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把精神隨厚土 滿懷志氣付窮年(下)

第一章 一把精神隨厚土 滿懷志氣付窮年(下)

八點整的時候,兵營村的大喇叭開始廣播了,內容都跟征糧有關,反覆強調完成糧食定購任務的重要性:糧食定購任務是農民的義務、政府的責任,必須按時完成;農民要把符合規定的定購糧交到糧食部門,糧食部門要及時收購,不壓級壓價,及時結款。

“定購糧,定購糧,給那點錢,連一半糧食也買不回來。”喬大賊認真聽着廣播,嘴裏嘟囔着。

“今年打了多少斤麥子?”

“不到1000斤。”喬大賊眼珠子骨碌碌轉着,不知在想着什麼,“你們家呢?”

“大概1000斤,也不夠吃。”

喬大賊說:“大旱之年,國家一點都沒減免,讓庄稼人怎麼活。”

“也許國家的減免政策還沒下來。”

“這都什麼時候了?該免早就免了。咱們不能死等硬靠,要向上反映。”喬大賊突然激動起來。

“你念過書,這事你肯定行。”王萬全這話倒不假,喬大賊還真上過初中,但因為盜竊糧食,被學校開除。也有人說喬大賊是給別人頂了罪,真正的小偷學習很好,喬大賊一時頭腦發熱,替人扛下了罪責,現在這個人已經是領導了,卻忘記了喬大賊的恩情。當然,喬大賊決不承認有這麼回事。

喬大賊不僅是賊偷,還是謊話簍子,說完就忘,十句話里不一定有一句真話,王萬全跟他聊了一會兒,就回家了。王大富和高志騰隨着排隊的長龍慢慢蠕動,接近中午的時候,終於來到糧庫門口。糧庫的大門很寬闊,兩邊的圍牆上寫着一行標語:“碾好第一場,先交愛國糧”。門口醒目的地方還貼着一張告示,眉頭寫着“國家糧食定購任務須知”,下面寫着幾點內容,總之就是希望農民能夠完成定購糧任務。

喬大賊看着告示,臉色有些陰沉,覺得糧食部門對定購糧這麼重視,只交公糧恐怕不行。正有些煩躁,兒子哇哇哭了起來,他急忙抱起來,手忙腳亂地哄着:“二豬乖,二豬不哭。二豬乖,二豬不哭。”可是無論他怎麼哄,兒子只有哭得更凶。喬大賊給兒子起的乳名很怪,叫二豬,這二豬是家裏的老四,即使單論男孩,也是長子,橫豎跟“二”就不搭邊,不知這個“二”從何說起。

旁邊一位婦女說:“你這爹當的,孩子曬了一頭晌,沒哈一口水。”

喬大賊說了幾聲是,急忙從車上取下一個掉了漆的軍用水壺,給兒子喝水。喝了水,兒子還是哭,婦女又說了一句“孩子餓了”。喬大賊從口袋裏掏出兩個雞蛋,仔細地剝開一個,餵給兒子吃。二豬真是餓極了,兩口就把一個雞蛋吃完,又眼巴巴地瞅着另一個。

喬大賊拿着剩下的雞蛋,不捨得剝開,用手指着高志騰,說:“雞蛋是大哥哥給的,快叫哥哥。”高志騰坐在路邊,面無表情,這兩個雞蛋是他家的種雞下的,作為家中的獨子,他平常都撈不着吃。

在山裏開辦養雞場最怕的不是黃鼠狼,而是偷雞賊。喬大賊作為十里八村最有名的大賊偷,自然就是重點防範對象,每當喬大賊在養雞場周圍轉悠時,高有成就會給他幾個雞蛋,目的是栓住他的手,倘若被他偷走幾隻種雞,損失就大了。

吃了兩個雞蛋,孩子哼哼唧唧地哭了一會兒,趴在麻袋上睡著了,周圍又重新安靜下來。

終於輪到喬大賊驗糧了,他把兒子叫醒,把車推進糧庫大院,王大富和高志騰緊跟在後面。大院裏支着一個磅秤,擺着一張桌子,桌子前坐着一個中年婦女,磅秤旁邊坐着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喬大賊陪着笑,來到青年面前,拿出一包雙馬過濾嘴香煙,拆開封,從裏面抽出一支煙,遞給驗糧的青年,說:“大臉,抽煙。”

高志騰是第一次來送公糧,誰都不認識,聽到大臉這個稱呼,差點沒笑出來,這個驗糧員的臉是不小,但你喬大賊也不能這麼稱呼人家啊。王大富小聲說:“驗糧員叫崔大坡,天崮山崔家的,糧校畢業,去年我跟師父到崔家蓋房子,見過幾面,因為臉大,村裡都叫他崔大臉。”他跟着張瓦刀學瓦工,這兩年走過不少地方。

聽了王大富的話,高志騰點點頭,說:“原來如此。”崔大坡二十齣頭年紀,坐在那裏,看不出身材,一張大臉非常惹人注目,好在五官搭配得還不錯,顯得很精神。

崔大坡沒搭理喬大賊,把手裏的糧釺子插進麻袋裏,快速往外一拉,中空的釺子帶出一些麥粒。喬大賊又急忙敬煙,崔大坡一把把他推開,站起身來,來到磅秤旁邊,把系麻袋的繩子解開,雙手捧起一捧麥粒,只見麥粒又秕又瘦,裏面還混雜着麥糠和泥土。

喬大賊只是敬煙,說:“今年遭了旱災,俺家地里都是這樣的麥子,沒有好麥子交啊,將就將就吧。”

崔大坡搖搖頭,說:“秕麥子也就罷了,還沒有揚凈,你還是推回去吧。”

喬大賊高高地舉着過濾嘴香煙,說:“糧庫這麼多糧食,摻進這麼兩麻袋秕麥子,也看不出來。你抬抬手,就過去了。”

崔大坡不再理會喬大賊,喊了一聲:“下一個。”

喬大賊仍不死心,雙手舉着香煙,圍着崔大坡轉,嘴裏不住地說:“你抬抬手,照顧照顧俺,俺家十幾張嘴,你照顧照顧俺,也算做了好事,福蔭後代。”

崔大坡指着磅秤,說:“把你的麥子搬走。”

喬大賊突然怒了,把煙裝進口袋裏,站在磅秤前,一隻腳踏在麻袋上,指着崔大坡的鼻子說:“你收不收?”

崔大坡面無表情地說:“不收。”

“為什麼不收?”

“不符合標準。”

“哪裏不符合標準了?”

“麥粒秕瘦,沒有揚凈。”

“麥粒秕瘦?你們就是要收好麥子唄,就你們公家人會吃?”喬大賊雙手掐腰,大聲說,“憑什麼把好麥子給你們公家人吃,庄稼人只能吃黑麥?”凡是品質不好的麥子(包括秕瘦、霉壞)統稱為黑麥,黑麥也是糧食,農民們當然不捨得扔,都磨成麵粉吃了。

喬大賊這句話說到了在場農民的心坎上,隊伍里傳來一陣騷動。

崔大坡面不改色,說:“標準是國家定的,不是我定的。”

“好,咱不說標準,《農業稅條例》第十八條明明白白寫着:納稅人的農作物,因遭受水、旱、風、雹或者其他自然災害而歉收的,按照歉收程度,減征或者免征農業稅。”喬大賊背着法律條文,大聲說,“今年大旱,小麥減產一半,按照法律應該減免農業稅,你們為什麼還要收公糧,還一個勁地催收定購糧?交了公糧和定購糧,庄稼人吃什麼?”

崔大坡說:“定購糧任務去年就定好了,三年不變,至於旱災減免農業稅,糧管所還沒有接到上級通知。”

“好。俺回去等通知。”說著,喬大賊把糧食又搬到手推車上,倔強地昂着頭,推着車,走出了糧庫,一路上屁股蛋上的兩個窟窿顯得特別扎眼。二豬看到父親怒沖沖的樣子,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趴在麻袋上,撕心裂肺地哭。

王大富看着喬大賊落寞的身影,只覺得鼻子發酸,心中生出一股莫名的哀傷。庄稼人種地,一年到頭流血流汗,卻只能吃糠咽菜,難得溫飽,到底圖個什麼?

這時,崔大坡的心情也差到了極點,說了聲“開飯了”,就離開了,把正準備交糧的高志騰、王大富晾在那裏。

高志騰沒好氣地喊道:“就你餓,我們不餓?”排隊等了一頭晌,好不容易排上號了,又因為糧庫的工作人員吃午飯,還要繼續等,不管是誰都會着急,何況高志騰還是一個火氣正盛的大小夥子。

看到崔大坡頭也不回地走進辦公室,高志騰和王大富只好頂着太陽,繼續等待。他倆也沒帶飯,只能一個勁兒地往肚子裏灌涼水。排在後面的人也都躲在樹蔭下,就着涼水鹹菜,吃着苞米麵餅子。與前幾年的集體生產相比,農民們拋棄了地瓜,吃上了苞米。作為食物,苞米的營養還是比較豐富的,能夠吃飽。

剛才的爭執,在場的每個庄稼人心裏都掀起了波瀾。公平地說,驗糧員是守在糧食安全的第一道關口,責任重大,不容馬虎;在驗收糧食時,除了查看糧食是否晒乾揚凈外,還要查驗糧食的顏色是否正常、形狀是否飽滿、氣味是否純正,以確保糧食質量。除非糧食質量太差或沒有晒乾揚凈,一般不會發生拒收的情況,頂多扣幾斤秤。特別是今年遭受了旱災,收糧標準還是比較寬鬆的。但喬大賊的麥子不僅麥粒秕瘦,質量差,還沒有揚凈,實在不符合標準。大家都看在眼裏,覺得崔大坡也沒什麼不對,只是同為農民,遇到這種情況,肯定會有些同情喬大賊。

“大蔥白,你是高中畢業,你說唐二主征東時,真來過艾茶山?”王大富閑得沒事,望着兵營村的村碑,浮想聯翩。傳說唐二主征東時,帶着大軍經過這裏,被艾茶山阻隔,便在這裏安營紮寨,兵營村因此得名。

高志騰說:“這個事李世民當初沒跟我說,這麼多年了,我哪裏記得清?等我考察考察再說吧。”

“要是唐二主沒來,御駕溝、兆駕庵、罵陣口、望太后……這些村名都是胡謅的?這得多少人集體撒謊啊。”

高志騰沒接話。這種野史也就王大富這種沒出過門的莊稼漢感興趣,李世民征東時路過膠東都是民間傳說,除了增加一些街頭巷尾的談資,實在沒有什麼意義。

大約過了半個鐘頭,崔大坡慢吞吞地走了回來。高志騰和王大富掏出公糧證和定購糧證,放到桌子上,把麻袋搬到磅秤上,崔大坡毫不心疼地用釺子扎破麻袋,檢查着麥粒的大小和乾淨程度,還把幾顆麥子塞進嘴裏,用牙齒嗑幾下。糧食質量沒有任何問題,旁邊的婦女在公糧證和定購糧證上記下糧食重量。

驗糧處距離倉庫還有幾十米遠,需要送糧的農民把糧食搬運到糧倉里。高志騰和王大富把麻袋放到手推車上,推到糧庫。糧庫的大門很大,進門有一個幾米高的斜坡,要把糧食扛到斜坡上,才能倒進糧倉。麻袋雖然沒有裝滿,但一麻袋麥子也有一百五六十斤,要把這麼重的東西扛到坡上,非常吃力。兩個小夥子倒也生猛,一鼓作氣將六麻袋糧食扛上坡頂,倒進糧倉里。看着糧倉里的翻滾的麥粒,高志騰問:“如果掉下去還能不能爬上來?”王大富說:“掉下去就完了,很快就會被麥粒淹沒。”高志騰伸伸舌頭,忙不迭地跑下來。由於中午沒有吃飯,從糧倉出來的時候,兩人眼冒金星,走路都有些打晃。回到過秤的地方,收回公糧證和定購糧證,定購糧證里還夾着一張單據,上面記錄著完成定購糧的數量、價格。高志騰指着門口的告示,說:“不是不準打白條嗎?”崔大坡說:“定購糧款會統一劃到村委會,到時候拿着單據,到村委會領錢。”

乾旱仍然在持續,天空幾乎連一絲雲彩都沒有,太陽每天都在空中值班,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把山裏的一切都烤焦了。剛剛夏至,山坡上的草就變得枯黃,裸露的土地變得慘白,所有樹木的葉子都卷了起來,防止水分蒸發。穿村而過的八里河終於斷了流,乾涸的河床黑乎乎的,小魚小蝦的屍體暴露在陽光下,發出腥臭的氣味。只有在低洼的地方還存着一點水,鴨鵝們聚集在這裏,慘聲嘶叫着。

按照農時,收了麥子,就要趕在夏至前種上苞米,這樣苞米才有充分的時間生長。然而此時節氣已近小暑,老天仍然沒有降下一絲一毫的雨霧,焦渴的土地不能栽種任何作物。泊地套種的苞米也捲起了葉子,在烈日下苦苦的支撐着,水庫的水位嚴重下降,不能引入溝渠自流灌溉,農民們只能挑着水,一棵一棵地澆,勉強讓這些苞米苗保持一絲鮮活的氣息。這是未來一年的口糧,一旦絕收,很多庄稼人就只能靠吃野菜度日了。

種不種麥茬苞米,現在已經成為很多家庭的重要議題,一些比較富裕的家庭仍然在等着下雨,畢竟,天氣旱成這樣,挑着水種上苞米,即使出了苗,秋天也難以有個好收成。而更多的家庭還是選擇了種苞米,畢竟家裏的餘糧不多,維持不了多長時間,如果少了一季糧食,生活上就會出現困難,一家老小就要餓肚子。

就這樣,在這個在酷熱的夏季里,艾茶山上出現了一個奇觀,山上滿是挑着水桶的農民,顫悠悠地穿梭在山上山下,將代表着生命和希望的水澆灌在乾旱的土地上,種植着生活的希望。王大富自然屬於挑水大軍的一員,對於他家來說,任何一季莊稼都彌足珍貴,只要有一線收穫的希望,就不能放棄。高有成家是村裡數一數二的富戶,本來不應該在乎這一季苞米,但因為開辦了養殖場,苞米是重要的畜禽飼料,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所以高志騰不得不加入挑水大軍,戴着一頂寬大的草帽,愁眉苦臉地爬着高高的刺槐坡。

何田田拿着一把小钁頭,在地里刨幾下,挖出一個小坑,舀半瓢水倒進坑裏。焦渴的土地遇到水,貪婪地吸收着,半瓢水瞬間就滲入了土壤里。水滲進土裏,何田田就把一兩粒苞米種子扔進小坑裏,再用钁頭把小坑推平,一株苞米就種上了。天氣這麼熱,玉米種子如果不被燒壞,估計三天就出苗了,屆時還要再澆一遍水。

高志騰挑着半桶水,順着坑窪不平的山道,一步三晃悠地往刺槐坡上爬,汗水順着他白皙的臉蛋不住往下淌,前胸後背都已被汗水濕透,汗衫緊緊地貼在身上,勾勒出胖乎乎的體型。後面,高志山兄弟倆快速追上來。

高志山笑嘻嘻地問:“哥,今天挑了幾擔?”高志騰翻了翻眼珠子,說:“都四擔了。”高志嶺憨憨地說:“大蔥白,你可要加把勁,俺都挑了六擔,小板凳挑了十幾擔,而且都是滿的。”高志騰沒好氣地說:“有能耐你挑一萬擔,把整個刺槐坡都滋潤一下。”

王大富挑着一擔水,健步走到高志山的身邊,微微彎下腰,手勾住桶底,輕輕把水桶扳斜,高志騰看到水桶里只有一個桶底的水。

高志騰故作驚訝地說:“這麼多水?了不得,能栽兩棵苞米。”

高志山急忙收住水桶,說:“我在河道里取的水,水窪里只剩這點了。”

“不用解釋,你願意頂着日頭爬山,誰也管不着。”

高志山兄弟倆才十七歲,哪裏吃過這種苦,能頂着太陽上山就已經算得上勤快人了,想讓他們跟大人一樣,挑着兩桶幾十斤重的水上山,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王萬全家二畝半麥地,高志騰家一畝麥地,就這麼慢慢挑着水,一點點種上了苞米。當最後一塊麥地種上苞米時,前幾天種上的苞米已經出苗了,為了不讓幼苗旱死,還要繼續擔水,澆灌這些幼苗。高志騰受不了這個苦,早就撂了挑子,干起了他喜歡的小買賣。每天到飲料廠批發一箱冰棍、汽水,綁在自行車後座上,走村串岡地叫賣,渴了就喝一瓶汽水,累了找個樹蔭休息一會兒。

在汗水的澆灌下,山坡上的苞米苗艱難地生長着,身軀已經伸展開來,抽出了幾片葉子,綠油油的,給焦枯的大山增添了一絲生氣。

隨着乾旱的深入,加上庄稼人的無盡索取,八里河終於乾涸了,裸露着白花花的河床,鴨鵝們聚集在河邊的柳樹下,絕望地鳴叫着。水庫的水位也快速下降着,水面越來越小,烏黑的淤泥裸露在刺眼的陽光下,令人心驚肉跳。可是只要不下雨,抗旱活動就會一直持續。

刺槐坡上,何田田耐心地給苞米澆着水,說:“如果能活下來,到了秋天,還能收個苞米棒子。”王萬全抹一把汗水,抬頭看看湛藍的天空,說:“光靠這麼澆水不行,還要下一場雨。”

雨,一個多麼平常的字眼,可是這平平常常的字卻把整個艾茶山都逼瘋了,不僅人類等着下雨,山裏的動物、植物都在焦急地等待着雨水的滋潤。“雨!雨!雨!”農民們一邊挑着水,一邊望着天,談論着什麼時候能下雨。哪怕天邊飄過一絲雲彩,都能引起無盡的遐想。可是,他們沒有等來及時雨,卻等來了一個巨大的噩耗。

這天早晨,當村民們挑着水桶來到紅衛水庫時,驚恐地發現水庫乾涸了,偌大的水庫只剩下一叢叢蘆葦在岸邊搖曳。站在土壩上,看着裸露着黑色淤泥的水庫,很多村民忍不住放聲痛哭——水庫乾涸,他們僅有的一點希望也要破滅了。

紅衛水庫興建於1967年,當時國家正號召興建農村基礎設施,作為農業的命脈,水利建設在農村開展得如火如荼。艾茶山也響應國家號召,依託河溝山谷,興建了不少土壩小水庫,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農業用水問題。紅衛水庫是桃樹夼村的命根子,二十年來一直綠水蕩漾,像一顆明珠一樣鑲嵌在大山裡,從來沒有乾涸過,而今天,這一汪滋潤了桃樹夼村二十年的綠水,在肆虐的旱災下,流盡了最後一滴水,變成了一個慘淡凄涼的黑窟窿。村民無助地匍匐在她身邊哭泣,鳥兒驚惶地圍繞在她身邊哀鳴,艷陽高照,晴空萬里,艾茶山卻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此時,流盡了最後一滴水的水庫就像一個失去了氣血和乳汁的母親,無力地躺在大山的懷抱里,她為不能哺育自己的孩子而愧疚,為掙扎在災難中的孩子而痛苦;流盡了最後一滴水的水庫像一個巨大的傷疤,深深地雕刻在大山裡,訴說著歲月的艱辛,見證着大山的苦難。

沒有了水的滋潤,僅僅兩天時間,塂地的苞米葉子就卷在了一起,蒙上了一層瘮人的灰白色;幾天後便完全抽幹了,看起來還泛着一些綠色,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水分,失去了生命活力。半個月來,鄉親們肩扛手提,把一桶桶飽含希望的生命之水運到山上,澆灌着乾渴的土地,一點點把苞米種上,一點點哺育着弱小的幼苗,一點點看着幼苗長大;只要有水,這些苞米苗就能頑強地活下去,只要下一場夠雨,她們就能結出碩果。可是無情的旱災把大山裏的最後一滴水都熬幹了,也把庄稼人最後的希望磨滅了,半個月來的辛苦都付諸東流。

艾茶山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不過兩年時間,第一年比較混亂,生產的糧食按規定上交后,鄉親們甚至還不夠吃;去年情況才開始好轉,集體按照耕地等級收取一定的費用,沒有其它雜費,鄉親們總算是吃上了飽飯,有了一點餘糧。剛覺得日子有了些盼頭,今年又遭遇幾十年不遇的旱災,夏糧已經減產一半,秋糧面臨絕收。各家各戶的餘糧根本就不能堅持一年,接下來的日子必須節衣縮食,吃糠咽菜。

刺槐坡上,王大富輪着钁頭,瘋狂地刨着乾巴巴的土壤,一直刨到了下面的岩石層,都沒有看到一絲濕氣;塵土飛揚中,他絕望地怒吼一聲,一屁股跌坐在滾燙的地頭上,望着滿山焦枯的苞米苗,心裏滿是不甘和痛苦。他家本來就窮,人口又多,碰到今年這樣的自然災害,情況就更糟了,塂地苞米絕收,今年冬天就有可能斷糧。可是弟弟妹妹們還在上學,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營養跟不上,肯定會影響發育,影響學習。可是在天災面前,又有什麼辦法呢?

王大富把頭埋在膝蓋上,大滴大滴的淚水淌下,澆到乾枯的地面上,砸起一陣輕微的煙塵。看着腿上那件滿是補丁的粗布褲,看着腳上那雙露着腳趾的解放鞋,他突然有些憤恨,恨自己無能,不能讓家裏人過上溫飽的生活;恨老天不公,讓庄稼人受這麼多苦。

“因為我是庄稼人,所以家裏才窮,如果我是公家人,每個月都能領到工資,吃到商品糧,父母還用在山上受苦嗎?弟弟妹妹還用忍飢挨餓嗎?”

一個念頭在王大富心中升起:“進城,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進城。只有進城工作,才能擺脫貧窮,這個家才會有希望。”三年前,他初中畢業時,曾天真地想,他回村參加勞動,家裏多一個壯勞力,生活條件就一定會改善;整整三年,他泡在山上,從一個文弱的學生變成了一個地道的農民,耕耙種鋤,莊稼地里的活計樣樣精通,看到他在山上勞動,鄉親們都會豎起大拇指,還不到二十歲,他就能跟父母一起扛起家庭的重擔。可是不管他如何辛勤勞動,莊稼地里的收入始終是那樣的微薄,年復一年,家庭也始終擺脫不了貧困的窘境,外債照樣欠着一大堆,糧食照樣不夠吃。時逢旱災,當他把全身的力氣都耗費在山上時,生活仍然無情地戲耍了他,讓他的家庭陷入了更加貧困的深淵。現在他終於明白了,這片貧瘠的土地真的已經到了極限,無論如何索取,都已不能養活生長在這裏的庄稼人,他必須鼓起勇氣,離開這裏,到更廣闊的天地去謀生。

“進城,進城!到城裏去工作!”這個念頭如同烈火一般在王大富心裏熊熊燃燒。

驕陽如火,王大富的心比驕陽還要火熱百倍!這個窮苦百姓家的孩子有生以來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夢想,他的心臟跳得越來越快,他的信念也越發堅定;當他擦乾眼淚、站起身來時,他已經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年成長為一個堅強有力的青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心中一樣親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心中一樣親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一把精神隨厚土 滿懷志氣付窮年(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