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內操觀兵
當京城還在因為范志完一案鬧得滿城風雨時,崇禎皇帝卻忽然接到了一封十萬火急的軍情密奏,正是趙光抃所呈遞。
崇禎迅速拆開了軍情密奏,仔仔細細看了一遍后,頓時面色如土,手指不住地打顫。
“螺山之戰最終失敗,戰死者不計可數,十萬大軍幾乎毀於一旦.......”
崇禎皇帝手中的密折頓時滑落到了地上,他內心的所有苦楚幾乎化作絕望,使得他再也承受不住了。
“天啊........上天何以如何待朕?”
當皇帝正在暴怒之際,一旁的王承恩小心翼翼地走上前來,低聲道:“皇爺,皇爺,可切莫氣壞了身子.......”
“廢物!”
崇禎皇帝忍不住將桌子上的東西都給推了下去,他轉過頭來高聲道:“速速召見內閣諸臣!”
對於大明朝內閣的臣子們而言,他們已經習慣了崇禎皇帝隨時可能的召見,不一會功夫就急匆匆匯聚了過來。
陳演望着一地的狼藉,心中頓覺有些不妙,他連忙跪倒在地上,低聲道:“皇上,竟不知何事惹得皇上如此大動肝火.......”
崇禎冷哼了一聲,他死死盯着面前的陳演,一字一句道:“螺山之戰,慘敗而歸,朕的十萬大軍,已經沒了!”
一聽到這番話,在場眾人頓時為之一震,尤其是兵部尚書張國維,頓時臉色變得無比灰白。
他是朝中最支持趙光抃之人,眼下螺山之戰戰敗,他自然也難辭其咎。
果不其然,崇禎皇帝第一個就找到了張國維,冷哼道:“張卿,你一力推薦趙光抃,竟不意釀成今日之慘敗,你可還有什麼話說?”
張國維深深嘆了一口氣,他頗為荒涼地將官帽解下,低聲道:“罪臣無話可說,還請陛下治罪。”
崇禎冷冷哼了一聲,道:“來人,將張國維押入詔獄,等候聽勘。”
幾名小太監當即走上前來,將年邁的張國維給攙扶了下去,無論皇帝將來如何處置這位老臣,朝廷總是要給幾分體面。
拿下了張國維之後,擺在君臣面前的難題卻並沒有變化,怎麼收拾螺山之戰後的爛攤子,也成為了當年的問題。
對於目前的大明朝而言,最為被動的便是螺山之戰,已經是徹底打空了京畿地區的反擊力量,可以說從這一天開始,崇禎再難以在京畿召集十萬大軍,只能聽任建虜肆意妄為。
幾名內閣大臣也面面相覷,卻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他們當中縱使再有能力,可是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以目前大明朝的處境而言,已經沒有了多少輾轉騰挪的空間。
崇禎皇帝看了眾人一眼,也知道這些人沒了主意,當即也只好讓他們先行回去商議。
經過了這麼一通忙活之後,崇禎皇帝也徹底失去了看奏摺的心情,他決定先暫時不看那些煩心的東西,便前去萬歲山院中觀德殿前觀操。
等到一眾人趕到了萬歲山院時,早已經得到了消息的太監杜勛已經早早站在了門外等候,他三十多歲的年紀,面白無須,看上去倒顯得精神奕奕。
他快步走上前來,跪在了地上。
“奴婢杜勛拜見皇爺,皇爺可是要觀操?”
崇禎皇帝漫不經心地點了點頭,心中卻也沒有做太多的指望。
原來,自從崇禎皇帝繼位之後,他便一心想要整軍經武,可是這位爺猜疑心又重,對於文臣武將那是一百個不信任,又想實驗自己的想法,便抽調了一部分年輕太監在煤山下的大院裏操練武藝和陣法,即所謂的內操。仟仟尛哾
當然,對於皇帝的這一個舉動,也遭到了朝廷大臣們的反對,許多人擔心會演變出唐朝的宦官之禍,於是紛紛反對太監掌軍,迫使崇禎只能將內操取消。
只是這兩年以來,大明朝處處形式極為緊張,導致崇禎深感官兵無能,於是便再一次打在了小太監們的身上,重新開始進行了內操,而這一次他為了避免大臣們的反對,便給王德化們下了密旨,讓杜勛等幾個做過監軍的親信太監來操持內操。
杜勛過去曾經外派當過監軍,也知曉一些練兵的事情,於是辦起來也頗為用心,僅僅用了幾個月,就讓這些小太監們變得有模有樣,早就想在皇帝面前展示一二,於是見皇帝來了,便頗為積極地上前去,希望皇帝能夠前來觀看操練。
崇禎皇帝打量了一眼杜勛,當即道:“那就開始吧。”
杜勛臉色一喜,他連忙跑到了陣前去,揮動了手中的小旗。
只聽見一陣鼓聲大作,緊接着不知何時出現了許多小太監,他們穿着棉甲,身上扛着火銃,朝着皇帝遠遠跪下,嘴裏高聲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等到崇禎皇帝含笑點頭以後,杜勛又揮動了小旗,這時只見小太監們卻是在密集的鼓聲中開始演變陣型,步伐雖然略微有些不是很整齊,可是變化卻還算明顯,他們分成了五排,整整齊齊列在前面,開始朝着遠處的靶子進行射擊。
“砰砰砰——”
隨着一陣陣槍聲過後,瀰漫的白色煙霧也很快散去,當即便有小太監抬來了靶子,給崇禎皇帝親眼看——只見那些靶子已經被打得稀碎,上面佈滿了細小的彈丸痕迹。
崇禎皇帝頓時極為滿意地點了點頭,吩咐王德化給賞。
杜勛卻來到了皇帝面前跪下,道:“啟稟皇爺,奴婢奉旨掌管內操,不為求皇爺賞賜,只願為皇爺練出精兵,將來替皇爺掃平亂逆,恢復天下。倘若天恩寬宥,奴婢願在三月之內,為皇爺練出可用之兵。”
三個月的時間,說起來也不算短了。
崇禎一邊暗自思忖,一邊大聲叫好,他吩咐王德化代替皇帝賞賜了三百兩白銀,還給杜勛單獨賞賜了三品冠服和玉帶,其餘負責帶兵的小太監們也紛紛得到了賞賜。
望着一起謝恩的太監們,崇禎皇帝卻是悠悠產生了一個想法。
倘若天下武人都能像這些小太監一般知足,天下何至於變成這個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