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亢的結局

張亢的結局

誰也不曾想到,麟州之戰是張亢一生榮耀的起點,卻也很不幸成為了終點,與此同時,麟州之戰也是張亢功業的頂點,這意味着:接下來,張亢要走下坡路了。

官大一級壓死人,這句話放在張亢身上再合適不過了。張亢很厲害,這個眾所周知,但張亢還有一個很大的缺點,特別愛吹牛,特別愛自誇,說的不好聽點兒,就是特別自以為是,認為老子天下第一、所向無敵。而宋代的絕大多數庸俗官員,喜歡的不是人才而是奴才,在張亢身上,見不到一丁一點的奴性,反而,他非常狂傲,自視甚高,這也就怪不得他不討上司的喜歡。

麟州之戰後不久,張亢因為與上司鄭戩(讀作減)不合,遭到了這位鄭大人的報復,這位鄭大人挖空心思尋找張亢的錯處。

誰沒有不仔細的時候呢?最終,這位鄭大人還是查出了張亢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很普遍,之前章節里講王拱辰的時候我們就曾講過那些小人們一手炮製的滕宗諒“貪污”公用錢一案,只不過,滕宗諒是主犯,張亢是從犯。張亢與滕宗諒一同下獄受審,審案還沒審出什麼結果,兩個人就被放了出來,原因是范仲淹求了情。

范仲淹不光求了情,還主動為這兩人擔保,范仲淹認為:滕宗諒、張亢二人是熟悉前線情況且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才,屬於那種“用得上、留得下、靠得住”的人,不應當受到如此不公平的對待。朝廷最終將滕宗諒、張亢放了出來,可是罪責可免,貶謫難逃,張亢雖然免了牢獄之災,可接下來,他入了吏部朝臣的黑名單,仕途坎坷,不是被貶,就是走在被貶的路上。

就這樣,他官越做越小,人越走越遠。

他一直在與大官僚鬥法,可是,從來沒贏過。

那些一直加害他的朝臣如呂夷簡、夏竦之輩,老奸巨猾,治國無方,惑主有術,把朝政搞得烏煙瘴氣。朝廷里的清流有如范仲淹等人搞了個“慶曆新政”,卻也只是曇花一現,慶曆新政不到十四個月,張亢在此期間很開心,沒有被貶,可接下來新政失敗,任何一個反攻倒算的小人,沒有一個忘記打擊一下張亢,張亢最後的官職,還沒有剛剛考中進士時被授予的官職高。

張亢,雖然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雖然胸中有治國良策,雖然滿腹經綸,但是,也無奈於官場鬥爭。可以說,張亢的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在與小人較量,他振興大宋軍事的雄心壯志,最終也付之東流。

1061年,這是張亢生命中的最後一年,此時的張亢已經不是馬援一般的老當益壯,更不是曹操筆下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他已經被貶為一個芝麻官,過着貧病交加的生活,飲冰數十年,張亢的熱血早已涼透了,作為不世出的大英雄,他英雄無用武之地,冷板凳坐了太久太久。1061年,張亢在奄奄一息時感慨,這官場,像范仲淹那樣的君子太少,像夏竦那樣的小人太多,他含恨死去,最終走完了有着短暫輝煌以及長期以來荊棘叢生、坎坷多變的人生道路,享年63歲。

麟州之戰的意義重於泰山,而指揮官張亢的死輕於鴻毛。

口雞三號,將星隕矣。這是張亢的悲哀,也顯然是大宋的悲哀,一個時代的悲哀。前來弔唁的,只有寥寥幾個好友,他們都是君子,卻同樣抑鬱不得志。至於當年那個力保他的范仲淹,也在早先去世。

或許張亢生在漢唐,他就能夠生而鼎食,死而封侯,可是在宋代,他卻在取得重大勝利后因為人情世故上的不足,一生坎坷。

“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溫庭筠用這句詩憑弔了陳琳,我也要用這句詩祭奠張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宋王朝那些事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大宋王朝那些事兒
上一章下一章

張亢的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