!
這個事實,令李承乾真真正正的感到後悔和恐懼了。
後悔李素這個人才居然沒能收進自己麾下,後悔當初對李素的重視程度仍然不夠。
恐懼自己樹了這樣一個強敵,未來的爭儲之路已非自己想像中那般十拿九穩了……
挨過耳光,體會過痛楚的人,對耳光的記憶往往也是刻骨銘心的!
李承乾現在便非常的刻骨銘心。
「舅父大人,若李治果真脫此困境。」
「被父皇特旨留京,咱們的麻煩可就大了!」
「還請舅父大人看在逝去的母后情分上,為承乾傾力謀劃一回!」
李承乾站起身,神情焦急地道。
聽到這話,長孫無忌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暗暗嘆息。
從這番話里便可看出李承乾的為人,實在是不夠成熟練達。
長孫皇后雖說是李承乾的母后,可她同樣也是李治的母后!
這個時候搬出長孫皇后,除了讓長孫無忌心中對李治癒感愧疚外。
還能有什麼作用?
「太子既有意皇位,日後遇事當須鎮定從容,不可自亂陣腳……」
長孫無忌嘆了口氣,接着道:「你的學問是極淵博的。」
「以你的學問,與當今大儒對坐講經論道亦可不落下風!」
「不過,學問是學問,與處世謀事是兩回事。」
「在這方面,你尚欠了缺許多。」
「所謂帝王心術,豈止是書本上的幾行字便能通達的?」
「縱然面對強敵,也要有強大的自信,如你父皇一般!」
「將來你若為天下之主,你也得有自信讓你的強敵對你俯首稱臣!」
「李素縱投了晉王又怎樣?未來他遲早也要臣服在你腳下!」
「否則便是滿門屠滅之禍。」
這番話明顯帶有教訓的意思。
長孫無忌以長輩的身份說出來,二人都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李承乾滿臉慚愧,唯唯稱是,態度非常謙遜。
長孫無忌揉了揉額頭,沉吟片刻:「事到如今,你我棋差一着,不察之下竟叫那李素布成了局。」
「晉王李治眼看便要脫困。」
「所以,咱們必須再拿出對策,不能讓李素得逞!」
聽到這話,李承乾大喜,急忙躬身道:「請舅父大人賜下良策。」
長孫無忌忽然冷笑兩聲:「既然他們用了苦肉計。」
「那你不妨將計就計,助他們一臂之力……」
「恕承乾愚鈍,將計就計的意思是……」
「李素不是將劉沈被刺一案的嫌疑,主動攬到晉王身上嗎?」
「老夫猜想他下一步便是拿出證據澄清了!」
「那時你父皇心中的愧疚也必然深重,如此,晉王留京大有希望,這局棋便算大功告成了。」
「不過,若在李素拿出證據澄清之前。」
「劉沈被刺一案忽然加快速度,被定成鐵案呢?」
李承乾一愣,接着馬上便明白了,於是大喜過望。
「舅父大人高明。」
「承乾受教了!」
長孫無忌面無表情,腦海中卻無端浮現出李素的臉龐。
與這個年輕人的關係,從友好一步一步變成了敵對。
長孫無忌一生經歷無數背叛與被背叛,皆是利益使然,大勢使然!
這一次也是如此。
然而,心中終究有些惋惜,有些歉然。
原本,大家可以同殿為臣,未來聯手進退。
為大唐盛世一同奮鬥!
可惜當走到一個岔路口時,彼此選擇了一個不同的方向。
一個往左,一個往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