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太宗宣武帝實錄88

晉太宗宣武帝實錄88

陳牧:人臣之對帝王,多承意順旨,甘言取容,今,寡人慾聞己過,先生何以教我?

蕭凡:臣以為,大王每與公卿論事,及有上書者,以其不稱旨,或面加詰難,無不慚退,恐非誘進直言之道,願大王常抑之。

蕭凡:先生之言是也,寡人謹受教。

陳牧:寡人慾將同卿南遊吳、越,泛長江,臨滄海,可乎?先生以為如何?

蕭凡:臣以為,大王應天御世,居中土而制四維,自足比隆堯、舜,何必櫛風沐雨,經略遐方乎!且東南卑濕,沴氣易構,虞舜游而不歸,大禹往而不復,秦始皇死於沙丘。何足以上勞大駕也!

陳牧:先生之言是也,寡人受教矣。

陳牧:寡人憶往昔,欲知前西涼何以亡也?先生教我。

蕭凡:臣以為,以吾觀之,所謂君不君,臣不臣者也。人主自臧,則眾謀不進。事是而臧之,猶卻眾謀,況和非以長惡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悅人贊己,闇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諛求容,諂莫甚焉。君闇臣諂,以居百姓之上,民不與也。若此不已,國無類矣!願大王鑒之。

陳牧:先生之言是也,寡人受教矣。

陳牧:寡人觀歷代家國,多者八百餘年,少者才二三十年而已,吾甚惑焉,先生何以教我?

蕭凡:臣以為,國祚長久者,皆為積德累業,恩結於人心。運少者,蓋由創業之君不務廣恩化,當時僅能自守,后無遺德可思。故傳嗣之主政教少衰,一夫大呼而天下土崩矣。今大王雖以大功定天下,而積德日淺,固當崇禹、湯、文、武之道,廣施德化,使恩有餘地,為子孫立萬代之基。豈欲但令政教無失,以持當年而已耶?

陳牧:先生之言是也,寡人受教矣。

陳牧:寡人願聞,近來為政得失,請先生直言。

蕭凡:臣以為,今百姓承喪亂之後,比於唐時才十分之三,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繼,兄去弟還,首尾不絕。遠者往來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無休時。大王雖每有恩詔,令其減省,而有司作既不廢,自然須人,徒行文書,役之如故。臣每訪問,四五年來,百姓頗有怨嗟之言,以大王不存養之。

陳牧:非先生之言,寡人不知也,此乃吾之過也。

陳牧:每觀前代之成敗,寡人甚為嗟嘆,先生何以教我?

蕭凡:臣以為,凡修政教,當修之於可修之時,若事變一起,而後悔之,則無益也。故人主每見前代之亡,則知其政教之所由喪,而皆不知其身之有失。是以殷紂笑夏桀之亡,而優、厲亦笑殷紂之滅。隋帝大業之初,又笑周、齊之失國,唐太宗君臨天下,視煬帝亦猶,煬帝之視周、齊也。

陳牧:先生之言是也,寡人受教矣。

陳牧:近來百姓皆有怨言,寡人甚惑之,先生何以教我?

蕭凡:臣以為,大王君臨之初,率土霜儉,一匹絹才得粟一斗,而天下帖然。百姓知大王甚憂憐之,故人人自安,曾無謗。近年來,頻歲豐稔,一匹絹得十餘石粟,是而,百姓皆以大王不憂憐之,咸有怨言。又今所營為者,頗多不急之務故也。自古以來,國之興亡不由蓄積多少,惟在百姓苦樂,願大王廢不急寬百姓。

陳牧:先生之言是也,寡人謹受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晉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晉略
上一章下一章

晉太宗宣武帝實錄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