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致命的錯誤】
周宣王犯下了致命錯誤
說到這裏,有必要說說太史這個官職。前面介紹過,太史是掌管天文曆法的官員。從現在的角度看,有點類似於氣象部門的長官。但在那個時代,科學程度低,生存艱難,對未來充滿恐懼,統治者便想從上天得到一些關於未來的啟示。各種自然徵兆(天象)就被當成上天與人間帝王的對話。但是,帝王太忙,也看不懂,那就需要有人幫助解讀。所以,“太史”出現了,專門負責觀天象,推斷人間將要發生的事情。
大家再往前推一千年,這種職業叫啥?對,祭司。祭司可是手握神權,呼風喚雨,比帝王更帝王。到了周朝,祭司已經沒了,神權逐漸為王權服務。祭司也改名叫太史。但是,能當上太史這個職位的,肯定是精英中的精英。試想,周王有問題不明白了,問上天,太史抬頭一看,胡扯一氣,將來會怎麼地怎麼地。當時嘴上一時痛快沒關係,結果一出來,如果太史說得南轅北轍,那太史不僅要下課,估計還得人頭落地。
所以,太史必須對政治有極端的敏感性,並且能夠從事物細微的改變中,推算出將來要發生的情況。即使判斷錯了,也需要留下完美的後手,彌補漏洞。否則,就要砸了飯碗。這需要什麼素質,人才中的人才!後世中,周文王、諸葛亮、劉伯溫都是此中高手。
閑話說完,轉入正題。姜后以為淹死了褒姒,宣王很高興,請太史伯陽父來算一算。
伯陽父大清早來到王宮,問宣王啥事。宣王樂呵呵地將事情說了,然後問:“太史,妖女已經被淹死了,是不是女主幹政的預言就破除了?”
陽伯父一聽,心裏不爽,本意是勸諫宣王馬放南山,休養生息,女主幹政也只是為了警惕宣王。這倒好,還真弄出個女妖?太史看着宣王期待的眼神,心想:如果說這事就這麼了結,估計宣王又得接着打仗。前面的工夫就白費了。必須再勸諫一次。
伯陽父拿出老本行:卜一卦。伯陽父跳了一頓大神,搖了幾個卦象,得出結論:妖氣雖然出宮,但女妖應該還沒死。
按照伯陽父的邏輯,既然女主幹政的禍事還在,那宣王就應該勤政修德,休養生息,消除災禍才對。但是,宣王的邏輯與陽伯父不一樣。宣王以為既然女妖沒死,就要找來弄死,預言就可以消除了。估計當時宣王還在心裏自誇了一句,我真棒!
宣王下令:全城搜查女嬰,有舉報的,不論生死,有賞;藏匿的,處死。宣王想起還有“糜弧箕胞”的事情,順帶下令,城內百姓不許再做“糜弧箕胞”的營生。也就是不讓百姓再做弓和箭袋的買賣。宣王將這事交給杜伯和左儒兩個大臣負責。(這兩個大臣最後也死在這件事上。由於跟本文主線關係不大,後面也就不介紹兩人如何死的,有興趣的可以參看相關資料。)
宣王這覺悟,仲山甫和伯陽父兩人苦心進諫,最後宣王整出這麼個結果。沒辦法,仲山甫和伯陽父是抽象派,而宣王是具體主義。
不說杜伯怎麼搜查女嬰,就說左儒怎麼禁止“糜弧箕胞”。左儒直接給司市官下令:禁止市場買賣“糜弧箕胞”。司市官類似於今天的城管隊長。聯想今日,便知當初。司市官帶着周朝天兵,滿城轉悠,一邊宣傳,一邊砸場子。鎬京城不大,一天時間,所有的小商販都知道了:這事不能幹了。司市官見效果達到,收兵回府。
但是,鎬京城外的老百姓還不知道。
在宣王下達命令的第二天,一對夫妻進城了,男的背着桑木弓(糜弧),女的背着草做的箭袋(箕胞)。兩人是進城趕集,做買賣的。賣啥?糜弧箕胞!
夫妻兩人剛進城,就聽司市官一聲大喊:拿下了。夫妻兩人小心肝撲通一跳,撒丫子就跑。男的跑得快,沒抓着,女的跑得慢,被抓着了。司市官抓了婦人,帶着戰利品(弓和箭袋),來見左儒。左儒一想那歌詞,“月將升”“糜弧箕胞”,得,全應驗了,都在一人身上。左儒就上報宣王。宣王一看,心裏一樂,殺了吧,預言就解除了。就這樣婦人被處死了。
宣王心裏安慰了,麻煩就此大了。
再說,夫妻中的丈夫。當時,雖然妻子被司市官抓了,但丈夫沒當回事。這又不是一次兩次了,改天交點錢,也就放了。第二天,丈夫來到鎬京打探消息,才知妻子被處死了。丈夫站在城下咬牙切齒,驚愕、憤怒、無助、悲傷等各種情緒紛至沓來。但形勢比人強,丈夫對此也無能為力,只能連夜逃亡,否則,自己也可能隨時喪命。千古以來,弱勢群體的命運大多如此。
丈夫逃到清河,看見一道奇觀:河面上,百鳥叼着一件物事,不令沉落水中。丈夫好奇,撈上來一看,是個嬰兒。這也正是姜后想要淹死的女妖。
大家可以想像,丈夫當時的心情:媳婦被殺了,一個孤老頭子,正怕孤苦無依,上天就送來一個嬰兒,而且還有如此祥瑞。這可是丈夫後半生的依靠,於是丈夫收養了嬰兒,並帶着嬰兒逃到褒城。後來,丈夫無力撫養,又將嬰兒轉贈褒大一家,取名褒姒。
這是被神化過的記載,事實或許是這樣:褒姒的父母剛生了褒姒。兩個人正愁家貧,養不起孩子,便打算做點小手工,趕集的時候賣點錢,用來補貼家用。夫妻兩人辛苦幾天做了一些弓和箭袋,準備拿到城裏賣。結果一進城,妻子就被抓了,並被宣王下令處死了。丈夫挾恨帶怒,帶着褒姒來到褒城。後來,丈夫一人無力撫養孩子,便將孩子贈送給了褒大。
好端端一個家庭,就這樣支離破碎。
可以想像後來發生的事情:丈夫每隔幾天都會來看望褒姒,而丈夫每次跟褒姒所說的話不過如此“本來我跟你娘可以將你撫養長大,都怪宣王那個老XXX,把你娘殺了,害得我們家破人亡”。丈夫應當沒有報仇的心思,也沒有這個能力,只是發泄心中的憤怒。
褒姒就是在這種教育下長大,不恨周朝是不可能的。因而,當褒姒機緣巧合下,被幽王選入宮中時。褒姒定然是又驚又喜又懼的,驚的是王宮竟然如此奢華,喜的是總算可以找到機會報父母之仇,懼的是將在王宮中如何立足。
宣王也沒有想到:自己為求心理安慰犯下的錯誤,將要整個周朝來償還。
褒姒帶恨進宮
總有人講紅顏禍水,比如妲己、褒姒、楊玉環等等。別人不敢說,褒姒肯定是“禍水”,之所以這麼說,因為褒姒是恨西周的。這個還得從周宣王說起。
當初,周宣王出征太原姜戎,大敗而歸,憋了一肚子氣。回到鎬京(西安市),見一群小孩子聚在一起唱歌。歌詞如下:月將升,日將沒;糜弧箕胞,幾亡周國。簡單翻譯一下,就是:月亮將要升起來了,太陽將要落下了,糜弧(桑木做的弓)箕胞(箭袋),要亡了周朝。
從現代看,這是沒有網絡、沒有報紙的年代,強有力的宣傳手段。歷史上無數次起義造勢都會藉助這一手段。但在當時看,這是上天的警示,是熒惑星下凡,給周宣王的警示。
周宣王很重視,詢問群臣,該怎麼辦?周朝都要亡了,你們給個解決辦法吧。周王出題了,群臣就要接着。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但是,這個問題涉及周朝社稷,別的問題答不好,頂多被周宣王訓斥一番,回來寫個檢討認個錯,接着干,但是,這個問題答不好,後果不堪設想。
仲山甫是個正臣,就說了:“這是上天在勸諫陛下,不要去報太原兵敗之仇,否則,兵連禍結,周朝就要亡了。”聯想下歌詞,再聯想下周宣王當時一心征戰,不理農耕的情況,可以理解為:戰爭要亡了周朝,不能再打仗了。或許,歌詞正是某個才子寫的,讓小孩子頌唱,以達到進諫周宣王的效果,這也是民間百姓為了生存最簡單的吶喊。仲山甫理解了其中的深意,並勸諫周宣王。
周宣王想了想,不滿意,就問:“如果我赦免了太原姜戎的罪過,不再興兵報仇。將武庫內弓箭全部燒了,也不讓民間做弓箭。是否能夠消除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