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村口行善
顧劍章離開后,沈霽獨自一人坐在院中,摩挲着吳老鬼留給他的玉佩,沈霽忍不住悲從中來,他知道以後不會再有吳老鬼這般的莫逆之交了。
而沈夫人這邊,一連數日在大福村議事廳處理賬本之事,現今也結束了自己的任務,準備打道回府,但是馬車行至大福村村口之時,竟被大福村的數百村民給攔住了去路。
「請夫人替我們做主啊,我們實在是活不下去了。」
馬車一停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拄着拐杖走向前,聲音顫顫巍巍地喊道,一邊喊着,一邊吃力地跪了下去。
身後數百名村民也都緊隨其後一齊跪下去,人群中有老有小,有男有女,個個面露哀求之色。
「你們這些刁民,好大的膽子,敢攔沈夫人的車架,活膩歪了。」在前面護衛的蔣仁厲聲喝道,隨即準備命手下驅趕這些百姓。
「慢着。」就在護衛們想要動手之際,坐在馬車裏面的沈夫人開口了。
蔣仁連忙舉手示意眾人停手。
隨即沈夫人的車簾掀開了,鴛鴦躬身走下馬車。
鴛鴦在眾人的注視之下,走到馬車前方,對着跪在地上的百姓們柔聲說道:「你們攔住夫人的車架本是該罰的,但夫人慈悲,念你們都是些老弱婦孺,不知禮儀,就免了你們的罪,且速速散了,讓我們過去。」
跪在最前面的老者朝着沈夫人的車架再次叩拜道:「夫人恕罪,我們實在過不下去了,又找不到地方喊冤,才出此下策,夫人慈悲,救救我們吧。」
「夫人慈悲,救救我們吧。」後面的百姓們也都異口同聲地喊道,卻沒有一個人站起來離開。
鴛鴦本就是苦命出身,見此景不免感同身受,她能看得出,這些百姓確實遇到了一些不得已的難題,若是讓她強行將這些百姓趕走,她有些於心不忍。
於是在百姓們數次叫冤之後,鴛鴦走到沈夫人車架旁,低聲說道:「夫人,這些人似乎真的有什麼冤屈。」鴛鴦小心翼翼地說道。
"你去問問,他們有何冤情,為什麼不去縣城衙門報案?」沈夫人知道鴛鴦心善,而現在這個節骨眼上,若是強行將這些百姓趕走,傳出去倒顯得沈家冷血,反被有心之人利用。
鴛鴦一聽,心中大喜,連忙跑到前面向百姓們轉告沈夫人的意思。
跪在前面的老者一聽,唉聲嘆氣道:「如果報官有用,我們就不會在這攔住夫人的馬車了,大傢伙都知道,沈老爺是一個大清官,沈家也是阜城數一數二的名門世家,只盼着沈家能替我們說句公道話。」
老者似乎年紀太大了,跪了這一會,已經支撐不住,虛汗直流,忍不住咳嗽起來,鴛鴦連忙將其扶了起來,讓他坐在旁邊的石墩上好奇地問道:「老人家,有什麼冤情您仔細的跟我們夫人說說,夫人自有論斷。」
「我們大福村良田多,年年都是大豐收,可是百姓們的生活卻是一年不如一年,前些時間,村裡李氏和她兩個孩子竟然全部餓死在家裏,太平年間,竟然會餓死人,你說這是個什麼樣的世道」?老者一邊說著,一邊抹着眼淚。
「怎麼會餓死了?沒有飯吃嗎?」鴛鴦也是非常吃驚,要知道阜城可是產糧大縣,曲寧郡更是全國糧倉之一,在這豐年裏竟然會被餓死,想想也不可能啊。
「姑娘啊,我們村的田地全部被幾個鄉紳控制在手裏,村民們替他們種地開墾,每年的收成除了交給朝廷的,其他的都被他們私吞了,而我們這些種地的人家只能按人頭分到一些微薄的口糧,家裏勞力多的,分的糧食就稍微多一點,也僅夠勉強度日。家裏勞力少的,卻是連勉強溫飽都不可能,碰上孩子多的,就更加難了,因為這些鄉紳分配糧食的時候從來就沒把孩子算進去,可憐的娃娃呀,連一頓飽飯都沒吃過呀。」
鴛鴦此時已經聽得眉頭緊皺,雖然她只是個丫鬟,但是畢竟身在富貴家,吃穿不愁,她沒法想像這些百姓過的日子是何等的艱難。
老者嘆了口氣接著說道:「李氏的男人幾年前被強征入伍去了邊關當兵,音信全無,家裏就留下李氏和兩個嗷嗷待哺育的孩子還有兩個老人,以前兩個老人和兒媳婦一起給人家種地,得到的口糧還能勉強度日,但是兩個老人沒多久就相繼過世了,就剩李氏和兩個孩子,李氏一人如何養得起兩個娃娃,她拼死拼活地干,最終還是拼不過這世道,活活餓死在家裏面,像這樣的人家,其他村還有呢,你說我們這些百姓活着還有什麼念頭。」
老者說完,後面的百姓們也都紛紛跟着哀嚎起來,太平盛世里的哀嚎聲顯得多麼諷刺和無力。
鴛鴦此時也聽不下去了,暗暗抹淚,她走到沈夫人馬車旁,帶着哭腔地問道:「夫人一向心善,百姓們過的如此煎熬,您看......」
「那他們想要我們沈家怎麼幫他們」,沈夫人淡定地問道。
鴛鴦知道夫人這是鬆口了,連忙又走過去問道:「你們想要夫人如何幫你們」?
「我們知道沈夫人是個心善之人,也知道這些鄉紳都歸沈家管理,不敢奢望太多,只求夫人發話,讓這些鄉紳分發糧食的時候,能把那些嗷嗷待哺的孩童和不能勞動的老人都算進去,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沈夫人在車中聽得清清楚楚,明白了這些百姓今日都是有備而來,沒有結果是肯定不會走的。如今的沈家必須可經受不了折騰,民怨沸騰只會把沈家往風口浪尖上推,與其那樣,倒不如現在順着這些百姓,先過了眼前這關再說。
想到這,坐在車中的沈夫人朗聲喊道:「下車。」
鴛鴦連忙跑過來掀開帘子,攙扶沈夫人下車,騎在馬背上的護衛們也都立即從馬背上跳了下來,後邊馬車上的幾位管事也都從馬車上下來了,他們全都低着頭緊緊跟在沈夫人後面,朝着百姓們走去。
百姓們哪裏見過這樣的陣勢,連忙趴在地上,頭也不敢抬起來。
看着這麼多的百姓跪在地上,沈夫人的臉上不覺多了幾分得意,畢竟這些人的死活都在自己一念之間,如何不得意,但是她又有些許的不忍,百姓們過的如此困苦,這讓一向自詡清廉之家的沈家多少有些慚愧。.
「傳我命令,以後大福村的百姓每日所獲口糧按人頭計算,家裏有幾個人就發幾個人的,一視同仁。」沈夫人剛一說完,在場百姓立刻轉悲為喜,紛紛叩謝夫人大恩。
或許是體會到了這種被膜拜的暢快,又或許是想進一步的樹立沈家的名聲,沈夫人隨即再次補充道:「不但如此,以後大福村每人所獲口糧翻一倍,從上交公糧中扣」。
此話一說出,百姓們更加沸騰了,個個喜極而泣,再次叩謝沈夫人天恩,此情此景,就連站在一邊的蔣仁都有些觸動了。
百姓們叩謝完之後,還沒等蔣仁發話,全都自動起身讓出一條路來。
沈夫人的馬車在眾人的歡呼下順利通過,沈夫人自覺做了一件對大福村對沈家都有利的大善事,但是她不知道的是此次大福村之行竟成了她最後一次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