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永昌偵案(十三)

第二百八十四章 永昌偵案(十三)

得見多年不見的二人過來,聞渡招呼着他們入座的同時還不忘閑談道:“孔明,上次一見至今,少說也有七八年了吧?那個時候的你眼睛就跟今天的一樣明亮,彷彿黑夜中才能看見的繁星一樣。”

“多謝亭侯記掛,亮不過肉眼凡胎,哪裏有亭侯說的這般璀璨?”

“就連你弟弟子平也一樣,當年見到的時候,兩邊的臉頰上還帶有嬰兒肥,如今也長成了一位翩翩公子了。”

被聞渡笑着誇獎的諸葛均頗有些不好意思的拱手回復稱:“諸葛均多謝亭侯讚譽。”

“怎樣,一路走來可還順暢?”

“還好還好。”諸葛亮雙眼注視着聞渡,有些興奮的講述說:“我與三弟從青州渡口乘船而西進,過兗州、穿南陽、走長江二到達此地,一路上暢行無阻,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亭侯當初力排眾議,修建航線,讓天下子民都沾了您的光啊。”

“欸,這有什麼沾光不沾光的?我只是在其位謀其政罷了,畢竟百姓過得好,國家才能祥和,我自己也跟着能過上太平日子,說到底幫人不正是幫己嘛。”

隨着聞渡雲淡風輕的深藏功與名之際,坐在諸葛亮後邊的諸葛均透露道:“我二哥平生不常主動誇獎別人,但是這一路走來,二哥時常會站在船頭讚歎亭侯的思維活躍、觀念獨到,不過十年就讓經濟、人口都翻了十倍有餘,必然名垂青史了!要知道,就是孔子後人孔北海都還得不到我二哥的一句點評吶。”

被親弟弟“當眾曝光“之後,諸葛亮臉上閃過一瞬間的尷尬,繼而轉動腦筋轉移話題稱:“孔北海不過是一介腐儒,只有尋章摘句之才,而無治國安邦之能,沒什麼好評價的……”

眼瞅着諸葛亮的神情都出現了一絲絲的慌亂,聞渡也不過淡然一笑,將好評記在了心中,並沒有怎麼追問,也算是給他留了面子了。“孔明,你們兩個在琅琊工作的還順心嗎?”

“自然如此,亮祖籍便在琅琊,平日除了辦公,剩餘的時間也就是在與親屬、族宗兄弟姐妹飲茶閑談罷了,況且大哥就在鄰近的青州,雖然不常見面,但無時無刻皆有書信來往,說實話,亮感覺都有點閑的過了頭,所以在收到亭侯的來信之後,我便將政事交給了陳登代管,自己與弟弟過來了。”

“若是打擾了你們的閒情逸緻,那還請原諒,只是永昌現在急需才人來主持大局。”聞渡先是向諸葛兄弟二人低頭致意,而後對他們講述了一遍之前發生的情況。

聽過實情的諸葛亮手中的白羽扇的扇動速度都減緩了許多,神情也由淡然變得沉靜了不少。“想不到這其中竟然有些許隱情,那王拓知法犯法,固然可恨,但是他對於疆土與百姓的守護卻也值得我等稱讚。”

“嗯,我也是考慮了這許多,所以最後才選了了折中的辦法,留他一命,但是罷免他的所有官職。”聞渡傾吐一口氣,就像是把之前的不爽全都帶走了,轉而向諸葛亮二人詢問稱:“如今永昌太守和不韋縣令兩地職位全部空缺,你們兩個能不能暫時頂上去?”

“亮兄弟二人既然已經來到,自當不會讓亭侯為難。”

諸葛亮的點頭讓聞渡如釋重負,畢竟永昌一來距離琅琊萬里之遠,第二也是因為地處邊陲,屬於邊緣地帶,周遭有許多不同部族,還有着需要徹查賭場的事情,實在不能撐得上便宜活計,聞渡不想為難任何人,但諸葛亮若是同意管理那必然是最適合的人選。

“對了,給你們這個…”說著,聞渡從袖口中拿出來了一張羊皮捲紙,遞到了諸葛亮手上,在二人充滿好奇的眼神中,聞渡解釋稱:“這是永昌郡郡縣圖,上面畫圈的是諸如濮部、閩濮部的少數部族,這三個叉的是我這段時間搜查到的可能會有賭場的地方,因為都是深山老林一帶,我也沒時間去細查,另外這個地方…”聞渡伸手指到了雲南上面:“此地的彝族大王名叫孟獲,他是主公冊封的南中都督,這些年來一直在打擊藏匿在四處的山賊土匪,此人心性坦蕩,若是有拿捏不準的地方你可以去向他請教。”

“亮記住了,多謝亭侯教導。”

將視線從地圖轉到聞渡臉上的諸葛均詢問說:“亭侯是要去什麼地方嗎?”

“對,我得返回江東一趟,王拓的事情給我敲響了警鐘,我需要回去再重新制定一下方略。”

聞渡緊皺眉頭的樣子映在自己的眼中,諸葛亮嘴角有了一抹輕笑,拱手道:“亮明白了,亭侯就請安心回去,此地就有我們兄弟二人暫代治理吧。”

“多謝了,孔明,我先走一步。”

聞渡將印綬放在了桌子上,自己快步離開了,跟着護送到門口的諸葛亮看着他離開的背影,情不自禁的開腔說:“普天之下的官員若是都能像豐亭侯這般為民造福,又如何會有動、亂的機會啊…”

聽到了兄長的感慨,諸葛均也不免繃緊了神經應聲一句:“如今我同兄長主動接下了這一單責任,就應當儘力去做,不能辜負了亭侯的信任,更不能辱沒了我們諸葛家的名聲!”

諸葛均的雄心壯志轉入到自己耳中,諸葛亮讚賞性的斜視他一眼,轉而繼續輕搖羽扇,心中難免也對自家兄弟的覺悟而高興……

且說有諸葛兄弟二人坐鎮之後,收拾好行李的聞渡一眾也開始了返程之路,不過並沒有直接選擇走航線,而是走過博南山,進入了博南城,本意是為了順道與博南縣兵走一遭,沒想到卻讓本地縣令聽到了動靜,前腳剛剛抵達,後腳就被縣令找上門來,恭敬的請着聞渡、王平、毛玠、崔琰四個人前往府上用餐,在他的軟磨硬泡之下,堅持拒絕的聞渡到底還是沒能成功婉拒他的好意,跟着一塊去了……

席間,縣令先是表達對於聞渡等人到訪的熱烈歡迎,其次便是對王拓、范葉等人又是搖頭嘆息又是粗口頻爆,到最後還表示聞渡的處理方式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律法的威嚴,又再人情世故上沒有讓王拓的苦心白費,屬實是一張嘴把好壞兩邊話全給說盡了……

趁着宴席,聞渡也正好給博南縣令敲打了一下,講明白自己最討厭的就是阿諛奉承,表面一套背面一套的,希望對方可要引以為戒,不要弄巧成拙。

至於博南縣令嘛,要麼是太亢奮導致酒喝多了,要麼就是對自己十分自信,當即是拍着胸脯對聞渡保證稱:“亭侯若是有空,可以四處查看,但凡發現問題,盡可以給卑職定一個失職之罪!”

至於聞渡吶,也不跟他過多糾纏,表示自己信得過他,第二天啟程之後,又偷偷溜了回來,於博南城連待三日,的確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后才匆匆離去……

讓縣兵各回其職后,四個人過楪愉河,走邪龍而到雲南,不料,自己剛走到縣城門口,孟獲早就帶着一大群子人馬站在門口迎接了,

除開孟獲之外,其弟孟優、金環三結、董荼那、阿會喃三洞洞主以及祝融皆在。

自打孟獲歸降之後,充分見識到漢民生活的他可謂是慶幸萬分,直言到若是早知漢民之便利,昔日何苦守洞窟?

簡簡單單幾個字卻把他的後悔展現的淋漓盡致,歸降之後,自己脫下了獸皮穿上了綾羅綢緞,走出了潮濕的洞窟,一到夏季便悶熱的叢林、四處藏毒一不小心就會喪命的漳河,轉而搬進了雲南縣中,和本地的漢族百姓一起生活,兩族文化相互融合接納,兩族人民通婚的人數也在逐年增長,早知道是這樣的好事,當初又何必嘔那一口氣……

趁着此次順路的機會,聞渡才得知孟獲成功的追求到了祝融,兩人已經在前不久完婚了,只是當時孫堅、聞渡一眾都在外面打仗,故而沒法到場。

聽聞這個消息之後,聞渡臉上展現出了有些不便的神情,一開始沒有直言,還是心細的祝融看了出來並且追問了好幾次,如此之下聞渡才如實交代稱:“關外草原廣闊,在這次播種季過後我本打算讓你們南蠻士兵作為第三路人馬的,但是你二人完婚不久,不太適合上戰場,要不我讓孟優和金環三結他們幾個去吧。”

明白聞渡的心思后,孟獲暢言道:“多謝監軍關心,但是我不同意這個建議。孟優幾日手上功夫還姓,但腦筋實在不敢恭維,若是沒有我夫人出謀劃策,他們成不了氣候,你們的漢人謀士沒有我夫人了解南中將士,而我夫人若去,那我必須要跟着去保護他,所以還是讓我們帶兵去吧!”

孟獲的發言讓正在一邊喝酒的孟優嗆了一口,旁邊的三洞主皆是無語的撇着他……

在祝融的點頭示意下,聞渡也只好收起替他們着想的心思,拱手道:“那就有勞南王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成為瑟提來搗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之成為瑟提來搗亂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四章 永昌偵案(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