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虎牢碼頭

碼頭上,一群漢子正趕着獨輪車將麻袋送到碼頭一側,再將麻袋扛到一處壘疊起來。麻袋上均有紅色“漕”字標記。幾個管事模樣的人正在檢驗核算麻袋數量,其中一人拿出錐刀刺向其中一袋,用手伸向破綻處,抓出一把黃澄澄的粟米,仔細用大拇指捻了捻,又把粟米放回袋裏。旁邊小廝立即上前將麻袋縫補好。

倉督詢問道:“馮管事已驗,無恙吧?”

馮管事將錐刀遞給小廝,兩手互拍了幾下,拍掉手裏的粟灰,點頭回道:“無恙。那馮某就督促手下裝船了。”

倉督拿過出倉簿,讓馮管事確認後記錄。

馮管事仔細看了出倉簿,拿出“齊”字號花印蓋在上面,並簽上自己的名號,押上自己的私印。

倉督收回出倉簿,滿意地點頭。

其後的倉漕拿出一份虎牢倉出具的單子交給馮管事,叮囑道:“雖然馮管事詳知流程,本漕還是要例行告知,憑此單才可入下一倉。還請馮管事驗對單上糧種與數目是否對應。”

馮管事接過單子仔細核對一番,對二人行禮道:“屬實。”

倉督說道:“那吾漕等告辭。祝馮管事順風而行。”

“謝過二位大人!”馮管事連忙行禮,送出幾步,“馮某還得管着入船的事,等回船之時,馮某請諸位吃酒。”

馮管事身後的小廝跑到船下,朝着船上大喊:“船頭兒,接貨了。”船上有船手應答。

小廝又向碼頭上的其他人吩咐道:“把貨搬上去。少了一袋,你們都別想活!聽明白了嗎?”

碼頭上的漢子紛紛回應:“是。”

碼頭遠處有個簡陋的茶寮,就是一對老夫妻搭了個茅棚頂子,賣些加了鹽的茶腳沫子。三個大漢身着腳夫短褐打扮,席地坐在茶寮外的樹下,關注着碼頭上的一舉一動。

“六哥,漕船得發了吧?”關十七問道。

“嗯”,關六嚼着嘴裏的草,一邊說道,“你速去遣鴿信。”

“好勒!”關十七站起身離去。

一旁的關十八坐到關六身邊,也隨手抜了根草,放進嘴裏,一邊問道:“六哥,你說把我們遣到這來,天天盯着漕船上貨下貨,有甚用啊?在洛都的東市碼頭上盯着不就行了。”

關六抬手拍了關十八的大腦門,拍得關十八抱頭痛呼:“六哥,輕點!疼死俺了。”

關六嗤笑一聲:“就你這慫樣,還想和蠻子干?”

關十八一聽,不樂意了,噌一下站起身:“和蠻子干,俺才不怕呢!”

關六急了,瞪着眼對他低吼:“坐下!你橫啥?嫌棄自己不打眼嗎?”

關十八左右打量了一下,又坐下去。

“俺說你小子,怎麼不長腦子”,關六低聲說道,“那洛都東市碼頭有甚看頭!漕船來了,下了貨,直接就進東陽門裏的太倉了。二哥讓俺們來這裏,自然有二哥的道理。你小子學着點,免得以後和蠻子幹起來,不會動腦子了。”

關十八委屈地說:“還不如拿刀和蠻子干呢?六哥,俺們還要在此地呆多久?”

“等!”關六一邊看着碼頭,一邊說道,“等二哥的消息。俺猜過幾日,還會有漕轉。俺們再盯上十幾日。”

金華宮

宓氏正聽着張允的說辭,一碗乳羹拿在手裏,忘了喝下。

“你說關家女有幾分聰慧……”,宓氏蹙起秀眉,疑惑地看向張充,“為何有人評價其女短視短思?”

“這……”,張充也說不上來,只能回道,“寺人覺關家女是有些聰慧,能言善辯,不過她也不能拿大主意,還得由關家大主斷事……或是平時有家奴指點,也是有可能的。寺人聽說她手下能人頗多,管事關文輝八面玲瓏、頗有手段。不少洛都商行的買賣都被搶走不少。恐怕都是這關文輝的手筆。她一女子,才幾歲,難道能比金華宮的都厲害?”

宓氏放下手中的白瓷碗,手撐在額頭上,思索了一會兒。她看向張充,問道:“她告訴你關家不允?”

張充也皺起眉頭,稟告宓氏:“她說獻媚之事,關家不可為。可之後又說,太后必會期願所至,靜待佳音……寺人也不知其意了。”

宓氏反覆喃語道:“期願所至,靜待佳音……”

最近幾日的洛都特別熱鬧,坊里人家都談論着東海王。據說這位東海小王爺專門在洛都西城大市裡尋了空位,搭了個檯子。台下還派專人喊話,尋各樣的把戲藝人,一旦被選中可進宮獻壽太后,若能逗的太后一笑,可得賞銀百兩。財帛總是動人心。無數的人湧向大市,有正經獻藝的,也有看熱鬧的,就連坊間長手的都拿偷摸做才藝表現了一番。台下時不時就爆出喝彩聲、奚落聲、大笑聲。

東海小王爺每日都坐在台下正中位置,喝喝茶,看看台上獻藝,別說多愜意了。

這日午時后,司馬寰和司馬宇大駕光臨大市。司馬愷讓隨從加了兩座,三人一起看了起來。

司馬寰看着台上一八九來歲的小兒來回翻着筋斗,不禁有些好笑,斜睨了司馬愷一眼:“維德,你不會想讓這些人去獻藝吧?”

“怎麼不行?”司馬愷一邊給小兒拍手鼓氣,一邊說道,“太后深處後宮,太過無趣。這些人能逗太后開懷,不也成全了吾之孝心。何況又不花費啥銀錢,嘿嘿……”

司馬宇一臉果然如此的表情,調笑地說道:“那倒是。賞百十個人,還不如一斗明珠之價。”

司馬寰倒是一臉莫測地說:“太后曾言‘天下男子萬萬,數風流人物,唯趙清渠耳’。維德除非獻上趙清渠,不然可博太后歡心?”

司馬愷擺手回道:“吾等盡孝,是吾等之心。人獻上,太后可喜,是太后的事。再說,那趙清渠也年老色衰了,若是所獻之人里有比那趙清渠更年輕風流的,太后焉能不喜!”

說者無心,聽着有意。過幾日便聽聞,越王派人在揚州各地尋文采詩情出眾之人,要進宮為太后賀壽。

皇族、豪族之間歷來愛鬥富攀比,如此現眼之事,怎可落人於後,且各懷心思,只以孝之名。一時間,早已不為人知的宓氏成了膾炙人口之名人,其聲望日益高漲。而皇族、豪族的舉動也博得了百姓的注意,皆贊大孝同天。不少民間雅士文人紛紛下場,各抒情懷,賦詩作畫,倒是傳出不少當世佳作。

其中最為顯眼的,便是關中勢力,以安平王為首,其表現甚至遠超先帝諸子,讓人側目。

梧桐聽着暮雪口若懸河地描繪着諸人之舉,嘴邊笑意連連,心想:司馬愷,誠不欺吾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泣血梧桐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泣血梧桐傳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