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李家村又來了個男人

第三章 李家村又來了個男人

1)

劉蘭看上去沒有過去,因為她從來沒有對任何人提起過她的過去。

幾乎她的生命是從李家村開始算起的。

這一年,她23歲。

沒有人知道她前23年裏到底發生了什麼。而一個人要付出多痛苦的代價,才能保持這種緘默。起碼,李家村的人都不知道。

起碼,阿菊是無論如何都理解不了她的。如果李大牛這樣對她,她都能嫁他18次。

她理解不了她,寧可寂寞地清苦地留在一個並不健全的傻男人身邊,過着非正常人的那種生活,也不願打開門讓魁梧的李大牛走進來。

一個女人要有多大的勇氣,才能做到這一點。

阿菊曾經摘了些山果子,去村口的小廟裏問過菩薩。菩薩沒說話。

其實,世間所有的菩薩都不會說話。

2)

村口的那座小破廟,叫山神廟。

就是劉蘭餓昏過去的那座廟。

山神廟是李玉青和他的那幫子兄弟壘起來的。他們始終以為義和團的失敗是神滅,而非人滅。他們相信,世間萬物,六道輪迴里冥冥之中總會有一種力量主宰着人的命運。

那種神奇的力量,他們相信來自於神。

他們甚至認定,人的生老病死,富貴貧賤都是神安排好了的。家中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或者天災都掌握在山神手裏。

所以他們到了李家村后,決定造這座小廟。

其實,泥塑的山神本身沒有力量,那股神秘的力量來自於人的內心。

人一旦信了神,求神時神說:“不可做”,人便在尚未做事前,就失去了做事的自信。

失去自信的人,做事的成功率往往低開低走。故神說的也大致就正確了。

漸漸地,山神廟就成了另一種至高無上的權威存在於李家村。

劉蘭的到來,村民們便會覺得她是神送給李家村的,潛意識裏的接納。李大牛的固執,阿菊給許多的人說過,是李大牛前世欠了劉蘭的債,今世來還的。

關於這些,李家村有一個人是不相信這個的,在他從長江邊上跑回來時便懷疑這個結論。但他又不想去阻止村民們的虔誠,畢竟這種思想對於社會治安是有一定好處的。

他是老支書李正保,也算是少數見過長江這樣大世面的人。

3)

夏末,雖然在海拔700米的山區,天還是很熱。

樹林裏依然充滿了夜晚過後的一陣陣潮氣,村前的那條小溪還是不緊不慢的向下流着,竹子林里泥土上有了一些急不可耐下來的落葉子。

李得家門前的那棵老樟樹,照樣勃勃着它堅強的生命力。

昨天晚上老支書就接到去公社開會的通知。

公社離村子有17里的山路,天色剛露出魚肚白時,老支書就背上軍綠色的挎包上路了。那挎包上描個5個白色的小字,“為人民服務”。

快要正午時,他才趕到公社的大院。

大院裏早已經聚着三三兩兩的人群,這些人都是來自於不同生產大隊裏的頭兒。彼此大招呼,問候過後才知道此次開會是分配一批城市裏來農村鍛煉的下放青年名額。

下放青年,時髦一點的叫知青。實際上是那些城裏娃相應國家的號召,到偏遠的,艱苦的農村中來鍛煉體骨的。

當時最流行的一句話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老支書一聽到這個消息就樂了,那笑容比李得富還春光燦爛。他顧不了閑聊,匆匆地往二樓公社主任的辦公室里擠。

他尋思的這事,得由主任管。

主任叫王中生,頭髮有點少,體態有點發福,特別是那對小眼睛滑溜溜的轉,下面的人說天生的一副主任相。

“你個老李,就是不習慣敲門。什麼事不能到會上說啊。”

“王主任,這事得提前說,開完會解決起來就麻煩了。”

“什事兒?”

“能不能在這群下放青年中,選個有知識一點有文化一點的同志,分到我們大隊去?”

“知青都是有文化的。你想幹嘛?”

王中生的小眼睛滑溜溜的把李正保上下左右轉了個遍。

“是這樣的,主任。你知道我們大隊太在大山裏面了,全村人都是文化瞎子,大字不識。想知青去了辦個小學堂,讓山裏的娃子也學習幾個字,將來記個工分算個賬寫封信什麼的,也好有個底兒。”

在李家村辦個小學校,讓村裏的娃們認得些字,一直是李正保的心愿。

無法猜到王中生主任當時的心情,他居然爽快地答應了李正保的這件事。把老支書樂得啊,都想抱着他的半光半亮的腦袋親幾口。

下午開完會後,老支書領回來一個城裏來的知識青年。

介紹信上明白的寫着:平南,杭城人。

白襯衫加軍綠色褲子,一張白凈的臉,最主要讓李正保看上的是鼻樑上的那副深度眼鏡。

老支書說,一看就是有學問的人。

4)

老支書從公社帶回來一個城裏來的知識青年,這事是整個李家村重大事件。

都快後半夜了,像吃了葯的老支書把村子裏年長一些的老人都叫到了社廠里來,商量他的重大決定。

所謂社廠,其實就是大隊部,二間很舊的老屋,據考究也有50年的歷史了。

老支書的重大決議有3個。

一是李家村要辦第一所小學堂。

二是村口的山神廟改為小學堂。

三是村子裏所有8-12歲男女娃子,都得上學。

這不得不說是,老支書思想的前瞻性。

燈下都快瞌睡的那些叼着煙斗老人們,一致同意在村子裏辦學堂。老支書是權威,是全村的鴕手,大海航行都靠他。

而關於第二條,老人們嘩然。一下子熱鬧起來。

山神廟裏是老祖宗李玉青立的山神爺,山神爺是動不得的,動了是會產生天怒的。

李正保豎著的短髮,更直了。

“學堂是一定要辦的。”

“社廠就這麼兩間舊房子,一到農忙便不夠用。”

“各家各戶又沒有空閑的房子。”

“只有山神廟還是空置着,山神爺如果知道我們為子孫後代好,會原諒我們的。”

李正保開始折中。折中是中國式的一門藝術。

“山神爺咱們不動,用竹席子把它隔開來。”

“村民需要上香,朝貢啥的,必須得選在學生不上課的星期日。”

老人們不再說什麼了,在無法妥協的事情面前,折中后的決定是最好的選擇。其實老人們都知道那是李正保早已經想好了的法子,只是為了尊重他們一個集會。

會議的第二天,李大牛就帶着4個精壯勞力,開始改建山神廟。

泥塑的山神爺,被竹帘子隔了開去。

書桌是大樹鋸開后,兩頭架在豎起來的石板上。

凳子是圓樹鼓子。

黑板是拼起來的木板,塗上幾層黑油漆。

寫字本子是17裡外公社所在地的供銷社裏買的。

書本是跟公社學校對接后,另外給提供的。

學生是全村5個女娃7個男娃共計12人,統一編為小學一年級。

城裏來的知青平南,成為李家村第一任的老師。

他的宿舍是廟裏作飯房用的小屋子改造了一下,四壁是亂石頭壘起來的牆,塗抹着一層黃泥,許多的牆面都已經剝落。除了床頭糊上幾張舊報紙外,好幾處石縫都能看見外面的陽光。

學堂門前的不遠處,便是穿村而過的那條叮叮咚咚的小溪流。站在堂前的大石頭上往東望,是村子裏的山地,那邊水稻開始變得鵝黃,一小片一小片的預示着豐盛。往西望,便是村子,彎彎的小路,還有挨家挨戶升起來的炊煙。

平老師說,他非常喜歡這個地方。

據說許多的知青,第一次的感受都與平老師一樣一樣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小山村走出來的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小山村走出來的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 李家村又來了個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