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宣傳發動

第七章 宣傳發動

思路理順后,就要付諸實施。說干就干,李軒先到季庄找季雪瑩商議此事。

當李軒走進季雪瑩家門后,雪瑩與母親正在院裏晾曬玉米。李軒與季大嬸熱情打過招呼后說:“我找雪瑩有點事。”

“好,好,那你倆到屋裏說吧,”雪瑩娘一邊安排着李軒進屋落坐,一邊又對閨女說:“瑩兒,記着給你李軒哥倒水喝。”

“知道,這事不用您操心。”雪瑩一邊回答着母親的好意提醒,一邊領着李軒向自己的寢房走去。

雙方落坐后,李軒喝了幾口雪瑩端給自己的開水說:“我對開展抗日鬥爭有了一個初步的設想,不知是否可行,請你給拿個高見。”

季雪瑩一聽李軒有了抗日的設想,便迫不急待地說:“李軒哥,請你細講,你的主意一定錯不了。”

李軒便把自己要利用西山複雜的山形地貌在山裏開展游擊戰打擊日寇的設想,詳細給季雪瑩講了一遍。

季雪瑩聽后,高興地說:“軒哥,這兩天我也在不停地琢磨開展抗日鬥爭這件事,想的最多的也是利用西山這一有利地形的思路,咱倆真是不謀而合,我覺得你的設想細緻周密,一定可行。”

兩人統一意見后,又商量決定:要以李村為主,馬上開展秘密宣傳發動,首先動員一批出身貧窮、政治覺悟較高、有愛國心的年輕人參加抗日鬥爭。

他倆還決定要建立一支抗日隊伍,組織的名稱就叫“西山抗日游擊隊”。游擊隊隊長李軒,指導員季雪瑩。並初步擬定要在五日內發展15名游擊隊隊員。以應對駐邯日軍即將開始的對農村的佔領。

季雪瑩的家庭條件要比李軒略好一些。全家6口人。除種地務農的五旬父母外,還有一個在外經商的哥哥和一個高小畢業在家幫助父親種地的弟弟及一個高小即將畢業的妹妹。

季家的四合院,全是磚砌木覆,杗棟圓檁方椽的屋架,堂屋外磚墁的月台,以及南棚下飼餵的兩頭牲口,都展示着季家生活的殷實。季家還有水旱各半的8畝田地,為季家提供着較為充實的食糧與棉、油。一般年景全家人還不致挨餓受寒。

幾日不見,李軒與雪瑩彼此都有些思念。

李軒是第一次走進季雪瑩的閨房。他環視了一下這個由梁檁架構組成的三間西廂房,屋裏雖沒有值錢的傢具和擺設,但略顯陳舊的一桌兩椅和潔凈無塵的磚墁地,以及炕上鋪陳整齊的花色炕單和疊得十分齊整的被子,都彰顯着主人的勤快與性格上的雅緻。

今日的季雪瑩和李軒一樣,也將學生服換成了與農村姑娘穿戴一樣的衣裝,雖然乍看有些土相,但那素淡的色彩,可體且略顯時尚的式樣,襯托的季雪瑩更加白皙、豐滿、漂亮。使李軒的傾慕之心陡然大增。

談完工作后,李軒深情地望了一眼雪瑩問道:“這幾天還好吧?”

因有了前幾天在河邊的冒昧頭觸,季雪瑩這兩天一直感到自己做事太輕率,擔心會不會給李軒哥留下輕浮的印象而自責。

看到李軒深情地望了自己一眼,就在四目對視的一瞬間,季雪瑩趕緊避開了李軒那異樣的眼神,羞怯地回答說:“還好,還好。”

處於禮貌,也處於關心,季雪瑩回問道:“軒哥,你也好吧?”

李軒發現季雪瑩不敢正眼看自己,舉止也有些拘謹,使自己也覺得緊張起來,加之這是他第一次與年輕貌美的異性單獨在一個房間相坐,更加覺得不自然,不由自主的心跳加速,手心出汗,喉緊咽更,一時說不出話來。機械地答道:“好----好......還好!”小時候兩小無猜的隨意說笑蕩然無存,因愛而生的羞澀似乎成了他倆交往的一道屏障與鴻溝。

聽了李軒那生硬且結結巴巴的回答,使季雪瑩差點笑出聲來。但她還是強忍住了笑意,以自然的神色轉向正題說:“現在還是農忙時期,我們利用晚上去做動員和發展游擊隊員的工作吧。”

雪瑩話題的及時轉換,使李軒也從尷尬的芬圍中解脫出來,暢快地說:“那好,明天晚上吃過晚飯我在你們村口等你。”

定好工作計劃后,李軒與仍在院裏曬玉米的雪瑩母親告別,返回了家中。

李軒的故鄉李村是一個有近兩千人口的大村莊。這個邯鄲縣西南最邊遠的村莊,在明朝初年與季庄是一個村莊,先民都是明朝永樂年間從山西遷民到此定居的晉籍人。后因李、季二姓而分建為兩個村莊,相距僅有幾百米,李村位西,季庄居東。李村不僅全是漢族,而且是青一色的李姓人家。開始戶少人稀,都定居在一條小河溝的北岸,由於岸北是一陡峭的土坡,所以李村的房舍既向陽、背風,又離水近,是一處很好的村址。但隨着一代一代的繁衍生息,人口增多,新戶擴延,小河北岸有限的平地已難容不斷激增的人口住房。無奈之下,村民們便向背陰的小河南岸坡上和小河北岸的北坡上修建新舍。隨着新房的不斷增加,因地形地勢所限,逐漸形成了南北兩坡人家夾一河的奇特村貌。因坡度大,地形複雜,所以每戶的房址都是依據所佔不同地形進行平整填削而成的房基。這樣一來,村裡不但沒有一條成型的街道,而且有的房基就與下面戶家房子的屋頂相平,形成高低不平,犬牙交錯,混亂無序的坡狀房舍群。走進村裡,狹窄的衚衕過道不僅坡度大,而且曲曲彎彎、蜿蜒不規,不知延伸到何方。轉來轉去一會兒便迷失方向。還有的衚衕走着走着走進了一戶人家,原來是一斷頭路。就是本村原住民,村東人要到村西找一戶人家,或村西人要到村東找一戶人家,不是要費很大周章,就是走錯了衚衕。使整個村子如同一座迷宮。如與諸葛亮的八卦陣相比,真乃有過之而無不及。高低錯落的房舍和複雜多變的狹窄衚衕也是李軒看重的一條開展抗日鬥爭的有利條件與優勢因素。

由於李村處于山區,地少且簿,所以絕大多數李戶人家都過着饑寒交迫的貧窮生活,少數李戶人家過着自食其力的自給自足生活,只有李繼福、李佔中和李繼豐三家過着驕奢淫逸、不勞而獲的地主生活。這三家地主除了有幾十畝良田外,更主要的是都有自家的煤礦,靠剝削壓榨礦工而獲取不菲的收入。而在三戶地主中,以李繼福所集聚的田產與資財最多。也是在剝削方式和剝奪手段上最多最殘的一戶大地主。外號“李剝皮”。

李村四周地下埋有豐厚的無煙煤。明朝初年,便有人開始挖煤。歷經五六百年,時斷時續,時盛時衰。但由於生產設備和生產條件低劣,一直沒有形成規模。開採煤窯流傳着“十窯九不成,成了給個知縣都不做”的說法。意為一旦挖出有好煤層的煤窯,給個知縣都不做或都不換。言簡意賅地闡明了煤窯對集聚財富的重要與不貲。

李繼福等地主就是李村因開挖煤窯而發家的最大受益者。

李軒與季雪瑩利用晚上對15名與自己年齡上下不差幾歲並有相同志趣的李村年輕人分別進行了走訪。這些年輕人大都是李軒少年時的玩伴,打小都知根知底,每個人的性格與脾氣都相互熟稔。而季雪瑩雖是外村人,但田地相鄰,房舍相近的地緣關係和其在邯鄲上學的知名效應,也使李村的年輕人對她並不陌生。因談得來說得攏,當李、季二人將日寇侵佔邯鄲很快會侵佔鄉村的危難形勢與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的道理講給每一個人聽時,無不表示積極響應,並磨拳擦掌,決心在口碑皆好的李、季二人領導下,與日本鬼子大幹一場,把東洋人從邯鄲趕回到日本去。

經過幾晚上的秘密宣傳發動,使李軒與季雪瑩感到工作很有成效。也使他倆感到時機業已成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西山烽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西山烽火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章 宣傳發動

%